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店酒廠大門,中國賒酒的公司位置

1,中國賒酒的公司位置

中國賒酒公司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南陽盆地東緣,伏牛山南麓。其前由60年代初在“永隆統”古酒館的基礎上聯合組建成的“社旗縣地方國營酒廠”,1993年正式命名為“河南賒店酒廠”2001年改制為“河南賒店酒業公司”,2005年經賒店酒業公司批準成立“中國賒酒營銷公司”。中國賒酒營銷公司是集產品銷售、售后服務一體化的專業營銷公司。

中國賒酒的公司位置

2,河南賒店酒業公司的發展歷程

1949年10月,新中國誕生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賒店釀酒業的發展,在“永隆統”、“永祿美”、“工泉美”三家私營酒館的基礎上,成立了“河南省釀酒工業公司賒店鎮酒廠”,黨組織委派了一名干部叫馮柏巖管理賒店鎮酒廠,成為賒店酒 的第一代“掌門人”。賒店鎮酒廠成為河南省第一家國營酒廠。后來為了擴大生產規模,1954年6月南陽龍泉寺酒廠、唐河縣源潭酒廠合并入賒鎮酒廠。196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社旗建縣,周恩來總理親自將“賒旗縣”改名為“社旗縣”,寓意高舉社會主義旗幟之意,賒店鎮酒廠遂改名為“河南省地國營社旗縣酒廠”。1980年1月酒廠成立了科研所(公司技術中心的前身),由勾兌室、微生物室組成,專門負責新產品的開發及提高白酒質量的研究工作。1990年。經國務院企業管理委員會批準,社旗酒廠被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1992年,正式更名為“河南省賒店酒廠”。1993年企業入選“中國500家最大飲料制造企業”。1997年元月,經河南省經貿委批準再次更名為河南賒店(集團)有限公司。由賒店酒廠、釀酒公司、銷售公司等22個子公司組成。企業發展規模空前壯大,形成了集白酒、酒精、飼料、發電、機械制造、食品、餐飲等多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與法國康明公司合資成立了賒店葡萄酒業有限公司。賒店老酒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銷售網絡不斷擴大,市場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1999年,公司“九五”雙加附屬工程6301平方米科研辦公樓及6964平方米的職工培訓樓的投入使用。改善了企業科研、辦公條件,為職工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了基礎。1997年,公司首次出口臺灣優質高梁酒2000噸!同年,公司成立了中國第一支企業汽車拉力賽車隊。在1997國際汽車拉力賽北京懷柔賽段中名列前茅,吸引了眾多體育界的眼球!耗資3700萬元中標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黃金廣告段位,引起了社會的極大反響!獲得九八年央視天氣預報兩個板塊廣告發布權!通過了中國方圓認證委員會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證,總經理王成來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1年賒店集團在全省同行業中率先改制,成立了河南賒店酒業有限公司。2004年,李灝為董事長、黨委書記。2009年7月23日,公司成功改制,成立了河南賒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以董事長單森林、總經理李剛為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全公司各職能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勇于創新,改革體制,克難攻堅,細化管理,健全機制,振奮精神,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向著高效、跨越的發展道路邁進。

河南賒店酒業公司的發展歷程

3,河南賒店酒業公司的賒店由來

據史料記載,源于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王莽建立新朝后,倒行逆施,欺壓百姓。新莽地皇三年,皇族劉秀決定興兵于宛(今河南南陽市),推莽興漢。一日,在宛東小鎮一劉記酒館,召集眾賢能人士,商議舉義大事。酒館劉老板拿出好酒招待。酒至半酣,計議商定,唯缺帥旗。劉秀抬眼望外,只見酒館酒幌子正迎風招展,中間一斗大的“劉”字耀眼分明。不僅大喜曰:天助我也!遂賒酒旗為帥旗,興兵南陽,大戰昆陽,逐鹿河北,最后定都洛陽。稱帝后,劉秀念及劉老板賒旗有功,遂封酒館為賒旗店,酒為賒店老酒。該鎮亦因此而改名賒店鎮,并一直沿用至今。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在皇宮待客,總拿出兩把酒壺。一把是金質的,一把是銀質的。金壺裝的是紹興黃酒,銀壺裝的是賒店老酒。史載:賒店老酒是好酒,婦孺皆知皇宮有。由此可見,賒店老酒當時已成為宮廷招待用酒了。東漢大科學家、文學家張衡是南陽人。他最愛喝家鄉的賒店老酒。在自己的名篇《南都賦》中,他還生動地記載了賒店的酒風俗:“若全家聚宴,或紀念祖先,或招待遠方朋友,賓主按禮節就座。珍品美玉,琳瑯滿目;招待人員,姿態迷人;傳杯送盅,行動敏捷;贈送禮物,禮節端莊;吹笛彈琴,樂器齊鳴;清角微鳴,聽者增哀;酒后客人辭行,主人踏露相送;賓主日夜歡宴,真乃其樂無窮。”醫圣張仲景也是南陽老鄉。他不僅愛喝賒店老酒,而且還經常用賒店老酒炮制藥酒,為百姓起解沉疴,深得鄉鄰愛戴。隋朝時,南陽大詩人劉斌應邀赴賒店游玩,朋友奉之以賒店老酒。劉斌飲后,頓覺齒生異香,不禁詩興大發,隨搦管揮毫,天成佳句:“縱觴暢飲趙河邊,始知佳釀出賒店。愿學曹植箜篌飲,文思泉涌詩百篇。”更為賒店老酒平添了幾多文豪之氣。明永樂二年(公元 1404年),南陽設藩。崇禎六年(公元 1633年),張獻忠率農民起義軍進入南陽。崇禎八年,他與李自成共商反明大計,席間談至興高處,張獻忠大呼曰:拿酒來,拿賒店好酒來!(見姚雪垠《李自成》)賒店鎮位于漢水支流——唐河上游的潘、趙二河河汊之間,屬南陽盆地東沿。該鎮“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航運發達。清代乾嘉年間,賒店經濟達到鼎盛,一時成為“地瀕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馬,總集百貨”的“豫南巨鎮”,與景德鎮、佛山鎮、朱仙鎮齊名,為全國四大商業重鎮之一。在此發跡的山陜商賈,捐資在鎮中心修建了可與皇宮媲美的山陜會館( 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他們“通商情,敘鄉誼,敬關公,崇忠義”之地。據傳,該會館還被慈禧太后列為第七行宮。慈禧太后所題“龍”、“虎”二字至今仍鑲嵌在大殿檐下的墻壁上。公元 1736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中原,乘船于賒店靠岸。見這里良田美景,商賈云集,酒業非常發達,酒館鱗次櫛比,遂開“永隆統”酒店隱身。因其不以營利為目的,生意異常火爆。乾隆離開賒店后,將酒店交于劉姓伙計經營,規模越做越大,一直成為行業龍頭。光緒年間,永隆統第三代傳人已成為中原第一釀酒大戶,率“永祿美”、“工泉美”等十大酒館成立了行業協會——酒仙社。酒仙社還為山陜會館捐銀數百兩,并贈送“浩然正氣”金匾,至今仍懸于會館大拜殿正中。

河南賒店酒業公司的賒店由來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