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的健康功效,如何健康喝酒

  葡萄酒,鮮艷的顏色,清澈透明的體態,使人賞心悅目;倒入杯中,果香酒香年鼻;品嘗時酒中單寧微帶澀味,促進食欲。有22—25種氨基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被聯合國衛生食品組織稱為“最健康的食品之一”,那功效有哪些呢?想的介紹如下!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22254

  喝葡萄酒的健康功效

  1、對腦血栓的作用

  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蘆(Resveratrol),它是一種植物抗毒素,具有血小板凝集作用。葡萄酒中的的藜蘆存在于葡萄皮上,是一種到杉新?葡萄配糖體,在-紅葡萄酒中每升含1微克左右,而在白葡萄酒中只含0.2微克。實驗表明:即使將紅葡萄酒稀釋1000倍,對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仍然有效,率達42%,可減少腦血栓的發生。

  2、預防乳腺癌

  最新試驗結果顯示:以葡萄酒飲料,喂養已誘發得了癌癥的老鼠,發現葡萄酒對癌癥有強烈的作用。美國伊利諾斯藥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選用了桑椹、花生、葡萄皮中-活力最強。美國科學家最近了現,葡萄酒里含有一種可預防乳腺癌的化學物質,位于舊金山葡萄酒研究所的羅伊?威廉姆斯在華盛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他們在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中發現一種有預防乳腺癌作用的物質。這一物質這所以有這種功效,是因為它能抗雌,而雌與乳腺癌有關。

  3、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科學家公布的試驗結果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有助于提高大腦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兩位來自米蘭大學的醫生經進大量實驗發現,適量飲用葡萄酒將促進大腦內產生一定量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促進一種與神經細胞記憶有關的生成。據測定:飲用葡萄酒后這種的生成量比未飲者增強大腦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另一位醫現,肥胖患者在期間適當飲用葡萄酒,將保持旺盛的精力,不會因為節食而萎靡不振,導致記憶力減退。

  如何健康喝酒

  1、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不少“會喝酒”的人總是會在喝酒前“墊一墊”、吃點東西來防止喝醉,這是科學的。食物的選擇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為。足量的蛋白質可以緩解血液對酒精的吸收,比如一點主食、一點肉類和一小杯酸奶就可以作為良好的“酒前餐”,為減少飲酒造成的身體傷害出力。

  2、別“渴著”喝酒

  應酬一般是趕著去的,但就算再趕,也需要在酒前喝一些水,避免“渴著”喝酒。足夠的水分能分解酒精在身體內的作用效果,如果在飲酒前身體處于缺水狀態,而后喝了大量的酒就可能加重酒精對的傷害。應酬前,喝一小瓶礦泉水是不錯的選擇,要記得慢慢飲用,太快飲水可能加劇水對臟的負擔。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22313

  3、不喝起床酒

  “起床酒”并不單指一起床就喝酒,它指的是在沒什么活動身體的情況下飲酒。在飲酒前做一點運動,能夠刺激體內新陳代謝,加速酒精的分解速度。如果時間充裕,不妨提前下車,步行去聚會或者應酬現場。

  4、關注酒瓶上的標簽

  喝白酒時我們常會問“這酒多少度”,38度,42度還是52度?但在喝葡萄酒時,大多數人都會忽略酒的度數。其實同樣是葡萄酒,不同品牌酒的酒精含量也不同。近年來,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不斷攀高,有些葡萄酒已經達到了14%至18%,而過去的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只在9%左右。提示您注意,在選酒時關注酒瓶上的標簽,盡量選擇濃度低的酒。

  5、不喝快酒

  我們常說的“感情深、一口悶”不時尚更不健康,喝酒時不妨和同伴說明一起悠閑地“小飲”。因為喝酒速度越快,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就上升得越快,非常容易醉酒。小口喝酒可以讓身體對酒精的適應度逐漸增強,減緩“一口悶”的刺激造成危險。

  選購葡萄酒的誤區

  1、伏特加、威士忌≠葡萄酒

  伏特加、威士忌都是指一種烈酒,雞尾酒的六大基酒之一。烈酒通常被習慣分為六大類:琴酒(Gin)、威士忌(Whisky)、白蘭地(Brandy)、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和龍舌蘭酒(Tequila)。

  威士忌酒以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玉米等谷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后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一種酒料。

  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制成,而真正以葡萄為原料的酒有:白蘭地Brandy、朗姆酒Rum、雪利Sherry等。

  2、標有AOC或DOC的葡萄酒≠高質量的葡萄酒

  稍有點葡萄酒常識的人都知道,法國葡萄酒中有的酒標上往往標有AOC字樣,這是一個“限制使用原產地命名的法律體系”,法國人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總結自己上千年葡萄酒生產歷史,把不同的地區影響葡萄酒特性的因素采用法律條文的形式進行規范,之后,在歐洲的其他國家也效仿這一法律,形成了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DOC體系。但是,當前很多商業宣傳中,把標注有“AOC或DOC當作“高質量葡萄酒”推介給消費者,造成了消費者面對上千歐元一瓶和10歐元一瓶同一個AOC的葡萄酒而實在無法理解AOC所要傳遞的信息了。

  AOC體系保證的是“葡萄酒的特點與傳統”,而不能簡單地認為“標有AOC的葡萄酒就是高質量的葡萄酒”。

  3、掛杯=好酒嗎?

  “掛杯”現象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比較高,并非好酒的標準。

  比如那年的氣候比較炎熱,導致葡萄的糖分過高、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過高,自然也會出現密集的“酒腿”。而與此同時,炎熱的氣候往往也會導致葡萄的酸度不足,這樣的葡萄酒就會缺乏堅實的結構

  4、具有橡木味的葡萄酒≠高質量葡萄酒

  葡萄酒的歷史中,人們自覺不自覺地選用了橡木作為生產儲運葡萄酒地容器,而經過橡木桶陳釀的葡萄酒也就獲得了一種獨特的風味——“橡木味”。在現代工業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橡木桶的成本顯而易見是相對昂貴的,因此,在市場中,具有橡木味的葡萄酒往往價格不菲。

  橡木桶陳釀葡萄酒,一方面可以增加酒的風味——因為橡木中也擁有一些香氣物質,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葡萄酒的口感——橡木具有透氣性,微量的氧氣透入酒中能夠促進葡萄酒中的單寧物質柔化,另外,橡木桶中的部分單寧也能參與到這個變化過程。但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具有這樣的培養潛質,換言之,不是所有的葡萄酒經過橡木桶陳釀之后都能提升葡萄酒的品質。

  近年來,在葡萄酒的世界里,與追求橡木味道觀點背道而馳,有釀酒師釀造以彰現天然果味為主導的葡萄酒,并且在酒標上顯著的標明:“未經橡木陳釀”,這種風格的葡萄酒也有它忠實的追捧者。

  5、葡萄酒的味道≠酸+澀

  在多次品嘗葡萄酒時,有人疑惑地問:“酒酸不酸啊?”或者“酒澀不澀啊?”在市場中,有人在誤導消費者,把自己手中“酸、澀”的葡萄酒宣傳成為“葡萄酒的特點”。

  采用成熟完好的葡萄、合理的釀造工藝獲得的葡萄酒應當是協調而平衡的,“過酸、過澀、過甜”都不是干型葡萄酒的基本特點。

  6、白葡萄酒是白葡萄釀的嗎?

  紅葡萄酒是由紅/黑色的葡萄連皮和籽一起發酵的。白葡萄酒可以由紅色或白色的葡萄釀成,通常不帶皮和籽。香檳通常是由兩種紅葡萄和一種白葡萄釀成的。

  葡萄的種植要求

  1、葡萄種植地

  要想釀制質的葡萄酒,就先要選擇優質的種植基地,葡萄種植地會將植物分成地、水、氣、風四種屬性,并設法根據一定的理論進行種植時的平衡。在生物動力法看來,葡萄是屬于“水性”的植物,就像太陽系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一樣,為了讓葡萄這種水性的植物結出好的果實,我們要在葡萄園里面種植一些“火性”和辛辣的植物去平衡它,比如說大蒜、姜及含有一些紅色素、帶刺的植物等,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葡萄健康成長,如發芽到成熟階段,會給它配合對應的帶有火性的植物,這樣釀出的葡萄酒會更加醇厚復雜,呈現出水火相濟、陰陽相合的特點。

  2、葡萄園里放牛糞

  葡萄需要肥沃的土壤,才能夠長出優質的葡萄,在葡萄園里放置牛糞,就有肥沃土壤的功效,冬天、夏天把他們放進泥土里6個月左右。然后把牛角挖出并拿出里面的肥料和硅石,再用水稀釋,并噴撒作為泥土的肥料,對葡萄的健康有益,釀制出來的葡萄酒也會具有礦物味道。

  3、石英石噴撒葡萄

  把磨成粉狀的石英石噴撒葡萄,對葉子有防止霉菌的生長,直到農歷月初的時候,月球的地心引力會把地面的水分吸向地面,種子才容易發芽,根莖和葉子才能夠生長的迅速,在農歷月末,月亮夜間亮度和地心引力同時減弱,植物進入休息狀態,適合采收、修枝或移植等農耕操作。

  總之,葡萄酒可以幫助消化并促進新陳代謝。吃飯時飲用葡萄酒可以提高胃酸含量,促進人體對食物中鈣、鎂、鋅等礦物質的吸收。葡萄酒含酚,具有抗氧化劑的作用,退化性疾病,如老化、白內障、免疫障礙和某些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