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經過發酵、存放、調配、過濾、裝瓶等過程后才可發售,而發售后的酒與開瓶喝之間又經長途運輸、長短不同時間的存放等等,所有這些對酒的品質都會有影響,所以,在喝到一瓶好酒的時候應該感到慶幸,因為它成功地闖過了上述那么多的關口,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更好的存儲葡萄酒吧!
如何保存葡萄酒
葡萄酒裝瓶后儲存是一個陳年的過程,它關系到葡萄酒在瓶中陳年的質量,亦會影響到酒的品質。所以如何更好的儲存葡萄酒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首要問題就是氣溫偏高。如果一瓶長期在低溫環境中儲存的葡萄酒被突然暴露于高溫之下,會引起酒體的過激反應,葡萄酒也是有生命的,溫度過大,會嚴重影響葡萄酒的口感,使她變得粗糙,味道失去平衡感。因此,在夏季儲酒時應注意縮小與外界氣溫的差異,可適量的將儲存溫度上調1—2℃。
然后就是到了雨季,空氣濕度也會稍大于70%。濕度偏高會使得葡萄酒瓶的軟木塞容易產生霉菌,導致木塞腐化,并將霉味傳導到酒液當中。如果葡萄酒是用螺旋蓋的,基本上不會存在濕度影響酒質的問題,因為螺旋蓋蓋不會因為濕度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對于用軟木塞密封的葡萄酒,在夏季儲存時盡量將濕度保持在65%以下,這樣就可以軟木塞不會產生霉變而影響到酒質。
另外兩個影響葡萄酒品質的因素—光線和振動都是非常容易控制的。一般大量儲存葡萄酒的企業或個人都會選擇在地窖或倉庫中存放。當然,放置葡萄酒的空間應該清新,若在空氣污濁的環境中存放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口感。
葡萄酒的適飲期
葡萄酒的適飲期可分做為兩種,一種是成長期,也就是酒在酒瓶里會變化的期間,在這段期間酒的單寧會柔化而且會增加風味。另一種是維持期間,也就是在這一段時間內酒的風味不會增加,但也不會減少。
當然過了維持期間后酒的果味香氣會逐漸消失,這時酒再放下去只會變的更差。不過很多酒會在陳年期間進入所謂的“靜止期”,或是所謂的“睡覺期”,這樣的情形屬于成長期,因為過了這一段時間后酒的復雜度會增加而且風味會改變。所以該儲藏的酒應該是屬于類型的酒也就是屬于成長型的酒,至于屬于第二種類型的酒應該盡早喝完,不要存放過久使飲用時酒已經開始走下坡。
從顏色識別葡萄酒酒齡
“酒是陳的香”這句俗語對葡萄酒并不一定適用。葡萄酒是一種活的、有生命的產品,有一個從年輕到衰老的生命周期。因生命力不同,葡萄酒有新鮮型和陳釀型之分。世界范圍內每年生產的葡萄酒大多數是新鮮型的葡萄酒,生命較短,不過一兩年時間,有的葡萄酒甚至在出廠幾個月后便開始老化,不再適合飲用,因此需要盡早飲用。而具備陳年能力的葡萄酒,雖然可存放5年、10年或更長時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酒質也會逐漸走下坡路,也并不是儲存越久越好。下面就教您如何從顏色輕松鑒別葡萄酒的酒齡。
白葡萄酒會呈淡淡的黃,顏色加深變成金色。這個時候再不喝就衰老了,如變成琥珀色和土黃,這瓶酒基本走到生命終點。年青的紅葡萄酒,一般呈紫色或深紫色,顏色變成櫻桃紅或寶石紅的時候,說明這瓶酒已經開始成熟,喝起來。如果變成棕紅色或磚紅色,普通的紅葡萄酒就變老了。
葡萄酒的聞香方法
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然后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接觸,以便酒的香氣釋放出來,再將杯子靠近鼻子前,再吸氣,聞一聞酒香,與次聞的感覺做比較,次的酒香比較直接和輕淡。
第二次聞的香味比較豐富、濃烈和復雜,酒香可分葡萄本身所發散出來的果香,發酵時所產生的味道、以及好的葡萄酒成熟后轉變成的珍貴而復雜、豐富的酒香.葡萄酒中含數百種不同的氣味,一般分成五類.類是植物香味,主要屬陳年香味;第二類是動物性香味,是耐久存的紅酒經過常年的瓶中培養后出現的香味;第三類是花香味,是年輕的葡萄酒中比較常有的香味,久存之后會逐漸變淡、消失;第四類是水果香味,這是年輕、新鮮的葡萄酒中常有的香味,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會變成較濃重的成熟果香;第五類是香料香味,是來自橡木桶的香味,大部分則屬于葡萄酒成熟后發出來的香味。
聞酒時,應探鼻入杯中,短促地輕聞幾下,不是長長的深吸,聞聞酒是否芳香,是否有清純的果香或氣味粗劣、閉塞、清淡、新鮮、酸的、甜的、濃郁、膩的、刺激、強烈或帶有誘惑的羞澀。
綜上所述,影響葡萄酒儲存的要素有四個,主要是溫度、濕度、光線、振動,其中溫度和濕度在儲存中最為重要。一般來說,葡萄酒儲存的最佳溫度是13℃,最佳濕度為60%~70%。夏季儲酒是最重要,也是最應該注重保存質量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