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是什么酒,黃酒有什么特征

  黃酒,我國的民族特產,其中以浙江紹興酒為代表的麥曲稻米酒是黃酒歷史悠久、有代表性的產品。是用糯米經浸泡、蒸煮、發酵而釀成的,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這8種氨基酸,可被人體全部吸收,對組織細胞的生成和修補及一些、抗體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酒精濃度為15度左右,酒味醇和,是很多人都喜歡喝的酒,相關的介紹如下!

Content wei xin jie tu 20210224231721

  黃酒是什么酒

  黃酒是我國古老的飲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因初的黃酒酒液黃亮,色澤澄黃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稱為黃酒,經歷代人民的辛勤勞動,不斷完善釀造工藝,使我國的黃酒在世界上達到了較高水平。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黃酒主要是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為原料,經過特定的加工釀造過程,使原料受到酒藥、酒曲、漿水中的多種霉菌、酵母菌等的共同作用而釀成的一類低度原汁酒(壓榨酒)。含有糖分、糊精、有機酸、氨基酸、酯類、甘油、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它常有芳香,鮮美醇厚,品種多樣,形成特有的色、香、味、體。

  黃酒和花雕酒的區別

  1、花雕酒是黃酒的一個分類,屬于黃酒

  花雕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屬于黃酒,但是不同的是,花雕酒是正在發酵中的黃酒,是黃酒中的“奇葩”。一般黃酒會經過“浸米-蒸飯-淋飯-落缸發酵-壓榨-炙酒-封壇”7大工序,待工序結束之后將黃酒靜置一段時間即可開壇飲用,但是花雕酒在發酵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食用或者直接封壇。

  2、黃酒和花雕酒實際上區別并不大

  黃酒和花雕酒除了工藝上有所不同之外,實際上區別并不大。在選材上,黃酒多是采用稻米、黍米、以及糯米作為原材料,配以泉水、酒曲進行釀造,而花雕酒多是采用糯米和麥曲進行釀造。在選材上,黃酒比花雕酒的選材更多,更為豐富,但是實際上區別并不大。

  3、花雕酒的名字來源

  花雕酒作為黃酒的一個分類,他是特別的。他的特別不僅來源于釀造工藝的差別,還有其中蘊含的文化。花雕酒又名狀元紅或女兒紅,為古時江浙地區人們自釀的黃酒,因瓦罐或土罐外面雕有龍鳳、花草、魚鳥而得名花雕。

  花雕酒名字的來源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花雕”原名“花凋”,紀念“花之早夭”。

  相傳以前浙江地區的人家,在女兒滿月那天會將幾壇黃酒埋在園里,直到女兒出嫁的那天再取出請賓客共飲,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女兒紅。但如果這戶人家的女兒早夭,所埋的酒便不再稱作“女兒紅”,而是“花凋-花已凋謝”,因太過悲切故改稱為花雕。

Content xia zai 1

  黃酒的主要種類

  1、干黃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0G/L。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2、半干黃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于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為“加飯酒”。我國大多數黃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黃酒

  這種酒采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于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產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4、甜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采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藥,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于100G/L。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

  喝黃酒的好處

  黃酒以糯米、小麥、鑒湖水精釀而成。酒性溫和,集醇厚、甘順、柔和、鮮爽于一體,甜、酸、苦、辣、鮮、澀六味調和,酒體和諧中庸,與中華文化相得益彰,無疑是藥用酒的上乘之選。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和熱量,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保健品。據科學測算,黃酒中含有糊精、麥芽糖、葡萄糖、脂類、甘油、醇、維生素及有機酸等,這些成分經貯存,終使黃酒成為營養價值極高的低酒精度飲品。

  此外黃酒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黃酒中氨基酸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數倍,故被譽為“液體蛋糕”。每天適量飲用可以化瘀,預防血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從而起到、舒筋強骨的保健功效。

  古人崇尚以黃酒養生

  一般而言,適當喝些黃酒有益于身體健康。以酒治病可追溯到夏代,夏禹時期已經能釀酒,同時發現了曲,開始了有多種浸泡而成的藥酒。在現知古的漢族醫學方書《五十二病方》記載了內外用黃酒配方30余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酒有開佛郁消沉積,通膈噎而散寒飲,治泄瘧而止冷痛。酉是酒的初文,醫學繁體字“醫”,充分體現了古代的醫療活動離不開“酒”字。殷商時代的甲骨文曾記載的“鬯其酒”,就是一種色美味香的藥酒,既能用于祭祀也能用于醫療。在把糧食作為寶貝的遠古年代,用糧食釀造出來的美酒自然是珍貴的上品。

  《詩經》里:八月剝棗,十月獲稻。此為春酒,以介眉壽。到了隋唐藥酒使用為廣泛,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藥酒方80余個,涉及、強身、驅邪的內外科、婦科等。我國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有藥材的“酒煮”、“酒浸”的記載。近現代酒制藥材包括酒炙、酒燉、酒蒸等,除有規定者外,一般都用黃酒。穿越千年的黃酒,在勞動人民的經驗積累和現代的科學釀造技術下,更加醇正、芳香。上好的黃酒“清澈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只有具備了上述特點的佳釀,才能配制出藥效、色香味俱全的養生酒。

  綜上所述,黃酒多用糯米制成,黃酒在釀造過程中,注意保持了糯米原有的多種營養成分,與世界上其他釀造酒有明顯的不同。黃酒沒有經過蒸餾,因此酒精含量非常低,飲用后不僅不容易醉酒,同時還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