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莒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
莒縣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沂蒙山區東部,總面積1952.4平方公里,206國道縱貫南北,日東高速公路、335省道橫穿東西,南靠兗石鐵路,北近膠濟鐵路,東臨日照港,交通便捷。 2、自然概況:莒縣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溫和,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氣溫12.1℃,無霜期183天左右,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532小時。 3、社會經濟狀況:莒縣隸屬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市,轄21處鄉鎮,1260個行政村,1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0.6萬 人。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59221萬元,第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173071、210028、2091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46元。
2. 山東莒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
您所提的問題,可能是莒縣,而不是營縣,莒縣就是莒縣,不屬哪一個區的,縣,區是平級行政單位,日照市現有行政區劃為,莒縣,五蓮縣,嵐山區和東港區,這是正式的行政區劃。那些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高新科技園區,市北經濟開發區,還有各縣區設的高科園等,這些都是為了發展特色經濟而特設的區域。
3. 莒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的
莒(jǔ)縣,隸屬于山東省日照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日照市西部,面積1821平方千米。
莒縣歷史悠久,是千年古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縣。縣城曾是春秋時期莒國都城所在地,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古城,“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這里。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早甲骨文1500多年,是中國文字的始祖,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并稱為山東三大文化。
截至2018年,莒縣下轄4個街道、15個鎮、1個鄉、1個開發區,常住人口99.6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10.2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2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68.8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4.2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11.5:41.2:47.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291元。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歷史沿革
莒為地名,始自原始社會東夷民族的莒部落。考古發現也證實莒地在新石器時代就建立了大規模的部落方國。
夏為莒部落,商屬姑幕國,周為莒子國。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國疆域相當遼闊,擁有介根、夷維、牟婁、諸、瑯琊、鄆、密、向、余丘、紀障等31個城邑。春秋中后期,因屢遭征伐,莒國疆域日小。
4. 莒縣哪個省哪個市
日照車牌號開頭字母是L。這也得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談起。1989年日照從臨沂分出來后,那時候還是筒子市(只有原來的日照縣級市的地域,沒有設區帶縣,直到1992年將原日照市設為東港區,臨沂的莒縣和濰坊的五蓮縣劃歸日照,真正的日照市才算比較正式成立。)車牌號就是魯L開頭了。之后分別分給東港魯L1、莒縣L魯2、五蓮魯L3、魯L4給個體經營者、嵐山魯L5、開發區魯L6等等。一個車牌史,也是一個城市發展史的一部分。
5. 莒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哪個省
不是同一個地方,不過都屬山東省,沒有從屬關系
6. 莒縣有幾個區
日照市,別稱港城,山東省轄地級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總面積5358.57平方公里,下轄2區2縣以及經開區和旅游度假區,被譽為“水上運動之都”與“東方太陽城”。
日照市憑借優越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礦石及鋼鐵運輸,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鐵礦石中轉港,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蒸蒸日上,近年來日照市還成功舉辦多項重大體育賽事活動。2018年,日照被列入 “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2021年5月,《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日照劃分2021年城市分級四線城市。
7. 莒縣屬于哪個市區縣
日照市是海濱地級市,沿海東臨黃海。莒縣是日照市所轄的一個縣,1993年日照市由筒子市設區劃縣把莒縣從臨沂地區劃到日照市管轄,但是莒縣是日照市內的內陸縣,不靠海,日照市的駐地區東港區靠海,莒縣縣城駐地離海邊大約70公里,東部臨東港區接壤。
但是,對外地人來說,莒縣屬于日照市,日照市靠海,所以對內陸省的人可以說莒縣靠海。
8. 山東莒縣屬于哪個區
莒縣是日照的一個縣,日照分為東港區.五蓮縣.嵐山區和莒縣
9. 莒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哪個街道
莒縣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是日照市的一個縣。莒故城為莒國、城陽國都治,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城。轄21處鄉鎮(街道),1260個行政村,總面積1952.42平方公里,總人口113.3萬。
10. 莒縣是什么區
莒縣(拼音:Ju Xian)位于山東東南部,屬新亞歐大陸橋頭堡日照市,面積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8萬。 莒縣是塊古老的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中生代第四紀中期,莒地就是植物茂盛.晡乳動物蕃生.古人類繁衍的地方。到新石器時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志為中心的古代文化亞區。商代為古幕國,春秋時期為莒國,漢代為城陽國,莒故城為莒地區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莒文化。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圖象文字”證明,早在7000年前,莒地區先民就創造了中國最早的古文字雛形。莒地故城堡 遺址達十幾處之多,古遺址.古墓群已發現1291處;莒州地上地下文物豐富,縣博物館 館藏文物達12000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200余件。莒文化經過歷代莒人的發展和沉淀 成為獨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認為是和齊文化 魯文化并稱的山東三大文化。 莒縣地處暖濕帶,四季分明,寒暑適中,物產豐饒。盛產小麥. 水稻. 玉米. 豆類 薯類,以及花生. 桑蠶. 茶葉. 西瓜等,蘋果. 銀杏. 板栗. 桃. 柿. 杏等干鮮果亦十分豐富,是全國糧食. 油料. 果品. 蔬菜. 生豬. 肉食兔等重要生產基地。莒縣礦產資源豐富,現已初步探明的礦產達38種,鐵. 銅等金屬和石灰石. 大理石. 頁巖粘土等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莒縣有沭河等大小河流26條,有青峰嶺等大中小型水庫226座,水資源充足。 莒縣南靠兗石鐵路,北近膠濟鐵路,東臨日照港。206國道和016國道交匯莒城,交通十分便利。改革開放以來,莒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財政收入持續增長,連續10年保持財政收支平衡。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全縣村村通公路,縣道路全部實現了硬化;電信全部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和傳輸數字化,國際互聯網業已經開通;電力 供水設施日臻完善配套,供電網絡科學合理,可靠性強,現有35KV變電站15座,年供電量達3.866億千瓦時,足以保證全縣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縣城供水系統已成網絡,已建成現代化水廠五座,日供水可達10萬頓,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有充分保障。衛生機構齊全,醫療設施先進,縣屬兩處醫院均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標準。城區整潔優美,三季有花,四季長青,城市綠化率達32.1%,被評為省級衛生城。廣播電視蓬勃發展,已并入全省有線電視傳輸網絡,鄉鎮普遍建起了電視差轉臺。
第三產業發達,已形成較現代化的服務網絡,有大型商場,娛樂中心10余處,有設施完備的涉外賓館酒樓15處,可為中外朋友提供優質服務。概況[編輯本段] 莒縣總面積1952平方千米。總人口110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城陽鎮,郵編:276500。行政區劃代碼:371122。區號:0633。新中國成立初,屬濱海專區。1950年濱海專區撤銷后劃入沂水專區,1952年沂水專區撤銷劃入臨沂專區(1970年改稱臨沂地區)。1992年劃入日照行政區劃莒縣轄17個鎮、4個鄉。城陽鎮:位于莒縣中部。轄67個行政村,總面積67.51平方千米,總人口13.02萬。鎮政府駐東大街。
閻莊鎮:位于莒縣城北。轄48個行政村,總面積64.68平方千米,總人口3.79萬。鎮政府駐閻莊。招賢鎮:位于莒縣東北。轄81個行政村,總面積110.28平方千米,總人口6.82萬。鎮政府駐招賢村。
夏莊鎮:位于莒縣南部。轄66個行政村,總面積113.93平方千米,總人口6.40萬。鎮政府駐夏莊村。浮來山鎮:位于莒縣西部。轄63個行政村,總面積65.41平方千米,總人口5.28萬。鎮政府駐胡家街。嶠山鎮:位于莒縣東北。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94.18平方千米,總人口5.63萬。鎮政府駐牛家莊。東莞鎮:位于莒縣北部。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105.5平方千米,總人口3.88萬。鎮政府駐東莞村。劉家官莊鎮:位于莒縣西南。轄64個行政村,總面積79.77平方千米,總人口6.64萬。鎮政府駐劉家官莊。龍山鎮:位于莒縣東南。轄56個行政村,總面積112.90平方千米,總人口4.68萬。鎮政府駐九里坡。小店鎮:位于莒縣南部。轄62個行政村,總面積119.60平方千米,總人口5.52萬。鎮政府駐小店。店子集鎮:位于莒縣東部。轄83個行政村,總面積32.00平方千米,總人口3.97萬。鎮政府駐張家圍子。中樓鎮:位于莒縣東南。轄65個行政村,總面積131.32平方千米,總人口5.79萬。鎮政府駐中樓村。陵陽鎮:位于莒縣東南。轄53個行政村,總面積54.66平方千米,總人口4.03萬。鎮政府駐大河北。長嶺鎮:位于莒縣南部。轄49個行政村,總面積59.27平方千米,總人口3.80萬。鎮政府駐石井村。安莊鎮:位于莒縣北部。轄42個行政村,總面積81.17平方千米,總人口3.31萬。鎮政府駐安莊。碁山鎮:位于莒縣北部。轄86個行政村,總面積197.51平方千米,總人口8.08萬。鎮政府駐大莊坡。洛河鎮:位于莒縣西北。轄46個行政村,總面積75.50平方千米,總人口3.98萬。鎮政府駐洛河崖。桑園鄉:位于莒縣東北。轄71個行政村,總面積121.83平方千米,總人口5.32萬。鄉鎮政府駐桑園村。果莊鄉:位于莒縣西北。轄32個行政村,總面積66.19平方千米,總人口3.07萬。鄉政府駐前果莊村。庫山鄉:位于莒縣東北。轄43個行政村,總面積107.29平方千米,總人口3.08萬。鄉政府駐小庫山村。寨里河鄉:位于莒縣東南。轄53個行政村,總面積71.92平方千米,總人口3.74萬。鄉政府駐寨里河村。歷史沿革 1993年4月8日,調整莒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即;撤銷東莞鄉和龍王廟鄉,設立東莞鎮,以原東莞鄉和龍王廟鄉的行政區域為東莞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東莞。撤銷中樓鄉和孫由鄉,設立中樓鎮,以原中樓鄉和孫由鄉的行政區域為中樓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中樓。撤銷小店鄉和金墩鄉,設立小店鎮,以原小店鄉和金墩鄉的行政區域為小店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小店。撤銷龍山鄉和柏崖鄉,設立龍山鎮,以原龍山鄉和柏崖鄉的行政區域為龍山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龍山。撤銷里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桑園鄉。撤銷茅埠鄉,將原茅埠鄉白茅埠、龐莊、水由等17個村并入碁山鄉;將原茅埠鄉的古路官莊、季家莊、小河東等11個村并入招賢鎮。撤銷大官莊鄉和劉家官莊鄉,將原劉家官莊鄉和原大官莊鄉的大官莊、呂莊、王家官莊等9個村合并設立劉官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劉官莊;將原大官莊鄉的后石屯、前石屯、西旺疃等16個村并入夏莊鎮。撤銷嶠山鄉,設立嶠山鎮,以原嶠山鄉的行政區域為嶠山鎮的行政區域,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1995年12月16日,撤銷莒縣浮來山、陵陽、長嶺鄉,設立浮來山、陵陽、長嶺鎮。1995年12月18日,撤銷莒縣安莊鄉,設立安莊鎮。 1996年1月19日,撤銷莒縣店子集鄉,設立店子集鎮(魯政函民字[1996]8號)。 2000年,莒縣轄15個鎮、10個鄉。總人口1034519人,各鄉鎮人口: 城陽鎮 117853 招賢鎮 63444 閆莊鎮 37054 夏莊鎮 57826 劉官莊鎮 61986 嶠山鎮 36746 小店鎮 51068 中樓鎮 52260 龍山鎮 41458 東莞鎮 36127 浮來山鎮 30561 陵陽鎮 38536 店子集鎮 37339 長嶺鎮 35894 安莊鎮 30644 二十里堡鄉 21591 王家墩頭鄉 18556 寨里河鄉 34860 棋山鄉 45877 天寶鄉 25346 洛河鄉 37398 果莊鄉 28490 大石頭鄉 15507 桑園鄉 50047 庫山鄉 28051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27日,莒縣撤銷王家墩頭鄉,將其行政區域并入城陽鎮;撤銷大石頭鄉,將其行政區域并入嶠山鎮;撤銷王家二十里堡鄉,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浮來山鎮,鎮人民政府駐地遷至原王家二十里堡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天寶鄉,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棋山鄉(魯政函民字[2000]88號)。 2002年2月1日,省政府批復同意:莒縣撤銷洛河鄉,設立洛河鎮;撤銷棋山鄉,設立棋山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后,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浮來山鎮人民政府駐地由王家二十里堡村遷至胡家街。截至2002年12月31日,莒縣轄17個鎮、4個鄉。郵政編碼:276500 區號:0633
11. 莒南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
臨沂市莒南縣有15個鎮,沒有鄉。
截至2018年末,莒南縣轄15個鎮:十字路街道、大店鎮、文疃鎮、坊前鎮、板泉鎮、洙邊鎮、石蓮子鎮、嶺泉鎮、筵賓鎮、澇坡鎮、坪上鎮、壯崗鎮、團林鎮、朱蘆鎮、道口鎮、相溝鎮。
莒南縣位于臨沂市東部,東鄰臨沂市臨港產業區,南接江蘇省連云港市,西與臨沂市河東區毗鄰,北與日照市莒縣相接。東西57公里,南北42公里,總面積1388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