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擂臺酒廠,甘肅的旅游景點都有哪些地方

1,甘肅的旅游景點都有哪些地方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查看 回答 敦煌莫高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觀賞價值。 嘉峪關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市,是萬里長城最西邊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業城市,城區街道敞整潔,城區西北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外四周則是廣漠無邊的戈壁灘。嘉峪關風光壯美,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數十米,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山峰陡峭,勢如刀刃,整個山體由油潤細米粒狀黃沙積聚而成。我攀山而上,只覺腳下的沙子會鳴鳴作響,雖深一腳淺一腳,前進一步后退半步,爬山異常艱難,但仍感樂趣無窮。我一鼓足作氣爬上頂峰。此時,頓覺勁風夾著細沙,朝身襲來,鳴聲不絕于耳,身后留下的腳印很快便消失了。據說,狂風起時,從山頂下滑沙礫隨人體下墜,沙山會發出巨大的響聲,平日輕風吹拂時,又似管弦絲竹,因而得名為鳴沙山。鳴沙山的日落景觀更令人陶醉,不可不看,嘆為觀止。 麥積山石窟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于秦嶺西端北側,距城區28公里。鑿于十六國后秦時期,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國第二大藝術寶窟,現存194個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崖閣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朵藝術奇葩,與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麥積山石窟則以獨特的泥塑藝術獨樹一幟。 崆峒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崆峒山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同時還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平涼市城西11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為古絲綢之路要沖,自然景觀奇險靈秀,人文景觀古樸精湛,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之美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可以的話,給個贊哦~ 更多5條 

甘肅的旅游景點都有哪些地方

2,武威都有什么好玩的啊

武威最具代表性的就屬沙漠公園了,它位于城東19公里處,為騰格里沙漠邊緣,是我國第一座融大漠風光、草原風情、園林特色為一體的沙漠公園。游人既可蹬上起伏的沙丘,遠眺浩瀚的西部大沙漠自然景觀,又可穿行于花土叢中領略鳥語花香的沙漠綠化風情。園內沙丘起伏,亭臺不絕。公園開有跑馬場、游泳池以及“大漠亭”、“陶心閣”、“鴛鴦亭”、“桃花亭”等游樂設施。園內沙丘起伏,百草叢生,有梭梭、樺木、紅柳、沙米、蓬棵等沙生植物,并提供沙浴、水浴、滑沙、騎駱駝、游泳等項獨特活動。這里可以使人更多地領略奇妙的西部情趣。馬牙雪山也是不得不去的好地方,它位于天祝縣西部,距天祝縣城35公里處,西北東南走向,東西長約45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主峰白藏語稱倫布什則,意為最高的須彌山,海拔4447米。馬牙雪山因形似馬的牙齒,終年積雪而得名。馬牙雪山山腳有綿延10余公里的茵茵草場,每年農歷6月13日,當地牧民都要在馬牙雪山舉行盛大的祭天池活動。天池被峭壁和懸崖緊緊擁抱,面稱約0.5平方公里,形似月牙,池水清澈湛藍,四季如常,牧民視為圣池。有一巨石聳立于馬牙雪山山頂,中間裂開一縫,仿佛利刃劈就,相傳格薩爾王當年出征時,曾用此石試劍,故名“試劍石”。每到7、8月份,馬牙雪山便有一種獨特的自然現象,若在山頂大聲喧嘩或大吼一聲,立時便會雷聲大作,云霧密布,傾刻間大雨直瀉而下,令人防不勝防。須臾,又霧消云散,那白雪皚皚的雪峰在碧綠草原的映襯下,重新呈現眼前。清晨6時左右,登上烏鞘嶺的帳房山山腰,就能清楚地看到馬牙朝暉。一般分為“晨曦霞光,紅日浴峰,日露灑金”三個階段。在不足一兩分鐘的時間里,慢慢地變成了淺紅,變為金黃,變為乳白,其景觀美不勝收。武威雷臺也是不能不提的,它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甘肅省武威市城北一公里處。這里古樹參天,湖溝縱橫,綠樹掩映中一座氣勢巍峨的宏偉古建筑群屹立在高約十米的夯土臺上,占地一萬多平方米,這就是揚名海內外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的山土地。雷臺也稱雷臺觀,因臺上有明天順年間重修的雷祖觀得名,是古代祭雷神的地方,為河西道教勝地。建筑有山門、二平門、雷祖殿、三星斗姆殿、東西廊房、東華閣、西華閣等,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六九年,在雷臺下發現丁一座明代大型磚式墓。出土馬俑胸前有銘文“守張掖長張君”,墓內出土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共二百多件。其中一匹三足騰空、右后足踩飛鳥的“銅奔馬”,被中外專家學者稱為“古代藝術之冠”,“世界文化頂峰”,于一九八四年被定為中國旅游標志,堪稱“天下第一馬”。最后就是天祝三峽了,它地處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南部,深處祁連山腹地,東西橫,向63公里,南北縱向68公里,總面積162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5%。境內山高谷深,地貌奇特,山勢峻險,怪石嶙峋。民族風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境內海拔2040―4446米,年均氣溫0.2-0.4℃,聚居著藏、漢、回、蒙古族等多個民族。朱岔峽、金沙峽、先明峽和石門溝組成了風景秀麗的天祝“三峽”森林公園。它處于絲綢古道之要沖,東距省會蘭州144公里,距民航中川機場80公里,國道312線和蘭新鐵路橫穿縣城而過, 景區內公路暢通,可驅車直達各景點,交通通迅十分便利。

武威都有什么好玩的啊

3,最早的原始美術出現在什么時期

石器時代石器作為最古的美術作品完全有站的住腳的充分理由。而且,我們可以完全有信心地得出如下結果:中國美術是舊石器時代石器作為勞動工具源起而發展下來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從最簡單、最原始的形態開始發展的,中國美術也是這樣。舊石器時代是人類主要使用打造石器向大自然展開艱苦卓越抗爭的漫長時代。舊石器不僅是人類勞動技能發展的測量器,也好似人類造型能力發展的指示物。因此要了解造型藝術的歷史就必須從舊石器造型的發展他起。我國舊石器時代初期前段的石器造型,這是指早期猿人制作的石器。元謀猿人用石英制作粗糙的刮削器。山西芮城西侯度早更新世中部地層中發現具有初步類型分化的石器,是用比較大的石片,用單向打擊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西侯度石器的發現證實了我國有十分悠久的石片技術傳統。我過舊石器時代初期后段,藍田猿人制作的石器類型增多,北京猿人制作的石器形狀漸漸趨向規整。在《2002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一書中載:浙江安吉上馬炊舊石器遺址,出土一百余件石制品。該遺址的文化內涵,在華東乃至中國南方地區舊石器時代中都是罕見的。其年代可能始于距今50萬~ 60萬年前,背面片疤和臺面后緣可見修理痕跡,顯示當時的石片技術已相當嫻熟。到我國舊石器時代中期,早期智人制作的石器,石器類型顯著分化,形式日趨穩定,其中大荔人的刮削器,器型很小,開啟了后來小型石器的先河。他們選擇石材注意用料用色,為出現石器準備了條件。山西省汾河流域丁村人的石器繼承了早期石器的石片技術傳統,這時制作的三棱大尖狀器,鋒尖銳利,三棱棉隊稱,器型厚重,顯示了古人的高度技巧。晉北地區許家窯人的石器,型體變小,形狀對稱,原料中出現了少量色彩優美的瑪瑙。到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這時晚期智人制作的石器采用間接打擊石片方法,更加使石器種類增加,形狀更為均勻對稱,刃部更為銳利。例如,寧夏靈武水洞的尖狀器以器型周正對稱而著稱,山西朔縣峙峪以及河北原虎頭梁遺址的部分小型石器以色彩繽紛之石髓、玉髓為原料,中間穿孔做裝飾品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發現一枚骨針,加工精致,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同時發現大量鉆孔石墜、石珠、磨孔海蟄殼、鉆孔獸牙、青魚眼上骨等佩飾物,在骨骼化石上還發現尸骨旁撒有赤鐵礦紅色粉末。以上事實證明:中華民族的遠古文化有著脈絡清楚、源遠流長的傳統。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終于產生了加工精致、類型豐富、色彩鮮明、形式對稱的打制石器。這些勞動工具在功利前提下,實際上是體現著一定程度的裝飾活動。我們遠古祖先的造型技能與審美觀念,就是這樣從制作勞動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的過程中鍛煉培養起來的。由于勞動工具不斷改進,生產力迅速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和改善,人們終于開始了獨立于物質生產之外的精神生產。為了美化自身和美化生活而制作了裝飾品,并且使用燃料。探索和了解藝術的起源,對我們今人的藝術實踐活動有著深刻的意義。尋本溯源,探究人類對美的初始需求,會更加深刻地理解,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和文化發展,今人的造型技能和審美觀念已經發展到了如此的高華水平。精神的審美需要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隨著物質生活的發展,人類必然對美提出愈來愈高的要求。先秦、秦漢美術(一)先秦美術先秦美術的成就主要體現在青銅藝術、玉器雕刻等方面。1、青銅器藝術先秦青銅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達到繁盛,出現大批制作精美、系列不同的青銅器物。青銅器的造型莊重典雅,體現出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青銅器紋飾富于時代特征,主要有獸面紋,鳳鳥紋等想象中的動物形象。商代青銅器具有酒器多、銘文短、造型凝重結實、紋飾繁密雄奇的特征。代表《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西周青銅器延續商代風格,食器增多,銘文加長,中后期的造型與紋飾開始趨于簡率,出現了樸實舒暢的明朗風格。代表《毛公鼎》春秋青銅器適應社會的需要,出現了模印、失蠟等新工藝,形成了形制奇巧富麗、紋飾繁密剔透的特征。代表《蓮鶴方壺》戰國青銅器以日用品為主,具有富麗堂皇、光彩奪目的風格。2、玉石雕刻新石器時代晚期,玉從石器中分離出來成為工藝品。商周玉器有“禮玉”“佩玉”等。3、戰國帛畫我國現今發現最早的獨幅繪畫實物是湖南長沙楚墓出土的兩幅帛畫。《人物龍鳳圖》《人物馭龍圖》(二)秦漢美術秦朝與兩漢是我國民族藝術風格確立和發展的時期。秦漢統治集團將雕塑和繪畫作品用于政治思想教化,具有宣揚統治者功業,表彰功臣,顯示王權威嚴等功能。1、秦漢雕塑秦漢雕塑使統治者宣揚威嚴,統一人民意志,昭示后代的重要方式與手段。(1)秦兵馬俑 發現于陜西臨潼西楊村。秦兵馬俑是秦代近衛軍的寫照,起著守衛陵園的象征作用,其非凡的氣勢和規模,體現出對秦始皇統一中國這一歷史功業的紀念。兵馬俑利用雕塑群巨大的體量和空前的數量,形成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雄強氣勢,使人產生畏而難忘的印象。(2)漢代石刻我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刻雕像,是陜西長安常家莊北的牽牛像和斗門鎮內的織女像。霍去病墓石刻 共有立馬、臥馬、躍馬、臥虎等14件,全部用花崗巖雕成。是一座富有意境的英雄紀念碑。代表《馬踏匈奴》(3)漢代陶俑俑是古代用于殉葬的物品。起于春秋戰國時期,秦漢盛行,題材多是衛士、奴仆、樂舞伎或牲畜等。代表:山東濟南無影山出土的《樂舞雜技陶俑盤》。東漢作品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擊鼓說唱俑》(4)青銅鑄像《馬踏飛燕》 甘肅武威擂臺東漢墓出土。雕塑將奔馬飛鳥兩者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以鳥的疾飛襯托馬的神速,構思巧妙,造型精美,富于想象力。奔馬的重心通過一足集中在鳥背上,達到力學上的平衡穩定。2、漢代繪畫漢代繪畫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1、社會生活。2、古圣先賢。3、神仙靈異。題材內容包羅萬象,目的只是勸善戒惡,宣揚儒家的倫理綱常思想。漢代的繪畫以帛畫和墓室壁畫最具代表性。馬王堆漢墓帛畫 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墓和3號墓。在墓的內棺棺蓋上,覆蓋著T形旌幡帛畫。畫面主題思想是引魂升天。畫中神禽異獸,姿態矯健生動,富有奇特的想象力,畫面勾線挺拔,線條流暢韻致,設色莊重典雅,以暖色為基調產生詭異、華麗的效果。漢代墓室壁畫 興起于西漢早期,流行于東漢。代表:望都一號東漢墓壁畫,內蒙和林格爾東漢墓壁畫3、漢畫像石與畫像磚畫像石畫像磚是漢代厚葬習俗的產物。畫像石產生于西漢,盛于東漢,魏晉之際實例很少,故稱漢畫像石。畫像磚起源于戰國晚期,盛于漢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繼續流行。畫像磚的藝術高峰期為東漢。畫像石重要作品:山東長清孝堂山石祠畫像石。山東嘉祥武氏祠畫像石。畫像磚重要作品:《弋射收獲》《荷塘漁獵》4、秦漢工藝美術漢代青銅工藝向著世俗日用方向發展,最有代表性的器物為銅鏡和銅燈。《長信宮燈》 河北滿城竇綰墓出土。作為燈具,它有獨特的實用功能。作為工藝雕塑,它設計精巧,宮女造型優美,有極高的藝術水平

最早的原始美術出現在什么時期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