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腰虎頭蜂(黃腰虎頭蜂有毒嗎)

1. 黃腰虎頭蜂有毒嗎

1. 黃腰虎頭蜂有毒嗎

1、中國大虎頭蜂:中國大虎頭蜂學名金環胡蜂,體長可達40毫米,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典型的特征是頭部為橙黃色且胸部幾乎全部為黑色。

2、黑尾虎頭蜂:黑尾虎頭蜂學名黑尾胡蜂,體長24~36毫米,典型的特征是腹部后半段為黑色,攻擊性相對比較弱,鮮有蜇人致死的記錄。

3、黃腰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學名黃腰胡蜂,體長25~30毫米,典型的特征是腹部前半段鮮黃色、后半段黑色,在所有虎頭蜂中蜇人率最高。

4、黃腳虎頭蜂:黃腳虎頭蜂學名黃腳胡蜂,體長25~30毫米,典型的特征是各腳前半段為黃色或黃白色,攻擊性強且常有蜇人致死的報道。

5、黑腹虎頭蜂:黑腹虎頭蜂學名黑絨胡蜂,體長20~32毫米,典型的特征是腹部幾乎全為黑色,攻擊性和毒性都極強且蜇人致死紀錄最多。

2. 黃腳蜂有毒嗎

2. 黃腳蜂有毒嗎

學名墨胸胡蜂(學名:Vespa velutina)是胡蜂科、胡蜂屬節肢動物。因跗節明顯的淺黃色,有黃腳虎頭蜂及赤尾虎頭蜂的別名。墨胸胡蜂毒素成分復雜、含量甚微,但毒性很強,毒素成分復雜、含量甚微。體長約20毫米,體被棕色毛;頭胸黑色,被黑色毛;前胸背板前緣中央向前隆起,前足脛節前緣內側、跗節黃色,余呈黑色,中、后足脛節、跗節黃色,余呈黑色。雄蜂腹部7節。

3. 黃腰虎頭蜂毒性大嗎?

虎頭蜂

虎頭蜂(學名:Vespa)又稱胡蜂屬,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主要分布國家為巴基斯坦、中國南部及印尼。

中文學名

虎頭蜂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nsecta

膜翅目 Hymenoptera

亞目

細腰亞目 Apocrita

胡蜂科 Vespidae

亞科

胡蜂亞科 Vespinae

胡蜂屬 Vespa

中國大虎頭蜂

胡蜂

大胡蜂

金環胡蜂

黃腰虎頭蜂

黑尾胡蜂

大黑蜂

虎頭蜂窩

殺人蜂

黃腳胡蜂

基本概述

"虎頭蜂"這個名字,只是民間的俗稱,并不是正式的學名,在昆蟲中應屬胡蜂類,因為它的頭大的像老虎,性情也兇猛像老虎,身體長有虎斑紋,所以人們就叫它們"虎頭蜂";又因為虎頭蜂窩巢形狀很大像雞籠一樣,所以又叫"雞籠蜂"。

外形特征

虎頭蜂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蜂毒是由許多氨基酸組成的毒蛋白,會使人出現中毒現象,如紅腫、奇癢、刺痛等過敏現象,嚴重時引起患者休克死亡?;㈩^蜂屬于社會性昆蟲部落,成員包括一只產卵的雌蟲,即蜂后,還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數是雌蟲。雄蜂僅占少數。

棲息環境

虎頭蜂棲息處都不在高山,而都是在平地至大約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區,有的筑巢在樹枝上,有的筑巢在 地窟內,小的巢中有數千只虎頭蜂,大的巢中多達數萬只蜂。

不同種類的虎頭蜂生長繁殖

每年在四,五月間開始產卵,六,七月間形成成蜂,十月以后向外覓食,遇到食物缺乏時,同類中也會發生大欺小,強凌弱的現象,冬季遇到寒流過境以后,虎頭蜂就都不見了。

成群的虎頭蜂生活習性

虎頭蜂在山地與野外最常見。黑腹虎頭蜂屬於日行性的昆蟲,是雜食類的昆蟲。它們的幼蟲以毛毛蟲等昆蟲幼蟲為主食,成蜂吃成熟果實或樹木的汁液。

4. 黃腰虎頭蜂有毒嗎能吃嗎

胡蜂是細腰亞目除蜜蜂和螞蟻外昆蟲的統稱,別稱馬蜂、黃蜂、螞蜂等,典型特征是腰部纖細且尾部有帶毒的螯針,在遇到不友善的干擾時便會群起而攻之,被蟄后輕者傷處疼痛、紅腫并逐漸向四周蔓延,重者可引起腎衰竭、過敏性休克甚至致人死亡。

一、形態特征

胡蜂是典型的昆蟲,成蜂有一對觸角、兩對翅膀、三對足且軀體由頭、胸、腹三個部分組成,體色多為黑、黃、棕三色相間或為單一色,頭部呈腎形,大型復眼位于頭上部兩側,胸部近似圓柱形并分三節,每節生有一對足,中、后胸上各生一對膜質翅,雌蜂腹部末端有輸卵管退化形成的螯針。

二、發育過程

胡蜂是完全變態發育昆蟲,三型蜂(雌蜂、雄蜂和職蜂)都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蜂四個階段,其中卵呈白色,橢圓形,幼蟲呈白色,無足,體型粗胖,蛹呈黃白色且體色隨老熟程度而逐漸加深,頭、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顯可見,蛹期不進食,在蜂房中羽化成蜂后用上顎咬破室口鉆出。

三、社會結構

胡蜂是典型的社會性昆蟲,每群均由蜂王(雌蜂)、雄蜂和工蜂(職蜂)組成,其中蜂王主要負責產卵和哺育第一代工蜂,雄蜂主要負責與同巢或異巢少數雌蜂交尾且交尾后不久便陸續死亡,而工蜂則主要負責群體內幾乎所有的勞作,例如修筑蜂巢、飼喂幼蟲、清巢保溫、采集食物、守衛蜂巢等。

四、生活習性

胡蜂是雜食偏肉食性昆蟲,主要以小型昆蟲及鱗翅目昆蟲的幼蟲為食,也采食多種植物的果實和蜜腺分泌的花蜜,多筑巢于隱蔽的樹叢里、石縫中或屋檐下,筑巢材料主要是浸軟后類似紙漿狀的木漿,外形多呈圓盤狀、不規則扁塊狀或倒蓮蓬狀,有些大型胡的蜂巢外部還有包裹著堅硬的巢殼。

五、危險級別

胡蜂是非常危險的昆蟲,根據危險程度可劃分成綠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級,其中綠色表示無危險且對人類無主動攻擊性,黃色表示危險系數較低,例如馬蜂亞科昆蟲基本上能與人和平相處,而橙色和紅色則表示非常危險,我國尚未成患的胡蜂用橙色警示,必須高度警惕的胡蜂用紅色警示。

六、代表物種

1、金環胡蜂:金環胡蜂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胡蜂,別稱中華大虎頭蜂、人頭蜂等,典型特征是頭部為橙黃色且胸部幾乎全部都呈黑色。

2、長腳胡蜂:長腳胡蜂是長腳胡蜂屬昆蟲的統稱,有黃長腳胡蜂、家長腳胡蜂、褐長腳胡蜂等,最常見的是黃長腳胡蜂和家長腳胡蜂。

3、黃腰胡蜂:黃腰胡蜂是最常見的大型胡蜂之一,別稱黃腰虎頭蜂、大褐胡蜂等,典型特征是腹部前半段為鮮黃色而后半段則呈黑色。

4、黃邊胡蜂:黃邊胡蜂是危險系數比較低的胡蜂,別稱歐洲黃蜂、歐洲胡蜂等,典型特征是頭部除額部顏色較深以外其余全呈桔黃色。

5. 黃腰虎頭蜂是保護動物嗎

1、中國大虎頭蜂:中國大虎頭蜂學名金環胡蜂,體長可達40毫米,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典型的特征是頭部為橙黃色且胸部幾乎全部為黑色。

2、黑尾虎頭蜂:黑尾虎頭蜂學名黑尾胡蜂,體長24~36毫米,典型的特征是腹部后半段為黑色,攻擊性相對比較弱,鮮有蜇人致死的記錄。

3、黃腰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學名黃腰胡蜂,體長25~30毫米,典型的特征是腹部前半段鮮黃色、后半段黑色,在所有虎頭蜂中蜇人率最高。

4、黃腳虎頭蜂:黃腳虎頭蜂學名黃腳胡蜂,體長25~30毫米,典型的特征是各腳前半段為黃色或黃白色,攻擊性強且常有蜇人致死的報道。

5、黑腹虎頭蜂:黑腹虎頭蜂學名黑絨胡蜂,體長20~32毫米,典型的特征是腹部幾乎全為黑色,攻擊性和毒性都極強且蜇人致死紀錄最多。

6. 小黃腰虎頭蜂有毒嗎

1.殺人蜂

  殺人蜂是由非洲蜜蜂和巴西蜜蜂雜交形成的十大最厲害的蜂之一,光看名字人們往往就會覺得可怕,據相關不完全統計,目前殺人蜂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蜇傷并致死超過1000人,遇襲者通常會出現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發熱腹瀉等眾多癥狀。

2.虎頭蜂

  虎頭蜂因身體上布滿虎狀斑紋,因此而得名,體色呈現鮮明的黃黑相間的胡蜂屬膜翅目胡蜂科的品種,虎頭蜂所帶有的毒液是由許多氨基酸組成的毒蛋白,被這種蜂類蜇上一口會出現紅腫、刺痛等過敏現象。

3.牛角蜂

  牛角蜂又被稱為三眼針,是一種頭部呈黃色,腹部黃黑相間,有著三根毒針的蜂類,所蘊含的毒性因品種的不同而存在著微微的差異,但都屬于劇毒類,被這種蜂刺一下會引起過敏反應,但這種蜂類均屬于防御型,只會在遇到侵犯時才會發起強烈攻擊。

4.日本大黃蜂

  日本大黃蜂是體長在4至6厘米之間的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黃蜂,它們所帶有的毒刺可達6.35毫米,其中所蘊藏的毒液中含有腐蝕力較強的酶,雖然不常攻擊人,但若遇到侵略則會開始攻擊人,被它用刺刺中就會帶來極度疼痛。

5.地雷蜂

  地雷蜂是一種體長在3至5厘米之間的體型相對較大的蜜蜂品種,體色呈現棕黃色,在飛行時會發出非常響的嗡嗡聲,并帶有強大的毒性,被這種蜜蜂叮上一口窗口會疼痛難忍,嚴重的話會導致人暈厥。

6.洞夜胡蜂

  洞夜胡蜂又被稱為大夜蜂、毛夜蜂,是一種以1500至2500米海拔處的密林山區為主要棲息地的夜行胡峰,全身分布有較長的絨毛,并具有較強的殺傷力和毒性,兇悍無比,在白天遇到侵略者后會進行群攻。

7.金環胡蜂

  金環胡蜂是一種體長最高可達40毫米的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胡蜂種類,大部分體色呈現黑褐色,并在身體上布有棕色毛發,雖然在生物防治上有著較大的利用價值,但卻是有著較大毒性和極強攻擊性的世界十大毒蟲之一,之前有過人類被蜇傷致死的報道。

8.黑絨胡蜂

  黑絨胡蜂是一種有著較強攻擊性,體型較大的胡蜂科種類,又被稱為黑絨虎頭蜂、黑符虎頭蜂,身上分布有較多的容貌,因攻擊性極強因此被人成為殺人蜂,其毒性在所有胡蜂品種中可以排名前三,毒液毒性可以損害心肌、腎小球、腎小管。

9.黃腳虎頭蜂

  黃腳虎頭蜂是提倡在18至25毫米之間,每支觸角的前半段均為黃白色或黃色的蜂類,通常以喬木樹頂為主要的群居地,蜂群遇人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和護巢本能,是襲人馬蜂中最危險的種類之一。

10.黑盾胡蜂

  黑盾胡蜂是一種額度和顱頂部均為黑色的胡蜂科胡蜂屬動物,平均體長在21毫米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國、印度、越南、法國等國家,雖然在大型胡蜂中毒性排名靠后但依舊屬于危險蜂類,被蜇傷后嚴重可能會導致休克甚至急性腎衰竭。

7. 細腰黃蜂有毒嗎

答:我認為黃蜂吃有害蟲子,就是綠色蟲子。

黃蜂,膜翅目胡蜂科動物。黃蜂成蟲時期的身體外觀具有昆蟲的標準特征,腹部尾端內隱藏了一支退化的輸卵管,即有毒蜂針。成蟲體多呈黑、黃、棕三色相間,或為單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點或光滑。茸毛一般較短,足較長,翅發達,飛翔迅速,靜止時前翅縱折,覆蓋身體背面;口器發達,上顎較粗壯。其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