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白酒是不是糧食酒?分辨糧食白酒的方式

  中國是個禮儀大國,注重禮尚往來,近幾年白酒行業在國內興起,越來越多的高端白酒也常出現在市場上,雖然給消費者帶來了廣泛的選擇機會,但很多的人對于酒不是很了解,因此,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選購白酒的方式吧!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10937

  辨糧食白酒的方式

  第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在白酒里面,加點白開水進去,如果是糧食酒酒液變得渾濁,而如果是酒精酒的話,加入白開水之后,會變得很清澈,那么從這個狀態可以判斷出,哪種是糧食酒。

  第二種方法:可以在分辨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油,為什么這么做呢?是因為糧食酒里面剛說到了有一些油性物質,是不能溶于水的,那么在白酒里面加入一些食用油,要是真正的糧食酒的話,它就會出現擴散和下沉,那么如果是酒精酒加入了食用油之后,會出現和食用油分層的現象,水和油不能融合,這個做法清晰明了,很容易分辨出糧食酒和酒精酒。

  第三種方法:倒入一部分的糧食酒,用打火機點燃之后,酒液會變得非常渾濁,而且會飄出一種酒糟味出現這兩種情況之后,就可以判斷是真正的糧食酒了,那么點燃之后,并沒有這兩個特征,那就說明并非真正的糧食酒。

  按照傳統白酒的定義,現有大多數健康白酒歸屬于配制酒。

  2013年頒布實施的gb2757食品國家標準《蒸餾酒及其配制酒》里,對蒸餾酒的配制酒如此定義:以蒸餾酒和(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

  同樣存疑的還有健康白酒的功效宣傳是否合法。“輔助降三高,減少肝損傷”、“每天喝一兩,相當于每天吃海參”……各種“健康白酒”的宣傳語或具功效宣傳,或語出驚人。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10741

  針對目前健康白酒的營銷方式,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健康白酒非保健品,屬于普通食品。普通食品不能宣稱具有保健功能及疾病預防功能,因此健康白酒有關降“三高”等功能宣傳實際上違背了相關法律,涉嫌欺詐消費者。

  據了解,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只有保健食品才允許有涉及功效的宣傳。在我國保健食品的27個功能宣稱中,保健酒主要有4項功能,即調節、抗疲勞、延緩衰老、提高缺氧耐受力。“白酒的健康化發展方向值得肯定,但打著‘健康’旗號去忽悠消費者的這種做法不對”,肖竹青認為,順應健康化發展的方向,企業應在嚴把釀造原料、選用有機原料、建立原料可追溯體系和進行工藝創新等方面下足功夫,同時還應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建立誠信健康的市場環境。

  喝白酒的好處

  白酒即是一種調味品,也是一種營養劑,通常每克酒精在人體內燃燒,等到完全氧化之后,其散發的熱量就達到7.1千卡。譬如每克淀粉熱量為4.1千卡,葡萄糖卻只有3.37卡熱量。在以前人們都認為乙醇有著較強的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它在體內代謝燃燒時,不光乙醇本身的熱量散出體外,還能被人體所利用,并且促進其它營養素吸收。

  從醫用方面來看,在睡前飲用少量的白酒,可以平緩的促進身體內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助睡眠的功效,除此之外,飲用適量的白酒可以刺激胃液與唾液的分泌,在健胃、止痛、上都有著一定的功效。很早之前,中醫通常用白酒治病或者將白酒作為強的良劑,而西醫也經常勸告感冒的人適量的飲用白蘭地酒或者用白酒進行外涂,從而起到殺毒消菌的作用。

  白酒的“辛辣”與酒的成分有著直接的關系

  白酒的成分很復雜,除了水之外,還有醇類、醛類、酯類、酚類、酸類、糖類、微量元素、金屬離子等。每一種元素還包括復雜的子類,正是這些物質構成了白酒的口感和風味;發酵溫度過高或者情節衛生不到位,引起糖化不良、釀造環境受到感染,特別是乳酸菌經過反應產生甘油醛和這兩種物質,會進行異常發酵,使得白酒“辣”的風味加重。

  不同香型的酒,比如濃香和醬香,由于香味物質的不同,對口腔刺激程度不同,也會使辣味的感覺不同。還有相同香型的酒,因為工藝不同,口感也會不同。

  評價一種酒的好壞,主要看諸味是否協調各種感官是否平衡,是否具有變化和層次感。造成酒“辛辣”的感覺主要是醛類物質,其中最多的成分是乙醛。

  一般認為,辛辣的酒不如醇厚、綿甜的酒,而造成“辛辣”這一感覺的,主要是醛類物質,其中最多的成分是乙醛。所以醛類物質才是造成白酒辛辣的“真兇”。

  在購買白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謹防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