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行業市場規模是什么
國內白酒行業內上市企業:貴州茅臺(600159)、五糧液(00858)、洋河股份(002304)、順鑫農業(000860)、瀘州老窖(000568)、古井貢酒(00596)山西汾酒(600809)、口子窖(603589)、迎駕貢酒(603198)本文核心數據:產量、銷量、銷售收入全國產量總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5-2020年,白酒產量總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0年,中國白酒產量為740.7萬千升,同比下降5.75%;2021年1-6月的白酒的產量為385.1萬千升。注:折65度商品量為國家統計局的白酒相關統計指標,以下不再贅述。全國銷售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從2015-2020年,我國白酒的銷量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隨著疫情的緩解,受長時間封城措施影響而被抑制的外出和聚餐需求將開始回暖,這將給中國經濟和中國白酒銷售帶來利好消息;因此,中國白酒或將小幅度上升至770.64萬千升。白酒產業集中四川貴州和山東目前,四川省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占比達到了44.19%,在白酒行業居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其次是貴州和山東,銷售收入占比分別達到16.70%和7.89%。因此,目前來看,白酒的銷售大省集中于四川、貴州和山東省??傮w來看,白酒行業產業集中度在上升。排名前三的地區銷售收入占有率68.82%;排名前七的地區銷售收入占有率達到了88.16%。行業內規模效應較強,強者恒強。四川白酒產量六年第一2020年,四川省白酒產量依舊位于全國第一,其產量為367.6萬千升;現階段排名第二的是湖北省,白酒產量為35.9萬千升;現階段排名第三的是貴州省,產量為23.81萬千升。目前,四川、湖北和貴州省的白酒產量位列全國前三。從其他年份的數據來看,河南省和山東省也是白酒生產大省。四川白酒銷售收入第一連續兩年白酒行業銷售收入排名第一的為四川省。四川省2018年白酒的銷售收入達到了2370.29億元,同比增加11.70%;其次是貴州省和山東省,銷售收入分列第二和第三。注:因截止至2021年7月末,官方暫未公布分地區的銷售收入數據,故以2017-2018年數據作分析。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山東省跌出全國白酒產業五強名列第七
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 740.73萬千升 ,銷售收入 5836.39億元 ,利潤 1585.41億元 。 其中,四川白酒規上企業累計生產白酒 367.6 萬千升,四川白酒產業繼續霸榜第一。 河南、湖北、北京、安徽 ,分別以 66.4、35.9、34.1、28.2 萬千升的年產量規模,成為2020年“全國白酒產業五強省區”。 單以產量指標衡量,“全國白酒產業五強省區”榜單多有變動。2019年,全國白酒產業五強省區分別為 四川、湖北、山東、北京、安徽 。而在2020年,山東年白酒產量腰斬,跌出五強榜單,名列第七。 山東不再是白酒生產大省 2020年,四川完成營業收入 2849.7 億元,實現利潤總額 529.1 億元——以全國 35.3% 的規上酒企,實現全國 49.6% 的產量,完成全國 48.8% 的白酒營業收入。 貴州的各項主要指標也保持高位增長,完成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稅金分別為 1221 億元、 719.4 億元、 304.1 億元,占貴州全省工業經濟的 13.4%、68.1%、36.3%。 僅四川和貴州兩省,營業收入和利潤已經占到全國的 69.75% 和 78.75% 。僅剩的份額大部分也被 山東、湖北、江蘇、河南 等傳統白酒消費大省瓜分。 實際上,早在2018年,山東省已經跌出五強。2018年全國白酒產量為 871.2 萬千升。從各省市白酒產量來看,排名前五的地區分別是 四川、江蘇、湖北、北京市、安徽 。 山東和河南一起跌出五強名單,結束了中國白酒行業十多年里四川、河南、山東三省白酒產量霸榜前三的 歷史 。 山東白酒市場現狀 山東人口非常眾多,2019年總人口高達1億人,居全國第二。省內白酒消費氛圍良好,是典型產銷大省,整體白酒市場規模達 600億元 ,且市場較為開放。 山東人善飲酒,給外界的印象是好客、能喝。芝麻香型是山東白酒的特色香型,但山東人更多偏好34-38度濃香型白酒。 山東缺乏全國性知名白酒品牌, 地產酒缺乏高端定位 。高端和次高端市場均由省外白酒品牌占領,且呈壟斷格局。絕大部分地產品牌在百元以下市場才占有一定的份額。 山東有 500 多家酒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 130 多家,地產酒品牌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品牌深受本地人歡迎,但是缺乏全國知名的白酒品牌。 山東目前銷售10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扳倒井和景芝;10億元左右的企業3-4家,花冠、古貝春、泰山、趵突泉和瑯琊臺;5億元左右的企業包括蘭陵、景陽岡、百脈泉、云門、秦池等企業。 山東是一個傳統文化較深的省份,在白酒消費上包容性很強,“隨大流”現象比較突出,導致山東白酒消費市場形成了“流行什么喝什么”的消費特點。 外來和尚會念經 山東酒業大商很多,但是大型連鎖酒行或者稍微上點規模的酒行基本以外地酒為主。五糧液、釣魚臺、國臺、洋河、古井貢、金沙、金醬……稍微有點名氣的酒在山東都有一席之地,唯獨本省產品陳列的并不多。 在濃香熱的時候,山東白酒市場,五糧液、洋河、古井貢、瀘州老窖、酒鬼酒等等外省濃香型白酒占據山東大部分市場。而在當下醬香熱的風口之下,以貴州茅臺鎮為主的醬香型白酒迅速占領山東白酒消費市場。 據統計,2020年,山東省白酒銷售額在 600 億元左右,外省拿走約 450億元 左右的市場份額,山東本土白酒企業, 130多家規模上企業僅僅瓜分不到200億元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以花冠、古貝春、泰山、瑯琊臺、蘭陵等一批山東白酒骨干企業紛紛謀求走出山東,走向全國,但多年來“山東無好酒”的消費者心智成為山東白酒走出山東最大的“攔路虎”! 山東酒企不重視傳播 山東作為文化大省和白酒生產、銷量大省,在白酒文化上的輸出遠遠落后于四川和貴州。在品牌傳播多元化的當下,山東酒企在品牌傳播手段上,特別是在文化輸出方面,幾乎沒有什么聲音。 在對媒體重視程度上,山東酒企也遠遠落后于四川、貴州、江蘇等省份。以白酒新生代品牌江小白、谷小酒和光良的接待為例:無論是新產品發布會還是媒體懇談會,都有專人對接,從往返接待、住宿、飲食到文章規劃、圖文視頻、內容傳播都有專人負責,在細節和內容上,把控到位。 與其說魯酒的沉寂有客觀原因,不如說魯酒部分企業仍然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作祟。市場是守不住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山東一酒企負責人曾明確表示“山東酒企缺少真正的企業家”!雖然魯酒企業在資金、技術、品牌等方面落后于茅臺、五糧液等名酒企業,但還不至于沒有還手之力,魯酒缺少的是眼界和格局! 山東白酒振興,路在何方?
3,貴州白酒相關數據
敖鴻介紹,2020年貴州省白酒產業完成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稅金分別為1221億元、719.4億元、304.1億元,分別占全省工業經濟數據的13.4%、68.1%、36.3%。2021年一季度,貴州省白酒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累計拉動工業經濟增長7.7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習酒銷售收入增長38.96%、國臺銷售收入增長309%、金沙銷售收入增長285%、珍酒銷售收入增長207%。 日前,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白酒產量達到50萬千升,產值達到1200億元;到2022年,白酒產量達到80萬千升,白酒產值達到1600億元。 同時,仁懷市還提出,力爭全市2020年白酒產量50萬千升,白酒產值1000億元,實現利稅300億元以上,仁懷醬香酒市場份額在全國占比提高5%以上。 據相關部門統計,2020年,仁懷白酒行業規模企業運行產值完成983.87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茅臺集團完成產值912.14億元,同比增長4.8%;其他2000萬元以上白酒產值完成71.73億元,同比增長11.3%。第四章 加快發展優質煙酒和生態特色食品產業 持續做強優質煙酒產業,提升煙酒品牌影響力帶動力,大力發展生態特色食品加工,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和全國綠色食品工業基地。 第一節 打造優質煙酒產業競爭新優勢 進一步做強做優白酒產業,穩步擴大醬香型白酒產能,加強釀酒原料基地建設,保障白酒釀造優質原料供給,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培育壯大白酒企業梯隊,打造貴州醬香型白酒品牌,構建“品牌強大、品質優良、品種優化、集群發展”的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體系。做大做強茅臺集團,力爭把茅臺集團打造成為省內首家“世界500強”企業、萬億級世界一流企業。以“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為目標,培植提升習酒、國臺、金沙、珍酒、董酒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骨干企業,加快推動企業上市,培育一批國家級、區域級知名企業。優化發展啤酒、葡萄酒等飲料酒產業。以品牌為核心創新營銷方式,充分發揮“好生態釀好酒”資源優勢,深挖貴州酒品牌文化內涵,不斷提升產區品牌、產品品牌競爭力。積極推動仁懷、習水等酒包裝產業項目建設。穩定發展卷煙工業,優化卷煙結構,鞏固提升“貴煙”品牌競爭力,支持中煙貴州公司提質改造,推動生產制造、工藝質量、節能降耗、科技研發、市場營銷等全面提升。 到2025年,白酒產量達到60萬千升,白酒產業產值達到2500億元,優質煙酒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 優質煙酒和生態特色食品產業重點項目 優質白酒。推進茅臺201廠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習酒1.9萬噸技改、國臺酒莊1萬噸優質醬香型白酒技改、鴨溪酒業年產5萬噸白酒技改、巖博酒業1萬噸人民小酒擴建及配套設施建設、聯美集團安酒2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董酒4萬噸產能擴建、珍酒擴建工程(二期)、金沙酒業1萬噸醬香型白酒擴建、步長集團洞釀洞藏酒業50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小糊涂仙酒業3000噸濃香型白酒及配套、金沙古酒1萬噸技改二期、勁牌酒業新增1.5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平壩酒廠6000噸基酒生產擴能、無憂酒業年產2000噸技改、青酒二期技改、都勻勻酒年產1萬噸遷建等項目建設。 葡萄酒、啤酒等其他酒類及飲料。推進華潤雪花啤酒(遵義、龍里)改擴建、茅臺生態農業公司藍莓果酒、茅臺(集團)5000噸米酒生產線、熊貓精釀(安順)酒業年產3萬千升啤酒生產線、喬納斯5萬千升啤酒基地、貴州喜多寶原味果汁飲料生產線、興仁薏仁酒水飲料加工生產、荔波年產20萬噸啤酒、貴州金安實業新建15萬噸食品飲料加工廠、貴定益肝草生產線、惠水加多寶生產線擴能等項目建設。 到2025年,白酒產量達到60萬千升。從目前情況看, 2019年,貴州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總計27.39萬千升 ,2020年尚未公布確切數據,大概率將超過30萬千升,未來五年,貴州白酒產量將增長20萬千升。 事實上,這20萬千升左右的產能增量,在《綱要》中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設計規劃。 在“優質煙酒和生態特色食品產業重點項目”中明確提到,將推進茅臺201廠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習酒1.9萬噸技改、國臺酒莊1萬噸優質醬香型白酒技改、鴨溪酒業年產5萬噸白酒技改、巖博酒業1萬噸人民小酒擴建及配套設施建設、聯美集團安酒2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董酒4萬噸產能擴建、珍酒擴建工程(二期)、金沙酒業1萬噸醬香型白酒擴建、步長集團洞釀洞藏酒業50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小糊涂仙酒業3000噸濃香型白酒及配套、金沙古酒1萬噸技改二期、勁牌酒業新增1.5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平壩酒廠6000噸基酒生產擴能、無憂酒業年產2000噸技改、青酒二期技改、都勻勻酒年產1萬噸遷建等項目建設。 計算可知,上述項目產量如全部釋放,將超過24萬千升。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從全省產業規劃的高度上,貴州醬酒“十四五”產量增長點已基本清晰,醬酒產能格局與結構脈絡漸明。 從2016年開始,貴州白酒產量逐年下降: 2020年貴州白酒產量26.62萬千升,比2019年下降2.8%; 2019年貴州白酒產量27.39萬千升,比2018年下降11.3%; 2017年-2020年,茅臺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662.51億元、869.66億元、1003.10億元、1140.52億元 2016年-2020年,貴州茅臺在這五年中: 營業收入從401.55億元,到979.93億元 一個茅臺集團2020年有1140億(貴州茅臺980億,相差160億) 貴州省 十三五規劃是,產值1200億,產量50w千升,實際完成26.62w千升,1221億產值(茅臺集團1140億,占比93.4%;貴州茅臺980億,占比80.3%) 貴州省 十四五規劃是,產值2500億,產量60w千升,實際計劃增加24w千升(估計能增加15w千升就很不錯),產值增加1280億(大概率完成,翻一倍) 綜上,在十三五規劃中,白酒產值完成了目標,但是白酒產量大大不達預期,產值完成基本就靠茅臺。 可以大膽預判,在四十五規劃產量也完成不了60w千升,實際能完成40w到45w千升就很不錯,但是產值要力保完成2500億,因為這會影響GDP,其中最關鍵的關鍵還是看茅臺。茅臺在十四五期間,對貴州白酒的貢獻比例會進一步加大,產值翻一翻也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