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蘭陵酒的歷史
3000多年的歷史
蘭陵美酒是山東省地方歷史傳統名酒之一,因產于蒼山縣蘭陵鎮,故名。
蘭陵名酒歷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就有“鬯其酒”的字樣,即用黑黍米釀酒,為蘭陵美酒之源頭。1995年在江蘇省徐州市2100年前的獅子山漢墓中,發掘出2壇封裝完好的蘭陵美酒,說明西漢時期蘭陵美酒就銷往外地。唐代蘭陵美酒生產已很發達,暢銷西京(今西安)、江寧(今南京)、錢塘(今杭州)等京都名城。唐代詩人李白曾在蘭陵賦詩贊道:“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酒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蘭陵美酒以黍米為原料,以麥曲糖化發酵,加高梁白酒陳釀而成,生產工藝獨特,風味別具一格,色、香、味俱佳。蘭陵美酒含有人體必須的17種氨基酸、6種維生素、11種微量元素,是一種具有養血補腎、舒筋健腦、益壽強身功能的滋補酒。
主要產品蘭陵系列美酒、特曲、郁金香、陳香、特液、大曲、二曲、喜臨門;蘭陵牌椰奶、礦泉水、金銀花飲料;并經營音像器材、廣告制作、策劃和承拍影視、糧油、百貨、散酒批發、飲食等。
蘭陵美酒的釀造史同中國的青銅器一樣古老,始釀于商代,古卜辭中“鬯其酒”的記載,便是蘭陵美酒的最早見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1995年秋,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發掘中出土了具有2148年歷史的蘭陵酒。出土的陶制球形壇內,泥封上印有“蘭陵貢酒”、“蘭陵丞印”、“蘭陵之印”戳記,保存完整無缺,進一步印證了蘭陵3000年的釀造歷史。
2,棗莊是不是古代的蘭陵
不是。1、棗莊地名由來市駐地棗莊,在唐宋時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棗莊。明朝初年,朝廷允許民間開礦,魯嶧地區(現棗莊市中區范圍)“鄉民開山取石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隨著煤炭的開采,逐漸有移民遷徙到“嶧北窯場”周圍聚居。在各聚居點,人們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標。比較有名的村落有:金莊、三合莊、棗莊(因村頭的一片棗林而得名)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經奏請,成立“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公司”。民國元年(1912年),《中興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說明:“本公司總礦在嶧縣城北棗莊”。至此,棗莊地名在社會上才開始逐漸出名。2、蘭陵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南部,處于沿海地區大開放、黃淮海平原大開發的交叉地帶。蘭陵縣初建于春秋時期,是山東境內最早設立的縣邑、初為魯國次室亭,公元前380年被楚國占領并初置蘭陵縣邑。抗日戰爭時期蘭陵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新中國成立后蘭陵縣撤銷。2014年1月8日,中國民政部同意并批復蒼山縣復名為蘭陵縣。擴展資料:棗莊市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區,屬于黃淮沖擊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呈東北向西南傾伏狀。北部山亭區境內的高山海拔620米,為全市最高點。蓮青山、抱犢崮等海拔500米以上群山連綿起伏,橫亙在市北部。抱犢崮海拔580米,謂“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西部濱湖及沿運地帶地勢最低,地面平坦,海拔30—40米,最低處海拔24.5米。境內地形地貌比較復雜,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灘、沿湖洼地等多類型地貌特征。丘陵約占總面積的54.6%,平原約占總面積的26.6%,洼地約占總面積的18.8%。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_棗莊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_蘭陵縣
不是!古稱的蘭陵是指現在的臨沂市蘭陵縣蘭陵古鎮,現在依舊存在。李白名句“蘭陵美酒郁金香”即是指的現在的臨沂蘭陵古鎮,這里還有蘭陵酒廠。所謂的蘭陵改棗莊純粹是一種網絡誤傳,無從考證。
不是。蘭陵(Lanling )中國古代名邑,位于山東省臨沂市境內,自戰國后期楚國在此置蘭陵邑,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境內最早設立的縣。
3,酒最早是由誰發明的
酒,即用糧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質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
酒是一種特殊之物,具有多重性:就其本質而言,酒是一種物質,是含有酸、酯、醛、醇等多種化學成分的混合飲料,其中的主要成分乙醇(酒精)無需經過消化系統就可被腸胃直接吸收。飲酒后幾分鐘,酒精首先被血液帶到肝臟,在肝臟過濾后,到達心臟,再到肺,從肺又返回到心臟,然后通過主動脈到靜脈,再到達大腦和高級神經中樞……進而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奇妙的作用。這可能就是人類喜酒的最基本的動機和誘因吧!酒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和文化現象,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其內涵自然也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
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
創造的飲料
。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至于文史中的記載更是枚不勝舉,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大雅·即醉》)的詩訊《周易》、《周禮》、《禮記》、《左傳》等典籍中,關于古代酒俗的記載更多,如“酒者可以養老也”(《禮記》)、“酒以成禮”(《左傳》)等。這說明酒存在著多種用途。是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 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后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于何時,現已無可考。
美酒,是一種藝術佳作,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獨特魅力,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類文化的每一個方面。同樣人生也如酒,生活應該是學識、是氣魄、是酒品、是素質,是生活困苦中的樂觀,是驚濤駭浪中的堅強,是努力奮發中的進取,因而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豐富的色彩,如此無限的歡樂。
TTGTTG酒是奇妙的東西。起初,先民大概是從水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液體中發現了它的妙處,而后學會的制作。前些年在內地考古發掘中,人們找到了數千年以前的酒液。它的歷史,很多跟中國的文明一樣古老。盡管中外都有禁酒的事例,但要完全禁絕,恐怕誰也做不到。一杯在手,胸襟漸開,人們就變得熱情奔放,豪氣蓋天。若不是一連喝了十來碗好酒,武松豈敢過景陽岡?更奇妙的是,酒能催發人們平日被關閉著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詩人、藝術家,總是和酒特別有緣份。中國第一位以喝酒著稱的詩人,該數魏晉之際的阮籍。
源遠流長的制酒歷史
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最早的麥芽制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的藥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宋人酤酒,懸幟甚高”。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于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 無錫黃酒廠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臺酒。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中國酒的發明,歷來都說是源于杜康。曹操詩賦中更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杜康是夏代人,傳說還當過國王,以目前現有資料考之,恐難如愿。問題在于,如果說夏代才開始有酒,考古學家一定會笑掉大牙。 、
確切的釀酒時間,當然也不可考。但依考古發現,距今6000年前,太湖地區己開始釀酒。在崧澤文化中,專門釀酒的澄濾器屢屢被發現。1999年春天,在江陰周莊龍爪墩遺址中發現一件,此器直徑近30厘米,形如碗缽,唯口部有倒酒的流,酒器內壁以底為中心刻了許多呈放射狀分布的凹槽。古人把米飯裝進澄濾器里發酵,酒生成后便順著凹槽向下滲,飲用時只須把流對準杯子傾倒就行了。
這種釀酒器在蘇南多處發現,然后通過蘇北地區傳人黃河中游地區,亦即廟底溝二期文化,黃河流域因此開始釀酒。但由于黃河流域大多種植旱作物,水稻的種植并不普遍,而旱作物釀酒較大米的釀酒要困難得多,因此,在龍山文化時期前(距今4000年),中原的釀酒并未普及,直到龍山文化時期,黍的釀酒問題解決了,酒器才大量在中原出現。而此時,太湖地區的古代居民己喝了2000年的酒了。由此可見,把酒的發明歸于杜康,不過是后來北方執政者篡改歷史,貶低四夷一貫做法中的又一例子罷了。
糧食富足和酒的釀造是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的。江陰人杰地靈,又是魚米之鄉,喝酒之風也就源遠流長,而且似乎比其它地方要更勝一籌。1998年12月在云亭花山遺址發掘時,考古隊在一個不大的灰溝里(垃圾溝)發現破碎的145個個體的釀酒器。從現場觀察,3800多年前花山村民大約家家都有幾個釀酒器、這種釀酒器比6000年前的要精制一點,凹槽更密,所以倒出來的酒更清,沒有多少酒渣。這么大的數量,在全國同時期的遺址中,從未見過,可見江陰人善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