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大國工匠名單,大國工匠都介紹了幾個人 都叫什么

1,大國工匠都介紹了幾個人 都叫什么

1,高鳳林男,漢族,1962年3月生,河北東光人,199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學士學位,高級技師。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技術能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突出貢獻者,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中國質量獎獲獎者,2009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14車間高鳳林班組組長,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兼)。2,孟劍鋒,男,漢族,1968年11月出生于馬龍縣,大學文化(云南大學法學專業),199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身體健康,現任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正科)。1991年7月在馬龍縣人民法院工作,1995年7月任辦公室主任(副科),1997年2月任政工科科長,1999年7月為正科級;2002年6月任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機關服務處處長,2005年11月任現職。3,顧秋亮,男,江蘇無錫人,生于1955年,現年60歲,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職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五一”期間央視新聞頻道播出節目《大國工匠》,節目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以下簡稱七〇二所)“兩絲”鉗工顧秋亮的那雙指紋已不清晰的手,給億萬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顧秋亮是土生土長的無錫人,在鉗工崗位上一干就是43年,能把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組裝做到精密度達“絲”級。今年3月,經顧秋亮雙手組裝的“蛟龍號”剛離開無錫安家青島,年底,他也將到退休年齡。但新的挑戰來了,七〇二所要組裝中國首個自主設計制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顧秋亮還將在自己熱愛的鉗工崗位上堅守下去。4,胡雙錢,男,漢族,生于1960年7月,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人稱為“航空‘手藝人。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質量金獎等榮譽稱號。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被授予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5,張冬偉,生于1981年12月,大專學歷,現為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裝二部圍護系統車間電焊二組班組長,高級技師,主要從事LNG(液化天然氣)船的圍護系統二氧化碳焊接和氬弧焊焊接工作。張冬偉刻苦鉆研船舶建造技術,潛心傳承工匠精神,成為公司高端產品LNG船,以及當今世界最先進、建造難度最大的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的建造骨干工人,藍領精英。他用自己火紅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執著于國家海洋裝備建設的奉獻之歌。6,周東紅,男,1969年3月生,漢族,安徽安慶人,大學學歷。1998年7月加入民建。現任安徽中周集團董事長。民建省委副主委、企業家聯誼會會長,省政協委員,馬鞍山市政協常委。1992年9月至1994年12月貴池地區物資局駐滬辦工作(承包);1995 年1月至今安徽中周集團公司董事長;1998年1月至今歷任安徽省馬鞍山市政協委員、常委; 2002年4月至今任民建省委委員、常委;2006年1月至今任安徽省政協委員。7,寧允展,男,1972年出生,中共黨員,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車輛鉗工高級技師,中國南車技能專家。他是高鐵首席研磨師,國內第一位從事高鐵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被同行稱為“鼻祖”,從他和他的團隊手中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673列高速動車組,奔馳9億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萬多圈。他執著于創新研究,主持的多項課題和發明的多種工裝每年可為公司節約創效近300萬元。自1991年進入公司后,寧允展一直扎根生產一線,目前主要從事高速動車組轉向架研磨、裝配工作。從業24年來,他立足本職,兢兢業業,從他手中出去的產品創造了10年無次品的紀錄,為高鐵列車的高質量生產作出了突出貢獻。分別獲得2006年、2011年公司生產質量標兵。8,管延安,男,漢族,1977年6月19日出生于山東維坊,初中文化,群眾。1995年參加工作(農民工),先后參與了世界三大救生艇企業之一——青島北海船廠、國內最大集裝箱中轉港——前灣港等大型工程建設。

大國工匠都介紹了幾個人 都叫什么

2,中國大國工匠有哪些

大國工匠24位人物事跡如下:1.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今年53歲的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發動機車間班組長,35年來,他幾乎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即為火箭焊“心臟”——發動機噴管焊接。有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持續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攝氏度,高鳳林卻咬牙堅持,雙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因為技藝高超,曾有人開出“高薪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聘請他,高鳳林卻說,我們的成果打入太空,這樣的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他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2.工藝美術師孟劍鋒孟劍鋒是北京工美集團的一名鏨刻工藝師,他用純銀精雕細琢鏨刻的“和美”純銀絲巾,在去年北京APEC會議上,作為國禮之一贈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從業二十年來,他追求極致,對作品負責,對口碑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將誠實勞動內化于心,這是大國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國制造的品質保障。3.“蛟龍號”上的“兩絲”鉗工顧秋亮“蛟龍號”是中國首個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組裝起來最大的難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達到了“絲”級。而在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組裝中,能實現這個精密度的只有鉗工顧秋亮,也因為有著這樣的絕活兒,顧秋亮被人稱為“顧兩絲”。43年來,他埋頭苦干、踏實鉆研、挑戰極限,追求一輩子的信任,這種信念,讓他贏得潛航員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見證了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邁進。4.胡勝:是一位車床加工工人,是全廠車工中對刀具最精通的人。為了國產預警機核心部件的生產,他使用數控機床必須將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以內,這無疑是極大的挑戰。5.崔蘊:今年58歲的崔蘊,共參與總裝過七十多發不同型號的火箭,可2016年在他第一次接到總裝長征五號遙一任務的時候,卻不知從何下手。6.劉伯明:這個“五一”假期,無論是重點工程施工現場還是重點項目生產車間,廣大勞動者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715噸常規島低壓轉子,是核電站發電的關鍵設備。為了打破國外壟斷,中國一重的鍛造工劉伯鳴接受了這個挑戰。7.李凱軍:李凱軍是一汽集團鉗工班班長,在模具鉗工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憑借對工作近乎癡迷的熱愛,不僅在單位家喻戶曉,并且蜚聲行業內外,成為技術工人的杰出代表。。8.周皓:周皓是中國科學院深海所里的一名普通鉗工,負責所內深海科研裝備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維修工作。在兩次馬里亞納科考航次中,他解決科研裝備技術難題156 項,針對海試需要對科考裝備合理升級改造58 項,使國產自主研發的科研裝備取得多項國際、國內第一。9.竺士杰:5月4日的“大國工匠”是一位碼頭橋吊司機,他曾經憑借著不差分毫的嫻熟技術和獨創的操作方法成功救援了一起海上事故。10.鄭春輝:5月3日的《大國工匠》我們要認識的是一位木雕師——鄭春輝,他憑借一雙巧奪天工的手和一顆孜孜不倦的心,在一段木頭上重現了《清明上河圖》的盛景。11.孫紅梅: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技藝精湛、執著堅守,他們不斷創新,追求極致。來看“五一”系列節目《大國工匠》。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給飛機發動機維修就是在心臟上做手術。今天(5月2日)的“大國工匠”孫紅梅就是這個“主刀醫師”。12.楊金安:大藤峽水利樞紐是我國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樞紐的船閘大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閘門,這個閘門的底樞曲扭“蘑菇頭”要承受1295噸閘門的壓力。煉鋼工人楊金安就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煉出一爐35噸的特種鋼,用來打造這個“蘑菇頭”。13.金其福: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今天,我們該怎樣當一名合格的技術工人?河南中原特鋼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鉗工狀元”金其福的回答是:要有一股軸勁兒。這個從兩眼一摸黑的學徒工成長起來的省級“鉗工狀元”,從業18年以來,幾乎都在做著同樣的一件事——與機械設備改造和維修難題較勁。14.曹遂軍:“我覺得專注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并在能力范圍內做到極致,這就是一種工匠精神。”今年45歲的曹遂軍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的一名焊工教練。15.付浩:付浩,現在陜西建工安裝集團有限公司“付浩技能大師工作室”擔任高級技師。參加工作三十二年來,付浩一直堅持在技術難度大、工作環境艱苦的安裝施工第一線。16.王海榮:這所油田的首席技師王海榮,在工作的數十年間,加工改進多套工具。從1984年至2017年底,加工改裝各種工具4000多套(件)。17.李曉佳:李曉佳從事的數控機床試車工作,就是給每臺機床做動態精度檢驗,通過車削試件來檢驗機床的加工精度。因為產出的每臺機床都是中高檔商品,所以在使用時不能出現差錯。18.高喜喜:走進中國西電集團西安西電開關有限公司機械加工車間,數控機床旁,高級技師高喜喜正聚精會神的編程加工零件,他雙眼緊緊地盯著旋轉中的刀頭,不時對其進行修正。19.張莉:相繼參與全國鐵路三次提速建設,參與時速250公里、350公里客運專線、重載線路所需30余種新型道岔的研發和10多項工藝改進工作,先后獲得5項國家專利……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軌道線路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張莉在十余年的工作中用一段段經歷和一項項成績詮釋著“認真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20.曹梅:臨近11時,曹梅走到戶外固定觀測點,仰望天空,默記幾秒,隨后回到辦公室操作臺前,將僅憑肉眼觀測到的云高、云量填進系統,連同觀測儀器自動抓取的準點氣壓、氣溫、濕度、風向、風速、地溫等基礎數據,11時準時上報至上級氣象部門。21.李剛:這個被工友們稱之為“刀手”的技術大咖,不僅能蒙著眼在上千根電纜,數百個走向,數萬個節點中,一口氣精準無誤的插接百余條線路,而且還具有著扎實的電氣理論基礎,參與國產盾構機電氣系統的創新研發。。22.徐立平:一臺正在工作的大型風扇,一節等待精細加工的固體燃料發動機,兩個埋頭緊張作業的工人。這就是走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所在的廠房能夠看到的全部景象。23.周紅亮:9月4日,天空下著蒙蒙細雨。與往常一樣,陜西寶雞秦嶺輸電運維班巡視員周紅亮肩上背著測溫儀,行走在距離寶雞市區50公里的秦嶺觀音山,巡視著連接秦嶺南北的電力線路。24.張新停:張新停在雞蛋上練鉆孔這門絕活兒,是為了在普通鉆床上給高硬度鎢合金鉆0.4毫米的平底深孔。當時,全公司沒有一個人掌握這種技術,如果外包,不僅費用高而且周期長,會影響按期交付。

中國大國工匠有哪些

3,中國白酒大師前十名

醬酒新銳——“大國匠星”問世,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好評如潮。“大國匠星”由原茅臺酒廠廠長鄒開良領銜,嚴格按照大曲醬香12987傳統工藝、采用仁懷當地產紅纓子糯高粱釀造,呂云懷、陳處達、陳孟強、張國強、王貴玉、吳天祥、栗偉、陳雙、唐柯九位國家級白酒大師、專家共同參與酒體設計。1、鄒開良,中國釀酒大師,全國企業管理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81年至1998年任茅臺酒廠廠長、黨委書記。他擔任茅臺酒廠主要負責人期間,率領茅臺人傳承醬酒工藝,大膽技術革新,精耕細作、開拓市場,帶領茅臺酒廠由一個小企業發展成為國有大型企業,為茅臺酒廠的輝煌和醬酒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茅臺的兒子”。品質,是產品的第一生命線。“大國匠星”遵循傳統大曲醬香工藝,博采眾長、匠心釀造、精心勾調,成就高端品質,打造“含得住的好酒”,充分體現了中國匠星的匠人精神和精湛技藝。醬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茅臺鎮有著悠久的醬酒釀造歷史,很多不起眼的釀酒廠,也可以釀造出好的醬酒。作為土生土長的茅臺人,釀造好醬酒就是使命。雖然“大國匠星”是一個新品牌,但憑著它的高貴品質,一定會贏得市場,成為醬酒愛好者的新寵。2、呂云懷,中國白酒大師,中國釀酒大師,中國首席品酒師。遵義市酒業協會會長,原茅臺酒廠總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連續三屆國家級白酒評委。大國匠星,是茅臺酒廠老廠長鄒開良親自指導釀造的一款酒,從酒的釀造工藝、采用的原料等來看,都是大曲醬香的經典,是真正的好醬酒。三款酒的酒體設計,重點略有不同。尚醬這款酒,在設計中就定位采用陳年老酒,突出醬酒的年代厚重感,所以這款酒非常醇香,非常適合喜歡喝酒的老朋友相聚小酌,也適合高端宴請。紅醬,酒的品質跟尚醬區別不大,性價比很高,口感醇和,醬香突出,非常適合商務宴請及喜宴、家宴。精醬在口感上作了重點調整,老酒年份比尚醬、紅醬短一些,入口很柔,特別適合剛剛接觸醬酒的人士。整體來說,三款酒都是大曲醬香的經典之作。3、陳處達,中國白酒大師,高級工程師,第五、六、七、八、九屆中國白酒國家評酒委員。醬酒一般都是53度,這與它的物理性質有關。醬酒一般不加任何處理,僅僅是過濾一下,因為醬酒里有很多高沸點物質,如果加了水降了度數就要重新處理,會把醬酒里對提升香氣、口感有益的物質過濾掉,因此,醬酒不搞低度酒。醬酒與其他酒不一樣,如濃香酒可以冷凍處理,把雜質過濾掉并不影響口感,但醬酒如果進行冷凍,立刻渾濁并有絮狀物出來,一進行過濾,口感就會下降,醬酒還是堅持53度比較好。我們參與“大國匠星”的酒體設計,從盤勾開始一直到最后微調,經過無數次的不斷修正,最終才確定酒樣。尚醬是用二、三十年的老酒勾調而成,醇香悠長。紅醬是中檔的一款,性價比相當好,應該說它的口感體驗超過了這個價位。精醬,價格適合大眾,我在勾調時一直喝這款酒,它雖然比前兩款貯藏時間略短,實際上品質也是很高的。4、王貴玉,中國白酒大師,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白酒專家組成員,中食協白酒專家委員,遼寧省白酒協會會長,遼寧省釀酒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名譽會長。“大國匠星”是一款產于茅臺核心產區的醬酒,是茅臺酒廠老廠長與工程技術人員親手打造的醬酒品牌。它采用茅臺酒生產工藝,酒質是茅臺鎮醬酒中的佼佼者。茅臺酒廠老廠長鄒開良打造的醬酒,一定是高品質好酒。我們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包括微生物專業、酒體設計專業、生產工藝專業等,和鄒老先生一起提升“大國匠星”的品質,讓“大國匠星”成為中國醬酒中的精品。具體到“大國匠星”三款酒,大家共認具備茅臺核心產區大曲醬香的典型風格,醬香突出,醇厚豐滿,余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尚醬尤為突出,可與醬酒中的名酒媲美。精醬對醬酒收藏來說性價比高,經過一段時間的儲藏,品質更會有明顯提升。5、張國強,中國白酒大師,首屆中國釀酒大師,中國白酒專家委員會委員、技術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六屆白酒評酒委員。“大國匠星”的三款酒均產自優質醬酒原產地茅臺鎮核心產區,由茅臺酒廠老廠長鄒開良先生和老專家們親自設計,采用了茅臺酒廠傳統工藝。因此,有“大國匠星,三老精釀”的說法——老的原產地,老的工藝、老的技術專家。“大國匠星”的尚醬,適合高端消費群體,最大的特點是醬香突出,酒體豐滿,呈現出醬香酒空杯留香的典型特點。紅醬屬于次高端酒,同樣醬香突出,口味醇厚,回味與香味之間很協調,適合商務宴請使用,而且瓶體顏色喜慶,可用于婚宴、生日宴、拜師宴等場合。精醬外觀金光閃閃,設計精美,性價比高,懂酒的消費者一定會情有獨鐘。6、陳孟強,中國白酒工藝大師,國家白酒特邀評委,貴州大學碩士生導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工藝來看,傳統的12987工藝是釀造優質醬酒必選,原料、水源、氣候等也缺一不可。當年茅臺異地建廠釀造,雖然也釀出醬香酒,但與茅臺酒還有很大差距,這就是證明。“大國匠星”,正是采用傳統的大曲醬香工藝,同時采用茅臺當地產優質紅纓子糯高粱為原料,赤水河水為源,所有的條件均符合,所以釀出來的酒很好。好酒三分釀造,七分勾調。“大國匠星”在酒體設計上很下功夫,聽取了十位專家的建議和意見,博采眾長,終于按三個方向調出了三款酒,很不容易。我相信一定會得到白酒愛好者的認可和喜歡。7、吳天祥,著名白酒專家,中國酒業協會國家級特邀白酒評委,貴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我認為“大國匠星”的一個特點是精選、精選、再精選。什么叫精選?首先它的酒體是老酒,第二是精心勾調,在配方上采用了3、4、5輪次,特別是4輪次老酒的比例非常高,它的老茅酒風格是非常典型的,老茅酒的核心就是四輪次優質酒的比例大。“大國匠星”中的尚醬、紅醬體現了四輪次酒比例大的特點。我認為要讓消費者明白“大國匠星”酒體為什么醇厚,香氣為什么優雅,就是得益于酒體設計團隊的精心設計。8、栗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五屆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全國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教師。要做好一款醬酒,傳統的12987工藝是基礎,我們再根據不同產區、不同環境、不同微生物來調整生產工藝。我們要選好輪次,選好典型性、代表性的酒進行盤勾,還要有一定的貯存期。貯存期結束后再把這款酒重新微調,微調后還要進行一個最主要的環節,即再回壇貯存。一個成功的、好品質的酒必然經過這樣四個環節,才能展現它的品質特色。“大國匠星”的尚醬,醬香突出,香氣優雅,酒體醇厚,后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細膩,非常適合收藏。紅醬,醬香顯著,醇厚悠長,諸味協調,口味柔順,飲后非常舒適。精醬具備大曲醬香的品質特色,香氣、口味比較柔順,后味較長。9、陳雙,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國家級白酒評委,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賽評委。中國產名酒的地方,一定有好水。貴州赤水河流域是中國優質醬酒產區。優質水源對酒的品質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水是生命的根本,水的特點對當地釀造生態具有決定性作用,赤水河的水質特點造就了釀造的微生物環境;其二,赤水河的水有時青有時紅,這是受當地土質影響,這就是“大國匠星”的釀造用水。它里面一些微量元素有自己的特點,這些成分對釀造過程中微生物的代謝活性影響較大,形成得天獨厚的釀造生態。我總體比較喜歡“大國匠星”中“尚醬”款,現在的人喝酒講究有年份、有特色。“尚醬”使用的酒體老年份酒的比例較高,最能體現“大國匠星”的品質。10、唐柯,江南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國家級評酒委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尚醬”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老酒的成份高,特別是陳香的優雅感、香氣的協調性都很好。從花香、水果香到曲香以及后面的堅果香氣,層層疊疊,豐富悠長。口感上酒體豐滿醇厚,是白酒愛好者樂于收藏、品鑒的高端好酒。“紅醬”,市場適應性強。它的品質綜合度會受到普遍歡迎,在商務宴請場合是一款好產品。“精醬”是典型性醬酒,最大特點是性價比高,品質與價格有很好的平衡,非常適合商務接待和日常飲用。

中國白酒大師前十名

推薦閱讀

中國酒業哪個做的做好,2021中國酒業百強榜
中酒展再度引爆中國酒業
五糧液打造中國酒業文化新高地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