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內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其中包括一些人體的氨基酸,不過補充營養只是次要目的,這些營養我們通過其他食物也能獲得,不過葡萄酒中還含有一些普通食物所沒有的物質,這些物質對于預防疾病、保證身體健康有益,這才是葡萄酒真正的保健效果,但喝葡萄酒也是有禁忌的,因此,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葡萄酒不能與什么食物搭配飲用吧!
喝葡萄酒忌與海鮮一起喝
紅葡萄酒配紅肉符合烹調學自身的規則,葡萄酒中的單寧與紅肉中的蛋白質相結合,使其相得益彰。盡管富含天然油脂的大馬哈魚、劍魚或金魚,能夠與體量輕盈的紅葡萄酒搭配良好,但紅葡萄酒與某些海鮮相搭配時,高含量的單寧卻會嚴重破壞海鮮的鎂味,甚至葡萄酒自身也會帶上令人討厭的金屬味。如搭配:多弗爾油鰨魚片。
白葡萄酒配白肉類菜肴或海鮮也是通用的好建議。一些白葡萄酒的口味也許會被牛肉或羊肉所掩蓋,但它們為板魚、蝦、龍蝦或烤雞胸脯等佐餐都會將美味推到極高的境界。
喝葡萄酒與醋一起喝不合適
各種沙拉通常不會對葡萄酒的風格產生影響,但如果其中添加了醋,則會鈍化口腔的感受,使葡萄酒失去活力,口味變得呆滯平淡。此時,檸檬水是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其中的檸檬酸與葡萄酒的品格能夠協調一致。
奶酪和葡萄酒是天生的理想組合,只需注意不要將辛辣的奶酪與體量輕盈的葡萄酒相搭配,反之亦然。
喝葡萄酒不能有辛辣東西
辛辣或濃香的食物搭配葡萄酒或許有一定難度,但如果你選擇搭配辛香型或果香型特別濃郁的葡萄酒,那你算是找對了搭檔。
另外,葡萄酒搭配甜食時,它至少應該和所搭配的食物甜度相當。因為如果不遵循這個原則,在與甜食的相較之下,原本美味的葡萄酒幾乎無一例外會變得味道很酸。
喝葡萄酒應該注意什么
1、不在意侍酒溫度
喝葡萄酒一定要講究侍酒溫度。一般來講,喝白葡萄酒需要冰鎮,喝紅葡萄酒的侍酒溫度應稍低于室溫。
然而依然有許多人過度冰凍葡萄酒,或者在喝葡萄酒的時候手握杯肚,使葡萄酒溫度過高而影響其風味。推薦:五大侍酒小貼士
2、喝葡萄酒時不醒酒
喝紅酒的時候一定要先醒酒,因為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葡萄酒中單寧在開瓶前氧化程度是很低的,酒香味封在酒里,喝起來酸澀,果香味淡。
醒酒的目的是讓葡萄酒透透氣,吸收氧氣,充分的氧化,釋放迷人的香氣,降低澀味,使酒的口感柔和、醇厚。同時也可過濾掉一些年份酒的濾沉淀物。
對于年輕的紅葡萄酒,陳釀時間比較短,是較需要醒酒的,經過微氧化醒酒的動作,可使年輕葡萄酒中單寧更加柔順。年份葡萄酒、陳年波特酒和陳年未經過濾的葡萄酒醒酒是為了能有效的去除沉淀。推薦:如何判斷紅酒是否醒酒到位了
除了紅葡萄酒外,酒精度高的白葡萄酒也可以醒酒。因為這種白葡萄酒端出來的時候都偏涼,透過醒酒可以使之升溫,同時還會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一般年輕的新酒基本上提前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比較復雜的是濃郁型的紅葡萄酒,如果儲存年限太短,單寧味會特別強烈,這種酒至少要提前兩個小時開啟酒,使葡萄酒液充分接觸空氣以增加香味、加速成熟。
剛好在成熟期的紅葡萄酒一般提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即可,這時酒體豐滿、酒香醇厚,是較佳的品嘗時間。
3、一杯葡萄酒倒得太多
通常而言,標準的一杯葡萄酒為150毫升/杯,即一瓶標準葡萄酒倒5杯。不過,由于酒杯的形狀、容量和顏色的不同,很難達到規范的150ml。
葡萄酒有哪些常見風格
雖然每個產區、每個品種甚至每個釀酒師釀出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的風格,不過紅葡萄酒也有一個基本的劃分方法,即按酒體來劃分風格。酒體也就是一款酒的結構給人的口感,它不是指酒中的某一項元素,而是所有結構元素給人的整體印象。酒精是影響酒體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高甜度和含量豐富的單寧也能增加酒體,相反高酸則會讓酒體變得輕盈。
由佳美釀制的博若萊新酒是典型的輕酒體紅葡萄酒,由于采用了二氧化碳浸漬法,單寧提取量少,所以給人輕盈的口感。中等酒體的葡萄酒比博若萊新酒質感厚重一些,梅洛、西拉和基安帝葡萄酒都算是酒體中等的例子。酒體飽滿的葡萄酒通常單寧含量高,風味濃郁,接近牛奶給人的口感,加利福尼亞州的赤霞珠和意大利的超級托斯卡納便是其中的典型。
葡萄酒最常見品種
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釀造紅葡萄酒的品種是:赤霞珠、黑皮諾、梅洛、品麗珠、西拉、仙粉黛、桑嬌維塞和歌海娜等。而在舊世界產酒國,由于原產地制度規定了釀酒品種,所以酒標上通常很少出現品種名,僅有產區名。比如,波爾多紅葡萄酒一般都以赤霞珠、梅洛和品麗珠為主要品種,基安帝紅葡萄酒是以桑嬌維塞為主,巴羅洛和巴巴萊斯科葡萄酒則是由內比奧羅釀成的。
總之,葡萄酒搭配食物是個極大的挑戰,需要正確的去選對食物,否則會打破葡萄的風味,建議紅葡萄酒配紅肉,白葡萄酒配白肉類菜肴或海鮮,不要加醋或者各種調味品在葡萄酒配餐上,這樣就可以品嘗到一杯風味十足的葡萄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