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紅酒合適

  眾所周知,現在的紅酒市場正在擴大,紅酒也進入了百姓家庭了,大家都能品嘗到紅酒,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紅酒,因此,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選購優質紅酒吧!相關的介紹如下!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20812

  如何選購紅酒

  先了解自己口味的偏好,一般而言,書籍會建議入門者從干白葡萄酒開始。因為干白葡萄酒沒有單寧,不澀口,兼之果味清爽,但很多入門級的朋友會覺得干白太酸,無法下口,建議先嘗試半甜或甜型白葡萄酒,起泡酒或桃紅酒是女性入門者不錯的選擇。

  葡萄酒的種類

  葡萄酒的主要類型包括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起泡酒、香檳、冰葡萄酒、貴腐葡萄酒等,葡萄酒按含糖量從高到低又分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等。

  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顯著的區別在于,紅葡萄酒的單寧含量更高,入口更加苦澀。對于入門者來說,建議先嘗試白葡萄酒,再嘗試紅葡萄酒;先嘗試甜型葡萄酒,后嘗試干型葡萄酒。

  葡萄酒的產區

  世界各國幾乎都有種植葡萄并釀造葡萄酒,但真正意義上出名葡萄酒產國只有幾十個,其中又分為新世界和舊世界葡萄酒。

  “舊世界”是指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及東歐那些傳統的葡萄酒生產國家,歷史悠久,釀酒技術古老,突出個人技藝。“新世界”是指美國、澳洲、南非、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等新興的葡萄酒生產國,歷史較短,工業化生產為主,產品之間品質差距不大。舊世界的酒注重葡萄酒本味,更具有酸澀的口感,而新世界的葡萄酒,注重葡萄酒的香醇,果香更重一點。舊世界有許多產區,比如波爾多、勃艮第、托斯卡納、里奧哈等;新世界也有不少產區,比如巴羅薩谷、獵人谷、納帕谷、邁坡谷、門多薩等。

  葡萄酒的等級

  葡萄酒分級制度是指按照某種標準將葡萄酒從質量上進行分級的一項制度。歐盟葡萄酒法律要求每瓶葡萄酒都要標明其質量等級,但具體等級由各國自己制定,因此各國不同等級的酒較難直接比較。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等舊世界葡萄酒產國有比較健全的葡萄酒分級制度,葡萄酒的質量可以從葡萄酒的級別上進行“粗略”的判斷。

  美國、智利、阿根廷、南非等新世界葡萄酒產國沒有葡萄酒分級系統,葡萄酒的質量一方面以價格為參考,另一方面可以查詢葡萄酒競賽及獲獎情況,葡萄酒專家的酒評和打分很有參考價值。

  葡萄酒的年份

  不少人都以為,葡萄酒的年份越早,其品質就越好,價錢自然也越高。但其實,葡萄酒所標注的年份指的是其所使用的是哪一年采摘的葡萄釀的酒。年份的長短與葡萄酒質量的好壞、價格的高低并不成正比。葡萄酒品質的好壞,主要看的是當年葡萄的質量。因此,有的年份葡萄的產量好,含糖量高,葡萄酒的質量就好;有的年份葡萄的產量少,含糖量低,葡萄酒的質量也就相對較差。年份不是決定葡萄酒質量的關鍵,但年份的標注,確實能為葡萄酒選購提供一定的參考。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20356

  進口紅酒和國產紅酒的區別

  我們國家現在在葡萄酒管理機制上還十分的不足。2004年出臺了《葡萄酒技術規范》,規定本身就與國外有很大差距,我國葡萄酒行業的化之路依然漫長。

  我們國家的葡萄種植起步晚,葡萄的種植除了我們平時注意的光照時間和降水量,還有一個對葡萄酒質量起決定性因素的是地質環境。沒有豐富的礦物質,或者說在地下2-3米以后沒有充足的鈣,及一些其它的對葡萄樹有益的礦物質來滋養葡萄樹,即使國內葡萄樹的年齡逐漸起來了,但是質量還是難以提高。

  國外的老葡萄樹之所以釀出來的酒好,是因為老的葡萄樹樹根扎的深,而且有豐富的礦物質的地區產出的酒往往等級很高,質量很好。國內這方面的管理和檢測基本是空白。

  我國葡萄酒業的大發展只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可見我國的釀酒葡萄大部分是新生代,少有三十年以上樹齡的。這與新世界葡萄園也無法相比。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或有改觀,但現在差距明顯。我們國家的釀酒技術初都是從先進的葡萄酒生產國引進的,特別是近十年來才開始進入葡萄酒生產的企業,但是硬件設備引進比較容易,自己釀酒人員的軟實力卻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提高的。

  大多數的進口葡萄酒生產者,由于受他們所處的葡萄酒文化環境的影響,在釀酒理念以及釀酒人才的實力方面要比國產葡萄酒生產者先進很多。尤其是在舊世界的莊園,或是新世界中比較尊重傳統的酒園。

  國產酒大都是用同樣的工業化方式生產,很少的一部分高端酒會仿照舊世界國家的較傳統的釀造方式,的酒不經橡木桶陳釀,更無窖藏,裝瓶后立即上市。

  當然技術問題以及人才問題,隨著時間的增長,國內會慢慢的跟上世界的步伐。比較的生產葡萄酒的國家,都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可以記載史冊,特別是舊世界國家。例如法國有連續一千多年的釀酒歷史,意大利則更長一些。很多釀酒者把釀出的美酒得到人們的肯定作為他的榮耀,賺錢是其次。國產葡萄酒差距的根源就在于此,釀酒的態度和敬業精神。

  我國在歷史上雖然也有葡萄酒的記載,且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但是沒有能夠傳承至今,更沒有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我國近代的葡萄酒生產起于1892年張裕的創立,但普通人民大眾開始對葡萄酒有所了解是改革開放以后的近20多年。到現在,雖然葡萄酒的身影到處可見,但絕大多數的人們對葡萄酒的認識還很膚淺。

  進口葡萄酒的釀酒葡萄我們常見的品種,還包括智利的長相思、澳大利亞的西拉、阿根廷的馬爾貝克等別具特色的品種,釀出的葡萄酒也地北天南風格各異。而國產葡萄酒絕大多數都是以赤霞珠和梅洛為主要原料,葡萄酒的味道自然也就單一。

  國產葡萄酒的低端價位是50元或60元以下,低端葡萄酒市場一直是國產葡萄酒賴以生存的根基。200元到500元是國產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產品都密集的價區,進口葡萄酒的價位從幾十元到幾千甚至幾萬元,跨度非常大。進口葡萄酒的中檔產品,大抵相當國產葡萄酒的高端產品。因為關稅、長途運費以及保存等費用,進口葡萄酒價格普遍偏高是不可避免的。

  紅酒流入已久,也慢慢被國人接受。但許多人的初次品酒體驗并不是很好,原因可能是你沒有選對入門的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