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是否提供能量
白酒含有醇 分解了當然會提供能量
2,這是由于制酒醋的原料發酵時發生了什么而產生的
淀粉在酶的分解作用下生成酒精或醋酸屬于放熱過程。化學式可以在高中教課書本中找到。
3,藥燙加少量白酒的原理
白酒在熱燙環境下更易揮發,帶走熱量,達到降溫效果。
支持一下感覺挺不錯的
4,酒是怎樣釀成的為什么能燃燒呢燃燒過后的產物又是什么呢
酒發酵后會產生酒精,所以可以燃燒。燃燒的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是有機物,所以可以燃燒
是加入酵母菌發酵而來的。燃燒后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望采納
5,釀酒發酵的原理
釀酒發酵就是利用微生物,在多種酶的作用下,把糖質原料(淀粉質原料)中的糖類物質轉化為酒精的過程。其中主要微生物有霉菌(把淀粉類物質轉化為可發酵性糖)和酵母菌(把糖類物質轉化為酒精)。其他還有如乳酸菌、丁酸菌等厭氧菌,主要作用是產生除乙醇(酒精)外的其他小分子有機酸、醇、酯等,產生酒的香味和醇厚感。
主發酵期一般7天左右,發酵瓶最好要用水封的那種,密封好。發酵快。這樣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可以排除。 補充: 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食用白酒的濃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數有60度以上),白酒經分餾提純至75%以上為醫用酒精,提純到99.5%以上為無水乙醇。酒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釀造而成的。我國是最早釀酒的國家,早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釀酒技術,并不斷改進和完善,現在已發展到能生產各種濃度、各種香型、各種含酒的飲料,并為工業、醫療衛生和科學試驗制取出濃度為95%以上的醫用酒精和99.99%的無水乙醇。由于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劇上升。喝酒讓人容易麻痹,不清醒從而進行失去理智的行為。
6,人喝了酒后酒會轉化成能量嗎
肯定是會的 我是學食品的 你喝酒后會熱 是酒精在分解時產生了熱量 其實你也會感到口渴!因為是需要水的參與的 這就是你喝完酒之后 過會會口干的原因下面是幫你找的 確實是這樣的一個道理酒在體內的分解機理,進入消化道內的酒精,主要在胃中被吸收而進入血液,研究表明,飲酒后一小時血液中酒濃度達到頂峰,一個半小時約90%的酒精被機體吸收,其中20%的酒精在肺循環中,通過肺換氣經呼吸排出體外。而80%的酒精,則通過肝臟轉化逐步分解成CO2和H2O。這種分解轉化都要在機體內各種酶的作用下進行。具體過程如下: NAD+ NADH+H+ NAD+ NADH+H+ 三羧酸循環 …→………→CO2+H2O+ATP 這樣轉化的時間大約2—4小時,其解酒的速度取決于各種酶的活性和數量,一般酶的活性和數量越大,其解酒的速度越快。反之,則解酒速度就慢,導致酒精和分解產物乙醛大量積存在血液中而不能及時轉化,尤其是乙醛會造成機體各系統功能的損害。
不會吧,只會醉。
不會拉.
不會有啤酒肚,不過腰會變粗
肝會分泌一種酶來分解酒精,分解不了的會隨腎排出去,被分解的那部分會產生能量
7,試述白酒釀造的機理
白酒的發酵機理白酒釀造大多是固態發酵,其主要產物是乙醇。分析檢測,白酒中大部分是乙醇和水,還含有占總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質。由于這些香味物質在酒中種類的多少和相互比例的不同才是酒有別于酒精,具有獨特的風格。白酒中的香味物質主要是醇類、酯類、醛類、酮類、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質。白酒物質的產生過程:淀粉→糖→乙醇蛋白質→氨基酸→醇、醛、酮等物
釀酒基本原理和過程主要包括:制曲、原料處理、淀粉糖化、酒精發酵、蒸餾取酒、老熟陳釀、勾兌調味等。(1)原料處理無論是釀造酒,還是蒸餾酒,以及兩者的派生酒品,制酒用的主要原料均為糖質原料或淀粉質原料。為了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糖化能力和出酒率,并形成特有的酒品風格,釀酒的原料都必須經過一系列特定工藝的處理,主要包括原料的選擇配比及其狀態的改變等。環境因素的控制也是關鍵的環節。糖質原料以水果為主,原料處理主要包括根據成酒的特點選擇品種、采摘分類、除去腐爛果品和雜質、破碎果實、榨汁去梗、澄清抗氧、殺菌等。淀粉質原料以麥芽、米類、薯類、雜糧等為主,采用復式發酵法,先糖化、后發酵或糖化發酵同時進行。原料品種及發酵方式的不同,原料處理的過程和工藝也有差異性。中國廣泛使用酒曲釀酒,其原料處理的基本工藝和程序是精碾或粉碎,潤料(浸米),蒸煮(蒸飯),攤涼(淋水冷卻),翻料,入缸或入窖發酵等。(2)制曲酒曲亦稱酒母,多以含淀粉的谷類(大麥、小麥、麩皮)、豆類、薯類和含葡萄糖的果類為原料和培養基,經粉碎加水成塊或餅狀,在一定溫度下培育而成。酒曲中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和培養基成分,如霉菌、細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霉菌中有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有益的菌種,“曲為酒之母,曲為酒之骨,曲為酒之魂”。曲是提供釀酒用各種酶的載體。中國是曲蘗的故鄉,遠在3000多年前,中國人不僅發明了曲蘗,而且運用曲蘗進行釀酒。釀酒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制曲的工藝水平,歷史久遠的中國制曲工藝給世界釀酒業帶來了極其廣闊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制曲的工藝各具傳統和特色,即使在釀酒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傳統作坊式的制曲工藝仍保持著原先的本色,尤其是對于名酒,傳統的制曲工藝奠定了酒的卓越品質。 (3)淀粉糖化糖質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發酵劑便可進行發酵;而含淀粉質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淀粉是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組成,所以采用含淀粉質的谷物釀酒時,還需將淀粉糊化,使之變為糊精、低聚糖和可發酵性糖的糖化劑。糖化劑中不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類,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質、果膠等的其他酶類。曲和麥芽是釀酒常用的糖化劑,麥芽是大麥浸泡后發芽而成的制品,西方釀酒糖化劑慣用麥芽;曲是由谷類、麩皮等培養霉菌、乳酸菌等組成的制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離選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養的大曲和小曲等,往往具有糖化劑和發酵劑的雙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