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臺庫存幾十萬噸基酒價值好多萬億這對茅臺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兩點:一是意味著茅臺的產能和基酒儲備完全碾壓國內其它同類企業;二是意味著茅臺的基酒儲備不僅現在是一筆可觀的財富,而且也是未來該企業長期獲利的一種強有力保障。比如根據茅臺本月初披露的上半年業績報告來看,近半年茅臺共產出了5.95萬噸基酒,預計全年產量會達到11萬噸以上;而去年一整年茅臺則產出了8.47萬噸基酒,銷售了6.64萬噸,庫存量約為26萬噸。這兩個數據前后對比一下,也就是說茅臺的基酒產量不僅在一直增長,而且其庫存量也將會越來越大,超過三十萬噸指日可待。全國醬酒產量分布圖與此同時,2021年全國上千家醬酒企業總產出約為60萬噸。這意味著什么?如果按照一噸基酒可產出1.4噸成品酒來算,那么也就意味著茅臺年產量約占全國醬酒年產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更何況它還有一直增長的庫存基酒儲備,完全是國內其它上千家白酒企業無法觸及的項背!再說茅臺未來的盈利能力,如果單從目前茅臺的基酒儲備來看,它變現后隨時可獲得萬億元的收入。不過了解基酒(原酒)的人或許知道,由于基酒變成成品酒需要經過一定的調配工藝,因此當年的基酒一般情況下不會很快出廠銷售。在這種情況下,目前茅臺銷售的成品酒通常都是往年甚至是存放多年的基酒調配而成,所以它的價格才會一直高居不下。全國醬酒價格帶占比圖通俗講,目前茅臺庫存的幾十萬基酒,它的價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放得越久就越值錢,這也是同樣的醬香白酒,別人只賣幾百元,而茅臺卻能賣上千元,甚至幾千元一瓶的主要原因。借此也能看出,如果當下茅臺有幾十萬噸基酒,就算其存量不再增長,它未來變現以及盈利的能力也會非常強,可能會遠遠超過萬億元的預估,這才是茅臺庫存基酒的最大價值所在!
2,白酒行業現狀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貴州茅臺(600519)、五糧液(000858)、瀘州老窖(000568)、洋河股份(002304)、山西汾酒(600809)、今世緣(603369)、水井坊(600779)、古井貢酒(000596)、伊力特(600197)、舍得酒業(600702)、皇臺酒業(00995)、迎駕貢酒(603198)、金種子酒(600199)、天佑德酒(002646)、順鑫農業(000860)、酒鬼酒(000799)、口子窖(603589)、老白干酒(600559)、金徽酒(603919)。本文核心數據:白酒行業產量、白酒行業銷量、白酒行業產銷率、白酒行業市場規模。白酒產銷量逐年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715.6萬千升,同比下降0.59%。2022年1-11月,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597.3萬千升。2016-2021年,我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的銷量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年實現1305.71萬千升的銷量;2018年,銷量已下降至854.65萬千升,同比下降26.43%;2019年,銷量下降至755.53萬千升,同比下降11.6%。可見,受“禁酒令”等政策環境的影響,我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有所降低。2021年,綜合考慮疫情、白酒提價等因素,根據測算,白酒行業的銷售量為703.43萬千升。注:截至2023年1月5日,中國白酒的銷售量最新數據僅更新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數據為測算值。2016-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的產銷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18年,在行業產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去除了大量的白酒庫存,實現99.30%的產銷率;2019年,行業產銷率下降至97.3%,比2018年的產銷率下降了2%。根據2021年中國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和銷售量可以計算出,2021年中國白酒行業產銷率為98.3%。注:截至2023年1月5日,中國白酒的產銷率最新數據更新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數據為測算值。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的產能利用率遠高于同行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的產能利用率遠高于同行。根據2021年財報,茅臺酒制酒車間設計產能為4.27萬噸,實際產能為5.65萬噸,產能利用率達132.32%;從貴州茅臺整體產能來看,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達113.84%。瀘州老窖2021年設計產能和實際產能均為17萬噸,產能利用率為100%。白酒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突破6000億元2016-2021年,我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總體上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19年,白酒行業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去產能和調結構的逐步深化,行業總體呈現產出規模穩中有降、產出效益逐步提升的新特征,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617.82億元,同比增長4.74%。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銷售收入達到5836.39億元,較2019年增長3.89%。2021年,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披露,2021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為6033億元。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3,酒鬼酒擴產增速 白酒行業遭遇兩頭擠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9月29日,酒鬼酒(000799.SZ)以股價276.89元/股,近900億元的市值,達到了其 歷史 的最高峰。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酒鬼酒的營收為17.14億元。按照其規劃的“十四五”遠景目標,將邁向100億元陣營。為此,在9月26日,酒鬼酒總投資23億元的新基地正式開工,到2023年底將實現年生產1.08萬噸馥郁香型基酒及1.78萬噸基酒儲存能力。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除了赤水河兩岸醬香型酒企掀起的擴產潮之外,包括今世緣、西鳳酒、老白干酒等各種香型都在紛紛擴產,動輒都是以萬噸級計算。但與此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自2016年至今,白酒行業(折合65度)的白酒無論是產量還是銷量都呈現下降趨勢。 “未來不排除也會出現‘酒周期’,產能波動形成周期化大小年現象,但與豬周期不同,白酒產品的庫存對價值的影響相對較小。”白酒行業專家、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整體產能下滑是中小規模與中低端品牌被淘汰的結果,和大中型與中高端品牌擴產是相輔相成的。 酒鬼酒擴產沖擊百億陣營 自從中糧集團入主酒鬼酒五年以來,“不缺糧”的酒鬼酒就一直處于擴產擴張的高速發展期。 數據顯示,酒鬼酒產能從2018年的5000噸,增加到2019年的8000噸,2020年繼續增加至10000噸。9月26日開工的“新建生產三區項目”馥郁香型白酒產能更是突破萬噸,使得酒鬼酒未來的年產能達到2萬噸級以上。 就此,沈萌認為,酒鬼酒作為中糧集團酒業板塊的重要企業,在中糧集團及白酒市場需求的支撐下,進行產能擴張,符合白酒市場當前品牌突出、資源集中的趨勢,中低端和中小規模品牌在加速離場。 “當部分品牌被淘汰后,大品牌就可以利用擴張后的產能填補空缺。但是需要酒鬼酒進一步提升品牌吸引力,畢竟與其同等級競爭的對手有很多。”沈萌強調說。 根據酒鬼酒財報,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基酒產量7042噸,較上年同比增長5%。期末成品酒庫存3312噸,基酒庫存44302噸。此外,截至2020年底,公司期末成品酒庫存2993噸,基酒庫存40832噸。顯然,其基酒庫存一直處于攀升狀態。 至于公司未來的產能消化問題,截至發稿記者未能收到酒鬼酒的回復。但是從目前1萬噸的年產能而言,公司的產能利用率近幾年一直處于攀升狀態。數據顯示,2018年產量是7487噸,2019年產量9421噸,2020年產量是9397噸。 滿產生產的同時,酒鬼酒的業績也得以提升。根據其財報,2017年至2020年,酒鬼酒營收分別為8.78億元、11.87億元、15.12億元、18.26億元。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7.14 億元,同比增長137.31%,歸母凈利潤5.10 億元,同比增長176.55%。其半年期的營收是2016年的一倍,接近去年全年營收,同時半年期凈利潤已經高于去年全年的4.92億元。 業績的良好表現,也推動著酒鬼酒股價的持續攀升。記者注意到,在此前白酒股紛紛回調之后,大部分都已經縮水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情況下,酒鬼酒仍然沖高到其 歷史 最高峰。 “酒鬼酒銷售目標力爭短期突破30億元、中期跨越50億元,長期爭取邁向100億元。”在去年底酒鬼酒舉行的年度經銷商大會上,公司公布了發展戰略方向和“十四五”發展藍圖。 雙輪驅動助力全國化擴張 要實現百億藍圖,酒鬼酒除了產能擴張之外,正在著力通過高端化、全國化進行擴張。 酒鬼酒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加強廠商合作開拓市場,全國省會級城市覆蓋率達97%,地級城市覆蓋率由年初的56%提高到了年末的62%。 為此,酒鬼酒加大了渠道招商的力度。2020年全國總計增加235家經銷商,其中華中地區經銷商增加107家;今年上半年總計共增加了292 家經銷商,其中華中地區增加最多,增加經銷商134 家。 “經銷商數量的增加不但增加了銷量,而且進一步擴大了市場。”天風證券研究員劉暢認為。 其財報顯示,分產品看其業績增長主要來自于內參和酒鬼系列的營收增長,內參系列貢獻營收5.20 億元,同比增長86.13%,占比30.33%;酒鬼系列貢獻營收9.80 億元,同比增長170.51%,占比57.18%。 “酒鬼酒背靠中糧,可以借助中糧的資源進行全渠道營銷,如果能夠與頭部品牌形成錯位、與競品形成差異化,那么仍然可以實現細分市場的優勢。”沈萌認為,從品牌定位來看,內參等是瞄準接待宴請市場,但是品牌的高端化定位仍需要結合時間的沉淀和品質的累積,短時間內還無法與頭部高價商品形成競爭。 記者注意到,目前其內參酒(52度500ml)的定價為1499元/瓶,與飛天茅臺對標,在線上實際售價可以降低到1199元/瓶。酒鬼酒的紅壇兩瓶(52度500ml)定價1598元,但是領券后售價直接降到899元。 至于在高端化方面是否還有繼續提價的空間,全國化路徑將如何進一步下沉,酒鬼酒都未給予回復。在其財報上,酒鬼酒提示:“中國白酒行業總體產能過剩,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公司要進一步拓展市場,搶占全國市場份額存在挑戰。” 擴產潮背后行業產、銷量持續下滑 在去年疫情之后,白酒企業的產能擴張從未停止。 最熱鬧的莫過于赤水河流域的醬酒擴產潮。自2019年開始,醬酒軍團集體進入了“擴產模式”,尤其是在去年,包括安酒集團、環球佳釀、習酒、金沙酒業、珍酒等多家大型酒企,動輒投資幾十億元甚至百億級進行擴產。據不完全統計,未來四至五年將形成20萬噸的醬酒產能。 去年4月,西鳳酒3萬噸制曲技改項目封頂儀式舉行。該項目投產后,可新增大曲產能3萬噸,紅糧系統規劃年新增總基酒產能6萬噸。 去年3月,瀘州老窖發行15億元債券,投入技改和擴產。按照規劃,其二期工程將于2025年12月投產,基酒新增產能將達到10萬噸。 去年7月,五糧液啟動12萬噸生態釀酒項目(一期),總投資約12.68億元。 今年7月,老白干酒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武陵酒擴產項目正在按計劃加快建設中,力爭今年投糧。如果加上投糧的5000噸產能,武陵酒今年產能將達到萬噸。 9月23日,今世緣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現有釀酒產能2.7萬噸,2018~2020年總產量分別為1.9萬噸、2.2萬噸、2.5萬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0%、81%和93%,預計未來五年產能利用率95%,預計未來五年內將陸續新增3.8萬噸。 這樣的擴產潮背后,卻是國內白酒產量和銷量持續下滑的現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2016~2020年,中國白酒行業(折合65度)的產量分別為1358.4萬千升、1198.1萬千升、871.2萬千升、785.9萬千升、740.7萬千升,2021年1~6月的白酒產量為385.1萬千升;銷量依次為1305.7萬千升、1161.7萬千升、854.7萬千升、755.5萬千升、770.64萬千升。雖然去年銷量略有提升,但總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本輪次擴產主要以名酒、頭部企業為主,這意味著它們在3~5年產能釋放后,將徹底擺脫外購原酒的局面。”詩婢家白酒研究院秘書長張先生表示,產能和銷量總體下降,就是擠壓和淘汰中小酒企、原酒企業的結果,未來名酒企業、頭部企業勢必會通過更強勁的市場擠壓,來消化新產能,因此對于區域性中小型白酒來說,同樣面臨與原酒企業一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