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河口會議遺址
一、黔東南鎮遠古鎮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
二、貴陽青巖古鎮
貴州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貴州四大古鎮(青巖、鎮遠、丙安、隆里)之一,因附近多青色巖峰而得名,形成于明洪武年間,歷明清兩代,迄今6百余年的歷史,古為屯田駐兵之地。這里人文薈萃,文化氛圍極為濃郁。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鎮內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征作戰指揮部等歷史文物。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均在青巖秘密居住過。青巖古鎮還是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西遷辦學點之一。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悠悠古韻,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古鎮的建筑依山就勢,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藝精湛,蘊含著許多神話傳說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嘆為觀止。
三、赤水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位于赤水市中南部,東與葫市鎮接壤;南與兩河口鄉相連;西與復興鎮共界;北與旺隆鎮相鄰,赤水河依畔而下,習赤公路至東向西穿境而過,是赤水聯接黔中各地的必經之路。
丙安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 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地之一,以丙安古鎮為中心的丙安風景名勝區是赤水八大景區之一。
四、錦屏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西南邊沿,地跨東經 109°2′52″ 至 108°32′16″,北緯 26°23′4″ 至 26°27′16″ 之間。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軍事屯堡,古城面積48174平方米,有760余戶,3280余人。距縣城64公里,南與黎平縣敖市接壤,距黎平支線機場21公里,距黎平縣旅游景點天生橋23公里。
2. 兩河口會議遺址和紀念館區別
長征時期,紅軍在馬爾康三進三出,轉戰停留16個月,召開了5次政治局會議,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過人跡罕至的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
1935年6月下旬,紅一方面軍自小金兩河口出發,翻越長征途中第二座大雪山——夢筆山,抵達馬爾康境地的卓克基。
1935年7月上旬,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從小金兩河口出發經大板村、黃草坪到達木城,翻夢筆山經頭道坪到達卓克基,并在此停留一周,在藏民中廣泛進行北上抗日的愛國宣傳。此間,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住進卓克基土司官寨。紅四方面軍在梭磨、卓克基、本真、松崗、白灣、黨壩、木爾宗、腳木足、草登、龍爾甲、沙爾宗、大藏等十二個鄉村留下了他們戰斗的足跡。
1936年7月10日,由董振堂率領紅右縱隊經馬爾康境地向包座、班佑前進。紅軍在馬爾康境內經過、滯留和往返達一年之久。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率中共中央首腦機關曾入駐卓克基官寨,并在此召開了著名的“卓克基會議”,討論通過了《告康藏西番民眾書》,號召藏族民眾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軍閥,成立游擊隊,加入紅軍。
中央在卓克基駐7天,關注糧食問題,調整了戰役部署,派慰問團去雜谷腦地區。此后,中央紅軍堅決執行北上決定。
彼時,“松潘戰役計劃”已付諸實施,紅一軍團二師六團作為先鋒向草地探路于中壤口遭遇土官騎兵阻擊失利折返,但草地情況漸漸明朗。
同時,糧食問題帶來的惡果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軍委迅速果斷地調整了戰役部署,指揮主力部隊取道黑水直取毛爾蓋。
7月3日,總政治部發出“關于糧食問題的訓令”要求。5日,軍委及總政治部又發出“關于在松潘籌借糧食的規定辦法”,再次強調糧食問題,并指明籌集方法。至此,長征在雪山草地最關鍵的糧食問題,已引起中央的高度警覺和對應。
“松潘戰役計劃”中規定將卓克基作為“總后方”。
在馬爾康及其周邊,紅軍籌措糧食、牦牛,進行人員補充。據不完全統計,紅軍籌糧2000多萬斤,各類牲畜20多萬頭。
作為卓克基政治局常委會議的召開地,卓克基土司官寨也因此名聞天下,并在中國現代史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對于馬爾康及其周邊地區對長征的作用,毛澤東在解放后曾講過,中國革命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牦牛革命”。馬爾康也被稱為長征路上的“北上驛站”。
若爾蓋大草原,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連接處,也叫松潘大草原。若爾蓋大草原如今是游人青睞的地方,享有“中國最美的高寒濕地草原”和“中國黑頸鶴之鄉”的美譽。然而人們卻很難知道,80年前這里曾是紅軍的“死亡陷阱”。紅軍三進三出:193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召開會議,決定紅軍分左右兩路軍穿過若爾蓋大草原北上。翌日,右路軍一過草地。后右路軍中的紅四方面軍原路返回,這是二過草地。1936年7月初,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會合,執行中共中央北上戰略三過草地。
過程頗為曲折,驚心動魄。1935年8月,為了貫徹北上方針,中央先后召開沙窩會議和著名的若爾蓋會議,重新制定《夏洮戰役計劃》,決定將紅軍分左右兩路軍北上。張國燾從一開始就推諉執行北上計劃,不顧中央一再敦促北上的電令,讓左路軍按兵不動。又電令已經走出草地的紅軍部隊返回南下。
張國燾在馬爾康卓木碉召開會議,另立中央。9月15日和17日張國燾先后發布《大舉南進政治保障計劃》和下達南下命令,徹底背棄中央北上方針。
1936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決定,指出“張國燾這種成立第二黨中央的傾向,無異于自絕于中國革命。”
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在采訪中向毛澤東提問:“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么時候?”毛澤東表示,1935年的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斗爭。當時黨內面臨著分裂,甚至有可能發生前途未卜的內戰。
紅軍在馬爾康的不少鄉村書寫鏨刻了許多革命標語,經歷80年的風雨剝蝕,至今仍完整清晰。
金秋的馬爾康,藏式民居鱗次櫛比,點綴在河谷兩岸。梭磨河邊的紅軍樹、紅軍雕塑、紅軍紀念館靜默矗立,訴說著八十年前那一段紅色的歷史。
3. 兩河口會議遺址天氣
樂山城區及周邊高速公路
1、 進港大道;
2、 蘇沙路;
3、 省道305線;
4、 城區岷江三號橋;
5、 樂井路;
6、 省道104線(二環路);
7、 仁沐新高速樂山段;
8、 樂自高速公路與仁沐新高速互通立交到路口。
大佛景區
1、 S104線0014KM+250M樂自紅路燈路段;
2、 S104線0014KM+100M瓦廠壩路口路段;
3、 S104線0014KM+390M龍橋出口路段;
4、 S104線0014KM+490M爾雅園至伍家灣路段;
5、 九峰嘉華水泥廠路口。
峨眉山景區
1、 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3KM(馬口);
2、 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3KM+100M(黃灣停車場);
3、 天下名山—報國寺(報國寺車站);
4、 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12KM(萬年路口);
5、 天下名山—報國寺綠色停車場路口;
6、 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15KM;
7、 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28KM(零公里);
8、 五顯崗—神水閣(中峰寺);
9、 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23KM;
10、天下名山—報國寺(靈秀溫泉)路口;
11、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8KM(兩河口);
12、峨眉山景區公路(峨洪路)19KM(麻子壩);
13、天下名山—報國寺(峨眉山大酒店門口);
14、天下名山—報國寺(西南交大南門)。
沙灣區
1、 省道103線185KM+500處;
2、 省道103線189KM+200M處;
3、 省道103線203KM+300M處;
4、 省道103線177KM+700M處(一號橋);
5、 沙范路3KM處(棉花坡);
6、 蘇沙路;
7、 沙踏路;
8、 樂沙大道老碼頭路口;
9、 草壩大橋;
10、井沙大道 。
井研縣
1、國道213線1161KM—國道213線1169KM處。
犍為縣
1、國道213線1231KM+200M——國道213線1232KM+320M處;
2、犍為龍孔路0KM+500M—犍為龍孔路0KM+600M處。
夾江縣
1、 省道103線122公里850米(司法局路口);
2、 進站路與瓷都大道交匯處(新車站路口);
3、 省道103線與省道305線交叉口(黃土轉盤);
4、 省道103線251公里500米(黃土小學外路段及斜對面路口);
5、 省道103線116公里500米(黃土葉高山路口);
6、 省道305線263公里300米(中興場口);
7、 省道103線129公里700米(界牌魚市嘴與樂雅高速連接線路口靠夾江一側);
8、 省道305線239公里700米(甘江場口);
9、 省道305線234公里900米(甘江盤渡河收費站出口處);
10、省道103線105公里—106公里(周沖坡路段);
11、省道103線102公里—104公里(柏兒坡路段);
12、新場高速路口;
13、新連接線與樂雅高速出口處。
五通橋區
1、 金粟高石梯:國道213線1207KM---1208KM;
2、 和邦外:省道104線152KM+800M---153Km;
3、 楊柳政府外:省道104線154KM+800M---155KM+500M;
4、 兩河口:國道213線1191KM;
5、 朝峨洞:省道104線155KM+900M;
6、 西壩:樂宜高速連接線西壩路口處。
沐川縣
1、103線222KM+200M-----227KM+800M處(黃麻坡)此地坡陡彎急,雨雪霧天氣易造成交通事故;
2、103線259KM+200M-----261KM+300M處,此地彎急;
3、沐舟路12KM+800M處,彎急路窄;
4、沐舟路25KM---17KM處,彎急路窄;
5、沐舟路25KM+300M----25KM+500M處(仁和路口),路窄彎急;
6、國道213線1251KM+700M處,急彎路窄;
7、國道213線1256KM+500M——1258KM+100M全路段彎多路滑;
8、國道213線1278KM——1283KM(橙子坡)處,急彎路滑;
9、沐川縣沐源路2KM+300M(虎棲橋),交通路口。
馬邊彝族自治縣
1、省道103線293KM+200M;
2、馬新路14KM。
峨邊彝族自治縣
1、 峨邊縣省道S306線79KM至85KM;
2、 X149線0KM+500M至52KM(玉林橋至黑竹溝)路段為施工路段,其道路車流量大、急彎、道路窄,事故形態多為違反禁止標線、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機動車不按規定轉彎、彎道超車;
3、XL28線3KM至7KM其道路路面損壞嚴重、彎道較多,事故形態多為違反禁止標線,機動車不按規定轉彎。
金口河區
1、金口河區新建村1組路段(枕頭壩永久橋橋頭處);
2、省道306線118KM+400-118KM+700M(潘金加油站至平安汽修廠和二輪摩托車監測站)。
4. 兩河口會議遺址在四川
李家樓村是隸屬于湖北省羅田縣鳳山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鳳山鎮城區北部,北豐河上游。011鄉道道貫穿全村,距離縣城中心16公里。國土面積4.24平方公里,在兩河口轉延北豐河北上,騎車約半小時行程。這里是古文化遺址,八十年代以前,這里有氣勢恢宏的明代大祠堂。這里是歷史名人李俊臣的故居,“李”姓是最大的姓氏,李氏一世祖是南宋兵部尚書李俊臣,李俊臣與文天祥、陸秀夫同榜進士,李俊臣墓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5. 兩河口會議遺址在哪里
阿壩有哪些漂亮的景區
阿壩現有3個世界級風景區,3個省級風景區,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01個一級景點,38個二級景點,19個三級景點。
境內自然風光秀麗、迷人,民族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風景名勝眾多,有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神州世界"九寨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人間瑤池"黃龍寺、被列為國際生物保護區的中國最大的大熊貓天然保護基地臥龍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小金四姑娘山、米亞羅紅葉溫泉風景區、黑水卡龍溝風景區、紅原草地、疊溪--松坪溝風景名勝區、白河自然保護區、勿角自然保護區、寶頂溝自然保護區、白羊自然保護區、轄曼自然保護區、卓克基土司官寨、直波碉群、松潘古城墻、理縣籌邊樓、小金兩河口會議遺址、松潘毛爾蓋會議遺址、若爾蓋巴西會議遺址、紅原紅軍烈士墓、松潘紅軍長征紀念碑園、茂縣點將臺摩崖造像等景區景點。有極富特色的黃龍廟會、藏歷節、轉山會、燃燈節、羌歷節、祭山會、女兒節等節日盛會以及獨特的藏、羌族風情、文化等。珍稀野生動物主要有大熊貓、金絲猴、獐、鹿、熊、豹等。
著名旅游景點:
阿壩州
1四川九寨溝2四川松潘黃龍3阿壩四姑娘山4九寨溝瀑布5川西紅原6阿壩牟尼溝7阿壩米亞羅8阿壩勿角自然保護區9阿壩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10松潘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
甘孜州
甘孜稻城亞丁甘孜海螺溝甘孜木格措木格措景區丹巴東谷天然盆景(丹巴美人谷)蓮花海跑馬山郭達山
6. 兩河口會議遺址門票
四川省紅色經典景區
1、廣安鄧小平故居
鄧小平故居座落在廣安區協興鎮牌坊村的鄧家老院子,為普通農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間,穿抖木質結構,青瓦粉壁,古樸典雅,庭院綠樹成蔭,翠竹掩映。
2、兩河口會議會址
兩河口會議會址位于小金縣城北70公里兩河口鎮的關帝廟,主體建筑已毀無存,現僅余后部馬房。為消除一、四方面軍會師后在戰略方針上的分歧,進一步統一認識,實現團結北上的方針。1935年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關于一、四方面軍會合后戰略方針的決定》,否定了張國秦的錯誤主張,決定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中大量消滅敵人。
3、中國紅軍城
四川省北部和陜西省漢中市接壤的旺蒼縣,是1932年到1934年紅四方面軍開展革命活動的根據地。當時川陜省委,川陜蘇維埃政府,西北軍事委員會,紅四方面軍總部所在的,大約兩平方公里的旺蒼老縣城,也就成了當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第二大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
4、紅軍渡·西武當山景區
蒼溪城東南3公里處的塔山灣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這里依山傍水,地勢險絕,山巖陡峭,林木蔥籠。嘉陵江由北而南,逶迤而來。波濤拍岸,江山如畫,景色宜人。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紅軍渡。1933年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為配合中央紅軍北上抗日,奉命渡江西進。
5、陳毅故里紀念園
位于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勞動鎮,是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是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景區內有陳毅故居、陳毅紀念館、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御風臺、德馨園、七塘映月等景點40余處。
6、會理會議紀念地
會理會議紀念地位于會理縣腹心地帶,與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會理古城,國家3A級旅游景區——綠陶文化產業園和精華水上樂園相鄰。會理會議紀念地旅游資源類型豐富,資源實體體量巨大。景區擁有大量的紅色文化遺址、俊秀奇險的山川地貌和溫暖宜人四季如春的度假氣候。
7、萬源紅軍公園
萬源市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川陜蘇區的重要區域,素有“紅色萬源”的美稱。1932年12月,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紅軍將士在萬源進行了紅四方面軍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戰斗最艱苦、戰績最輝煌”的“萬源保衛戰”,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戰爭神話。
8、張思德紀念館
張思德紀念館位于儀隴縣新政鎮春暉路一段,東臨城市道路、南面為體育館、北面是為人民服務宗旨廣場,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位于川陜紅色精品旅游線的中間位置,距朱德故居57公里。
9、黃繼光紀念館
黃繼光紀念館座落在城東松柏巍巍的魁山腳下,是一座仿古園林建筑。占地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建有門廳、中心廣場、兩個中朝友誼亭、5幅漢白玉浮雕等。
10、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位于四川省通江縣城和沙溪王坪村。舊址包括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和紅四方面軍烈士墓。1932年冬,紅四方面軍由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入四川,攻占了通江、南江、巴中,開辟了川陜革命根據地,之后,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和總政治部就設在通江縣城。
7. 兩河口會議遺址講解詞
中國工農紅軍“兩河口會議”會址,位于小金縣兩河鄉境內,距縣城69公里。該址原是供奉“漢壽亭侯”關羽的關帝廟。1935年6月26——28日,黨中央在這里召開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具有僅次于遵義會議的重要歷史意義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兩河口會議”。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該址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8. 兩河口會議遺址考察
川西紅色教育基地如下:上里古鎮紅軍石刻、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河紀念館、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館、小金兩河口會議遺址、達維會師遺址、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磨西會議遺址、冕寧彝海結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