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歌酒莊坐落于爾多左岸梅多克產區的的瑪歌村,在1855分級中獲評一級莊,與拉菲古堡、拉圖城堡和侯伯王莊園齊名。對于瑪歌酒莊大家可能并不像拉菲古堡那么熟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瑪歌酒莊的相關知識。
瑪歌酒莊的起源和歷史
瑪歌酒莊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紀,當時莊園名為“瑪歌山丘(LaMothedeMargaux)”,尚未開始種植葡萄。它的歷任主人都是富有的地主和貴族,但直到利斯通納克(Lestonnac)家族的到來,酒莊的格局才正式成形。在1572-1582的十年間,利斯通納克家族全面整修重組莊園和園地,并頗具先見地放棄種植谷物而改種葡萄。截止至17世紀后期,瑪歌酒莊占地面積已達265公頃,其中三分之一用于種植葡萄。
數百年來,一代代人憑借著精湛的釀酒技藝與敢于創新的精神,一步步將瑪歌酒莊葡萄酒推向優質葡萄酒的殿堂。18世紀初期時任酒莊主管一職的柏龍(Berlon)先生就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個。他是首位將紅葡萄與白葡萄分開釀制的釀酒師,也是反對在早晨采摘葡萄的第一人,因為晨露會稀釋葡萄的色澤和風味。他還深諳土壤的重要性,對優越風土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柏龍先生的過人才能為瑪歌酒莊葡萄酒的品質躍升提供了強大推力,酒莊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進入黃金時代。
據倫敦公報(LondonGazette)1705年刊登的公告顯示,優質波爾多葡萄酒的首宗拍賣交易就是230桶瑪歌酒莊紅葡萄酒(ChateauMargaux,Margaux,France)。此外,1771年份的瑪歌是第一款出現在佳士得(Christie’s)拍賣名錄上的波爾多紅葡萄酒。不僅如此,瑪歌酒莊的葡萄酒還深受政界名流的喜愛。英國首相羅伯特·沃波爾爵士(SirRobertWalpole)曾購買了4桶瑪歌酒莊紅葡萄酒。而美國前總統托馬斯·杰斐遜(ThomasJefferson)在訂購1784年瑪歌酒莊紅葡萄酒的信中,則如此贊嘆道:“沒有比這更好的波爾多葡萄酒了。”
法國大革命爆發后,波爾多葡萄酒的黃金時代隨之宣告結束。時任瑪歌酒莊莊主的埃利·巴瑞(ElieduBarry)被雅各賓黨(Jacobin)送上了斷頭臺,瑪歌酒莊也被作為國有財產公開拍賣。所幸的是,利斯通納克、朋達克(Pontac)和奧萊德(Aulede)三大家族的最后一個傳人羅拉·菲梅勒(LauredeFumel)經過多番努力,終于成功購回了酒莊。
1801年,科隆尼拉侯爵(MarquisdelaColonilla)伯特蘭·杜亞特(BertrandDouat)買下酒莊所有權。伯特蘭·杜亞特是從西班牙回來的巴斯克人,擁有船主等多重身份,還獲封了貴族稱號,財力相當雄厚。他還曾代表西班牙政府與俄羅斯進行交易談判。1810年,70歲的科隆尼拉侯爵請來當時波爾多的知名建筑師路易斯·庫姆斯(LouisCombes)為酒莊新建了一座城堡。這座新城堡是法國少有的幾個新帕拉第奧式風格建筑之一,素有“梅多克的凡爾賽宮”(VersaillesoftheMedoc)之美譽,于1946年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1816年,科隆尼拉侯爵離世,他的后人于1830年把瑪歌酒莊出售給銀行家亞歷山大·阿加多(AlexandreAguado)。
1855年,第二次世界博覽會在巴黎舉辦,拿破侖三世(NapoleonIII)想借此難得的機會向全世界展示他鐘愛的美酒,于是要求波爾多商會(BordeauxChamberofCommerceandIndustry)籌備酒展并對酒莊進行分級,而波爾多商會則將這個任務轉交給對波爾多酒莊、葡萄園風土和葡萄酒都了如指掌的葡萄酒經紀人工會(SyndicatofCourtiers)。葡萄酒經紀人工會根據長期以來波爾多葡萄酒在市場上的聲譽和價格水平制定出了一份分級名單,鼎鼎有名的1855分級由此誕生。在入選的四座一級莊中,瑪歌是唯一獲得20分滿分的酒莊。
1879年,阿加多侯爵的兒媳艾米麗·馬可多納(EmilyMacdonnel)把酒莊賣給皮雷-威爾(Pillet-Will)公爵。在歷任管理者的悉心守護下,瑪歌酒莊順利度過了全球經濟大蕭條和土源疾病的難關,然后接連來襲的真菌、白粉病、霜霉病和根瘤蚜還是嚴重摧殘了酒莊的葡萄園。直至新治療方法出現和補種具有抵抗力的葡萄樹后,瑪歌酒莊才逐步恢復生產。1893年酒莊迎來了大豐收,葡萄品質上乘,甚至超越了傳奇的1870年,不過卻因酒桶數量不夠而不得不放棄了部分收成。盡管如此,由于補種的葡萄樹樹齡尚淺,結出的果實成熟度不夠理想,于是酒莊便把部分葡萄用于生產副牌酒。1908年,這款副牌酒正式取名為“瑪歌紅亭紅葡萄酒(PavillonRougeduChateauMargaux,Margaux,France)”。
1896年,皮雷-威爾公爵聘請皮埃爾·莫羅(PierreMoreau)負責酒莊管理。皮埃爾大膽地制訂了在酒莊內裝瓶葡萄酒的規定,這項規定于1924年開始實施,為瑪歌酒莊葡萄酒提供了有力的正品保障。1950年前后,費南德·吉內斯特(FernandGinestet)和他的兒子皮埃爾(Pierre)入主酒莊。1977年,吉內斯特家族受經濟衰退的影響陷入財務危機,把酒莊出售給了安德烈門澤普洛斯(AndreMentzelopoulos)。
安德烈接手后,投入大量資金完善酒莊建設——開拓新葡萄園,重新栽種葡萄樹,安裝排水系統,并翻新城堡及酒窖。他雇用了有“現代釀酒學之父”之稱的埃米耶·佩諾(EmilePeynaud)擔任酒莊的釀酒顧問。在埃米耶的指導下,他對酒莊的二牌酒瑪歌紅亭葡萄酒(PavillonRougeduChateauMargaux)和瑪歌白亭葡萄酒(PavillonBlancduChateauMargaux)設立了更高的質量標準,還規劃修建了梅多克第一個大型地下酒窖,并提倡使用新橡木桶熟成葡萄酒。在安德烈的努力下,瑪歌酒莊重拾昔日輝煌,迎來了卓越的1978年份。1980年,安德烈·門澤普洛斯去世,他的女兒科琳娜·門澤普洛斯(CorinneMentzelopoulos)從父親手中接過酒莊管理重任。
1983年,擁有釀酒學博士學位的農業工程師保羅·龐塔利爾(PaulPontallier)加入瑪歌酒莊,與莊主科琳娜共同推進安德烈·門澤普洛斯生前開展的改革計劃。1990年,保羅正式出任瑪歌酒莊總經理一職。同年,保羅·龐塔利爾聘請農業工程師菲利普·巴斯卡雷斯(PhilippeBascaules)協助酒莊管理。2016年3月28日,保羅·龐塔利爾因癌癥去世。2017年3月1日,菲利普·巴斯卡雷斯接任酒莊總經理一職。
瑪歌酒莊的現狀
瑪歌酒莊目前共有99.1公頃葡萄園,栽種了81.7公頃的紅葡萄及12.1公頃的白葡萄。紅葡萄品種種植比例為75%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20%的梅洛(Merlot)、2%的品麗珠(CabernetFranc)和3%的味而多(PetitVerdot);白葡萄種植比例為100%長相思(SauvignonBlanc),葡萄藤平均樹齡為45年。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酒莊在葡萄園內杜絕使用殺蟲劑。此外,園內僅施用有機肥料,葡萄農還會適時進行深層施肥以改善土壤結構及恢復土壤活力。
到了采收季,酒莊團隊會通過檢測分析各項指標及親自品嘗葡萄果實來挑選合適的采收時間。葡萄達到理想成熟狀態后,由200名經過專業訓練的采收工完成采摘。到達釀酒車間后,葡萄需經過嚴格的篩選才能進入去梗等環節。酒莊同時采用木桶及不銹鋼罐來發酵紅葡萄,白葡萄則全部使用木桶發酵。酒精發酵結束后,酒液會被轉入橡木桶中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而后,紅葡萄酒會被放置于新橡木桶中熟成18-24個月,白葡萄酒則在橡木桶中熟成6-8個月。
酒莊的正牌酒——瑪歌酒莊紅葡萄酒風味濃郁復雜,入口宛如舌尖上舞動的一曲芭蕾舞般優雅而有力,單寧充沛順滑,平衡感佳,收尾中可感受到清新悠長的質感,陳年潛力相當出眾。它成功征服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締造者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Bonaparte),也贏得了美國開國元勛托馬斯·杰斐遜和英國“鐵娘子”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Thatcher)的青睞。在酒評界,瑪歌酒莊紅葡萄酒也同樣廣受認可,曾4次獲得羅伯特·帕克(RobertParker)的滿分評價,其他酒評家給出的95分以上好評更是多不勝數。近些年來,瑪歌酒莊紅葡萄酒的品質一直穩中見長,并保持著較高的市場關注度。
除了正牌酒外,瑪歌酒莊目前已發布的酒款還包括副牌酒——瑪歌紅亭和瑪歌白亭,以及三牌酒——瑪歌酒莊三牌紅葡萄酒(MargauxdeChateauMargaux,Margaux,France)。另外,酒莊于2009年開始生產四牌酒,不過這款酒僅以桶裝酒的形式售賣給波爾多的酒商。
瑪歌酒莊的特點是什么?
瑪歌(Margaux)位于梅多克(Medoc)南部,是梅多克六大產區中最大的一個,葡萄種植總面積達1,300公頃。無論是一級名莊還是五級名莊,抑或是中級莊和普通AOC酒莊,所有等級的葡萄園在這里都可以找到。
葡萄酒香氣:有紅色水果、烤面包、咖啡和松露的香氣。
葡萄酒特點:出產紅葡萄酒,其酒香精致,酒體適中至豐滿。
瑪歌的風土以第四紀河流階地沉積為主,這些沉積覆蓋在以石灰巖為主的第三紀沉積的基底上。厚達幾米的砂礫層,主要是由大小不同的礫石和鵝卵石組成,黏土稀薄。這種看似貧瘠的土壤,卻讓葡萄深深扎根地下汲取營養,也正是因為這樣,這里才與眾不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瑪歌紅酒莊的相關內容,作為法國的名酒莊,瑪歌酒莊也是久負盛名,并且瑪歌紅酒還曾是美國總統尼克斯的最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