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引發劑TPO與BDK
產品說明二苯基氯化膦又名氯化二苯基膦,遇水分解,在常溫下存放穩定。外觀為無色液體,本品是一種重要的中間體,廣泛用于制備光引發劑TPO、抗UV劑、有機磷阻燃劑、抗氧劑、增塑劑和不對稱合成催化劑。CAS:1079-66-9分子式:(C6H5)2PCl型號:CDPP主要用途:本品是一種重要的中間體,廣泛用于制備光引發劑TPO、抗UV劑、有機磷阻燃劑、抗氧劑、增塑劑和不對稱合成催化劑。包裝規格:250KG塑料桶/200KG襯塑鐵桶,氮氣保護,可按客戶要求包裝。喜嘉化工 020-82180286
2. 光引發劑 TPO
光引發劑全稱UV固化光引發劑,可分為三類:
1、裂解型引發劑:
它通過吸收強紫外燈光發射的紫外量子,從而引發聚合交聯和接枝反應,使液體幾分之一秒內形成固態薄膜,如1173、184、907、369、1490、1700等。
裂解反應機理: 光引發劑分子吸收光能后 ,由基態變成激發態激發態分子發生 Norrish Ⅰ反應 ,羰基和相鄰碳原子間的共價鍵拉長、 弱化、 斷裂 ,生成初級自由基:
X - Y------(X…Y)·→X·+ Y·
上式中 ,生成的 2 個初級自由基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2、光敏引發劑:通過奪氫反應形成游離基,如BP。
奪氫反應機理
激發態的光引發劑分子從活性單體、 低分子預聚物等氫原子給予體上奪取氫原子 ,使其成為活性自由基 ,引發聚合反應:
X------- X· -------- XH·+ R·
式中 ,X與 RH可以相同。
3、陽離子光引發劑是另一類非常重要的光引發劑,包括重氮鹽、二芳基碘鎓鹽、三芳基硫鎓鹽、烷基硫鎓鹽、鐵芳烴鹽、磺酰氧基酮及三芳基硅氧醚。它的基本作用特點是光活化使分子到激發態,分子發生系列分解反應,最終產生超強質子酸(也叫布朗斯特酸),作為陽離子聚合的活性種而引發環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內酯、縮醛、環醚等聚合。
陽離子光引發劑可分為鎓鹽類、金屬有機物類、有機硅烷類,其中以碘鎓鹽、硫鎓鹽和鐵芳烴最具代表性。
以最常用的二芳基碘鎓鹽I-250光解可同時發生均裂和異裂,及產生超強酸又產生活性自由基。因此碘鎓鹽除可引發陽離子光聚合外,還可以同時引發自由基聚合,這是碘鎓鹽與硫鎓鹽的共同特點。
三芳基硫鎓鹽光引發劑I-160因為硫原子可與三個芳環部分共軛,正電荷得到分散,分子熱穩定性較好,光激發后可發生裂解,產生聚合活性種。除三芳基硫鎓鹽外,其他結構的硫鎓鹽或者光反應活性差,或者熱穩定性太差。三芳基硫鎓鹽熱穩定性相當好,加熱至300℃不分解,與單體混合加熱也不會引發聚合。
包括:型號,名字,結構式,物理性質
自由基光引發劑1
1173 2-羥基-2-甲基-1-苯基丙酮
184 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
907 2-甲基-2-(4-嗎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
TPO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TPO-L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
IHT-PI 910 2-二甲氨基-2-芐基-1-[4-(4-嗎啉基)苯基]-1-丁酮
659 2-羥基-2-甲基-1-[4-(2-羥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
MBF 苯甲酰甲酸甲酯
IHT-PI 4265 50% IHT-PI TPO和50% IHT-PI 1173
IHT-PI 1000 20% IHT-PI 184 和 80% IHT-PI 1173
IHT-PI 500 50% IHT-PI 184 和50 % IHT-PI BP
光引發劑 按光解機理分為自由基聚合光引發劑和陽離子聚合光引發劑兩大類,又以自由基型光引發劑最為廣泛。自由基型光引發劑按產生自由基的作用機理可分為裂解型光引發劑和奪氫型光引發劑。按結構特點光引發劑可分為以下幾類:
1、苯偶姻及衍生物(安息香、安息香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丁醚)。
2、苯偶酰類(二苯基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
3、烷基苯酮類(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羥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
4、酰基磷氧化物(芳酰基膦氧化物、雙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
5、二苯甲酮類(二苯甲酮、2,4-二羥基二苯甲酮、米蚩酮)。
6、硫雜蒽酮類(硫代丙氧基硫雜蒽酮、異丙基硫雜蒽酮)。
陽離子型光引發劑也是重要的光引發劑,包括二芳基碘鎓鹽、三芳基碘鎓鹽、烷基碘鎓鹽、異丙苯茂鐵六氟磷酸鹽等。
3. tpu光引發劑
激光劑即激光添加劑,它的主要作用是:
1.是吸收激光能量,將激光束轉換成熱能,對塑料產生加熱作用,碳化作用、蒸發作用及化學反應。 對于不同化學性質的塑料,深色背景上的淺色激光標記及淺色背景上的深色激光標記有不同的品種。
2.適用于在 PP.PE.PVC.ABS.TPU.TPE.TPV.TPR.PBT.PET.PC.PA.POM.PEI.尼龍等材料上打標記。 可標記出黑色、灰色、白色、金黃、彩色字跡。
4. tpol光引發劑
涂料中的“銀粉”成份就是鋁粉。
鋁粉熔點高可以增加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同時增加材料的密度,硬度及改變其他物理性能,而且鋁粉在耐火材料的應用中能夠排出材料中的氣體,防止在耐火材料驟然升溫過程中發生的爆裂。質輕,漂浮力高,遮蓋力強,對光和熱的反射性能均好。經處理,也可成為非浮型鋁粉。
此外,鋁粉還有鑒別指紋和做煙花的作用。
一、鋁粉因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所以俗稱鋁銀粉或銀粉,其化學成份實為“鋁”,并非“銀”。應用范圍:粉末涂料、油墨、塑膠色母粒、印刷、仿金紙、仿金卡、金膠片、紡織品,但在水性漆及帶酸堿的油漆中使用會氧化變黑。不推薦用于要求耐酸堿及與雨水結合的場合。
二、超細銀粉:1、超細浮銀表面積大,當其暴露在空氣中,能迅速在其表面生成一層鈍態的保護膜,即氧化發黑,需做好密封措施,浮銀不推薦用于要求耐堿的場合,如有要求可考慮采用銀白珠光粉;2、銀粉的批次間有一定的差別,且受工藝、噴涂的影響較大,除需盡量保持生產工藝的穩定性外,應先試驗再生產,以免擴大損失。3、超細銀蓋底添加量1-2%,在添加高光蠟AW500B的情況下0.6%-1.5%就可蓋底并產生很強的金屬光澤,銀粉添加量大越白,添加量越小越藍,添加量不足時有黑點黑絲,或俗稱蒼蠅屎,整體偏黑。4、浮銀呈片狀,總是漂浮在涂層的最外面一層,所以硬度及抗氧化發黑的性能稍差,要得到較好的硬度需內加消印增硬劑AS501,外加銀粉增硬劑POL16,POL09等,不能加高光蠟、金銀粉排列劑、聚乙烯蠟等,混合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三、浮銀:1、銀粉粒徑越小金屬感越強,遮蓋力也越強;添加量太大易產生吐粉和堵塞槍頭的現象;添加量不夠時容易出現黑點、發花或細小的條紋。R18、R01等特效新型銀粉分散劑是用SIO2作載體的高效分散劑,不同于普通的銀粉分散劑,不管銀粉添加多少均可均勻分散無黑點,因而可以通過調節底色及減少銀粉用量來調制灰黑、藍相及不同色相的銀粉效果,添加量極小,對流平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外加到片料里一起磨,不能直接外加,直接外加會產生顆料及白點等,R01效果最好,直接干混無顆粒。2、浮型鋁粉的片狀結構在研磨擠出過程中會被破壞(變形或粉碎),結果使顏色發灰,所以一般使用干混方法。
5. 光引發劑TPO與TPO-L耐黃變的區別
展開全部
鞋底材料主要種類以及各材料的優缺點
1、真皮鞋底:
真皮鞋底是一種自己能自動呼吸并帶動腳呼吸的鞋底,透氣性好,不悶腳,能自動釋放吸收的汗液保持腳的干燥。真皮鞋底以牛皮為主,價格較高。其優點是易定型、不變型、合腳、彈性好,能減低沖擊而不易疲勞,通氣、吸收濕氣等,同時易加工,型態易顯示美感。質地堅硬不易被刺穿,但被水、油浸泡后容易翹曲變形或腐爛。它的主要特點:
有較好的熱絕緣性保證腳在鞋內合適的溫度
重量輕,每平方厘米的重量在0.95~1.05克,正好和水的密度相同。可以防水并在鞋子不再潮濕的時候釋放出濕氣,保證鞋子處于舒適的狀態。
獨特的三維纖維結構,鞋底在180度彎曲時不折斷。能很快適應腳形,可以有效支撐地面的撞擊,比同等厚度其他材料鞋底更有效地保護腳。
2、橡膠底(RB):
RB是英文rubber(橡膠)的縮寫;熱壓塑成型,分天然橡膠與再生橡膠。質重,不耐油,模制底時必須在貼合面磨粗,經加溫時易縮短,顏色不一致。
優點:耐磨性佳、防滑、有彈性、不易斷裂,柔軟度較好、伸延性好、收縮穩定,硬度佳、彎曲性好,防水。
缺點:較重、易吐霜(屬品質問題)、不易腐蝕(環保問題);不堅硬,容易被扎透;透氣性、吸濕性不好,怕油浸泡,不宜在汽車加油站等接觸油的地方穿。
※ 橡膠發泡
重量比橡膠底輕,有橡膠味,用手指按時,表面反彈比一般鞋底明顯,耐磨性能差。
※ 高壓聚乙烯橡膠底
以高壓聚乙烯和橡膠味主要成份的鞋底,橡膠與塑料并用。
生膠底:質重,較貴,不耐油,不耐熱。易變色。
3、聚氨酯底(PU):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簡稱,英文名稱是polyurethane,它是一種高分子材料,由A/B/C聚脂料發泡而成,分油性與水性兩種。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料” ,多用于制造高檔皮鞋、運動鞋、旅游鞋等。
優點:密度低、質地柔軟,彈性佳,穿著舒適輕便;良好的耐氧化性能、優異的耐磨性能、耐撓曲性能、硬度高;優異的減震、防滑性能;較好的耐溫性能;良好的耐化學品性能;易腐蝕利於環保,不易皺折。
缺點:吸水性強、易黃變、易斷裂、延伸率差、不耐水,底易腐爛,透氣性差。
4、EVA底:
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酸乙烯共聚物,高分子材料。常用于慢跑、慢步、休閑鞋、足訓鞋中底。質輕、易于加工,不耐磨,不耐油。
優點:輕便、彈性好、柔韌好、不易皺,有著極好的著色性、適于各種氣候。
缺點:易吸水、不易腐蝕不利環保、易臟。
5、MD底:
MODEL或PHYLON飛龍的統稱,屬EVA二次高壓成型品。MD鞋底里面一定都含有EVA,MD底也叫PHYLON底。比如MD=EVA+RB或者EVA+RB+TPR還有一些鞋是RB+PU等。
優點:輕便、有彈性、外觀細、軟度佳;容易清洗;硬度、密度、拉力、撕裂、延伸率佳。
缺點:不易腐蝕不利環保,高溫時易皺、易收縮;耐久性差,使用時間一長其吸震力便會降低,透氣性差。
6、TPR底:
TPR本來是一個廣義的泛稱,包括TPV、 SEBS 、SBS、 TPO、 TPU、 EVA 等產品。TPR鞋底則主要是指SBS改性的鞋材的俗稱(屬于TPR材料的應用的一種)。TPR鞋材專用料是以熱塑性體SBS為主生產的一種新型高分子鞋用材料,有橡膠的性能又能按熱塑性塑料進行加工和回收,可以用普通塑膠成形機以射出成型、擠出成型、吹塑成型的方式制成橡膠制品。以TPR粒料熱熔后注模成型,成型時分子以發射性運動。
優點:易塑形、價格便宜;具有輕便、舒適、高彈性、易沾色、透氣好、強度高等特點,特別是耐低溫性優異,摩擦系數高,抓著力強。
缺點:材質重、磨耗差(不耐磨),柔軟度較差,彎曲性差(不耐折 )、吸震能力差,透氣性差。
7、TPU底:
全稱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它是由二異氰酸酯和大分子多元醇、擴鏈劑共同反應生成的線性高分子材料,是一種新型的環保材料。
優點: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耐磨性、耐油性和耐屈撓性,特別是耐磨性最為突出,外觀好、大方高檔。
缺點:耐熱性、耐熱水性、耐壓縮性較差,外觀易變黃,加工中易粘模具,較硬、較重,透氣性差。
8、PVC底(仿底革):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本色為微黃色半透明狀,有光澤。在屈折處會出現白化現象。
優點:大多數較便宜,耐油,耐磨,絕緣性能好。
缺點:防滑性能差,質地差,不耐寒,不耐折,透氣性差。
9、TR底:
TR鞋底料是在TPR基礎上改良的新產品,是 TPE與橡膠的合成材料,產品更加具有優異的各項指標性能;熱注塑加工成型,成型時分子以滾球狀運動。具有外觀花樣多、手感好、色澤艷、光潔度高、技術含量高等特點,而且可以100%回收,屬于環保型鞋底材料。
10、仿皮底:
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橡塑并用高彈性的材料,主要成分以橡膠為基料,加入10%~30%的高苯乙烯,模仿真皮底革性能制作。外觀與天然底革相似,有粒面花紋,其制成的產品輕巧,線條清晰;穿著時輕快、舒適,而且沒有響聲、防滑、耐磨,這樣的鞋底,既具有良好的彈性,又具有較高的硬度和剛性,其性能很類似天然皮革。雖然不具備天然皮革的透氣、吸濕性能,但它也有不怕水的優點。
11、BPU
是一種改性的新型聚氨酯(PU),具有環保、密度低(體重超輕)、表面結皮厚(表面光滑)、韌性好、不易斷裂,、耐侯性好等優點。可替代EVA大底、EVA防水臺、吹氣PVC底臺、木履、PVC發泡底臺等。
這種改性聚氨酯仿木質材料十分輕盈,有著美麗的木紋,耐溫,且降解期可調整的特點,是綠色環保的新材料。
12、牛筋(津)底: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bottom,一種淡黃色半透明的鞋底,因其顏色與性狀似牛蹄筋而得名。”牛筋底”是形容和牛筋一樣結實,但是牛筋底是人工制造的,也叫熱塑彈性橡膠底。(最先是從橡膠牛筋開始,當時主要是做涼鞋后把這種顏色和其他材料連起來通稱牛筋色。可以說牛筋起先是指天然橡膠,后演變為色卡稱呼。)
牛筋底可以用橡膠來做,也可以用塑料來做,而以用熱塑橡膠(TPR)制作最為方便。這種鞋底外觀漂亮,而且有較好的彈性和耐磨性,穿著舒適,走路無聲響,是旅游鞋和日常生活用鞋的上好鞋底料。
橡膠牛筋:時間久會泛白表面有一層霧狀分泌物;用刀片切少許用火點燃成黑灰殘留白色固體少許,燃燒時難出現滴落現象,并出現橡膠惡臭有少許黑煙。(現技術發展有些橡膠牛筋霧狀分泌物可能不會出現。)
TPR牛筋:用刀切少許用火點燃,燃燒時有黑煙拌有少許灰綠、有種滴落現象、有膠臭味、燃燒時間比橡膠牛筋快少許,殘留少許黑焦固體狀。
13、美耐底:
美耐底(又稱來得板、萊多棒和橡膠仿革底等),其實也是橡膠底,只不過是加工方法不同而已。美耐底相比要便宜一些。
美耐底主要成分是橡膠, 質地細密、 耐磨、耐曲折。是無限延伸的,一般寬度在1米,從滾壓機出來后切成2米長。須以沖刀沖裁,再磨邊上色, 一般厚度在3-5mm之間,視需求而定。
14、生膠底:
生膠是未經塑、混煉的橡膠的統稱,是制造膠料的最根本的原料,包括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我們日常所說的生膠底耐磨,這里的生膠底其實就是熟膠底,是生膠經過處理后的,只不過外觀像生膠而已,是我們約定俗成的一種錯誤罷了。
生膠的筑塑效果較差,硬度、密度較低、易磨損和折斷;熟膠的特性剛好相反,耐磨性和韌性較好。熟膠用途廣泛,如汽車輪胎;生膠僅用于制作低檔的生活用品,如拖鞋等。
15、PC底:
聚碳酸酯(PC)樹脂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熱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沖擊能力,耐蠕變和尺寸穩定性好,耐熱、吸水率低、無毒、介電性能優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產品,也是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PC底具有耐候性好、外觀美、抗沖擊、透光率高、可塑性強的特點。
16、ABS底: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工程塑料一般是不透明的,外觀呈淺象牙色、無毒、無味,兼有韌、硬、剛的特性,燃燒緩慢,火焰呈黃色,有黑煙,燃燒后塑料軟化、燒焦,發出特殊的肉桂氣味,但無熔融滴落現象。
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有極好的沖擊強度、尺寸穩定性好、電性能、耐磨性、抗化學藥品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機械加工較好。缺點:熱變形溫度較低,可燃,耐候性較差。
17、PE底:
PE塑料(聚乙烯),英文名稱:Polyethylene。
耐腐蝕性、電絕緣性(尤其高頻絕緣性)優良,剛性、硬度和強度較高,吸水性小,有良好的電性能和耐輻射性。
PE底柔軟性、伸長率、沖擊強度和滲透性較好;耐疲勞、耐磨、耐腐蝕性能較好。
18、PP底:
PP塑料(聚丙烯),英文名稱:Polypropylene。
是一種高密度、無側鏈、高結晶的線性聚合物,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未著色時呈白色半透明,蠟狀;比聚乙烯輕。透明度也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剛硬。
PP鞋底密度小,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佳;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不受濕度影響、耐腐蝕。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特定條件下容易分解。
19、SBR底:
丁苯橡膠(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為主要單體通過共聚反應合成的高分子彈性體材料,質量均勻且純凈,雜質混入少。能溶于苯、甲苯、汽油、氯仿等有機溶劑。丁苯橡膠分子中的不飽和雙鍵與硫化劑通過取代或加成反應而形成交聯的網狀結構,經補強劑補強后的丁苯硫化膠具有較高的物理機械性能。
丁苯橡膠硫化速度慢,但硫化平坦性好,不易過硫化,具有耐老化、耐熱、耐磨耗等優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