1,顏文姜的簡介
顏文姜故事梗概 在出琉璃和瓷器的博山地區,有一座鳳凰山,山前有一個顏神廟,大殿修得真夠奇了,琉璃瓦、盤龍柱,整個大殿一根梁也沒有。不過更奇的是,還是殿前的那眼泉子,泉子說不出有多么清亮,多么樣的甘甜了。長年不斷地流成了一條河,當地人叫它孝婦河。都說先有孝婦河,后有顏神廟,這中間自然是有講說的啦。
在出琉璃和瓷器的博山地區,有一座鳳凰山,山前有一個顏神廟,大殿修得真夠奇了,琉璃瓦、盤龍柱,整個大殿一根梁也沒有。不過更奇的是,還是殿前的那眼泉子,泉子說不出有多么清亮,多么樣的甘甜了。長年不斷地流成了一條河,當地人叫它孝婦河。都說先有孝婦河,后有顏神廟,這中間自然是有講說的啦。
2,孟姜女哭的是哪里的長城
孟姜女哭長城的所在地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地理位置,但有史料記載的共有三處: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河北省秦皇島山海關、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長城鋪。地址1: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2006年1月份,文化部公示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山區申報的“孟姜女傳說”位列其中,并通過了一個月的公示期,成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就注明了“孟姜女哭長城”的地址是博山區源泉鎮(齊長城),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序號第8市淄博市。地址2:河北省秦皇島山海關皇島山海關被后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并在那里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廟中有楹聯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地址3: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長城鋪清道光《長清縣志》引《舊志》說長城:“縣治東南九十里。說者云縣治迤南七十里五道嶺,嶺入東為長城鋪,土人因長城而建姜烈女祠。”史學家顧頡剛說:“從張夏到泰安道中的長城鋪就是孟姜故里,其地有姜女廟。
3,想知道 淄博市 博山久久文姜店 在哪
不知道你來過博山嗎?要是來過的話就好辦了。博山孝婦河的源頭就是,或者說文姜廣場對過。坐十一路車,神頭下就到。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山頭鎮北神頭村就是你說的文姜廟:顏文姜祠又名靈泉廟,順德夫人祠,當地人俗稱大廟。位于鳳凰山東南麓,(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山頭鎮北神頭村)。顏文姜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歷史,據元代《齊乘》記載:顏文姜祠,后周建(公元 557-581 年)建,唐朝天寶五年(公元 764 年)更建。到標榜以孝治天下的宋代,更有人將顏文姜附會為復圣顏回的后代,于是靈跡遠播,香火日盛。熙寧八年宋神宗敕封顏文姜 " 順德夫人 " ,賜靈泉廟為額,對祠廟進行擴建,以后歷代均有重修,現存建筑為典型明清風格,為1984年修葺的,電視劇《武松》、《宋江》、《庚娘》、《碧血珠光》都曾在該祠進行拍攝。該祠墻闕嚴整,內有山門、香亭、正殿、東西配廡、寢殿、爺娘殿、公婆殿等共七十三間,其中主體建筑三十四間。山門、香亭、正殿、寢殿、靈泉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整個建筑物布成四個院落,前后兩進,左右對稱,形成一組完整的建筑群。顏文姜祠山門東南向,單檐歇山頂,上復琉璃瓦,前后均為斗拱結構,建筑風格莊重樸實。山門兩側各蹲石獅一個,高一米許,雌雄相對,遙相呼應。雄獅右前肢踩一繡球(象征寰宇統一和權力),雌獅左前肢撫一只仰臉作玩耍狀的乳獅,表現出它們母子間親切相依的感情(乳獅俗稱 " 太師太保 " 或 " 少師少保 " 顏文姜祠),雕刻精細,為明代作品。門楣上懸 " 顏文姜祠 " 金匾額,為當代著名書法家舒同手筆。
久久文姜店在神頭文姜廣場,久久超市秋泉店在秋溝勞教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