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十分適合女性朋友飲用,因為葡萄酒具有美容養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等功效。女性朋友經常飲用葡萄酒不僅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而且皮膚也會逐漸地變得細膩有光澤,是很多人的選擇,那葡萄酒如何保存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長期保存葡萄酒的方法
葡萄酒雖然耐久存,但也相當脆弱。恒溫酒柜(保存酒的地方)最理想溫度約在10至15℃之間,不過最重要的是溫度必須恒常穩定。因為熱脹冷縮最容易使葡萄酒滲出軟木塞而加速氧化。尤其在夏季,恒溫酒柜與室溫相差太大,在取出葡萄酒時敏感的酒會受到傷害,所以自動控溫的酒窖或酒柜在夏天將溫度略為調高一些。
70%-80%的濕度儲存葡萄酒效果最佳。太濕軟木塞容易腐爛,太干則易使軟木塞失去彈性,無法緊封瓶口。用冷氣或冰箱都會降低濕度,此時可以利用水盆裝潮濕的沙子或碎木屑來改善。酒窖或酒柜中不要留有任何光線,日光燈、霓虹燈直照都會造成酒變質,產生還原變化,發出濃重難聞的味道。在夏季時存酒的房間拉上窗簾以避陽光不失為最佳選擇。
短期保存葡萄酒的方法
高溫對葡萄酒的傷害遠不及端溫差變化來的大,忽冷忽熱的天氣,連人都容易生病更何況是嬌矜的葡萄酒。要避免開關冷氣或日夜溫差的影響。可以將酒存在保麗龍箱子內,在里面放入一杯潮濕的沙子,就兼具保濕功能。然后用紙包起來放在不長開關的儲物室或是壁櫥的最底層,與地面接觸的地方。冰箱過于干燥或溫度過低,但只要將酒用紙包住,灑一點水再放進塑膠袋內封起來,放入冰箱的蔬果保鮮盒內可以同時達到低恒溫,潮濕又能免除雜味可謂一舉多得。
夏天開了瓶葡萄酒,但又無法一次喝完那就得趕快用抽真空塞把它封上,然后放進恒溫酒柜。沒有酒柜的話,就把酒豎著放進冰箱以減少接觸空氣的橫切面,避免氧化加速。但要記得這都只是權宜之計。
葡萄酒——眾多繪畫名著靈感的源泉
葡萄酒是生存的見證,但并不都是卑下的生存,眾多的藝術家從中找到了神圣和生活力的結合。想想著名的古希臘諸神之一的狄俄尼索斯(Dionysos)吧:大地之神、葡萄之神,與季節的循回相聯系,代表著秩序、勞作和文明。再如基督教堂,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為大多數名畫提供了素材。上帝創造了水和地勢。而人則創造了葡萄酒和風景。畫家和雕塑家很顯然對此為敏感,例如達·芬奇(LeonardadaVinci)。直到今天,在很多教堂中仍然可看到眾多的、各個時期的有關葡萄和葡萄酒的繪畫和雕塑作品。
無論是宗教的葡萄酒,還是非宗教的葡萄酒。無論是高雅的葡萄酒。還是普通的葡萄酒,多數畫家都抵擋不住它多彩的顏色以及多種形狀的酒杯、酒瓶的誘惑。在他們的作品中,靜止的實體與葡萄酒生動的光澤形成鮮明的對比。藝術家們始終愿贊揚葡萄酒這一大地之子,因為它可使他們更容易表現內在的信心甚至是夢想。畢加索可能是少數非常例外的畫家,他幾乎只喝水,只是有時才喝少量的葡萄酒。而凡·高則相反。他有時甚至將畫筆浸入葡萄酒中,從而將他的焦慮變成了歡樂。
文學作品和民間藝木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葡萄酒作為幸福和歡樂的源泉之一,是宴席中的主角,對各個時代的描述都證明了這一點。無論是中國及東方的詩人,還是古希臘一拉丁的文學家,都將他們的文筆浸進了葡萄酒。但對葡萄酒有時是過于夸張的描繪,并沒有使有關技術方面的文獻黯然失色。早在公元前三世紀,馬貢·德·卡塔吉(MagondeCathage)就在其農業的專著中講述了葡萄栽培;在公元65年,科呂邁爾(Columelle)又進一步講述了葡萄酒釀造和葡萄栽培技術。
在民間藝術中,葡萄酒則成了聚會、交流和溝通的象征,它成為交談的話題,和表示相互尊重的紐帶。無論是鄉村的手工藝品,還是對年歷的想象;無論是日常用品或服裝裝飾,還是村莊或葡萄莊園的建筑藝術或雕塑,葡萄和葡萄酒在世界上大多數產區都無所不在。
葡萄酒在音樂作品中的體現
因為沒有任何杰出的作品將它們放在首位進行贊頌。我們只能找到一些有關這一題材的片斷,如莫扎特的《香擯氣息》,法里雅的《葡萄酒的香味》,維瓦爾第《四季》中的片斷《葡萄收獲與女人們的快樂》等。但是沒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我們認為其他的大師們在創作他們的某些作品時,未必沒有從葡萄酒中獲得靈感。例如,據說貝多芬就曾經想將他以民間歡樂為題材的《第十交響樂》在酒神節時完成。
在音樂之中,毫無疑問葡萄和葡萄酒在《祝酒歌》以及各產區的民間作品中才得到了最歡樂和最的體現。。例如其拉里斯(Morax)曾這祥描述瑞士的維威葡萄酒節:“當酒神巴克科斯在他披頭散發的女祭司們抬舉著,向狂歡的人群伸出酒杯時,好象所有的人都在葡萄酒中表達了他們的夢想。”
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在何時
就如同建在古巴比倫城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被徹底毀掉一樣,文明古國巴比倫的文獻大都湮滅了,卻留下了有價值的《漢穆拉比法典》(CodeofHammurabi)。漢穆拉比(公元前175O)是巴比倫王朝的第6代國王,自公元前1792-前1750年統治巴比倫。他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并把首都巴比倫城(位于伊拉克巴格達之南88公里)建成財富顯赫的商業和行政中心。漢穆拉比在位期間,提倡科學,獎勵學術,頒布了著名的《漢穆拉比法典》。法典被刻在巴比倫馬爾杜克神廟內一座閃長巖石柱上。這282條法律包括經濟條款、家庭法,以及刑法和民法。其中就有4條是關于酒的買賣以及飲酒的規定。據專家們的意見,該法典中所指的酒就是葡萄酒。因此,古巴比倫的《漢穆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
綜上所述,葡萄酒最喜歡的環境是無光無味、安靜通風、帶點潮濕又恒溫的酒窩。要在現代的居家環境找一個這樣的地方還真是不容易,除了在高檔豪宅中騰出一個空間,能夠選擇的余地就不多了,不是在為恒溫酒柜做宣傳,而是為了能讓從各地搜集來的美酒有個像樣合適的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