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知道盡可能多的啤酒和方便面品牌
嘉士伯:丹麥啤酒。世界銷量前列,知名度較高,在各地有工廠。但口味較大眾化,登不了大雅之堂,喜歡贊助足球賽,在廣東有工廠。香港電影里的勞動人民比較愛喝 喜力:荷蘭啤酒,其老板是荷蘭首富。口味較苦,廣泛被知識分子所選擇,從其廣告風格及據所贊助的網球賽便可品出其口味。強調孤身奮斗,是獨身奮斗人士的首選。不知還記不記得衛星中文臺所播的一個喜力的廣告:黑白片,一名歐洲移民踏上美洲新大陸的第一件事,就象找到他的史弟,然后一起去啤酒館喝喜力啤酒。 貝克:德國啤酒,口味實在,就象德國人,成功人士的首選。 百威:美國啤酒。美國拳擊賽不折不扣的贊助商。酒味清香,因其橡木酒桶所至。美國鄉村文化愛好者的首選。在武漢有工廠。 虎牌:新加坡啤酒。東南亞知名度較高。搞垮巴林銀行的利森首選。味道一般,名氣大于味道。感覺上是搖滾歌廳喝得較多。牛B人士的選擇。喜歡贊助兄球賽等需要激情的比賽 朝日:日本啤酒。味道清淡,跟日本人一樣沒有內涵,愛國者別喝。 麒麟:日本啤酒,同上,就跟日本清酒一樣,能把嘴里淡出個鳥來,沒有味道。 健力士黑啤:愛爾蘭出產。啤酒中的精品,我的至愛。味道獨特,出差人士的首選,老外辦事前的催情劑。有一股濃濃的生殖器的味道,非常感性(性感 科羅娜:墨西哥釀酒集團。世界第一品牌。美國人的首選,酒巴愛好者的最愛。味道就象她的名字一樣動人。喝了科羅娜,你才知道什么是啤酒。 臺灣統一獅子座帶有龍眼味的啤酒。 泰國獅牌:這是一種我見過的最獨特的啤酒,味苦,夠勁,沒有黑啤的騷勁,又比普通啤酒有味,絕對是酒友們的最佳選擇 老撾的老牌啤酒。在印度支那名氣很大。和東南亞國家的啤酒一樣,是東南亞愛好者及享樂人士的首選之一。http://www.ppsj.com.cn/v/index111.html方便面康師傅 統一 今麥郎 華豐 白象 華龍 農心 好勁道巧面館 日清 小浣熊 http://www.ppsj.com.cn/v/index41.html
2,中國啤酒系列所有名字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查看
回答
親親您好,我是小黑,一個專門服務于生活類問題的小弟,請您稍等一下哈,查詢到結果后馬上為您解答。?????
國產的常見有:青島,哈爾濱,雪花,金威,力加外國的常見有:百威,喜力,健力士,生力,太陽啤
雪花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產、經營啤酒的全國性的專業啤酒公司。總部設于中國北京。其股東是華潤創業有限公司。目前華潤雪花啤酒在中國經營超過95家啤酒廠,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個區域品牌,共占有中國啤酒市場23%的份額。也上榜中國十大啤酒品牌排行榜。青島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國營青島啤酒廠, 1903年由英、德兩國商人合資開辦, 是我國*早的啤酒生產企業。品牌價值805.85億元,居中國啤酒行業首位,是世界品牌500強、中國品牌500強。哈爾濱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00年,是中國*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產的哈爾濱啤酒是中國*早的啤酒品牌,至今仍風行于中國各地。是中國大陸第五大啤酒釀造企業。也上榜中國十大啤酒品牌排行榜。燕京燕京啤酒經過多道工序精選優質大麥,燕山山脈地下300米深層無污染礦泉水,純正優質啤酒花,典型高發酵度酵母,不遺余力追求技術**,始終以中國人口味為堅持,真誠制造中國人的啤酒。藍帶藍帶啤酒創始于1844年,已有150余年的歷史,曾多次獲世界性博覽會**獎。該公司引進美國全套生產設備,選用優質原料和藍帶酵母、酒花,由美國釀酒專家指導,按照美國藍帶的傳統工藝生產。嶗山嶗山啤酒是青啤公司*早參照青島啤酒生產技術標準進行生產的**品牌,也上榜中國十大啤酒品牌排行榜。其原料控制標準、過程生產工藝標準、成品標準,均按照青島啤酒“質量一致性”的技術標準統一制定。生力廣州生力啤酒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由香港生力啤酒(廣東)有限公司和廣州啤酒廠共同組建。生產制作的啤酒屢獲****評選會授予多項今金獎,深受啤酒飲家歡迎。本公司于1997年通過ISO9002****管理系統,確認生力產品時刻保持*佳水準。
更多1條
3,關于海珠啤酒的一些資料
要給2004年的中國酒業梳理出個條理來是件難事。啤酒業的收購硝煙此起彼伏,葡萄酒業的標準之爭、高端風潮漸迷人眼,黃酒業的春光乍現,還有白酒業的救亡運動,無論是發力高端還是五糧液絞殺子品牌的行為都為我們提供了充分、難以取舍的題材,也為我們在2004年度留下了難以抹去的記憶。 長城,張裕建酒莊決勝高端 事件回放:2004年7月,投資額達1.38億元、占地6000多畝的中糧酒業煙臺長城酒莊正式啟動,該酒莊將落戶山東煙臺蓬萊的南王山谷。而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商張裕公司與法國葡萄酒大王卡斯特聯手出資4000多萬元建成的2000多畝的張裕·卡斯特酒莊,已經于兩年前開業。各葡萄酒生產商紛紛依托酒莊,提高自身在高端葡萄酒市場的競爭力。 10月,張裕宣稱,再投入3000萬元用于蛇龍珠葡萄種植基地的發展。這是迄今為止國內葡萄酒制造商在單一原料方面投資額最大的一次。為其高端策略再下一城。 點評:在國外,葡萄酒莊是葡萄酒傳統工藝與高質量相結合的象征。因為葡萄酒莊是傳統的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葡萄酒銷售的場所。要擁有葡萄酒莊,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葡萄園,并有一流的釀酒師,具有豐富的釀酒技術,以保證葡萄酒的質量。 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消費已經進入了中低高檔兼備的良性金字塔循環。老的葡萄酒生產銷售經營體系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發展,面對洋酒兵團和他們身后幾百上千年的葡萄酒底蘊,中國葡萄酒企業已經發起中國特色的“洋務運動”與其競爭。 三大啤酒巨頭哄搶東莞事件回放:2004年5月30日,金威拉開了啤酒巨頭“東莞爭奪戰”的序幕。 當天,金威與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簽訂投資意向書,在東莞建設規劃產能40萬噸、首期產能20萬噸的金威啤酒生產基地。 7月10日,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莞常平鎮政府簽約。按照約定,珠啤將在東莞投入10億元建生產基地,年產啤酒50萬噸。據了解,該生產基地于明年中期投產,屆時將成為珠啤除廣州之外的第二個重要生產點。 僅僅是一個月的時間,8月27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也宣布,投資6.8億元在東莞建新啤酒廠,設計產能30萬噸,11月動工。 點評:三大巨頭紛紛大手筆落子東莞,正是突顯出東莞乃至廣東在國內啤酒市場的核心地位。據專業人士估計,2004年東莞啤酒消費量達25萬噸,到2008年將成為廣東第二大啤酒消費市場。同時東莞更是進入珠三角腹地,輻射江西、湖南、廣西等“泛珠三角”的重要陣地。 并且在經過一番圈地運動之后的國內啤酒市場,可供開拓的空間越來越小,利潤也越來越微薄。而據廣東省啤酒行業協會的有關統計:啤酒銷量只占全國市場總量8%的廣東,利潤卻占整個行業的近1/3。以珠啤、金威等為代表的廣東啤酒行業噸酒利潤一直高達300元-400元,為全國平均利潤水平的5到6倍。 AB、SAB哈啤收購戰 事件回放:2004年6月,世界第一大啤酒巨頭美國安海斯-布希國際公司(簡稱AB公司)投資51億港元,在香港股市上全面收購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的已發行股份99.66%的股權,將百年哈啤這個地方品牌收入麾下。 此次收購可謂一波三折。5月4日,SAB在港宣布,以每股4.30港元的現金全面收購哈啤所有已發股份,與4月30日哈爾濱啤酒停牌前一天每股3.225港元的股價相比,溢價約33.3%。針對SAB對哈啤的全面收購方案,AB公司則開出了更高的反收購價格。其在6月1日宣布,以每股5.58港元向哈啤提出全面收購建議,較SAB所提出的以每股4.30港元的收購建議價高出接近三成的溢價。 6月2日,SAB表示考慮提高其斥資43.1億元收購哈啤,然而哈啤最終還是拒絕了SAB公司的收購建議。無奈之下SAB在6月7日宣布,撤回以每股4.30港元自愿收購哈爾濱啤酒股份的建議,并接納AB以每股5.58港元收購哈爾濱啤酒的建議。 點評:無疑AB的此次天價收購,不僅將影響到國內啤酒市場的行業格局,還將影響國內幾大啤酒巨頭日后的收購成本,使得內地啤酒市場的股權競爭更趨激烈。 哈啤通過股權轉讓,一躍成為世界最大啤酒企業中的重要一員。在成功收購哈啤后,AB則有機會將哈啤部分股權與青啤互換,或再組策略聯盟,借哈啤在東北市場的地位,協助青啤擴展東北,與華潤啤酒展開競爭。 華夏長城稱雄廣東 事件回放:12月28日,華夏長城在廣州花園酒店召開了進入廣東市場15周年的盛大紀念活動。 廣東是我國酒類銷售大省,國產葡萄酒三大品牌——長城、張裕和王朝對此陣地的爭奪從來就沒有停過,而最早進入廣東的華夏長城葡萄酒,一直以來就占據著老大的位置。與此同時,2004年是進口洋葡萄酒關稅大幅下調的一年,洋葡萄酒以低價戰略大舉進攻中國市場尤其是華南市場,在這場中外葡萄酒的決戰之中,華夏長城葡萄酒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中糧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夏長城酒業有限公司連慶介紹說,1989年,第一瓶華夏長城干紅進入廣東市場,從此開始與廣大嶺南酒迷結下紅酒之緣。15年來,在繁華都市的時尚組合里,華夏長城一直擔當著廣東干紅葡萄酒舞臺上的主角,成為紅酒摩登時代的寵兒。2004年華夏長城干紅在全國市場銷量超過300萬箱,廣東銷量突破100萬箱,出口銷售連續15年居全國首位。 “回首華夏長城葡萄酒入主廣東市場的15年,是在洋酒最集中的地區爭奪市場主動權的15年,是最先為長城品牌在全國市場樹立典范窗口的15年。”中糧酒業總經理曲?表示,華夏長城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廣東市場功不可沒。 點評:說長城,離不開其航空母艦級的集團背景——中糧。中糧酒業是世界500強中糧集團旗下負責酒類板塊管理的全資企業。半個世紀以來,該公司通過自身遍布海外的市場網絡,是最早成功把青島啤酒、古越龍山和塔牌紹興酒打入國際市場。同時,把世界許多知名酒類陸續引進國內市場,在國內與國際酒市場之間架起一道金橋。對長城品牌遞進式投入和建設,中糧酒業是按照特色鮮明、優勢互補、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戰略軌跡走過來的。 半汁葡萄酒退出市場事件回放:從今年7月1日起,半汁葡萄酒產品將不在市場上流通。由于該酒不符合葡萄酒必須采用純葡萄汁經發酵制成的國際通行標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各生產企業于2003年5月后停止生產此酒,其在市場上的流通時間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 半汁葡萄酒除了葡萄原汁外,還加入了水、糖、香精等成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三精”加一水。由于半汁葡萄酒中的含汁量目前尚無法準確檢測,一些生產者弄虛作假,任意降低葡萄汁的含量,甚至根本不用葡萄汁,造成葡萄酒業的無序競爭。 點評:取締半汁葡萄酒,這將加速我國的葡萄酒產業的洗牌。據統計,中國市場上半汁葡萄酒占據了2/3的市場份額。新規范的執行,將使原先消費半汁酒的那塊巨大的市場陡然懸空。并且,隨著葡萄酒行業標準不斷的規范,以前偷工減料的一些雜牌小廠,因為生產成本的提高將難以生存,也為我國大型葡萄酒企業繼續做大做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事件回放:早在2001年,茅臺酒就將“喝酒保肝”作為其重要的宣傳口號,也是國內市場上最早打健康牌的企業。 茅臺酒護肝風波到了2004年,這種宣傳更加變本加厲。茅臺酒的相關介紹文章稱:“科學驗證,茅臺有益健康——正確、適度飲用茅臺酒的人,不僅不會導致肝纖維化并繼發肝硬化,反而有護肝的保健作用。這一結論已獲得了由國內9名著名肝病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肯定。”在茅臺酒的企業網站上,也有喝茅臺酒有益健康的宣傳。 2004年10月,這種宣傳遭到了強烈的質疑。國內一媒體刊出了一篇題為《白酒護肝被指商業炒作,茅臺酒遭專家質疑》的報道,稱在第13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上,有專家強烈質疑“喝酒保肝”,認為涉嫌學術商業化。 在此文發表后,國內眾多媒體和學者對茅臺健康問題紛紛提出了質疑。 點評:在食品行業,概念營銷的方式屢見不鮮,也無可厚非。健康是人們選擇食品時分量很重的一個訴求點,自然也特別受到食品宣傳口號的青睞。 白酒能護肝嗎?茅臺酒的健康宣傳,在常識面前都顯得蒼白,更何況是一些醫學專家。我們不懷疑在這些質疑聲的背后有茅臺對手的身影,但企業在宣傳的時候,需要的是科學、客觀和負責任的態度和原則。古越龍山6000萬奪央視黃金段廣告權 事件回放:2004年11月18日,古越龍山、浙江致中和酒業等黃酒企業分別在央視2005年廣告招標中大額中標。浙江致中和酒業有限公司以4593萬元,拿下新聞聯播前15秒、焦點訪談前后各10秒和5秒的半年廣告播放權,而去年一年該公司的廣告總投入僅為3000多萬元。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招標中也大有斬獲,以6000多萬元的價格,奪得了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段廣告權。 據了解,2003年中國黃酒產銷量160萬噸,去年全年產銷量大概能夠突破180萬噸,僅在去年上半年,黃酒銷量就同比增加了39%。 早在10月15日,中央電視臺廣告部主任郭振璽就向外界透露,2005年的“標王目標”及廣告貸款的重點扶持對象為汽車、輪胎、金融保險以及黃酒業,央視將聯合民生、招商兩家銀行,對重點行業的企業推出“廣告貸款”。 但是,業界對黃酒能否推廣普及到全國提出了很大的疑問,因為黃酒一直主要在江浙地區及國外部分市場銷售。 點評:啤酒、紅酒和白酒這“三駕馬車”一直主導著酒業的發展。近兩年來,黃酒作為酒類市場的“第四勢力”正悄然崛起。此次,黃酒業在央視的大額中標,對于黃酒業的發展又將是一個重要契機。不久的將來,黃酒很可能成為帶動酒業發展的新的引擎。
4,統一集團高層管理人員都有誰
資料來源: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uni-president.com.cn/about-3.asp)========================================================執行董事羅智先先生 59歲,本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羅先生亦擔任本公司大部分之全資附屬公司之董事及/或董事會董事長。羅先生于1998年9月加入本集團,負責本集團整體策略計劃及管理。彼于食品及飲料行業擁有逾30年之經驗。羅先生目前擔任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統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大統益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長及太子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之副董事長,另擔任臺灣神隆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及臺灣證券柜臺買賣中心上柜公司德記洋行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彼亦為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企業」),為本公司主要股東(定義見香港法例第571章期貨及證券條例),董事長與統一企業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除外),(統稱「統一企業集團」)關聯企業旗下116間成員公司之董事。羅先生擁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彼為統一企業創辦人高清愿先生之女婿。陳國煇先生 47歲,本集團之執行董事兼財務長。陳先生于2011年5月加入本集團。陳先生亦擔任本集團于中國之所有全資附屬公司之董事及/或監事。陳先生亦為蘇州工業園區華穗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民馥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之監事,而本集團持有上述公司之50%權益。彼亦為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團擁有權益投資之公司)之董事。1997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間,陳先生曾任職統一企業,并于財務管理方面擁有逾19年經驗。陳先生持有英國斯特萊斯克萊德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非執行董事侯榮隆先生 51歲,本公司非執行董事,侯先生于1993年2月加入統一企業集團,現為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企業」)總經理。侯先生歷任廣州統一企業有限公司分公司經理、珠海麒麟統一啤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銷售部長、北京統一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及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營銷企劃室總經理和人資總監。侯先生于食品飲料行業有逾23年經驗并持有中國北京清華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蘇崇銘先生 58歲,本公司非執行董事。蘇先生于2007年8月加入本集團。彼于2000年8月加入統一企業集團,現為統一企業之副總經理、統一企業集團旗下之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及臺灣神隆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該等公司均為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蘇先生亦為統一企業集團旗下24間成員公司之董事。蘇先生于銀行及財務管理領域擁有逾30年經驗。于加入統一企業集團前,彼曾于花旗銀行臺北分行擔任副總經理。蘇先生于1988年任日本東京西武百貨之財務專員,于1990年獲委任為東京Nortel NetworksAsia╱Pacific之高級專員。蘇先生持有愛荷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圣德先生 61歲,于2007年8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于銀行及金融業擁有逾32年經驗。彼現擔任卓毅資本有限公司之主席。彼亦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及雄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獨立董事,以及臺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臺星科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在此之前,陳先生于2005年至2012年期間擔任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北亞及大中華地區)之總經理。陳先生于2005年擔任中國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現在被稱為中國信托金融控股(股)公司)總經理,并于2003年至2005年期間擔任中國信托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2001年至2003年擔任花旗集團臺灣法團業務地區主任及地區主管以及于1998年至2001年擔任花旗集團亞太金融市場區域主管。彼自于花旗銀行及花旗集團擔任之各類職位中獲得廣泛財務管理經驗,且因接待食品及飲料行業客戶而獲得該行業一般知識。陳先生持有密蘇里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陳志宏先生 56歲,于2015年12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現為香港科技大學財務學系及管理學系兼職副教授。陳先生于2005年加入蘇黎世保險集團(「蘇黎世」)管理層,彼于2005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間于蘇黎世亞太區擔任多項高級管理層職務,而彼于蘇黎世之最后職位為中國區主席。加入蘇黎世之前,陳志宏先生為羅賓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以及羅賓咸永道北京分所主管合伙人。陳志宏先生亦為九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836);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60);及中國民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45)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均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及非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8032),該公司于聯交所創業板上市。由2005年至2014年1月,陳先生擔任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336,其股份于聯交所主板上市)的非執行董事。陳志宏先生持有羅德島大學頒發的會計學理學碩士學位及強生威爾士大學頒發的會計學學士學位,并為美國執業會計師。范仁達先生 55歲,于2007年8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現為東源資本有限公司之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彼亦為同方泰德國際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06)、利民實業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29)、上海實業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563)、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387)、天福(開曼)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6868)、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05)、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96)、國開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62)、香港資源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882)、勒泰商業地產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12)、同方友友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868)及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811)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均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彼持有美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路嘉星先生 60歲,于2007年11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現為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董事。彼亦為中國服飾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146)主席及執行董事及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538)獨立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路先生于2013年5月8日辭任中國釀酒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非執行董事(現稱中國北大荒產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039)。路先生于商業領域擁有逾22年經驗并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數理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學士學位。 高級管理層劉新華先生 45歲,本公司總經理。本集團的日常營運及董事會所指定策略及方針的實施乃委派本公司管理團隊負責,管理團隊由劉先生領導。劉先生曾任統一中投之營銷企劃室總經理兼戰略委員會總召集人。彼于食品及飲料行業具有22年策略營銷經驗。劉先生于1994年7月加入本集團,自此參與本集團行銷及經營企劃事務。彼于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期間,擔任成都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之四川省食品銷售公司總經理。彼于2008年8月至2014年9月擔任統一中投食品事業群總經理。劉先生持有中國西南交通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學位。 張伶先生 47歲,于1994年10月加入本集團,于1994年至2009年期間在本公司不同的子公司,如南昌統一企業有限公司、沈陽統一企業有限公司、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擔任市場行銷管理工作。張先生于2010年1月擔任本集團食品事業本部品牌經理,于2014年10月聘任為本集團食品事業本部總經理,在食品工業領域超過21年工作經驗。張先生擁有華中科技大學漢口學院工學學士學位,在職期間曾接受各級行銷管理培訓課程。趙念恩先生 39歲,于1999年4月加入本集團,于2000年3月至2006年10月歷任昆山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推廣主管、業務主管、乳飲事業部主管,2006年10月起擔任本集團包裝水產品業務主管,于2014年10月起擔任本集團綜合飲料產品業務主管,于食品及飲料行業擁有逾17年經驗。趙先生持有上海海事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魏志仲先生 47歲,于1999年加入統一企業臺灣食品部,2003年加入本集團,至2010年曾任于食品群、綜合飲料事業群、果汁事業群品牌經理及投資企劃組經理,2010年擔任PL(Private Label)代工事業部新事業BU,2011年調任子公司上海統星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貿易總經理,2012年擔任貿易事業部總經理,2013年始為本集團果汁事業群總經理,于食品及飲料行業擁有逾22年經驗。魏先生畢業于美國賓州爵碩大學企管碩士。 陳瑞芬小姐 43歲,于2009年2月加入本集團附屬企業廣州統一企業有限公司,至2011年10月以前在集團附屬企業廣州統一企業有限公司及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從事市場行銷管理工作,2011年10月調任本集團茶事業本部擔任副總經理,并于2013年7月正式聘任為茶事業本部總經理。在加入本集團之前曾于美國惠氏藥廠臺灣分公司、頂新國際集團及永豐余等集團任職市場行銷管理工作,累積有19年食品快消品相關經驗。2006年進入頂新國際集團旗下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大陸工作,至今有10年大陸工作經驗。陳小姐持有臺灣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及臺灣國立中興大學EMBA上海班碩士學位。 陳國煇先生 47歲,本集團之執行董事兼財務長。陳先生于2001年5月加入本集團。陳先生亦擔任本集團于中國之所有全資附屬公司之董事及或監事。陳先生亦為蘇州工業園區華穗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民馥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之監事,以及煙臺統利飲料工業有限公司之董事,而本集團持有上述公司之50%權益。彼亦為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團擁有權益投資之公司)之董事。1997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間,陳先生曾任職統一企業,并于財務管理方面擁有逾19年經驗。陳先生持有英國斯特萊斯克萊德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彭家輝先生 45歲,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彭先生自2008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間曾任職于本公司,并于2014年9月起再次加入。彭先生為智盛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之董事,彭先生擁有23年財務管理及公司秘書專業的工作經驗。彭先生持有香港理工大學公司管治碩士學位、工商管理(會計學)學士學位,并為香港特許秘書工會和英國特許秘書及管理人員工會的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