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一大歷史遺產,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它是傳統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結晶,在淵源的歷史推進中,白酒沉積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勢能。歷史文化是白酒品牌較有爆發力的能量,它可以使白酒品牌與生就具備一種歷史神秘色彩,這種神秘色彩在市場中,形成的一種消費向往的激情,增強了產品的品位價值和品牌的信譽度,在豐富品牌內涵和提高品牌質量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有哪些香型呢?相關的介紹如下!
白酒的主要香型
1、醬香型:酒色微黃而透明,醬香、焦香、糊香配合諧調,口味細膩、優雅,空杯留香持久。以茅臺酒、郎酒、武陵酒為代表。
2、濃香型:窖香濃郁,口味豐滿,入口綿甜干凈,純正。如以瀘州特曲、五糧液、劍南春、全興大曲、沱牌曲酒為代表的四川派,以洋河、雙溝、古井、宋河糧液為代表的純濃派。
3、清香型:酒色清亮透明,口味特別凈,清香純正,后味很甜。以汾酒、黃鶴樓酒和寶豐酒為代表。
4、米香型:口味柔和,蜜香清雅,入口綿甜,后味怡暢。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
5、鳳香型:無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豐滿,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凈悠長。如西鳳酒。
6、董香型:清澈透明,藥香舒適,香氣典雅,酸度較高,后味較長。如貴州董酒。
7、豉香型:玉潔冰清,豉香獨特,醇和甘滑,余味爽凈。如廣東玉冰燒酒。
8、芝麻香型:芝麻香突出,幽雅細膩,甘爽協調,尾凈具有芝麻香特有風格。如山東景芝白干酒。
9、特型: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純正,酒體柔和,諸味協調,香味悠長。以江西四特酒為代表。
10、兼香型:目前國內有兩種類型(1)醬中帶濃型,表現為芳香,舒適,細膩豐滿,醬濃協調,余味爽凈悠長;如湖北白云邊酒。(2)濃中帶醬型,主要表現在濃香帶醬香,諸味協調,口味細膩,余味爽凈。如黑龍江的玉泉酒等。
白酒香型的來源
因為有色酒,如葡萄酒,西方有一套完整的法規,從原料到工藝都嚴加規定。并在商標上注明,消費者可以識別。因此,世界各國均采用或借鑒其辦法來進行管理。
白酒是我國的傳統而獨具的產品。釀造工藝豐富多彩,釀制的酒風格千姿百態。為了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相互學習,做好評比,結合我國國情,于60年代中期,對我國白酒的香型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通過對酒內香味成分的剖析,香氣成分與工藝關系的研究,并經釀酒界和專家認可。于1979年的第三屆我國評酒會上實施按香型進行評比。自此。白酒的香型遂為國內廣大消費者接受。
白酒的品評鑒別方式
1、色:就是用眼來觀察白酒的色,一般可以分為無色、澄清、透明、無懸浮物及沉淀等五個層次;品評方法:舉杯對光,用白紙或白布做背景,分別從側面、正面和上面觀察,來確定等級。
2、香:香是用人的嗅覺器官來感覺的。
品評方法:首先,將酒杯端在手里,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來聞,感受其芳香大?。蝗缓螅员亲訛橹行模瑢⒕票笥一蝿?,用鼻子細細品味,確定其香氣是否協調,是否有邪雜氣味;再將酒杯靠近鼻子,對杯子吸氣,然后對其他方向呼出,反復品評數次,辨別香氣是否純正、協調,是否濃郁。
3、味:味道是由舌、口腔、喉等器官來鑒定的。
白酒具有香、甜、酸、苦、辣、澀、咸等七種味道,可以調和成濃(郁、厚)、醇(香、和、綿柔)、甜、(甘冽、綿甜)、凈(尾凈、爽凈)、長(回味悠長)等感覺之間。通常情況下,甜辣在舌尖,酸咸在舌邊,澀味在舌面,苦味在舌根。同時也應注意,品評時,每次進酒量在5ML左右,并在口中分布均勻為宜。
4、格:格就是風格,就是香與味的綜合評價我們山東古貝春系列白酒,采用五糧固態發酵釀制而成,無論是從口感還是香型還是入口回味都是相當具有濃香型白酒代表性的。
白酒稀缺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1、水質的獨特性
俗話說:“佳釀,必有良泉”。水是“酒之血”,水是白酒生產的主要成分,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酒的質量和風味。世界名酒的出產地大都有特別優良質的水,好水出好酒,所以白酒不同產區的水質是影響白酒品類較關鍵的因素之一。
2、曲質的豐富性
曲是“酒之骨”“酒之魂”;白酒大曲的原料,南方以小麥為主,用以生產醬香型及濃香型酒;北方生產清香型白酒,多以大麥和豌豆為原料,不同產區的原料,因地制宜而的特定制曲原料配方與工藝,為白酒的釀造提供了特定的復合微生物群系、多尺度酶系以及廣范的風味前體物質,由此大曲的品質也是影響白酒風格的關鍵因素之一。
3、氣候環境多樣性
白酒不同產區特定的氣候環境是影響白酒釀造微生物群系及其代謝的關鍵因素。微生物群系是貫穿影響白酒釀造“一曲、二泥、三發酵”三方面的主體因素,而特定多樣的自然環境又影響了微生物群系的構架、代謝及其風味物質的形成。所以,獨特而多樣的氣候環境是影響白酒品質的又一關鍵因素。
以上就是關于白酒香型的介紹,總之,白酒是以含低級脂肪酸乙酯為其主體香,國外蒸餾酒大多是以醇香和木香為主,白酒中含乳酸乙酯,醛類物質較多,酸與酯有對應的平衡關系,以及棕櫚酸乙酯等三大脂肪酸乙酯,他們是構成白酒的特征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