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自家釀酒時表面的白色粉末狀的是什么
- 2,為什么醬油瓶口會發霉了還能用嗎
- 3,合裝白酒打開酒外包裝還發莓過還能喝嗎
- 4,酒塞發霉了這酒還能喝嗎
- 5,為什么物品會發霉
- 6,做葡萄酒時葡萄為什么會發霉
- 7,我的自釀葡萄酒發霉了是怎么一回事
1,自家釀酒時表面的白色粉末狀的是什么
正常應該是酵母酒,葡萄外皮有時也有白色點點。
2,為什么醬油瓶口會發霉了還能用嗎
不能用。瓶口發霉,說不定里面也發霉。LZ注意觀察下霉的顏色,如果是黃色的,說明可能是黃曲霉菌,所產生的黃曲霉素是已知的最具致癌的物質之一。
3,合裝白酒打開酒外包裝還發莓過還能喝嗎
在包裝上查看白酒執行標準,執行gb/t10~~~的標準是固態法白酒,百姓說的糧食酒、釀造酒。執行gb/t20~~~標準的白酒就是液態法白酒或者固液結合法白酒。百姓常說的酒精兌的酒。
盒裝白酒外包裝盒子發霉,可能是儲存環境潮濕引起的,只要白酒瓶口密封的好,里面的酒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4,酒塞發霉了這酒還能喝嗎
酒塞發霉的酒未必就是壞了的。酒塞長了霉,酒質不一定就受到影響。相對于長達5-6厘米的酒塞,表面上一點霉斑根本就無傷大雅,這也是很多名莊的酒窖都會允許被霉菌覆蓋的原因。另外,有人可能會奇怪為什么酒瓶身通常都沒有霉斑。那是因為放在酒窖里陳瓶的葡萄酒通常在上市裝箱前才會貼標,貼標之前酒莊都會把長有霉菌的酒瓶清洗消毒干凈,但是對于酒塞上的些許霉斑實在就沒法清洗了。
正常的酒塞子是不會發霉的,因為酒精揮發上去本身就消毒,細菌和真菌這些沒法滋生。除非酒已經壞了,所以說這個酒也不能喝了,不是酒塞發霉導致酒不能喝,是酒本身變質了不能喝了。
5,為什么物品會發霉
霉變產生的原因 霉菌分布廣泛,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并且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代謝旺盛,霉菌孢子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中,會迅速滋生蔓延。縮微膠片涂層主要成分為明膠,它占膠片涂層成分的50%以上,明膠是從動物的皮和骨中提煉出來的一種含有氨基酸的蛋白質,易受微生物侵蝕而變質。明膠中的蛋白質是霉菌的良好培養基。此外,明膠具有較強的吸水性,這為霉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的條件。霉菌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霉菌的繁殖與環境中的相對濕度密切相關。相對濕度低,繁殖能力就差,霉菌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它就會在膠片上滋生繁殖 棉衣發霉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潮濕,二是不干凈 體保溫沒做好,會導致透寒,透寒的現象就是室內墻上發霉,發黑,長毛。原因是室內空氣空氣溫暖,水蒸氣飽和度高,而墻體因保溫沒做好,所以墻體冰冷,水蒸氣就會在墻體上結晶成水滴,墻體潮濕了就會發霉長毛。 避免墻體長毛,主要是墻體保溫要做好。但有時在我國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不可能處理的非常非常好,如果室內濕氣過大,即使在墻體保溫符合要求的情況下也還是會出現發霉長毛現象。 所以,如果不是墻體保溫有嚴重問題,你最好的辦法是多開窗透風透氣,降低室內水蒸氣含量,特別是剛裝修完的房子,水氣特別大,要多放放風一段時間,將濕氣清除。 有時墻體可能保溫沒問題,但窗戶也同樣會出現透寒結水的現象,流到墻上也會造成發霉長毛,道理都是一樣
6,做葡萄酒時葡萄為什么會發霉
自釀葡萄酒的表面長了一層白膜,這層白膜叫醋酸菌。 醋酸菌是一種漂浮在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它能嚴重地影響自釀葡萄酒的質量,而且發生醋酸菌污染的葡萄酒是不可逆的,是沒有辦法挽救的。 自釀的葡萄酒表面產生醋酸菌的原因是葡萄酒與空氣發生了大面積接觸,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釀酒的方法和使用的釀酒器具不對。不是隨便使用什么容器都能自釀葡萄酒的,因為使用這些代用的容器是不能保證自釀葡萄酒的質量和釀酒過程中的衛生標準,所以一定要使用專用的釀酒設備,這個道理十分簡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發酵過程中,免不了接觸空氣、水分、容器、工具,環境衛生條件差有可能帶來雜菌污染,帶入污水會使葡萄長霉,容器與工具不潔,會致使葡萄染菌生霉,發酵時過久不攪拌葡萄上層也會太干燥生蟲的。發酵葡萄酒,衛生問題最重要了。
原因如下:1.釀酒方法不對。在釀酒過程中自釀葡萄酒與空氣接觸面積過大細菌滋生,導致發霉。最有可能就是酒液在過濾時大面積的暴露在空氣中;2.使用的釀酒容器不干凈。在自釀葡萄酒開始釀制前,釀酒容器沒有清洗干凈,可能有油漬或是污垢,最終都會導致細菌滋生,酒液長毛。處理方法:把生霉的去除之后,別晃動把上面一層酒去除!之后觀察2天,沒有繼續發霉就可以繼續發酵,如果再次發霉,那么宣告自釀失敗!3.葡萄根本沒有發酵,糖分過高而導致發霉,處理方法,加活酵母。
7,我的自釀葡萄酒發霉了是怎么一回事
您釀的葡萄酒表面長了一層白膜,這層白膜叫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種漂浮在空氣中的有害細菌,它能嚴重地影響自釀葡萄酒的質量,而且發生醋酸菌污染的葡萄酒是不可逆的,是沒有辦法挽救的。自釀的葡萄酒表面產生醋酸菌的原因是葡萄酒與空氣發生了大面積接觸,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釀酒的方法和使用的釀酒器具不對。不是隨便使用什么容器都能自釀葡萄酒的,因為使用這些代用的容器是不能保證自釀葡萄酒的質量和釀酒過程中的衛生標準,所以一定要使用專用的釀酒設備,這個道理十分簡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尤其是初學釀酒的朋友,本來就沒有釀酒的經驗,再不能正確使用釀酒設備,釀酒失敗也是在預料之中。圖示是一種很好的自釀葡萄酒設備,只有使用這種專用的釀酒設備才能防止葡萄酒與空氣發生接觸,從根本上保證自釀葡萄酒的質量和釀酒過程的衛生標準。
進空氣了
沒有密封好
再有或許時間長了 普通葡萄酒只能保持10年左右
長了 就容易壞
我認為 一)清洗破碎 將家用小瓷缸或小酒壇(清潔,末裝過咸味食品的),搗碎及攪拌用的木棒等器具先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洗一次,再用清水沖洗備用。挑選成熟優質的葡萄,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為了保證釀制成功可用濃度為0.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去掉消毒液,放入前面經過消毒潔凈的容器中,用手擠碎或搗碎后進行發酵。 (二)漿汁發酵 葡萄漿汁發酵是通過酵母菌產生的酒化酶作用完成的。發酵作用的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發酵時能看到大量二氧化碳氣泡產生。自然界的酵母菌喜歡在葡萄果皮上繁殖,當葡萄破碎發酵時,因為皮與汁混雜在一起,家庭釀制時一般不另外加入酵母,即可自然進行發酵。 葡萄漿汁自然發酵中,為了使酵母菌在漿汁中占絕對優勢,能快速安全地發酵,也可用以下方法制備天然酒母:取完全成熟的清潔無破損優質葡萄,加0.05%二氧化碳(即10kg果實加1g二氧化碳)或0.12%酸性亞硫酸鉀,混合均勻后,置溫暖處,任其自然發酵。經過一段時間,當酒精含量已達到10%,漿汁中發酵力強的葡萄酒酵母已占絕對優勢,即可用作酒母。沒有天然酒母,也可用生產中的旺盛期發酵汁代替。經釀制對比試驗,有否加酒母對釀制質量影響較大。 為了防止葡萄漿汁中其他雜菌生長,保證發酵順利,也可以漿液中加亞硫酸,一般每10kg葡萄漿汁中加入6%亞硫酸11g,發酵時,溫度控制在15~25度,不宜超過35度,破碎后的葡萄漿液在容 器中,經過一天即開始發酵。剛開始發酵時液面平靜的,只能觀察到微弱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經過2~3天后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為了防止發酵液逸出,漿汁裝量不能超過容器八成滿。發酵過程中,每天應將上浮的皮渣用消毒好的長筷壓到汁內,這樣可防止葡萄皮渣生霉變酸;同時,也可將糖粉、色素浸入汁內,使發酵徹底。此階段一般為8~15天,天氣熱,有加用天然酒母的,3天多即可結束。 如采用蟲害、破碎、霉粒、劣等葡萄配制時,用土法釀制易造成發霉、變酸、變味等現象。為使釀制成功,在采用以上清洗、消毒基礎上,用以下幾種措施也可釀制:(1)在汁液中添加較多二氧化碳,限制霉菌及其他雜菌在發酵液中活動。加量為每升汁液中添加0.3~0.5g二氧化碳。(2)采用天然酒母接種或用發酵旺盛期的發酵液代替酒母。(3)發酵溫度應控制低些,最高不能超過30度。(4)采用熱浸工藝,即將葡萄漿加熱升溫到70度,保持30~60分鐘,進行殺菌、浸提,然后除去皮渣,進行不帶皮渣的純葡萄汁發酵。 發酵高潮過后,表面氣泡勢頭減弱,此時可以根據葡萄質量及所要調整的酒度添加白沙糖。在實際釀制中,根據葡萄汁實際含糖量和所需葡萄汁糖含量之差,求出需要添加的含糖量。例如,葡萄汁測定出的糖度為19g/100ml,若生產酒精含量為13%的葡萄酒所需葡萄汁的含糖量為22.1g/100ml,則1L葡萄汁需要添加的糖量為:22.1g/100ml×1000ml-19g/100ml×100ml=31(g) 從計算知道,每1L葡萄汁中需加入糖31g。加糖時,先用少量葡萄原酒溶液解白糖(不可用水溶液),要邊加邊用消毒好的攪拌攪勻。在15~20度的溫度下經過再次發酵,當觀察到二氧化碳氣泡放出由旺盛至微弱,液面接近平靜,酒味很濃,皮渣、酵母開始下沉,汁液開始清晰,即為發酵結束。 (三)酒糟壓榨 用潔凈的布袋或紗布,進行擠壓或扭壓,使葡萄酒與皮渣分離,流出的汁液稱為原酒。壓榨后的皮糟中仍然含有相當于本身重量的40%~50%的葡萄酒。有蒸餾條件的可立即進行蒸餾,得到皮糟蒸餾酒精。 (四)下膠澄清 下膠是指添加澄清劑使葡萄酒澄清的一種操作,關系到家庭釀制產品的質量問題,即使自釀酒口味相當正常,也會出現厭惡感。因為酒液必須凈化澄清,不含任何沉積物。 工業葡萄酒下膠都需先用少量葡萄酒(200~500ml)試驗,準確測定明膠及單寧的使用量來澄清葡萄酒。家庭釀制時為方便起見,也可用雞蛋蛋清澄清。一般30升原酒中需加雞蛋清一個,方法為:去掉蛋黃的蛋清快速打成泡沫狀,與少量酒充分混合,加入原酒,充分攪拌后靜置至酒液清徹透明,用虹吸法分離,并除去沉淀物。 (五)酌量加糖 在國內葡萄酒生產中,占80%以上是甜葡萄酒,大多數人習慣飲用甜葡萄酒。甜葡萄酒多在餐后飲用,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口味頗佳的含酒精飲料,但常見葡萄含糖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