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文學藝術的王國中,酒有獨特的功效,它對文學藝術家及其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飲,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李白自稱“酒仙”,歐陽修自號“醉翁”,辛棄疾“總把平生入醉鄉”(辛棄疾《添字浣溪紗》),曹雪芹“舉家食粥酒常賒”(敦誠《鷦鷯庵雜詩》),那白酒是如何存儲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貯存白酒的容器有
1、陶質容器:陶質容器主要是指陶壇,是我國歷史悠久貯酒容器,容器的特點是保持酒質,有一定的透氣性,促進酒的老熟。一般名、優酒廠采用傳統的陶壇貯存。
2、血料容器:采用血料紙等做防止酒的滲漏的容器。
3、水泥池:水泥池是一種大型的貯酒設備,有貯存量大、適合貯酒要求、貯存、投資較少、堅固耐用等特點。
4、金屬容器:一般有鋁質容器和不銹鋼容器。
白酒老熟的原理
1、揮發作用
新蒸餾的酒之所以呈現辛辣味以及不醇甜柔和。主要是因為新酒中含有某些刺激性大,揮發性強的化學物質所引起的。剛蒸出的新酒常含有硫化氫、硫醇等揮發性的硫化物;同時也含有醛類等刺激性強的揮發性物質。這些物質是導致新酒刺激味強的主要成分。上述物質在貯存期間,能夠自然揮發,一般經半年的貯存后,幾乎檢查不出酒中硫化物的存在,刺激味也大大減輕。
2、分子間的締合
酒精和水都是極性分子,經貯存后,使乙醇分子與水分子的排列逐步理順,從而加強了乙醇分子的束縛力,降低了乙醇分子的活度,使白酒口感變得柔和。與此同時,白酒中的其他香味物質分子也會產生上述締合作用。當酒中締合的大分子群增加,受到束縛的極性分子越多,酒質就會越綿軟、柔和。
3、化學變化
白酒在貯存中還可以產生緩慢的化學變化。例如:在醇酸酯化過程中,生成新的產物酯,可以賦予白酒的酯香。
酒精是如何被人體吸收的
酒精無需經過消化系統而可被腸胃直接吸收。酒進入腸胃后,進入血管,飲酒后幾分鐘,迅速擴散到人體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帶到,在過濾后,到達,再到肺,從肺又返回到,然后通過主動脈到靜脈,再到達大腦和神經中樞。酒精對大腦和神經中樞的影響大。人體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血液中酒精濃度的致死劑量是0.7%。
飲酒是否真的有益健康
現代的一項調查表明,愛喝少量酒的人心肌梗塞發病率都不高。和飲酒多的人相比,每天只喝一點酒的人,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低。更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不管哪種酒料,都同樣對健康有好處。由于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是在中代謝。長期超量飲酒,可能使飲酒者引發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腹水等;也可使人的記憶力減退,并使大腦造成嚴重損害。一次過量的飲酒引發的急性中毒,會使人在數小時內死亡。
多項研究表明,有規律適度飲酒的人要比滴酒不沾的人更長壽。世界衛生組織曾對每日攝入20克左右酒精(相當于45度的白酒50mL)的男性用概率進行統計,得出的估計壽命可達到高值。這一數量因個性間的差異而略有不同。因此,有規律地和適量地飲酒不僅無害而且有益。可見,酒的益處只有在適量飲用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來。
白酒可以壯膽,同樣也代表著一種與友人親人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