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酒類行業分析
- 2,白酒行業宏觀環境政治和經濟哪個重要
- 3,白酒行業五力模型分析
- 4,怎樣區分啤酒行業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分析
- 5,酒類股票行業優勢與劣勢分析
- 6,選擇你周圍的一種品牌的酒廠或其銷售商分析其外部環境寫一個
- 7,急需一篇一篇字的中國白酒發展現狀
1,酒類行業分析
白酒——繼續在高位區間運行;
啤酒——新一輪品牌整合漸次展開
葡萄酒——轉向奢侈消費
黃酒——繼續加大營銷力度
2,白酒行業宏觀環境政治和經濟哪個重要
在中國一定是政冶, 因為白酒的價值不是在于享用, 而有是回收價!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3,白酒行業五力模型分析
“五力”即 1行業競爭對手 2潛在入侵者 3供應商 4替代品生產商 5買方 其實也可以用S WOT分析法即 優勢 劣勢 機會 威脅 (常用)去圖書館借本兒周三多編寫的《管理學》或第三版的《市場營銷學》看看 比葫蘆畫瓢就OK 啦或者 搜一些營銷策劃書看看或搜索“挑戰杯”創業策劃大賽的相關視頻資料看看
4,怎樣區分啤酒行業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分析
微觀就是小的那個方面 宏觀就是大環境下
微觀環境上來說,智能手機被越來越多的年青人所接受,正在迅速發展。但是還少部分市場是面對中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機,應該更加方便,簡潔。宏觀環境上來說,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它集電子書,通訊,旅游,信息等多種綜合信息為一體,需要更加智能化,而推出的就是面向各類人群使用的智能手機
5,酒類股票行業優勢與劣勢分析
每年的年底都是酒類的旺銷季節,相對應的公司會有較好的業績,而旺季之后,公司的業績將會有較大的調整壓力。不過未來只要國家不出臺大的調控措施,酒行業增長空間仍然穩定.酒類板塊之所以近期會走好,有著良好的基本面支撐。在外部市場震蕩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防御性的投資策略,而酒類股因為有著消費概念所以成為了投資者較好的選擇。風險因素:在CPI高企的情況下,政府調控物價的措施接連祭出直至國務院出臺16項措施穩定物價。如在去年就出現過對白酒消費稅的調整。
6,選擇你周圍的一種品牌的酒廠或其銷售商分析其外部環境寫一個
企業名稱:市南孔酒業有限公司 住址:市三衢路258-8號 主要業務:生產中、高度白酒
注冊資本金:500萬。我們分析,酒精飲料行業面臨的宏觀因素主要有:消費升級對酒精飲料行業影響主要體現在“縱向”拉動上,也就是消費者從中低端向高端升級換代的過程。而酒精飲料企業近年來的主要產品結構就是高端化。高端化意味著高毛利,這是近年來酒精飲料行業景氣度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1)高端產品競爭加劇問題在于,雖然居民消費能力增加,但這是個長期過程。且居民收入的金字塔結構和消費選擇由低到高的金字塔結構短期內將不會改變。(2)所得稅:從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所得稅率統一調整為25%。由上表中可見,目前重點酒精飲料上市公司所得稅率平均為34.23%,而調整后稅率降為25%,凈利潤平均增幅13.55%。市南孔酒業有限公司的競爭對手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 市白酒與外來強勢品牌的競爭。這部分競爭者主要是川酒品牌、貴州酒品牌、皖酒品牌、東北酒品牌、湘贛酒品牌等。2、市白酒品牌之間的競爭。地方保護與白酒消費的地域特征,使得市各地方白酒品牌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3、市白酒品牌酒與雜牌酒的競爭。監管政策的不到位,使得各地小酒廠蜂擁而上,蠶食和擾亂品牌酒的市場。二、 替代品的競爭力 白酒作為一種人際溝通的特殊媒介,雖然會長期存在,但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和兌健康的日益重視,整體上處于行業整體萎縮的狀態。除了“飲酒傷身”觀念的影響,替代品的競爭占據了白酒的市場份額。 1、啤酒。浙江是啤酒大省,啤酒產量與消費量都居前列,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更青睞于口感細膩的的啤酒,而疏遠了白酒。2、果酒。市葡萄酒廠近年開始了大規模的推廣,力圖將“果酒+白酒”的概念灌輸給消費者,果酒對白酒的地盤之爭開始發力。3、黃酒及補酒。秋冬季進補的傳統消費觀念使得即墨老酒、至寶三鞭酒及勁酒、枸杞酒等在消費旺季蠶食傳統白酒的份額。 三、 新進入者的競爭力 白酒行業的所謂“暴利”,吸引著形形色色的新進入者,與現有白酒品牌形成競爭,主要有以下幾類:1、 資本型的新進入者。主要來自于白酒行業以外,如市新興酒業。2、投機型的新進入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靠在大酒廠周邊的“李鬼”式的小酒廠的不斷涌現;一個是職業操手操作“買斷品牌”。
7,急需一篇一篇字的中國白酒發展現狀
1.1我國白酒行業的現狀
2006年中國白酒行業已開始復興。2006年1-12月,中國白酒企業共計生白酒39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8.18%,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共計實現銷售收入971億元,同比增長31.08%,實現利潤總額1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1%。
當前白酒行業的盈利模式已經完成了由總量增長模式向結構優化模式變遷的過程。現階段,白酒行業總量基本穩定的背景下,中高檔白酒的銷量增長較快,低檔酒銷量逐步減少,行業利潤總額增速超過行業收入的增長速度。[2]
1.2我國白酒行業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有大小白酒企業4萬余家,其中有一定規模的白酒企業1萬余家,遍布全國31個省市區,總體而言,白酒業的當前發展態勢是:
1.國家產業政策對白酒制造業的影響較大:國家關于發展酒類企業的指導性意見是:糧食酒向水果酒轉化,高度酒向低度酒轉化,蒸餾酒向釀制酒轉化,普通酒向優質酒轉化,扶優限劣,保護名牌,促進釀酒業走健康、有序、適度發展之路。
2.總量呈下降趨勢:有關資料表明,我國白酒業已經走過了發展高峰時期,從宏觀來看,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如國家對白酒業的限制發展政策,對酒類產銷綜合治理舉措,社會各界推崇飲用啤酒、葡萄酒等低度飲料酒及洋酒,已經對市場形成了較大的分流。從微觀來看,消費者理性消費意識的增強。送禮觀念的改變,個人投資興趣分散,供需關系的變化,使消費者對白酒感情溫度降低,因此,白酒總量呈下降趨勢。
3.消費者品牌消費意識不斷強化:白酒市場的激烈競爭,消費者品牌消費意識的不斷強化,使得生產企業格外重視品牌的塑造和培養。一些成功的企業首先以質量好、品種包裝精良占領市場;其次以統一標識、廣告宣傳去擴大影響;第三以優質的售后服務,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4.名優酒的數量快速增長:白酒行業中名優酒的企業骨干作用進一步得到確認。這些企業在白酒行業中所占比重雖小,但已成為一個支撐全行業并對行業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企業群體。另外,一些老名酒生產企業的經營規模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過去充斥市場的低檔質次的白酒將迅速消退。
5.名優酒價格下降:白酒業競爭的日趨激烈,使得高價即名牌的觀念隨著大氣候的轉變而消逝。讓利消費者,讓利經銷商以及巨額的廣告促銷費用等,都使白酒平均利潤率呈下降態勢。目前各大名酒價格都出現向下調價的跡象。可以認為:白酒高價時代已經過去,低價位、大眾化的名優酒的時代已經來臨。
6.內部結構調整不斷加快:白酒的發展趨勢,迫使白酒行業加快內部結構調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度白酒向低度白酒轉化。二是白酒向葡萄酒、果酒方面轉化。
7.營銷手段豐富,觀念更新,范圍擴大:由于白酒產大于銷,和產源頭未能有效控制,于是各企業為賣酒而爭相拉開廣告大戰、促銷手段大戰、商標大戰、包裝大戰等等不一而足。這場大戰不光在企業之間展開,而且波及到商業領域,現在有些大酒廠已開始與個體批發商進行合作。對企業來講,不論開辟什么渠道,只有打開市場、把酒銷出去,進而才能談得上提高質量、保證供應。
8.白酒企業將呈現“少而精”的態勢:酒類產銷體制的改革和監督管理的強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許多白酒企業面臨開工不足、倒閉、破產、轉變的局面,資產重組概念在白酒業愈演愈烈。未來的白酒業將是少數名優酒分割市場的格局,將呈現“少而精”的趨勢。
9.企業呈集團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趨勢:白酒市場競爭已趨向白熱化,企業走規模化、集團化、集約化的路子已勢在必行。目前的白酒行業,受市場規模支配,逐步從無序向有序轉變。優勝劣汰的結果,使白酒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滯銷與暢銷并存的格局,同行業差距日益拉大。目前,許多名優酒在市場競爭壓力下紛紛組建集團,擴大規模,集約經營,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綜合經濟實力。[3]
中商情報網公司預測到2011年中國白酒市場[包括烈性洋酒]將達到2000億元的銷售規模。預計到2010年中國高檔白酒850億元的市場規模。根據我國消費增長趨勢,中商情報網預計2007-2011年我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將保持12%的平均增速,行業利潤將保持 25%左右的平均增速,白酒行業景氣繼續高位運行。
網上找到,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