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的種類及其主要特征

  黃酒,歷史悠久,較早發源的黃酒是用來養生治病、保健康長壽的。據文獻記載:“上古之人,飲酒治病。”可見較早的藥就是黃酒,“酉”字是酒字的初文,醫學的繁體字是“醫”,可見自古以來的醫療活動,是離不開酒的。在中醫較早著作《黃帝內經》中對黃酒在醫學上的作用就做過專題論述,那種類有哪些大家知道嗎?相關的介紹如下!

Content src equals http imagebos do...

  黃酒種類之傳統型黃酒、清爽型黃酒。

  1、傳統型黃酒:糧食(稻米、玉米、黍米、小米、小麥)制成,品質高,純度好。

  2、清爽型黃酒:糧食(稻米、玉米、黍米、小米、小麥)加酒曲,口味清爽。

  黃酒種類之口味(甜度)分類:傳統型(干黃酒、半干黃酒、半甜黃酒、甜黃酒)

  1、清爽型(干黃酒、半干黃酒、半甜黃酒)

  2、干黃酒(總糖≤15.0,如元紅酒):甜度弱。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3、半干黃酒(加飯酒)(15.1-40.0):甜度次之,多好酒(花雕),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

  4、半甜黃酒(40.1-100,如善釀酒):較甜,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5、甜黃酒(>100,如香雪酒):甜度高,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

  黃酒的產品等級

  傳統型黃酒:優級、1級、2級。

  1、優級、1級外觀基本一致。香氣、口感優級佳,1級次之,2級差。

  2、清爽型黃酒:1級、2級

  3、1級、2級的外觀與香氣一致,1級口味優于2級。

Content wei xin jie tu 20210224232118

  黃酒的品質特征

  1、色澤:橙黃色(至深褐色),傳統型顏色更深,清亮透明,有光澤。

  2、氣味:酒香濃郁,傳統型更醇厚;清爽型較清雅。

  3、滋味:酸、甜、苦、辣、澀五味協調,柔和,無異味。

  黃酒的味道如何

  1、非糖固型物:越高,質地越渾厚。級別越高。(稻米型黃酒高于非稻米型黃酒)

  2、酒精度:適度,品質越好。(傳統型≥8;清爽干型8-15;清爽半干型/清爽半甜型8-16)

  3、氨基酸態氮:越高,品質越好。(稻米型黃酒高于非稻米型黃酒)

  黃酒的包裝方式

  1、壇裝:保持品質好,易損壞,保質期長。

  2、瓶裝(玻璃):品質相對好,價格高,易損壞,保質期長。容量適中。

  3、桶裝(塑料):品質適中、價格適中,不易損壞,保質期長,容量偏大。

  黃酒的做法

  取當年糯米,反復用碾米機碾過幾次,使米粒失去約5%外層,用清水浸泡2天;撈出,送入蒸籠中,用大火加熱蒸煮,蒸籠上氣后,保持15分鐘;(期間用80℃熱水淋洗翻一次,蒸至米粒外硬內軟,無生心)

  然后用冷風或冷水澆淋冷至25℃,按糯米:麥曲:酒母:清水=10:1:1:32的比例,將四者入缸混均勻,密封發酵12小時,至溫度達31℃左右;再保溫發酵4天,期間常加攪拌,接著將酒醪移出降溫至18℃以下,再入缸發酵25天左右,然后入袋壓濾,濾液靜置3天;

  吸出上層清液,將下層清液再入袋壓濾,合并清液和濾液,水浴加熱至75℃,保溫攪拌20分鐘,停止加熱,靜置,分層,虹吸出上層清液,裝入已消過毒的玻璃瓶中,密封得成品。

  相關介紹:

  釀造黃酒工具大部分為木、竹及陶瓷制品,少量為錫制品。主要有瓦缸、酒壇、草缸蓋、米篩、蒸桶、底桶、竹簟、木耙、大劃腳、小劃腳、木鉤、木鏟、挽斗、漏斗、木榨、煎壺、汰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