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 中 的 乙醇可不可以提煉出來 而不影響酒的原味
你把乙醇都提了,那還是酒嗎??
可以通過特殊的方法合成食用酒精(乙醇)
酒主要含多種化合物,其中乙醇是主體
2,自釀純糧食酒用提純嗎
自釀糧食酒,蒸餾時注意掐頭去尾,接取中間段品質好的白酒,用于調配成品,那就不需要再次蒸餾提純了。如果酒質量較差,雜味異味較大,可以再次提純,使酒的品質和口感會有較大的提升。
放在土缸中,密封保存,別用塑料容器
你好!肯定需要的,提純的酒度數高,而且更好喝,望采納記得給問豆啊!
3,如何提煉乙醇
蒸餾法提取,但只能用做工業酒精了,決不能食用。
甘蔗渣制乙醇(復合催化酶解法)的工藝過程描述如下:秸稈――粉碎――預處理――酶解1――過濾――酶解2――過濾――接種――發酵――初餾――蒸餾――乙醇七噸多甘蔗渣可生產一噸95%乙醇,并且無污水排放;每噸乙醇的成本比其他原料如玉米、木薯等低1000元以上。過去是利用蔗糖水解發酵制取的,成本高。
4,怎么樣提取酒里面的鹽
酒精是有機溶劑,可以往混合也里加其他的有機溶劑萃取,到時酒精就會和有機溶劑混合,把鹽酸與酒精分離開來.如果用加熱的方式,鹽酸也是會揮發的.所以關鍵的是看提取出來的量是否合適用萃取還是蒸發.我覺得這一道題目考的應該是萃取的知識.
食鹽中的鈉離子是神經系統中傳遞信息的必備物質,肌肉收縮和心臟跳動都與鈉離子有關。所以,人體缺鹽的話,神經系統就會非常虛弱,人就顯得沒有勁 吃鹽過少也會造成體內的含鈉量過低,發生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眩暈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視力模糊、反射減弱等癥狀。 如果鹽分不足,就會從骨骼中汲取;夜晚感到肌肉抽筋往往是缺鹽的征兆,在流汗和排泄的時候,一部分鹽會隨著汗液和尿液一起排出體外;眩暈和昏厥可能也是因為身體缺水少鹽。
5,怎樣提取酒精
蒸餾,可以得到95%含量的乙醇。如果要制備無水乙醇,需加干燥劑如氧化鈣等進一步精制。
乙醇(酒精)工業生產方法分為發酵法和合成法兩大類。發酵法就是人們熟知的釀酒,幾千年以前人類已學會釀酒。發酵法可采用各種含糖、淀粉或纖維素的農產品、林產品、工業副產、農業副產及野生植物為原料,整個生產過程分為原料蒸煮、糖化劑制備、糖化(水解)、酵母制備、發酵及蒸餾等工序。每噸乙醇需消耗3噸多糧食或5噸多白薯干。在一些農副產品豐富的國家,發酵法至今仍是生產乙醇的主要方法。合成法是以乙烯為原料生產乙醇。1825年俄國人發現乙烯和硫酸經酯化、水解可合成乙醇,1930年該法首次在美國實現工業化。隨著石油化工的迅速發展,合成法生產的乙醇產量越來越大,但該法生產的乙醇中夾雜著異構高碳醇,對人有麻痹作用,不宜作食品、飲料、醫藥和香料等。所以,即使在石油化工發達的國家,發酵法乙醇仍占有一定比例。目前工業上采用的合成法主要是乙烯直接水合法,即將乙烯在浸漬有磷酸的固體催化劑上進行水合反應。所得稀乙醇溶液需經過精餾提純以除去部分水和副產物。用普通的精餾法得到的乙醇濃度最高只有95.6%,工業上可進一步加工最后制得純度為99.5%的無水乙醇。乙醇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發酵乙醇更是配制酒和生產食用醋酸及香精的原料,為了防止工業合成乙醇被誤用來配制酒類,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有毒、有臭或有色物質(如甲醇、吡啶、染料),摻有這些物質的酒精,叫做變性酒精
6,我想知道酒是怎么做出來的酒做出來的過程
酒的化學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食用白酒的濃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數有60度以上),白酒經分餾提純至75%以上為醫用酒精,提純到99.5%以上為無水乙醇。酒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釀造而成的。食用酒是一種保健飲料,能促進血液循環,通經活絡,祛風濕。醫用酒精用于傷口消毒,食用酒精用于配制內服藥物,無水乙醇用作化學試劑、用于化學分析和科學試驗。工業酒精用作燃料和化工行業生產各種化工產品。酒的種類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米酒,藥酒等。白酒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米酒米酒,酒釀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見的傳統地方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米、麥、玉米、高粱、蜂蜜等和酒曲釀成的一種飲料。我國各地均有生產。因原料、釀造加工、貯藏等多種條件的不同而有很多種類。從制法分,酒有蒸餾酒和非蒸餾酒兩大類,前者可見于一般的白酒;后者有米酒、黃酒、葡萄酒等。入藥用普通白酒、黃酒或米酒即可。此處所論,以普通白酒為主。
東莞市常平鎮站前西路東興商貿大廈二樓,望采納。
7,自釀白酒如何提高酒度
不要讓那個口出氣把它堵死過幾個星期就可以
呵呵…無論什么酒,自行發酵產生的酒精一般不會超過15度,因為酒精的產生是在一定溫度下,含糖物質與空氣中的酶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用化學公式表示為C6H12O6--酶/溫度--2CH3CH2OH+2CO2)。而當酒液自行發酵超過15度時,其中參與發酵的酶就會被自己產生的酒精殺死,從而終止了發酵過程。如果想提升酒精度一般多采用兩種方法:
1、蒸餾法,這也是最常見的高度酒制作方法。主要是根據酒精與水的沸點不同的原理,正常氣壓下,酒精沸點為78.3攝氏度,水的沸點為100攝氏度。當酒液被加熱到78.3度至100攝氏度之間時,酒精首先化為氣體,將之收集并冷卻后還原成更高純度的酒液。像我們所常喝的二鍋頭就是經過兩次蒸餾的產物。
2、兌和法,這種方法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和減少生產環節,即將可食用的高純度酒精加入到酒液中。從而在保證廉價的同時達到提高酒精度的效果。比如市場上幾塊錢一瓶的白酒大多是這種方法制作的了
3、冷卻提純法,這是利用酒精和水冰點的不同進行提純(酒精冰點-114攝氏度,水冰點0攝氏度),與上面所說蒸餾法剛好相反。但提純成本很高,一般會用在工業酒精(甲醇)的某些特殊工藝上
上述方法基本上就是全部提高酒精度的方法了。如果是自己家里釀酒想要提高酒精度,第1、3種方法顯然都不現實。因此建議選用第二種。同時,為不影響口感和原酒味道,可以選用沒有任何味道的伏特加(Vodka)酒加入,當然,提升后酒液的酒精度也不可能超過Vodka本身的酒度(40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