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看到一種酒上面寫著路易白蘭地只有小枝江那么大一瓶
山寨酒。國產白蘭地酒沒有叫這個名字的,進口白蘭地,不會寫中文。
白蘭地的味道就是濃點的葡萄酒的味道,至于它像藥味那就不知道了。還有如果你是品酒的話,當然就不要摻酒了。但是我認為人不能這么死板~有好酒當然要品了,但是自己在家里喝點或者和朋友小聚的話還是認為怎樣好喝就怎樣喝咯~我就經常拿桂林三花摻紅牛喝,生活嘛,圖的就一樂!白蘭地還有很多種喝法,常用的5種:1、2/3熱咖啡+1/3白蘭地(比較象愛爾蘭咖啡的口味)2、1/2熱糖水+1/2白蘭地3、2/3熱茶+1/3白蘭地 4。可加百事可樂。5,加3個冰塊+礦泉水+緩緩倒入白蘭地我認為還是不要摻酒的
2,我泡的藥酒是當歸熟地川芎白芍枸杞藥味太大怎么辦難入
當歸,熟地,川芎,白芍,枸杞泡酒的話,還可適量的加點冰糖搭配泡酒,另外泡酒所用的白酒需注意,現在食用酒精酒泛濫,媒體最近老報道現在白酒市場7成左右酒都是酒精勾兌的,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兌,好多打著純糧的旗號其實是食用酒精勾兌,不宜用塑料桶酒,酒腐蝕性很強容易把塑料腐蝕到酒里,度數在55°到60°之間為宜,一個是真正的純糧食酒,谷養康糧食酒,京東有,至于配方,泡酒之家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上內容摘自網絡
從上面列出來上來看,好象是女人喝的中藥,補血氣,調理女性婦科方面的,再詳細一點兒的話,應該是月經不調之類的。 自己寫的,不是哪兒盜來的,請采用。
3,酒到底是什么味兒的
問下你喝的什么酒,我才能回答你。
辛辣有點啊
下次不一口喝.慢慢喝不就完了...
喝酒根據心情看。心情好的話,就是甜的,心情不好就是苦的。
一般好酒是帶點那個好像是藥味一樣的(自己感覺)進嘴里帶辣,下肚后有點熱,隨后喉中有點甘甜。
你是個急性子人啊,喝酒如同品愛情一樣,慢慢喝,就知道什么味道了
我是個不喜歡喝酒的人,喝了很容易醉得~
白酒:次等酒呢,是辛辣。中等酒是微辣,那上等酒是暖暖的液體,入口微甜的,回味
紅酒:甜紅酒,甜加澀。干紅,酸加澀
啤酒:苦的,什么啤酒都是苦的。。。
酸甜苦辣什么都有看你什么心情喝呢
4,女兒快周歲了我想買兩瓶白酒像女兒紅那樣收藏著超市里太花
我們在飯店吃飯,只喝兩種酒:衡水老白干、北京二鍋頭。這兩種酒,不管檔次高低,是純酒味兒。其它的酒,都是“香料味兒”。再高擋次的酒也喝不起。
首選茅臺吧,年頭越久越值錢,五糧液也可以,注意一定要買正品
女兒紅是紹興黃酒 紹興酒就是黃酒。黃酒就是紹興酒。 黃酒的種類 黃酒是以大米等谷物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和發酵、壓濾而成的。黃酒又有許多品類。分類的標準之一就是根據含糖量多少。根據糖份含量,黃酒分為干型黃酒、半干型黃酒、半甜型黃酒、甜型黃酒四類。經科學分析鑒定,這四類黃酒剛好是紹興酒的四個名品,即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 干黃酒——含糖量小于1.00g/100ml(以葡萄糖計) 。“干”表酒中含糖量少,糖份都發酵變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份含量最低。該酒屬稀醪發酵,總加水量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發酵溫度控制得較低,開耙攪拌的時間間隔較短。酵母生長較為旺盛,故發酵徹底,殘糖很低。 色香味格:口味醇和鮮爽,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 半干黃酒——含糖分為0.01-0.03g/ml。半干”表酒中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發酵過程中,要求較高。酒質濃厚,風味優良??砷L久貯藏。是黃酒中的上品。我國大多數出口酒均屬此類。 色香味格: 口味醇厚柔和鮮爽,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透有光澤。 半甜黃酒——含糖分為0.03-0.10g/ml。該酒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于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的產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該酒酒香濃郁,酒度適中,味甘甜醇厚,為黃酒中之珍品。缺點: 不宜久存。 貯藏時間愈長則色澤愈深。 色香味格: 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濃郁醇香,清亮透明,有光澤。 甜黃酒——含糖分0.10-0.20g/ml。一般采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藥,搭窩先釀成甜酒娘,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由于加入了米白酒, 酒度也較高??沙D晟a。 色香味格: 鮮甜醇厚,酒體協調,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 濃甜黃酒——含糖分為0.20g/ml。 色香味格: 蜜甜醇厚,酒體協調,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 一.“女兒紅”的來歷 著名的紹興“花雕酒”又名“女兒酒”。中國晉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狀》記載:“女兒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之物”,說起這個名字,還有一個故事哩! 從前,紹興有個裁縫師傅,取了妻子就想要兒子。一天,發現他的妻子懷孕了。他高興極了,興沖沖地趕回家去,釀了幾壇酒,準備得子時款待親朋好友。不料,他妻子生了個女兒。當時,社會上的人都重男輕女,裁縫師傅也不例外,他氣惱萬分,就將幾壇酒埋在后院桂花樹底下了。 光陰似箭,女兒長大成人,生得聰明伶俐,居然把裁縫的手藝都學得非常精通,還習得一手好繡花,裁縫店的生意也因此越來越旺。裁縫一看,生個女兒還不真不錯嘛!于是決定把她嫁給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高高興興地給女兒辦婚事。成親之日擺酒請客,裁縫師傅喝酒喝得很高興,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埋在桂花樹底下的幾壇酒,便挖出來請客,結果,一打開酒壇,香氣撲鼻,色濃味醇,極為好喝。于是,大家就把這種酒叫為“女兒紅”酒,又稱“女兒酒”。 此后,隔壁鄰居,遠遠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兒時,就釀酒埋藏,嫁女時就掘酒請客,形成了風俗。后來,連生男孩子時,也依照著釀酒、埋酒,盼兒子中狀元時慶賀飲用,所以,這酒又叫“狀元紅”?!芭畠杭t”、“狀元紅”都是經過長期儲藏的陳年老酒。這酒實在太香太好喝了,因此,人們都把這種酒當名貴的禮品來贈送了。 二.女兒紅酒是一種具甜、酸、苦、辛、鮮、澀6味于一體的豐滿酒體,加上有高出其他酒的營養價值,因而形成了澄、香、醇、柔、綿、爽兼備的綜合風格。 色:女兒紅酒主要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純凈可愛,使人賞心悅目。 香:女兒紅酒有誘人的馥郁芳香;而且往往隨著時間的久遠而更為濃烈。 味:女兒紅酒的味給人印象最深,主要是醇厚甘鮮,回味無窮。女兒紅酒的味是6種味和諧地融合。這6味即是:甜味、酸味、苦味、辛味(辛辣)、鮮味、澀味、以上6味形成了女兒紅酒不同尋常的“格”,一種引人入勝的,十分獨特的風格。
茅臺酒或紅酒
茅臺酒
5,有一種紅酒喝著很苦但有一種藥味它的名稱是
那是因為可樂的主要成份是水加二氧化碳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其中就有碳酸,它會對牙齒有一定的腐蝕,人如果常期的飲用可樂會出現牙根部脫礦.牙齒發酸發軟,所以你最好少喝可樂以及碳酸飲料.那樣有益于你的牙齒別看碳酸飲料的口味兒多樣,但里面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碳,所以你喝起來才會覺得很爽、很刺激。如果碳酸飲料喝得太多對腸胃是沒有好處的,而且還會影響消化。因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飲料中細菌的同時,對人體內的有益菌也會產生抑制作用,所以消化系統就會受到破壞。特別是年輕人,喜歡喝汽水、喜歡汽兒帶來的刺激,但一下喝太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脹,影響食欲,甚至造成腸胃功能紊亂。2.大量糖分有損牙齒健康除了含有讓人清爽、刺激的二氧化碳汽兒,碳酸飲料的甜香也是吸引人們飲用的重要原因,這種濃濃的甜味兒來自甜味劑,也就是飲料含糖量太多。飲料中過多的糖分被人體吸收,就會產生大量熱量,長期飲用非常容易引起肥胖。最重要的是,它會給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這也是引起糖尿病的隱患之一。所以本身就患有糖尿病的人,盡量不要飲用。3.磷酸導致骨質疏松如果你仔細注意一下碳酸飲料的成分,尤其是可樂,不難發現,大部分都含有磷酸。通常人們都不會在意,但這種磷酸卻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骨骼,常喝碳酸飲料骨骼健康就會受到威脅。
不是葡萄酒本身的藥味。是因為蒸餾,較長期的深烤橡木桶陳釀,其口味和香氣中來源于葡萄的部分比例小很多, 而來源于橡木桶的部分比例高很多。長時間在深烤橡木桶中陳釀萃取了很多木桶的味道,其焦木香味對初次品嘗者來說確實像是藥味。 好了 請加分
一、開瓶前確定該瓶葡萄酒 。 點酒后, 侍應生便會取出該支葡萄酒讓你過目——侍應生不可在顧客未察看該瓶葡萄酒便開瓶。因為顧客可以: 〈一〉、察看葡萄酒是否本人所點的酒。規矩是, 如果你點了頭意示侍應生可以開瓶, 即使最后你發覺侍應生給錯了酒你, 你也不能反悔。 〈二〉、觀察葡萄酒的儲藏狀態, 如酒塞有沒有嚴重的凸上——這表示木塞得不到濕潤, 不能在漲大的情況下防止空氣氧化葡萄酒, 如有這情況顧客可叫侍應生換另一瓶狀態更好的。 二、親眼看著酒開瓶 。 當顧客示意接受該瓶葡萄酒后, 侍應生應在顧客面前開酒, 原因可能是防止餐廳方面混入較低檔次的酒入瓶內。如果該瓶為白酒或香檳, 侍應生應于開瓶前把酒放入冰桶內。如果顧客不知要冰多久, 可請教侍應生——假如你對他有信心。 三、讓紅酒「呼吸」及試酒 。 開瓶后, 紅酒應先「呼吸」空氣一會, 以讓進行氧化作用, 到達飲用階段。經過「呼吸」的酒, 侍應生會倒入約等于一小口份量的酒進顧客的酒杯。此時你要做的是「試酒」, 試酒的過程應為 : (一)、拿起盛著葡萄酒的酒杯,向外傾斜,首先看看酒是否有如木屑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影響酒的品質。再來看看酒的顏色。已成熟的酒(低下檔的輕清型葡萄酒例外),外圍酒邊帶褐黃色,而里面的酒色澤較深。未成熟(可儲藏更久才飲用) 的酒內外皆多呈紫紅色。 (二)、拿起酒杯,向內搖晃(右手者即逆時針,左手者即順時針)。 (三)、然后把酒向內傾斜,低頭用鼻去嗅,味道香濃當是好征兆。 (四)、呷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轉動舌頭去體會,在餐廳用酒時,這時候是決定你是否接受此瓶酒的時候。處理不當的酒,可能帶有霉腐味,這時你可以要求侍應生「退貨」。 試酒結果滿意, 顧客便示意侍應生可以繼續倒酒了。如不滿意, 可對侍應生表示不接受。這時, 侍應生可能會自己也喝一點證實, 如果酒真是有問題, 高級西餐廳一般會收回該瓶酒。沒那么高級的餐廳就可能…… 四、倒酒的技巧 。 試完酒后, 如果接受, 便可讓侍應生倒酒, 每次倒入的分量應為 1/3 杯——國內很多侍應生都會倒得過多。留意一點, 倒酒時酒標 wine label 應面向顧客。為什么?因為倒完酒后, 于瓶口的紅酒可能會滴下來, 酒標向上的話, 酒滴只會滴落酒瓶的背面, 不會弄花酒標, 損害酒的欣賞價值。同樣道理, 每次向下倒酒后, 不要直線向上拿起瓶, 應一邊輕微旋轉酒瓶, 一邊提起酒瓶, 這樣, 酒便不會沿著酒瓶滴下, 因為已經均勻分布在酒瓶口的四周。] 酒標就像是酒的身份證,包含了許多相關訊息。解讀一瓶葡萄酒的標簽,就等于未嘗其風味前,便已對其背景有了基本認識。 各葡萄酒產區酒標所標示的內容并不盡相同,但基本上有產地、葡萄品種、年份、裝瓶地、分級等要項。有關產地的標示,是越精確的品質越好,有些國家的酒標上甚至會詳細標示出葡萄園、村莊、區域,以保證葡萄酒的品質。有時葡萄品種與產地名稱會同時出現在標簽上,因此可由葡萄品種來推斷葡萄酒的好壞。 另外,葡萄酒的年份也相當重要,它不僅代表了一瓶葡萄酒的酒齡,也是品質良莠的依據,因為年份所指的是葡萄的收獲年,不同年份的葡萄成熟度會有差異而且年份收獲的好壞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壽命。裝瓶則分為產地裝瓶與酒商裝瓶,產地裝瓶的葡萄酒通常有較好的品質保證,因為酒農對自已的佳釀會特別用心地照顧與呵護。不過這并不代表酒商裝瓶的產品較差,只要是有信譽的酒商,也會有好的產品。至于等級分法,各國甚至各產區皆有不同的分級系統,如法國的A.O.C.、V.D.Q.S.,德國的Q.b.、Q.m.P.,意大利的D.O.C.、D.O.G.G等,各有其分級制度,相當復雜而專業。 除了上述的基本認知外,酒標上通常還會有酒精含量、甜度、檢定號碼,及酒章、商標、優良商品憑證等訊息。 先從酒標說起: 『酒標』 如何認酒呢?先學看酒瓶上的標簽吧。葡萄酒的卷標又稱為『etiquette』(法文,意為許可證),如同人們的履歷表一樣。正如在懂得葡萄酒的人們之間,流傳著『只要看了卷標,就知道它的味道了』一般,卷標上確實透露著關于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訊息。一般卷標上通常會標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產地或酒
6,雞蛋的氣室位置不正常
正常的雞蛋氣室應該在大頭一側.如果氣室位置發生了變化,那是雞蛋放置的位置不同,時間長了,氣室就會偏移了.
痛經的原因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后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后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后,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2.痛經的飲食調養 婦女在行經前后或經期,出現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嚴重者腹痛劇烈,面色蒼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稱為“痛經”,亦稱“行經腹痛”。痛經常持續數小時或l—2天,一般經血暢流后,腹痛緩解。本病以青年婦女較為常見,是婦女常見病之一。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癥。飲食療法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后,都應保持大便通暢。盡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認為,痛經病人適量飲點酒能通經活絡,擴張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對痛經的預防和治療有作用。如經血量不多可適量地飲些葡萄酒,能緩解癥狀,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治療作用。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對人體有興奮作用。情緒抑郁引起痛經者適當喝點兒葡萄酒,能夠起到舒暢情緒、疏肝解悶的作用,使氣機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溫,辛能散能行,對寒濕凝滯的痛經癥,可以散寒祛濕,活血通經;甘溫能補能緩,對氣血虛弱而致的痛經,又能起到溫陽補血、緩急止痛的效果。 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藥的時候,就屬于病理狀態了,醫學上稱之為痛經。因為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痛經,叫繼發痛經。生殖器官未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叫原發痛經。 原發性痛經經常發生于月經初潮后不久,或未婚、未孕的女性,可能的病因是子宮內膜和血液內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造成的,治療的方法只能是在月經來潮的時候服用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的藥物,如消炎痛或乙酰水楊酸,以緩解癥狀。繼發性痛經的病因較復雜,如子宮頸狹窄、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內分泌異常或盆腔炎等,都可以引起痛經。需要進行系列的檢查才可以確定原因。 原發性痛經一般對生育沒有影響。有的繼發性痛經就會對生育產生影響,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內分泌異常等。很多大醫院的婦產科都可以做相應的檢查和治療,建議你仔細地查找病因,對癥治療。 給你幾個痛經的中醫食療方 若月經來時肚子不舒服,可用熱水袋熱敷,還可喝些生姜紅糖水、玫瑰花茶等暫時緩解。 中醫認為,月經病與腎功能、脾、肝、氣血、子宮等都相關,而且痛經有寒熱虛實之分,可以痛感來分類。喝熱飲痛感減弱屬寒,痛感加劇屬熱,喜按喜揉者屬虛,越按越痛者屬熱。痛經者平時應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佳。以下是幾個痛經食療方: 1.氣虛血弱型,羊肉燉當歸北芪:當歸50克,羊肉500克,北芪30克,吃肉喝湯。 2.肝腎虧損型,川芎丹參煲雞蛋:川芎6克,丹參12克,雞蛋兩個,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 3.寒凝血淤型,生姜紅糖水:生姜15克,紅糖適量,開水沖泡當茶飲。 4.氣滯血淤型,益母草煮雞蛋:益母草30克,雞蛋兩個,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再煮片刻,吃蛋喝湯。 5.濕熱蘊熱型,絲瓜紅糖湯:老絲瓜250克洗凈切碎,紅糖適量,煎湯趁熱喝 治療痛經的方法 痛經指婦女在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 本病的發生有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久淫為害等不同病因,并與素體及經期,經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環境有關。此外,亦有因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宮位置過度不正而發生痛經的。 [方一] 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紅糖30克。先將山楂、向日葵籽一齊放在鍋內炒,以葵花籽炒香熟為度。再加水,熬成濃汁后,將紅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于經前1--2天,連服2--3劑,正痛時亦可服用。 本方適用于血瘀為主的痛經。 [方二] 荔枝核、香附、黃酒各30克。將荔枝核、香附研成細末,混合成裝入瓷瓶密封保存,每個痛經發生之前一天開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黃酒適量調服,1日3次。 本方適用于以氣滯為主的實證痛經。 [方三] 丹參、延胡索各30克,牛膝、紅花、郁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將生丹參、延胡索、牛膝、紅花、郁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蓋,密封半個月。每隔3天,用力搖動藥酒瓶1次,每次約搖3分鐘。行經前兩天開始飲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經血干凈時停飲。連服4個經期為i療程。 本方適用于氣滯血瘀之痛經。 [方四] 阿膠、杜仲各15克,陳艾10克,凈子雞1只(約500克),生姜6克。將杜仲、陳艾與雞入砂鍋中同燉,將熟時加人生姜,燉20分鐘,加鹽調味每次用熱湯烊化阿膠5克,日3次,飲湯食肉。 本方適用于寒混凝滯之痛經。 [方五] 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紅糖30克。將前2味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紅糖再煎片刻,日2次,趁熱飲。 本方適用于因寒而致痛經。 [方六] 荔枝核、香附各等分,黃酒適量。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黃酒調服,日2次。 本方適用于陽虛內寒之痛經。 [方七] 雞蛋2個,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食蛋飲湯,于經前開始,日服1次,連服5—7天。 本方適用于陽虛內寒之痛經。 [方八] 鮮薔薇根①克(干者30克),七葉蓮9克,雞蛋2只。將薔薇根、七葉蓮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雞蛋兩只煮熟去殼放人藥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在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服,每日1次,連服2--4天。 本方適用于濕熱下注所致之痛經。 [方九] 母雞1只,當歸30克,醪糟汁60克。將雞去毛并內臟洗凈,當歸洗去浮灰;把雞放人砂鍋內,同時加水、醪糟汁、當歸、姜、蔥、鹽、蓋嚴鍋口,先在旺火上燒開,再用小火燉3小時,出鍋時撒胡椒面,佐餐食。 本方適用于氣血不足所致之痛經。 [方十] 猴頭菌100克,凈母雞750克,黃芪30克,黨參15克,大棗10克,調料適量。將猴頭菌溫水發脹后洗凈,除苦味,切2厘米厚片待用;凈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人罐內,加姜片、蔥、紹酒、清湯適量,上放猴頭菌片,浸軟洗凈之黃芪、黨參、大棗,以濕棉紙封好罐口,上籠蒸爛,揀去姜、蔥,將湯潷出,扣人盤中擺好,將潷出的雞湯倒人砂鍋,燒開后入料酒、味精、鹽各適量,用玉米、淀粉勾汁,澆在雞上。 本方適用于氣血雙虛所致之痛經。 [方十一] 川芎6---9克,丹參12克,雞蛋2只。將川芎、丹參、雞蛋加水同煮,雞蛋熟后去殼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飲湯。 本方適用于肝腎虛損之痛經。 當歸生姜羊肉湯 組成:羊肉500克,當歸60克,黃芪30克,生姜5片。 用法:羊肉切塊,與當歸,黃芪,生姜共燉湯。加鹽及調味品,吃肉飲湯。 功效:益氣養血。適用于氣血虛弱型痛經。 山楂紅棗湯 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紅棗15枚。 用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行氣導滯。適用于痛經。 炒山楂 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紅糖60克。 用法:將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紅糖沖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于經前1-2日開 始服或經來即服。每次月經周期服2劑,連用1-2個月。 功效:活血化瘀,收斂鎮痛,補中益氣。適用于氣血虛弱型痛經。 另外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熱牛奶也可以緩解通經 女子痛經藥茶治療方法三則 1.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沸水沖泡代茶。 功能:理氣解郁,活血散瘀,適用於經期腹痛、以脹痛為主者。 2.姜棗茶:生姜3片,大棗5枚(打碎),以沸水沖泡代茶飲用。 功效:散寒止痛,適用於痛經下腹冷痛者。 3.當歸茶:當歸6克,川芎2克,沸水沖泡代茶。
7,簡答題 邪在少陽為什么要用和解法其代表方劑是什么
方劑 方劑 fāngjì [prescription;recipe]簡稱方。方指醫方。劑,古作齊,指調劑。治病的藥方 ------------------------------------------------------------------------------- 方劑是按照醫師處方為某一位患者專門調制,并且明確指出用法用量的藥劑。需要注意的是方劑不同于制劑?! ≡谥嗅t學中,是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在辨證審因、決定治法之后,選擇適當的中藥,按組方原則,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劑學是研究中醫方劑的組成、變化和臨床運用規律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學的主要基礎學科之一,方劑學的內容包括方劑的組成原則、藥物的配伍規律、方劑的組成變化、劑型及方劑的用法等?! ⌒纬珊桶l展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最早的方劑。戰國時期的《內經》雖僅載方13首,但對中醫治療原則、方劑的組成結構、藥物的配伍規律以及服藥宜忌等方面都有較詳細的論述,奠定了方劑學的理論基礎。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現的《五十二病方》,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方書。書中收載臨床各科醫方283首,還記述有湯、丸、散等劑型。在《漢書·藝文志》中載有經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當時醫家的經驗方外,還有方劑專著《湯液經法》,對方劑理論進行了初步總結。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關于如何選擇劑型的理論。張仲景的《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62首,由于組方合法,選藥精當,用量準確,變化巧妙,療效卓著,被后世尊為經方。在傷寒方中所使用的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栓劑、軟膏劑、酒劑、醋劑、灌腸劑、洗劑、浴劑、熏劑、滴耳劑、灌鼻劑、吹鼻劑等,幾乎包括了除注射劑以外的所有傳統劑型。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方書著述的數量倍增,但多已亡佚。晉代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載了大量驗、便、廉的有效方劑,并首次提出成品藥的概念,主張將藥物加工成一定劑型,貯之以備急用,隋代的《四海類聚方》多達2600卷,《四海類聚單方》300卷,足見方劑發展之迅速。唐代孫思邈著《千金要方》,載方5300首。王燾的《外臺秘要》載方6000多首。宋代出現了由政府組織編寫的《太平圣惠方》,載方16834首,《圣濟總錄》載方2萬余首,《和劑局方》載方297首,是官方和劑局制售中藥成藥的處方和制劑規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頒發的成藥典。金元時期有劉、張、朱、李四大家。劉河間善用寒涼,著有《宣明論方》、《傷寒直格方》等;張子和主張攻下,著有《儒門事親》;朱丹溪長于滋陰,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論》等;李東垣專于補益脾胃,著有《脾胃論》、《蘭室秘藏》等,都對方劑的運用有所創建和發揮。宋元時期局方盛行,金元諸家又提倡不泥古方,主張臨證擬方,出現了與經方對峙的時方。金代成無己著《傷寒明理藥方論》,選傷寒方20首,依《內經》理論為之作解,首開為方作論之先河。明代朱組織編著《普濟方》,載方61739首,為方書之最。吳《醫方考》綜編歷代醫家名方,并對其方藥、見證一一作考,詳析方義,為第一部方論專著。清代,方論專著大量涌現,如王子接的《絳雪園古方選注》、羅美的《名醫方論》、吳謙的《刪補名醫方論》、汪昂的《醫方集解》、吳儀洛的《成方切用》等,豐富了研討方劑的理論。為了便于閱讀和記憶,這時還出現了大量方歌手冊,如汪昂的《湯頭歌訣》、張秉承的《成方便讀》、陳修園的《傷寒方歌括》、《長沙方歌括》、《時方歌括》等。以葉天士、薛雪、吳鞠通等醫家為代表的溫病學派的建立,創制了大量治療溫熱病的有效方劑,促進了方劑學的發展。西醫傳入中國后,中醫界出現了中西匯通的新思潮,如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載方160首,立法處方均有新見解,對后世有一定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古代方書和民間秘方、驗方進行了大量發掘、整理,并開展了中西醫結合工作,在古方新用和創制新方方面都有較大發展?! 〗M成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君臣佐使”的提法最早見于《內經》,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主病之為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的記載。歷代醫家對其含義各有解釋。如元代李東垣說:“主病之為君,兼見何病,則以佐使藥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泵鞔伟佚S說:“大抵藥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藥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及治病之藥至病所者,使也?!笨梢姟熬甲羰埂钡暮x是經過不斷補充而逐漸完善的。君藥是方劑中針對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是必不可少的,其藥味較少,藥量根據藥力相對較其他藥大。臣藥協助君藥,以增強治療作用。佐藥是協助君藥治療兼證或次要癥狀,或抑制君、臣藥的毒性和峻烈性,或為其反佐。使藥引方中諸藥直達病證所在,或調和方中諸藥作用。例如:《傷寒論》的麻黃湯,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組成,主治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等,屬風寒表實證。方中麻黃辛溫解表,宣肺平喘,針對主證為君藥;桂枝辛溫解表,通達營衛,助麻黃峻發其汗為臣藥;杏仁肅肺降氣,助麻黃以平喘為佐藥;甘草調和麻黃、桂枝峻烈發汗之性為使藥。由于“君臣佐使”為封建政體名稱,現多改稱“主輔佐使”或“主輔佐引”?! 》絼┌凑找欢ńY構組成后,在臨床運用過程中還必須根據病證的不同階段,病情的輕重緩急,患者的不同年齡、性別、職業,以及氣候和地理環境作相應的加減化裁,方能達到切合病情、提高療效的目的。方劑的加減變化包括藥味加減、藥量加減和劑型更換。藥味加減變化是指方劑在君藥、主證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兼證或次要癥狀的增減變化而相應地加減臣藥和佐藥,若因藥味加減而引起君藥和主證改變時,則屬另行組方。藥量加減變化是指由相同藥物組成的方劑,由于加減其中某些藥物的劑量而使方劑的功效和治療范圍有所擴大或縮小,若因藥量的增減而使方劑的君藥和主證完全改變時,也屬重新組方。劑型更換變化是指同一方劑,由于選用不同劑型而使治療作用發生相應變化。 分類科學的方劑分類法是研究古今成方的組成和臨床運用規律的重要手段。歷代醫家對此進行過多種探討和嘗試,有按病名、證候、功效、臨床分科、方劑結構、病因、臟腑、祖方、劑型等多種方法。其中按病名分類的方法歷史最為悠久,《五十二病方》就是最早按病名分類的方書。這種分類方法便于臨床查找應用?!稘h書·藝文志》中的“經方十一家”載有《五臟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臟六腑疝十六病方》、《風寒熱十六病方》、《金創方》等,以及《太平圣惠方》、《普濟方》、《類方準繩》等,也都是采用這種分類法的方書。按證候分類的方書首推《傷寒論》,內將方劑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證候變化分類,突出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按功效分類源于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他將中藥按功效分為宣、通、補、泄、輕、重、澀、滑、燥、濕十種,稱為十劑。金代成無己的《傷寒明理藥方論》自序中說:“制方之體,宣、通、補、瀉、輕、重、澀、滑、燥、濕十劑是也。”的這一觀點,成為后世將中藥十劑分類法引用于方劑分類的依據,對提高方劑的系統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有一定意義。明代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提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的“八陣”;清代程鐘齡在《醫學心悟》中提出“汗、和、下、消、吐、清、溫、補”的“八法”;以及汪昂在《醫方集解》中提出的補養、發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氣、理血、祛風、祛寒、清暑、利濕、潤燥、瀉火、除痰、消導、收澀、殺蟲、明目、癰瘍、經產、救急等二十二類,均是按功效分類的。按臨床分科分類首見于《漢書·藝文志》列為“經方十一家”之一的《婦人嬰兒方》;《千金要方》中也有婦人方、少小嬰孺、七竅病等按科分類方法。以上四種分類方法各有所長,都比較實用。現代方書多采用以功效為主的聯合分類法,如冷方南等編著的《中國基本中成藥》的目錄部分采用功效分類法,索引部分采用三級分類:第一級按內、外、婦、兒、五官等分科;第二級按病名分類;第三級在病名之下再按證候分類。這種方法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符合中醫辨證論治思想,又比較實用。按方劑組成結構的分類法只見于《內經》中的“七方”。按病因和臟腑的分類法,首見于《千金要方》。按主方的分類法,見于明代施沛的《祖劑》,書中選古方70首為主方,將其衍化方分列其后,合計達800余方,對研究方劑的變化淵源有一定價值。按劑型的分類法多見于現代中成藥制劑手冊,便于制劑時查找使用?! ‖F代應用與研究現代科學技術為方劑的臨床應用、實驗研究和劑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條件。在臨床應用方面,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針對現代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廣泛使用古今方劑。對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精神神經系統等疾病以及傳染病、腫瘤、艾滋病等都有較顯著的療效。在實驗研究方面,為提高方劑療效,減少毒副作用,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現代科學手段,對方劑的理論及復方藥理、藥效等進行了系統研究,目的在于闡明復方的作用機制,剖析藥物的配伍關系,提高對復方立法組方的理論認識,以發現古方的新用途,促進新方的創制。在劑型研制方面,重點解決傳統劑型中存在的問題,如煎藥費時費力,浪費藥材,服用不便,質量不夠穩定等,制出一批療效穩定、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中藥片劑、滴丸劑、注射劑、海綿劑、栓劑、油劑、霜劑、氣霧劑、泡袋劑、粉針劑等,豐富了方劑的劑型。劑型研制中廣泛應用了新技術、新工藝,如超濾技術、快崩技術、揮發成分穩定技術、冷凍濃縮技術、干法造粒技術、沸騰造粒技術、無菌灌封技術等。在質量控制方面使用了薄層掃描、高壓液相、原子光譜、核磁共振等儀器設備,使復方逐步達到定性和定量,制劑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