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失誤!白酒配餐的三大法則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同的酒有著不同的搭配,那么我們在吃的時候擺酒要搭配什么樣的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白酒配殘的三大法則吧。Content u equals 114890064142867422...


  一、白酒配餐原則

  健康原則即在喝酒時進食一些可保護腸胃,減緩酒精吸收,加速新陳代謝的食物。

  護肝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人體在肝臟分解轉化之后才能排出體外,這樣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所以喝白酒時,一定要有幾樣可以保肝護肝的食品。比如糖能夠保護肝臟,下酒菜里有一兩款甜菜比較好,如做些糖醋魚、糖藕片、糖炒花生米等。

  促進新陳代謝

  白酒中的酒精入腸,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人體容易出現蛋白質缺乏。所以下酒菜里應該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如松花蛋、豆腐、雞肉、排骨、魚等等。

  保持酸堿平衡

  飲酒時,雞、鴨、魚、肉菜相對比較多,這些都是酸性食品,為保持體內的酸堿平就必須選擇蔬菜、水果等堿性食品。如炒豆芽、醋菜、桔子、蘋果等果蔬食品。

  減緩酒精吸收

  粗糧薯物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和白酒中的酒精結合,會減緩腸胃對酒精的吸收。其次,這類食物中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比較豐富,能彌補大量飲酒對維生素B1的損失。Content u equals 80763448474264448 ...


  解酒

  此外,醋能與白酒里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具有解酒作用的乙酸乙酯。所以,下酒菜里也不應少了醋,以減少白酒對人體傷害。

  風味原則則是為了食之有味,即白酒和菜的口感、味道、香氣等一定要彼此促進、彌補、增強,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一個基本的指導原則是使食物和酒的特征“相互一致”和“相互補充”或“相互對比”。相互一致,指食物和酒的質感、風味、口味相似;相互對比,指將味覺質感相反的食物和酒進行搭配。

  花生米與白酒就是這個原則的完美體現。花生米的香脆不但提升白酒帶給吃貨們的愉悅感,其香氣還可以彌補酒香的些許不足,而白酒的剛烈又化解在了花生米富含油脂的柔情之中。還比如說有些白酒對味覺的刺激較大,一般的口味很難調動味蕾的狀態,就可吃些口味重的食物。

  節奏原則指食物的分量、溫度與飲酒的頻率相配合。

  食材小巧

  如果這邊還沒咽下去,那邊酒杯就端起來,實在不雅。再備上一些花生米、豆腐塊、松花蛋這類體積小巧的下酒菜就比較好,夾幾筷子吃下去、聊上幾句、再夾幾筷子、咂一口酒——吃、喝、嘮都不耽誤。

  多冷葷

  除了火鍋、燒烤以外,大多數熱菜都不能保溫又保味,沒幾回合就涼了,特別是葷菜,還會凝油或者是成凍,不適合。所以要多備一些涼素菜、涼葷菜為主。

  類似葡萄酒的“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根據不同風格的白酒,資深酒友+吃貨也總結了一些經典的白酒與食物的搭配組合。

  醬香型白酒,醬香醇厚,回味悠長,所以應吃一些味道鮮美的菜肴,比如西湖醋魚、滑汆蝦仁、開水白菜等。這樣菜肴的鮮味剛剛在嘴里淡去,醬香的醇厚又及時填補空缺,而二者的滋味又有明顯差異不會審美疲勞。

  清香型白酒,它的風格是清淡、素雅,所以喝這種酒時,就不宜吃太油膩,口味太重的菜肴。而應該搭配一些味道清淡口感清爽的菜肴,如涼拌素錦、蝦皮白菜、素三鮮等。這樣可以避免清雅的酒香被菜肴濃重的味道喧賓奪主。

  濃香型白酒則與之相反,其風格是濃郁、猛烈,入口時一股濃香直沖肺腑,所以喝這種酒時,通常就應搭配一些味道重油水足的菜肴,比如川菜、湘菜等。這樣一來菜肴的美味配合酒的濃香,可以相輔相成;二來胃里有足夠的油水保護,既不容易喝醉,也有益健康。

  特殊香型白酒,包括特香型、鳳香型的、兼香型等。這樣的白酒有著與其他品種顯著不同的特點:香味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或清爽,或濃郁,或悠長,或兼而有之。因此特殊香型的酒,配菜可謂千變萬化,需要臨機應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即不能掩蓋掉這種酒的特殊香味。Content 54cae421ncc1b63e5 dot jpg q70


  以上的經典搭配組合并不是萬能的,具體的搭配方法還是要在把握原則的情況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來源:網絡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