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玻璃是用什么做的
- 2,如何取出茅臺酒瓶內玻璃球
- 3,Olay小白瓶是玻璃的嗎
- 4,為什么玻璃是透明的呢
- 5,為什么啤酒瓶要用玻璃瓶裝呢
- 6,怎么判斷紅酒杯是玻璃的還是水晶做成的
- 7,玻璃為什么是透明的
- 8,玻璃為什么是透明的而有些東西卻不是
1,玻璃是用什么做的
石英!!
2,如何取出茅臺酒瓶內玻璃球
球球無法取出!只能打碎瓶子!茅臺瓶子有收藏價值,全你還是留著吧!
3,Olay小白瓶是玻璃的嗎
是的,不過不易摔碎
4,為什么玻璃是透明的呢
如果不透明就不是玻璃了
5,為什么啤酒瓶要用玻璃瓶裝呢
玻璃瓶可以重復利用啊.而且就跟酒杯一樣,拿酒瓶喝酒碰杯有聲響,才盡興.
另外我總覺得酒類裝在塑料容器里,會產生點化學反應,對身體不好.因為常看見過燒酒把紙杯底"燒"穿了.當然實際上酒精跟塑料不會發生反應.
6,怎么判斷紅酒杯是玻璃的還是水晶做成的
你好,請仔細閱讀如下:
首先,需要糾正一點,透過聲音是不能確定玻璃和水晶的,很多人都存在這種誤區。
玻璃在制造的過程中會加入不同的金屬,其中加入的金屬中有一種“鉛”,敲擊杯具,聲音越清脆,其實是所含的“鉛”越高,這樣的杯容易碎的幾率也就越高。
市面上所見到號稱水晶的杯具,其實是水晶玻璃,注意是“水晶玻璃”,水晶玻璃和水晶是兩回事。水晶是屬于二氧化硅結晶體,不能加熱鑄型,要造型時,只能透過冷切割加工成型,所以水晶做成杯,是會像鉆石那樣,可以看到明顯的切割面,而不會有玻璃那樣光滑的表面。真假水晶鑒別方法:
(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境影響總含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時,可以 看到淡淡的均
勻細小的橫紋或柳絮狀物質。而假水晶多采
用殘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煉,經過磨光加工、著色
仿造而成,沒有均勻的條紋、柳絮狀物質。
(2)舌舔:即使在炎熱夏季的三伏天,用舌頭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涼爽的感覺。假的水晶,則無涼爽
的感覺。
(3)光照:天然水晶豎放在太陽光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麗的光彩。假水晶則不能。
(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飾品上輕輕劃一下,不會留痕跡;若留有條痕,則是假水晶。
(5)用偏光鏡檢查:在偏光鏡下轉動360度有四明四暗變化的是天然水晶,沒有變化的是假水晶。
(6)用二色檢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沒有二色性。
(7)用放大鏡檢查:用十倍放大鏡在透射光下檢查,能找到氣泡的基本上可以定為假水晶。
(8)用頭發絲檢查:將水晶放在一根頭發絲上,人眼透過水晶能看到頭發絲雙影的,則為天然水晶,主要是
因為水晶具有雙折射。
(9)用熱導儀檢測:將熱導儀調節到綠色4格測試寶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黃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當面
積大時上升至黃色一格。
水晶杯跟玻璃杯杯最大的區別是在音質上,包括無鉛水晶跟有鉛水晶的區別也在音質上,還有透度,手感也是鑒別的方法。玻璃杯都是含鉛的,水晶杯也有一些含鉛的成份,所以比較注重健康的人,現在一般都會買無鉛水晶杯來作為飲用器皿。如果對無鉛水晶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們的店里逛逛,跟咨詢,我們的淘寶店ID是:絕世家品。
我來簡單告訴你。
你左手拿杯柄,右手用中指,彈玻璃杯壁,水晶杯聲音非常的清脆。玻璃杯沉悶些。
還有透過杯壁,水晶杯非常的透徹,玻璃杯稍遜。
用稀HF溶液倒入杯子里面 普通玻璃杯會被HF溶液腐蝕 但是水晶不會
7,玻璃為什么是透明的
您可能已經注意到,大多數液體和氣體都是透明的。水、食用油、外用酒精、空氣和天然氣等等都是透明的。那是因為固體、液體和氣體之間有著根本的不同。當一種物質呈固態時,分子之間的排列通常都整齊有序,彼此的聯結也十分牢固,因此物質也就非常堅硬。當物質從固態轉化為液態時,分子間的聯結強度降低,分子開始呈隨機狀態排列。而在物質汽化的過程中,您會發現分子間的聯結強度大幅減弱,分子的排列完全呈隨機狀態。這種分子從有序排列到隨機排列的過程,就是光可以透過液體和氣體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大多數固體中,分子都排列得像是一層層整齊緊密的磚塊,因此光波無法從中透過。所以當照射到這樣的物質上時,光波會被反射、散射或吸收——一般來說,這三種情況會同時發生。但是當物質變成液態或氣態時,分子排列不再整齊,部分光波就可以從縫隙或孔洞中穿過。物質中的分子排列越是無序,光線就越容易穿過。另一個影響因素發生在亞原子級水平上。組成任何物質的分子都是由許多原子結合在一起而構成的,這些原子通常帶有很多電子。當光子與這些電子發生作用時,可能會發生以下情況:
1、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并將其轉化為其他形式(通常是轉化為熱能)
2、電子吸收并保存光子的能量(這樣會引起發光現象,儲能時間較短時稱為熒光,儲能時間較長時稱為磷光)
3、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并將其沿入射方向發射回去(反射)
4、電子不吸收光子的能量時,光子繼續沿其路徑傳播(透過)
絕大多數情況下,以上四種情況在光線照射物體時會同時發生。不同種材料中的電子吸收能量的范圍不同。例如,許多玻璃都可阻擋紫外線(UV)。這是因為,玻璃中的電子吸收了紫外線中光子的能量,但并未吸收可見光中較弱的光子能量。如果電子吸收了可見光中的任何一部分能量,那么透過的光都會帶有顏色,具體取決于吸收的是哪一種光。事實上,任何物體的顏色都是由該物質中電子所吸收的光子的能級決定的。
玻璃具備上述光透過物質的條件,因此玻璃是透明的。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看:
一些物質為什么是不透明的?
對于不透明的物質,我們可以分為四大類:
1、由于自由電子的阻擋作用導致的不透明:這是金屬不透明的原因。
2、能吸收光線的物質導致的不透明:這類物質的分子的電子的激發能比較低,恰好在可見光范圍內,分子里往往有苯環、苯醌、聯苯胺或其它共軛體系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降低電子的激發能,使電子容易發生躍遷而吸收光子的能量。這樣光線就被吸收了。
3、由于透明物質的結構被破壞而造成的不透明。如玻璃是透明的,而玻璃粉則是不透明的;冰是透明的,而冰被砸碎了就是不透明的了。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特點不符合1、2,那它就是可以通過光線的,但如果它的結構里有很多小空隙,那它就是白色。這就是白色物體不透明的原因。
4、 1、2、3原因混合的結果。現實中的許多物體的不透明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里即沒有自由電子,又沒有容易激發的電子,物質的結構又很緊密,沒有許多孔隙等條件。那物質就可以通過光子,即是透明的。
所以玻璃是透明的!
8,玻璃為什么是透明的而有些東西卻不是
一個重要的原因:再堅實的物質,如果從原子的內部去看,它其實是空蕩蕩的。因為在原子的內部,原子核和電子的體積加起來不到原子體積的1000000000分之一。況且,還沒有證據證明原子核和電子就不能被光子穿過!所以,透明才是正常的! 要想弄清楚這個復雜的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下面這個問題:一些物質為什么是不透明的? 對于不透明的物質,我們可以分為四大類: 1、由于自由電子的阻擋作用導致的不透明:這是金屬不透明的原因。 2、能吸收光線的物質導致的不透明:這類物質的分子的電子的激發能比較低,恰好在可見光范圍內,分子里往往有苯環、苯醌、聯苯胺或其它共軛體系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降低電子的激發能,使電子容易發生躍遷而吸收光子的能量。這樣光線就被吸收了。 3、由于透明物質的結構被破壞而造成的不透明。如玻璃是透明的,而玻璃粉則是不透明的;冰是透明的,而冰被砸碎了就是不透明的了。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特點不符合1、2,那它就是可以通過光線的,但如果它的結構里有很多小空隙,那它就是白色。這就是白色物體不透明的原因。 4、 1、2、3原因混合的結果。現實中的許多物體的不透明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里即沒有自由電子,又沒有容易激發的電子,物質的結構又很緊密,沒有許多孔隙等條件。那物質就可以通過光子,即是透明的。所以玻璃是透明的!
一個重要的原因:再堅實的物質,如果從原子的內部去看,它其實是空蕩蕩的。因為在原子的內部,原子核和電子的體積加起來不到原子體積的1000000000分之一。況且,還沒有證據證明原子核和電子就不能被光子穿過!所以,透明才是正常的! 要想弄清楚這個復雜的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下面這個問題:一些物質為什么是不透明的? 對于不透明的物質,我們可以分為四大類: 1、由于自由電子的阻擋作用導致的不透明:這是金屬不透明的原因。 2、能吸收光線的物質導致的不透明:這類物質的分子的電子的激發能比較低,恰好在可見光范圍內,分子里往往有苯環、苯醌、聯苯胺或其它共軛體系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降低電子的激發能,使電子容易發生躍遷而吸收光子的能量。這樣光線就被吸收了。 3、由于透明物質的結構被破壞而造成的不透明。如玻璃是透明的,而玻璃粉則是不透明的;冰是透明的,而冰被砸碎了就是不透明的了。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特點不符合1、2,那它就是可以通過光線的,但如果它的結構里有很多小空隙,那它就是白色。這就是白色物體不透明的原因。 4、 1、2、3原因混合的結果。現實中的許多物體的不透明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里即沒有自由電子,又沒有容易激發的電子,物質的結構又很緊密,沒有許多孔隙等條件。那物質就可以通過光子,即是透明的。所以玻璃是透明的!
沒有雜質的液體都是透明的,玻璃是一種粘度——表示物質流動性的指標——特別大的液體,所以會透明。以其相類似的還有塑料、松香——琥珀……璃透明是因為其對光的穿透率與其他材料不一樣。還有折射等因素。 這類物質的特點是沒有熔點,隨溫度升高會慢慢軟化——粘度一個重要的原因:再堅實的物質,如果從原子的內部去看,它其實是空蕩蕩的。因為在原子的內部,原子核和電子的體積加起來不到原子體積的1000000000分之一。況且,還沒有證據證明原子核和電子就不能被光子穿過!所以,透明才是正常的! 要想弄清楚這個復雜的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下面這個問題:一些物質為什么是不透明的? 對于不透明的物質,我們可以分為四大類: 1、由于自由電子的阻擋作用導致的不透明:這是金屬不透明的原因。 2、能吸收光線的物質導致的不透明:這類物質的分子的電子的激發能比較低,恰好在可見光范圍內,分子里往往有苯環、苯醌、聯苯胺或其它共軛體系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降低電子的激發能,使電子容易發生躍遷而吸收光子的能量。這樣光線就被吸收了。 3、由于透明物質的結構被破壞而造成的不透明。如玻璃是透明的,而玻璃粉則是不透明的;冰是透明的,而冰被砸碎了就是不透明的了。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特點不符合1、2,那它就是可以通過光線的,但如果它的結構里有很多小空隙,那它就是白色。這就是白色物體不透明的原因。 4、 1、2、3原因混合的結果。現實中的許多物體的不透明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如果一種物質它的結構里即沒有自由電子,又沒有容易激發的電子,物質的結構又很緊密,沒有許多孔隙等條件。那物質就可以通過光子,即是透明的。所以玻璃是透明的!越來越低,流動性越來越好。
沒有雜質的液體都是透明的,對吧?玻璃是一種粘度——表示物質流動性的指標——特別大的液體,所以會透明。以其相類似的還有塑料、松香——琥珀……這類物質的特點是沒有熔點,隨溫度升高會慢慢軟化——粘度越來越低,流動性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