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出現應不晚于東漢,即迄今有16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1998年8月,在成都市錦江畔以外發現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遺址,這是我國迄今發現連續生產白酒長達800年的酒坊實證,是一種得到很多人喜歡喝的酒,那什么的白酒才是好酒呢?相關介紹如下!
如何選購優質白酒
消費者愛喝的酒才是好酒,也就是說,要口感好,綿柔舒適;第二,對消費者健康有益或危害最小的酒才是好酒,即飲后副作用小,喝后過來的快。一條是主觀感覺標準,一條是客觀健康標準,這二者兼備,就是中國現代白酒的市場評價標準。
因而,在現代生產技術條件下,在現代消費推動下,白酒在繼承傳統白酒精華的基礎上,需要更加突出綿柔、低度、健康的理念,它才是傳統白酒的現代發展,是與時俱進的中國白酒。
醬香型白酒鑒別方法
醬香型白酒的酒體應該是微黃或無色透明的,清澈透亮,無懸浮物,無沉淀。倒進透明玻璃酒杯中時,產生酒珠越大越多且消失得慢的酒質越好。輕輕搖一搖,掛杯時間長為佳。有些造假者會在酒中摻黃色。經過太陽的暴曬,摻黃色素的酒體顏色會變淡,且放置室內后不能恢復原狀。
取一滴酒置于手心中,然后使兩手心接觸摩擦稍許,酒生熱后發出的氣味清香,則為上等酒;若氣味發甜,則為中等酒;若氣味臭苦,必為劣酒無疑。喝一小口,含在嘴中體會酒體是否豐滿,滋味是否協調,回味是否醇凈悠長,再慢慢吞下,然后閉嘴讓酒味經鼻腔慢慢出來,如果是好酒,你會感受到非常濃郁香醇的味道。
白酒的沉淀物來源
1、白色沉淀
主要是因為白酒加漿調度的用水硬度過高,將鈣鎂等離子帶入酒中,致使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下降而逐漸析出,生成鈣鎂的鹽類白色沉淀。
2、乳白色絮狀沉淀
主要出現在氣溫較低的冬季。高級脂肪酸及其霉類等大分子物質含量較高的白酒,在酒精度較低,溫度降至0℃左右時,會出現失光、混濁現象,溫度繼續下降或經一段時間存放,便產生絮狀沉淀,當氣溫回升時,此現象隨之消失。
3、其他沉淀
當酒中溶進較多的鐵離子,儲存時二價鐵離子氧化為三價鐵離子,生成棕黃色沉淀,酒中若經常接觸銅器,會溶進銅離子而產生淺藍色沉淀。
醬香型白酒的種類
1、捆沙酒
也叫“坤沙酒”或“坤籽酒”,也就是常說的正宗的醬香型白酒,是嚴格按照傳統的貴州茅臺酒工藝進行生產,生產周期長達10個月,出酒率低,品質;其靈魂是“回沙”工藝,即是將原料經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也就是常說的987生產工藝);并經過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夠出廠,其高粱不能夠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
2、碎沙酒
即用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稱為“碎沙酒”,“碎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此類醬香型白酒生產成本相對較少,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中低檔產品基本都屬于該類。
3、翻沙酒
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釀出的酒稱為“翻沙酒”,“翻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質差。此類醬香型白酒生產成本低,屬于目前市場上的大眾化產品。
4、竄香酒
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后的產品,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幾元到20幾元一瓶的醬香型白酒,基本都是這類產品,這類產品嚴格來說,并不是醬香型白酒。
選購白酒,除了掌握白酒的基本特征,主要的是要在正規地方選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