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釀白酒應該注意什么,自家釀酒需要注意些什么

1,自家釀酒需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糧食不能是發霉,沒有被老鼠,蟲蛀等問題。 注意發酵用缸或盆不能有油污漬,不能用裝過泡菜的缸或者其他器皿來發酵,以免酸缸,壞醅。發酵期間注意保持恒溫,主要控制溫度在20度--30度左右。注意發酵期間的衛生,不能讓老鼠,蟑螂,蚊子進入酒醅。拓展:1、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釀酒原料與釀酒容器,是谷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據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釀酒器具表明: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夏禹時代存在釀酒這一行業,而釀酒之起源還在此之前。遠古時人們可能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國內學者普遍認為,龍山文化時期釀酒是較為發達的行業。釀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釀造過程也不一樣。酒曲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齊民要術》記載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進。2、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于杜康的發明,把他說成是釀酒的祖宗,由于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對于這些觀點,宋代《酒譜》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而多其贅說也"。這雖然不足于考據,但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現象,不妨羅列于下。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0}

2,怎樣在家自制白酒

自制白酒需要先準備好各種原料,具體為:釀酒用的糧食,酒曲。釀酒工具,具體為:發酵設備,蒸餾設備,冷卻設備。首先,按發酵工藝的不同,把糧食處理好,熟料發酵需要把糧食煮熟,攤涼,冷卻到30度以下后加入酒曲。生料發酵可以直接把糧食和酒曲按比例混合。例如使用傳成酒械的傳成牌高產酒曲,熟料發酵每百斤糧食加入五兩酒曲,生料發酵用七兩酒曲即可。視溫度和發酵方式的不同,發酵期需要八天至兩個月不等。發酵完成后,就可以使用蒸餾設備進行蒸餾,現在通常采用蒸汽蒸餾設備,這樣不會把發酵好的酒培燒糊,避免了出現糊味。蒸餾出來的酒蒸汽用冷卻設備冷卻下來,就可以得到我們要的白酒了。以上只是制白酒的簡單方法流程介紹,具體的方法比較復雜,工藝也有多種,建議還是找專業的老師給你做培訓,親自動手操作才能學會。酒曲加糧食加水封口放數天就有酒了將糯米浸泡數小時后,上鍋蒸熟,涼至30來度時,放入酒曲與一點涼開水,攪拌均勻后,蓋蓋密封,保溫二\三天,即可制成甜白酒.是自己喝還是為了銷售?自己喝在網上搜索就可以了,有很多。為了銷售還是請個師傅吧。做酒不是那么容易的。分很多種工藝。

{1}

3,經釀白酒怎樣釀注意事項有哪些

釀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當然,實際操作的時候遠遠不是這么簡單。大致來講,一瓶白酒的誕生,一般要經過這樣幾個步驟: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兌、灌裝。醬酒必須在“微氧”環境和壇內酒液的“呼吸作用”下,產生以下三大反應,才促使醬香白酒在窖藏儲存過程中不斷陳化老熟,越陳越香。1、物理反應:通過長時間的窖藏,有效排除了酒內的醛類、硫化物、甲醇等不愉快的氣味,使酒體更醇和,喝了頭不疼、口不渴。2、化學反應:在氧氣作用下,酒液產生了的酯化、氧化和還原反應,使酒的味道成熟,生成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多種對人體有益和芳香類物質,讓酒香氣幽雅,回味悠長,更加健康。3、締合反應:酒中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以氫鍵形式進行締合,使酒分子和水分子結合的更加緊密,讓酒的口感更加柔和適口,提高酒的品質。紅年開創推出白酒窖藏服務,廣泛甄選和設立專業酒窖,為想儲藏酒的人提供私人窖藏白酒的場地、專業管理服務。為客戶打造一個收藏珍品的私人空間,不僅能彰顯客戶對高品質白酒的堅守,對品質生活的積極態度。白酒釀造沒有經釀這樣的說法。白酒釀造工藝不同主要是引起香型不同,從而引起白酒口感不同。注意事項:嚴格執行工藝控制,靈活體會工藝控制的原因,辯證法分析工藝控制的核心。從而達到優產高產。白酒收藏存放的注意事項 近年來,隨著白酒價格的不斷上漲,讓收藏者對白酒收藏也多了一份興趣。白酒的收藏門檻較低、保值升值能力強、收藏方便等優勢讓收藏愛好者備受關注。可是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白酒品牌和種類,消費者該選擇什么樣的品牌來收藏呢? 業內專家表示:一瓶陳年好酒的價值如何,首先要看他的外包裝是否完好,尤其是封口,封口完好且氧化程度跟外包裝同步的就算作同類里面的精品。所以收藏好酒的同進也更應該注重酒的存放。 一、白酒收藏技巧 1、收藏最好是高度酒 專家建議:50度以上為高度,高度酒更適合收藏,高度酒一般都是純糧食釀造的;而50度以下的低度酒很多都是勾兌的,里面的乙醇很容易揮發,無法長期保存。特別是清香型白酒不適合長期貯存,容易失去原有的香型特點,甚至出現苦澀味。從飲用上來說,一般高度酒的口感更加香醇。 2、收藏主要應以醬香和濃香為主 除了度數以外,白酒的香型也與收藏有很大的關聯。目前中國白酒的香型大致可分為5類: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2}

4,用酒曲釀酒要注意什么

需不需要活化,下曲時的溫度,發酵的完成的時間。注意事項如下: 1.小麥磨碎  原料在粉碎前要經過除雜處理,并加入15 ~10 %的水拌勻,潤料3 ~4 小時,讓小麥粒吸收一定量的水分,爾后再用鋼磨粉碎使麥皮壓成薄片(俗稱梅花瓣)在制曲時起到疏松作用,而麥心不形成細粉使整個麥粒破碎成無大顆粒的粗麥粉。經過粉碎,通過20 目篩的細粉占40 ~50 %。未通過20 目篩的粗粒及麥級占50 ~60 %。  2.加水和曲料  將粗麥運送到壓曲房(踩曲室)通過定量供水器。按一定比例將曲料曲母和水連續進入攪拌機,攪勻后送入壓曲設備進行壓制成型。一般來講,曲胚含水量過多(但水分偏低的曲)培曲過程中升溫高而快,高溫持續時間也延長降溫速度較慢;而水分過少則相反,曲的酶活力較高。  加水量的多少依據制曲季節原料的品種和原料本身的含水量來調整,一般高溫純小麥制曲的加水是應為粗麥粉重量的37~40 %左右。小麥、大麥、豌豆三種原料混合制曲時,加水量一般控制在40 ~45 %,如洋河大曲加水量為40 ~43 %。另外,加水量的多少還和原料粉碎細度、原料含水量,制曲季節、曲室條件有關,一般夏季大于春、秋。制曲加水時還應考慮水質和水溫,要求水質清潔,為了保證曲料溫度適中,冬季右預先將水調溫到30 ~35 ℃再用來拌料,其它季節可直接用自然溫度的水拌料。  3.踩曲成型  曲料混和均勻后,通過人工踩制或進入踩曲機(壓曲機)壓成磚塊形狀成為曲胚。若人工踩曲先把拌和的曲料迅速裝入曲模(或稱曲箱、曲盒),踩曲者馬上用足掌先在曲模心踩一遍,再用足掌沿四邊踩兩遍,要求踩緊、踩光,特別四角定要踩緊,不得缺邊掉角,中間可略松。曲胚一個面踩好后翻過來再踩另一面,每塊曲坯重量不得相差0.2kg 踩好后的曲坯排列在踩曲場上,剛一收汗即運入曲房,否則曲坯排水分逐漸蒸發,入房后容易起厚皮,培曲時不掛衣(曲胚表面微生物難以長出)。  4.翻曲  第一次翻曲至關重要,及時放向翻曲是制好曲的關鍵,翻曲過早,曲坯的最高品溫會偏低,制成的大曲白色曲多;翻曲過遲,黑色曲會增多。生產上要求黃色曲多,因為黃色曲釀制的酒香味較濃郁,這是由于曲坯溫度控制不同,引起微生物的消長速度及其代謝產物的轉化不同。要看釀什么酒,用什么曲藥,有些需要活化,有些不需要哦!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黃曲霉等將淀粉分解成糖類,稱為糖化過程;第2步由酵母菌再將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這是白酒。 啤酒和葡萄酒一般就只用酵母菌綜合其他網友回答,要看釀什么酒,用什么曲藥,曲藥的糖化力、液化力多少,曲藥的用量,下曲時的溫度,發酵期長短,這些都要注意的。

5,釀酒需要準備些什么釀酒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釀酒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 由于釀酒用的原料不同,所用的微生物和釀造過程也不一樣。以白酒、啤酒、葡萄酒為例加以說明: 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質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麥、小麥、大米、碗豆等,其釀造過程大體分為兩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黃曲霉等將淀粉分解成糖類,稱為糖化過程;第2步由酵母菌再將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濃,主要是在發酵過程中還產生較多的酯類、高級酯類、揮發性游離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啤酒:以大麥為原料,啤酒花為香料,經過麥芽糖化和啤酒酵母酒精發酵制成。含有豐富的co2和少量酒精。由于發酵工藝與一般酒精生產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營養物,從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啤酒中酒精含量一般為15度,或更低。 葡萄酒:以葡萄汁為原料,經葡萄酒酵母發酵制成。其酒精含量較低(約9~10%)較多的保留著果品中原有的營養成分,并帶有特產名果的獨特香味。在工藝上葡萄酒的釀制要經過主發酵和后發酵階段,后發酵就是在上述主階段釀成后要貯藏1年以上繼續發酵的過程。、做好各種原始記錄從投料開始,知道成品酒處理的整個過程都要做好筆記。如投料日期、配料配比、溫度、發酵情況、發酵天數,何時蒸餾、出酒率、酒質、存在問題等等都應一一記錄在冊,以便總結經驗,查找原因,不斷改進和提高。 2、攪拌工作(1)攪拌次數:333,222,01010(一個數字代表一天的攪拌次數)。(2)攪拌時間:3-5分鐘攪拌一次,敞開3-5分鐘再密封。(3)攪拌方式:以“+”字方式攪拌,把底部糧食往上翻動。從發酵開始(即發酵液開始冒小氣泡時)每天或至少兩天要攪拌一次,要充分攪拌容器底部的原料起來,使所有的原料都能有機會與曲種混合接觸,從而使所有原料都能得到均勻的徹底的發酵,所有淀粉均能發酵稱為乙醇,從而提高出酒率。 3、控溫工作(1)品溫:發酵桶內28℃-30℃最好。(2)室溫:一般15℃-40℃,最佳20℃-30℃(日夜溫差不超過10℃)(3)冬天升溫采用生火爐、薄膜密封、恒溫棒升溫,喜愛提愛你降溫采用灑冷水,吹風扇、開窗通風。發酵成功與否的關鍵,除了曲種以外的酒曲溫度的掌握和控制了。新工藝發酵的最佳溫度為25℃-30℃。溫度為20℃-25℃時,發酵期一般為12天左右;溫度為25℃-30℃時,發酵期為10天左右,溫度為30℃-38℃時,發酵期為8天左右;溫度為15℃-20℃時,發酵期要20多天,溫度在10℃時,基本停止發酵。所以,要嚴格掌握和控制溫度,最好能把溫度調到最佳發酵溫度范圍內。如溫度過高,容易感染雜菌、生酸,產生異常發酵,因此要采取降溫措施;如溫度過低,則發酵期延長,因此要采取保溫或加溫措施。小型酒廠可生灰火加溫;大規模生產可采用熟料發酵,或用鍋爐蒸汽余熱加溫、保溫。 4,、密封工作(1)夏天前六天半密封(不加塑料薄膜)后六天全密封(加塑料薄膜)、冬天一開始發酵就用全密封。(2)注意發酵桶投入原料不要太滿,留1/5的空間為宜。發酵容易應加蓋,再用塑料薄膜并用繩索拴牢,使之密封不透空氣。酵母發酵所需空氣,在攪拌過程中會自動得到補充。要隨時檢查塑料薄膜是否破損、漏氣,繩索是否栓牢,漏氣,桶蓋是否蓋上或漏氣。總之,要隨時檢查并及時解決漏氣問題。

6,如何自釀白酒

把原料煮熟,然后盡量搞爛一點,等它冷了,就可以加入酵母(一般農村里面都要買)和均勻,注意:冬天可以適當保留一點熱度,這樣出酒的速度會快一點,然后放入酒壇里面等它發酵(酒壇一定要用開水燙過,不然出來的酒會有點酸),然后過個三到五天(發酵時間和天氣有關系,也和酵母放的多少有關)之后就是蒸酒了~!明白了嗎?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7,自釀果酒需要要怎么釀需要注意什么

直接買就好了,也不貴。檸檬果酒,檸仙醉。富含Vc、Ve、Vp、Va、Vb1、Vb2等多種維生素和Ca、p、Fe、Zn、Mg等許多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增強血管韌性、強化皮膚代謝、增強肝腎功能、排出膽結石、降低膽固醇具有一定療效,還可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口腔潰瘍、壞血病、少兒及老人缺鈣等多種疾病,適合多種人群飲用。自釀果酒需要注意不要沾到水就行,容器要洗干凈,擦干,無水無油。釀酒的容器不要倒滿,要有空氣。下面介紹做法:準備材料:檸檬6個、白酒一瓶、糖300g制作步驟:1、檸檬洗干凈擦干凈。容器也洗干凈,不要有滴水。2、檸檬切薄片去籽兒。3、先切好的檸檬薄片兒,放入容器內。4、一定要把籽兒去干凈,否則會有點苦。5、檸檬放進去后放上冰糖,把白酒全部倒入。6、密封起來搖一搖。7、放起來大概,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左右即可飲用。食材  新鮮的、完整沒有傷口的葡萄。  如果是做蘋果酒桃子酒等,就需要加酵母菌。  一般帶蓋子的瓶子均可,但最好用玻璃瓶。  榨汁機。如果加里沒有榨汁機,可以取兩個大小不一、消毒過的碗,用小碗的底壓葡萄使之破裂。  70%的酒精或洗潔精或開水,消毒用。  步驟/方法  1、材料的選擇與處理  選擇新鮮的、完整沒有傷口的葡萄,榨汁前先將葡萄沖洗,但不要反復多次沖洗,防止洗去附著在葡萄表面的酵母菌。之后再出去枝梗,因為去枝后有傷口,易被雜菌污染。  如果是做蘋果酒桃子酒等,就需要加酵母菌。干酵母粉某些超市中有賣,可能和面粉放在一起。具體使用方法請見包裝上的說明。  2、防止發酵液被污染  (1) 榨汁機要清洗干凈,并倒置晾干,因為水中有大量微生物。  (2) 發酵瓶要清洗干凈,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潔精洗滌,或用開水燙然后冷卻到室溫。  (3) 裝入葡萄汁后,封閉瓶口。裝瓶時要留大約1/3的空間:①先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消耗O2后再進行酒精發酵;②防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CO2造成發酵液溢出。  (4) 瓶口處不要沾染上葡萄汁和果肉,防止雜菌在瓶口繁殖造成污染。  (5) 在發酵過程中,每隔12h左右就將瓶蓋擰松一次(注意,不是打開瓶蓋),以放出CO2,防止瓶內氣壓過高引起爆裂。  3、控制好發酵條件  在制葡萄酒的過程中,要將溫度嚴格控制在18~25℃,時間控制在10~12d。  4、最后過濾  過濾時有條件的話用濾紙;如果沒有用紗布過濾掉較大的果肉渣,然后靜置幾小時,此時瓶底會有一層粉末似的渣滓,慢慢傾倒出上層清液,若仍不清澈,多次重復即可。  個人經驗  其實溫度控制也沒那么嚴格,但過高(比如30℃)或過低(比如10℃)效果確實不佳。  葡萄皮的色素并不會有很多溶入發酵液中,因此顏色會比較淺,想看市面上的葡萄酒的顏色是不大可能的。  是否被雜菌污染是實驗成敗的關鍵,我們班同學有做餿掉的。我們要時刻樹立這樣一個觀點:微生物就像神一樣無處不在。但也不要過于擔心,正如上文所說“在缺氧、……受到抑制”。  可以用加糖的方式提高酒精濃度:發酵3天左右后向瓶中加白糖,加的時候瓶蓋不要開太大,一次也不要加太多,防止細胞失水過多死亡。但酒精對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大約在濃度為10%~12%的時候酵母菌全部死亡,因此度數不會再高。  如果發酵時不冒泡了,有兩中可能,一是葡萄糖不夠,二是酒精度濃度過高。鑒定方法:向瓶內加適量糖,靜置一段時間,若冒泡,則是原因一,此時你可以選擇加糖提高酒精濃度,也可以選擇停止發酵;若不再冒泡,則是原因二,此時可以結束發酵了。  如果想縮短試驗時間且不提高酒精濃度,可以適當多加一些酵母菌。  品嘗時請作好心理準備,可能會很酸或者很辣或者有什么奇怪的味道,如果過于詭異請不要再喝。    注意事項:  1、挑選水果的的時候,要選優質果實,不要選那些開裂、腐爛或是發霉的果實。霉變等果實帶有霉菌,用于發酵釀酒,會導致水果酒里帶有霉菌毒素,像黃曲霉素等霉菌毒素是致癌的,此外,這類霉變水果發酵,會產生更多甲醇,甲醇也是人體有害的物質。  2、不少家庭有用洗潔精或是果蔬清洗劑等洗滌劑來清洗水果的習慣。用于釀酒的水果,由于沾有泥塵等雜質,因此也需要清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洗滌劑清洗,否則,洗滌劑會去除殺死過果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不利于釀酒過程中的發酵。還有的家庭習慣用鹽水清洗果蔬,用于釀酒的水果也不建議這樣做。可以用涼白開清洗。  3、很多人的自釀果酒的知識來自于葡萄酒,往往愛自作聰明,直接把葡萄酒的釀制知識用于制作其他果酒。事實上,自釀其他果酒,不可完全照搬葡萄酒釀制技術。  葡萄不需要去皮釀造,而荔枝等果皮無法食用的水果,必須要去果皮后再釀造,否則,釀出來的果酒里甲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過高。  4、葡萄是不去核釀酒的,但是,有些水果必須要去核后再進行釀造,否則,釀出來的果酒不但有一股苦澀味,果核發酵后還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枇杷是必須要去核釀酒的,荔枝則去不去核均可。具體水果去核與否,大家可以查資料或是咨詢專家權威,切不可盲目模仿葡萄酒的技法。  葡萄表皮有天然酵母菌,釀造葡萄酒的時候不需要加酵母菌,但很多水果表皮缺乏天然酵母菌,或是去皮后除去了酵母菌,因此,需要加人工培育的酵母菌種進去進行發酵,否則,可能無法釀造成功或是發酵不徹底。很多賣食品化工或是日雜百貨的地方都有釀酒酵母出售的。  5、要區分釀酒和泡酒,傳統上像楊梅酒和梅子酒等是泡制酒,而非釀酒,做法是用白酒浸泡水果,因此,制作過程中不需要考慮發酵工藝和流程,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果酒,可以說是保健白酒;而釀制果酒,是對水果進行發酵得到的,必須要嚴格考慮發酵工藝與流程的。  根據泡酒和釀酒的區別,就需要知道什么水果可以釀果酒。很多水果可以進行泡酒,但是,并不是能泡酒的水果就能用于釀果酒,要靠發酵產生酒度,含有淀粉或是糖分的水果才能釀酒,有的水果糖分或是淀粉含量低,就必須要加白糖或是冰糖進去輔助發酵。  最好選擇糖類含量高的水果釀果酒,而不要選擇高淀粉的水果釀酒,高淀粉水果釀造過程中會產生的甲醇含量更高。  6、有的人喜歡自作聰明,想著博采眾長,把眾多水果的口味都融合一起,釀造十全水果酒,于是,把各種水果一股腦放一起發酵釀果酒。其實,這樣的想法挺不錯的,但操作不是這樣做的,每種水果的發酵時間并不一樣,混合發酵容易產生有害物質,真正合理的做法是每種水果分開單獨發酵,釀造出來的各種果酒參考雞尾酒調法,勾兌調配成混合果酒。  釀酒用的容器很有講究,建議用玻璃或是陶瓷容器,不要用塑料瓶罐或是不銹鋼、鋁、銅、鐵等材質的金屬容器,這樣容器會導致釀出來的水果酒里有害物質含量偏高。檸檬酒沒做過,但做過葡萄酒,最好的容器是陶瓷罐,我用的是飲料瓶子,將原料洗干凈,控干水分。擠碎,裝入容器,密封。隔一段時間會產生氣體,膨脹。將容器口的蓋子慢慢擰住,讓氣體慢慢的一點點的流出來。然后蓋緊。不要突然間把瓶口全打開。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