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什么是品評
- 2,白酒的評鑒是什么
- 3,LCX白酒品評方法可以解釋為
- 4,白酒的評鑒是什么
- 5,白酒怎么評定質量好壞
- 6,怎樣品評白酒
- 7,白酒的品飲方法如何從感官品評白酒
- 8,品評的意思是什么
- 9,白酒品評的術語怎么分辨香型
- 10,酒文化的評酒知識
- 11,白酒品評有哪幾種方法
- 12,什么是品鑒酒
1,什么是品評
品味+評價+鑒賞比如白酒或紅酒行業中提及的品評:品評,又叫嘗評或鑒評,是利用人的感覺器官(視覺、嗅覺和味覺)來鑒別白酒質量優劣的一門檢測技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分析儀器可以完全將其代替,因此,品評是鑒別白酒內在質量的重要手段。
親愛的樓主親好!很榮幸為親解答這方面的問題噢,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親。親從文學的角度講‘品評’是品味評價的意思! 天氣熱,記得多喝白開水! 早晚溫差大,記得多穿衣服,別著涼了喔!
2,白酒的評鑒是什么
目前國內白酒行業的質量控制一般為兩級控制,即感官評定與氣相色譜分析。感官評定是評酒員憑眼觀、嘴品、鼻子聞等感官手段對酒體質量進行評價;氣象色譜分析,是利用氣相色譜儀進行白酒檢測,能夠快速檢測白酒的主體成分構成。貴州國臺酒業集團生產的國臺酒超越了白酒行業傳統的兩級質量控制,在感官評定和氣相色譜分析兩級質量控制基礎上,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合作,率先執行了白酒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將"宏觀紅外指紋圖譜技術"的科研成果,應用于白酒生產的質量控制。既克服了感官評定容易受到評酒員身體狀況、情緒及評酒環境的影響,又克服了氣相色譜對復雜的酒體構成缺乏整體的反映的不足。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全面把控白酒的整體品質,更好地保證了酒的質量穩定性。
3,LCX白酒品評方法可以解釋為
分項扣分五杯品評法
4,白酒的評鑒是什么
目前國內白酒行業的質量控制一般為兩級控制,即感官評定與氣相色譜分析。感官評定是評酒員憑眼觀、嘴品、鼻子聞等感官手段對酒體質量進行評價;氣象色譜分析,是利用氣相色譜儀進行白酒檢測,能夠快速檢測白酒的主體成分構成。貴州國臺酒業集團生產的國臺酒超越了白酒行業傳統的兩級質量控制,在感官評定和氣相色譜分析兩級質量控制基礎上,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合作,率先執行了白酒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將"宏觀紅外指紋圖譜技術"的科研成果,應用于白酒生產的質量控制。既克服了感官評定容易受到評酒員身體狀況、情緒及評酒環境的影響,又克服了氣相色譜對復雜的酒體構成缺乏整體的反映的不足。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全面把控白酒的整體品質,更好地保證了酒的質量穩定性。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開瓶之前用力的搖搖,看酒花和酒的清澈度。
白酒的感官品評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評鑒方法,簡單快速。其次是白酒的理化分析,能夠準確的測出白酒的總酸總脂和其微量成分
5,白酒怎么評定質量好壞
品酒的步驟如下:白酒的品評主要包括:色澤、香氣、口味和風格4個方面。具體品酒的步驟如下:1、眼觀色白酒色澤的評定是通過人的眼睛來確定的。先把酒樣放在評酒桌的白紙上,用眼睛正視和俯視,觀察酒樣有無色澤和色澤深淺,同時做好記錄。在觀察透明度、有無懸浮物和沉淀物時,要把酒杯拿起來,然后輕輕搖動,使酒液游動后進行觀察。根據觀察,打分并作出色澤的品評結論。2、鼻聞香白酒的香氣是通過鼻子判斷的。當酒樣上齊后,首先注意酒杯中酒量的多少,把酒杯中多余的酒樣倒掉,使同一輪酒樣中酒量基本相同之后才嗅聞其香氣。在嗅聞時要注意:⑴鼻子和酒杯的距離要一致,一般在1—3cm。⑵吸氣量不要忽大忽小,吸氣不要過猛。⑶嗅聞時,只能對酒吸氣,不能呼氣。在嗅聞時按1、2、3、4、5順次進行,辨別酒的香氣和異香,再按反順序進行嗅聞。經反復幾次嗅聞的情況,香氣突出的和氣味不正的首先確定下來,之后再對香氣相近的進行對比嗅聞,最后確定聞香結果,寫出評語。3、口嘗味白酒的口味是通過味覺確定的。先將盛酒樣的酒杯端起,吸取少量酒樣于口腔中,品嘗其味,并反復品嘗辨別,最后打分并寫出品嘗結果。在品嘗時注意:⑴每次入口量要保持一致,以0.5—2ml為宜。⑵酒在口腔中停留時間應保持一致,一般停留10s左右,仔細辨別其味道,然后咽下或吐出。⑶酒樣進口后,一般采用兩種方法來體驗酒的香味:一是蠕動法或振動法,利用上、下嘴唇的來回張閉,使酒液在口腔中運動;二是平鋪法,酒進口后,立即將酒液平鋪于舌面,把嘴閉嚴,讓酒氣充滿口腔。⑷酒樣下咽后,立即張口吸氣,閉口呼氣,辨別酒的后味。⑸品嘗時,先按聞香的好壞排隊,先從香淡的開始品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幾次,注意把爆香和異香的酒放到最后品嘗。⑹品嘗次數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3次。每次品嘗后用水漱口,防止味覺疲勞。4、綜合起來看風格根據色、香、味的品評情況,綜合判定白酒的典型風格。望采納。
6,怎樣品評白酒
觀色,聞香,嘗味,定格
那種境界要很高,也就是味道獨特就是好酒。價格高就是好酒。
要是透明瓶裝的 用搖的就能辨別 看酒的濃度 就是看酒的小泡泡退的時間比較長的就是好酒
濁酒,高度不燒口,味正,不靠添加酯類,糖類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后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普通的價格便宜的白酒和價格貴的白酒喝起來味道有什么區別? 口感上有明顯的區別,品質好的白酒,順口、綿軟、無明顯的調香感和酒精味,無異味、無雜味。普通白酒,喝著粗糙、燥辣,不順口,飲后頭疼、口感、身體不適。
7,白酒的品飲方法如何從感官品評白酒
白酒是一種帶有嗜好性的酒精飲料,也是一種食品。而對食品的評價,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感官品評為主。白酒的質量指標,除了理化、衛生指標外,還有感官指標,對感官指標的評價,要有評酒員來進行品嘗鑒別。所謂白酒感官品評,是指評酒者運用眼、鼻、口等感覺器官對白酒樣品的色澤、香氣、口味及風格特征進行分析、評價和判斷。感官品評是快速、簡便、靈敏的檢驗方法。它不需要儀器和試劑,只需要簡單的工具,在適當的環境下,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這是儀器分析所不及的。白酒的感官指標是衡量質量的重要指標,白酒的理化、衛生指標分析數據目前還不能完全作為質量優劣的依據,即使兩個酒品在理化指標上完全相同,但在感官指標上亦會體現出較明顯的差異。白酒的風格牲,取決于所有酒中成分的數量、比例,以及相互之間的平衡相抵、緩沖等效應的影響。人的感官品評可以區分這種錯綜復雜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是分析儀器無法取代、實現的。怎樣才能從感官上快速鑒別白酒是否正常?一.色澤異常及渾濁沉淀的鑒別白酒要求無色透明,如果出現微黃但仍透明,就不算變質。因為白酒產生渾濁沉淀(散裝白酒較多見)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1.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若白酒出現渾濁沉淀,可將白酒放置15~20℃的環境中,如果渾濁消失,沉淀溶解,則表明這種渾濁沉淀是酒中高沸點的脂肪酸及其酯類,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產生的。當氣溫升高時,又可溶解消失。飲用這種酒對人體健康無害。2.加漿水不符合要求造成的渾濁、沉淀。這種現象多見于散裝白酒。所謂白酒加漿,是指在高度白酒中,加入經計算的水量,使白酒達到標準的度數,加入的水對白酒的品質影響很大,要求為清澈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及泥沙雜物的食用水。若加漿水的硬度過大,可使酒出現白色渾濁沉淀;加漿水不潔,酒呈異味,是不宜飲用的。3.外界污染造成的渾濁沉淀。白酒在貯存過程中,所用容器、管路不適宜,則可因外界污染,造成渾濁、沉淀,如鐵銹能使酒產生黃色沉淀及鐵腥味。采用質量很低的血料紙容器,或在酒壇內襯血料紙,而又未處理好,就會使酒出現褐色渾濁沉淀,這就是酒中污染了血料所造成的。現在很少使用血料容器。?二.香氣與口味的鑒別1.若香氣及口味均符合感官要求,典型性突出或較突出,則為質量好或者較好的酒。2.若有異香或異味,則可能為劣質酒,不可貿然飲用,應送食品質量檢測部門檢測確定。3.若香味寡淡、尾味苦澀、飲后沒勁,其原因大多是兌水過多,酒度不足。如有條件,用酒精計測量酒度即可判斷。以上就是白酒的感官品評方法。
8,品評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評價;評論。讀音:pǐn píng 出處:清·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某妾﹞聞窗外簾隙,有數十人悄語品評其妍媸,忸怩不敢舉首?!?翻譯:一個妾侍從窗簾的縫隙聽到有數十人在評論她的長相,害羞的不敢抬起頭來。引用: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九章:“人們在交頭接耳……品評著沒過門的媳婦。”例句:真正尊重藝術和要求正確地品評真正的美和值得贊嘆的東西的人,都不免有遭到不愉快的事的危險。擴展資料近義詞:1、批評 [ pī píng ] 評論;評判。對事物加以分析比較,評定其是非優劣。引用: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說幾句關于批評的事?,F在因為出版物太多了,--其實有什么呢,而讀者因為不勝其紛紜,便渴望批評,于是批評家也便應運而起?!?、評論 [ píng lùn ] 批評、議論。引用:巴金 《觀察人》:“不久前有兩位讀者寄給我他們寫的評論我的文章?!?、議論 [ yì lùn ] 謂評論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壞。亦指非議,批評。引用: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十五章:“我在背后從來沒有議論過你,沒有說過你一句壞話?!?、評價 [ píng jià ] 衡量、評定其價值。引用:聶紺弩 《<聶紺弩雜文集>序》:“至于它的內容,如果真有讀者,將自會領會,自會評價,用不著我自己說什么?!?/div>
[釋義] (動)評論高下。[構成] 并列式:品+評[例句] 人們~著布料的質地。(作謂語)與“品評”相關的詞語:品嘗品德品格品類品貌品頭論足品位品味品行一品白衫品頭論足品頭評足品頭題足品學兼優品竹彈絲品竹調絲品竹調弦品而第之[他開始品評油畫。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道:‘大娘忒精細了?!斚麻_了箱兒,把東西逐件搬出。三巧兒品評價錢,都不甚遠。”清 田蘭芳《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暇日相聚一室,論古今,商詩文,或品評書畫,玩嘗銅玉,極歡而后罷。”]
9,白酒品評的術語怎么分辨香型
白酒品評一、品評的目的、意義白酒品質優劣的鑒定,通常是通過理化分析和感官檢驗的方法實現的。所謂理化分析,就是使用各種現代儀器,對組成白酒的主要物理化學成分,如乙醇、總酸、總酯、高級醇、甲醇、重金屬、氯化物等進行科學測定(通稱衛生指標測定)。所謂感官檢驗,就是人們常說的品評、嘗評、鑒評等,它是利用人的感覺器官——眼、鼻、口來判斷酒的色、香、味、格的方法。具體說,就是用眼觀察白酒的外觀、色澤和有無懸浮物、沉淀物等,簡稱為視覺檢驗;用鼻聞白酒的香氣,檢驗其是否有酸敗味及異味等,簡稱為嗅覺檢驗;將酒含在口中使舌頭的味覺與鼻子的嗅覺對白酒形成綜合感覺,簡稱為風味(又稱風格)檢驗。白酒是一種味覺品,它的色、香、味、格的形成不僅決定于各種理化成分的數量,還決定于各種成分之間的協調平衡、微量成分襯托等關系,而人們對白酒的感官檢驗,正是對白酒的色、香、味、格的綜合性反映。這種反映是很復雜的,僅靠對理化成分的分析不可能全面地、準確地反映白酒的色、香、味、格的特點。因此,對白酒品質的鑒定,更多地是依靠感覺器官的嘗評方法來彌補其不足。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任何精密儀器都代替不了人的味覺和嗅覺,用氣相色譜儀分析白酒類微量香味成分對1/10萬g含量的物質是可測定出來的,但超過這個極限則無法檢測。而人的感官對1/100萬g的含量的微量成分卻能感覺出來,尤其有的感覺指標是不能用數據表示的。因此雖然現代的科學儀器能把白酒的微量成分分析出來,但是仍然不能準確地測定白酒內在質量,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手段。白酒的品評具有快速、準確的特點,是國內外鑒別食品內在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當今世界上鑒定酒類優劣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品評是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鑒定和檢驗產品的質量等級的有關依據,它標志企業的管理水平。二、實驗材料及儀器1 材料各香型白酒代表酒,醬香型茅臺酒,濃香型五糧液,清香型汾酒,米香型桂林三花酒,其它香型西鳳酒等。麩曲酒,糖化酶酒,紀錄紙。2 儀器品酒臺,品酒杯,漱口杯。三、實驗方法1.評酒標準評酒標準的主要依據是產品質量標準。在產品質量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白酒感官標準技術要求。它包括色、香、味和風格4個部分。目前在產品質量標準中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根據國家標準化法規定,各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執行產品標準,首先要執行國家標準,無國家標準的要執行行業標準,無行業標準的要執行企業標準。2.評酒標準白酒感官評定方法 感官評定是指評酒者通過眼、鼻、口等感覺器官,對白酒樣品的色澤、香氣、口味及風格特征的分析評價。3.品酒環境評酒室要光線充足、柔和、適宜,溫度20~25℃,濕度為60%左右,恒溫恒濕,空氣新鮮,無香氣及邪雜氣味。4.品酒杯酒杯的形狀是郁金香型高腳,無色、透明、無花紋,厚薄均勻,杯高100mm,腳高46mm,杯身最大直徑45mm,杯口直徑33mm,厚度為0.7±0.2mm,杯腳座直徑39mm。5.評定方法(1)色澤:將樣品注入潔凈、干燥的品酒杯中,在明亮處觀察,記錄其色澤、清亮程度、沉淀及懸浮物情況。(2)香氣:將樣品注入潔凈、干燥的品酒杯中,先輕輕搖動酒杯,然后用鼻進行聞嗅,記錄其香氣特征。(3)口味:將樣品注入潔凈、干燥的酒杯中,喝入少量樣品(約2ml)于口中,以味覺器官仔細品嘗,記錄口味特征。(4)風格:通過品嘗香與味,綜合判斷是否具有該產品的風格特征,并記錄其強、弱程度。6.記分標準 表1色澤與香氣記分標準及表2口味與風格記分標準。表1 色澤與香氣記分標準色澤分數香氣分數無色透明+10具備固定香型的香氣特點+25混濁-4放香不足-2沉淀-2香氣不純-2懸浮物-2香氣不足-2帶色(除微黃色外)-2帶有異香-3有不愉快氣味-5有雜醇油氣味-5有其它臭氣-7注:“+”表示加分,“-”表示扣分。表2 口味與風格記分標準口 味分數風 格分數具有本香型的口味特點+50具有本品的特有風格+15欠綿軟-2風格不突出-5欠回甜-2偏格-5淡 薄-2錯格-5沖 辣-3后味短-2后味淡-2后味苦(對小曲酒放寬)-3澀 味-5焦糊味-3輔料味-5梢子味-5雜醇油味-5糠腥味-5其它邪雜味-6 注:“+”表示加分;“-”表示扣分。7.品評步驟 名優白酒的感官質量,主要包括色、香、味、風格四個部分。品評就是通過眼觀其色、鼻聞其香、口嘗其味,并綜合色、香、味三個方面感官的印象,確定其風格的方法完成嘗評的全過程如下: (1)色白酒色澤的評定是通過人的眼睛來確定的。先把酒樣放在評酒桌的白紙上,用眼睛正視和俯視,觀察酒樣有無色澤和色澤深淺,同時做好記錄。在觀察透明度、有無懸浮物和沉淀物時,要把酒杯拿起來,然后輕輕搖動,使酒液游動后進行觀察。根據觀察,對照標準,打分并作出色澤的鑒評結論。由于白酒的發酵期和貯存期較長,成分也頗為復雜,通常都帶有極微的黃色,這是許可的。失去光澤渾濁或夾有雜物、懸浮物、沉淀物等,則應視為酒色不正常而扣分 酒色的評語一般用無色、清澈透明、微黃色、黃色、微渾濁、較透明、有沉淀、有渣滓等術語來表示。酒色的國家標準是:無色透明給10分,酒色不正常應扣分,有渾濁現象扣3~4分,沉淀和懸浮物扣2~5分,色澤過黃或不能顯示透明扣2分??傊?,應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給分。(2)香氣 白酒的香氣是通過鼻子判斷確定的。當被評酒樣上齊后,首先注意酒杯中的酒量多少,把酒杯中多余的酒樣倒掉,使同一輪酒樣中酒量基本相同之后才嗅聞其香氣。在嗅聞時要注意: ①鼻子和酒杯的距離要一致,一般在1-3cm。 ②吸氣量不要忽大忽小,吸氣不要過猛。 ③嗅聞時,只能對酒吸氣,不要呼氣。在嗅聞時按1、2、3、4、5順次進行,辨別酒的香氣和異香,做好記錄。再按反順次進行嗅聞。經反復后,綜合幾次嗅聞的情況,排出質量順位。再嗅聞時,對香氣突出的排列在前,香氣小的、氣味不正的排列在后。初步排順位后,嗅聞的重點是對香氣相近似的酒樣進行對比,最后確定質量優劣的順位。聞評時可根據個人嗅覺器官的靈敏情況和耐力進行聞評。如果耐力強,可按上面聞評方法再重新聞評一次、二次結果相對照,對意見不同的重新聞評。這樣可以防止順效應、后效應、順序效應和個人印象的差錯。對不同香型酒混在一起品評時,聞評則更為重要。聞評時首先分出各編號屬于那種香型,而后再按清香型、米香型、醬香型、濃香型、其它香型的順序各自依次進行聞評。對不能確定香型的酒樣,在嘗評時綜合確定。聞評時發現有不是本輪次的香型酒樣,放到最后單獨去聞評。為確保嗅聞結果的準確,可采用把酒滴在手心或手背上,靠手的溫度使酒揮發來聞其香氣,或把酒倒掉,放置10~15min后嗅聞空杯。后一種方法是確定醬香型白酒空杯留香的惟一方法。檢查香氣的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檢查有無香氣,屬于何種香型,香氣正或不正,也就是說主體香是否突出,放香大或小等項目。如果沒有香氣、香氣短而淡薄或有其他異雜味,則應在嘗評記分表的“香”一欄內酌情扣分。香這一項目在國家評酒規定中是25分。酒香的評語一般是用芳香、特殊芳香、芳香悅人、芳香濃郁、香氣優雅、窖香濃郁、濃香馥郁、窖香、濃香、糟香、曲香、酯香、果香、芝麻香、米香清雅、清香悠久、清香純正、醬香突出、固有的香、特有的香、應有的香、有異香、微香、香短和香不足、香不明顯、放香小、不香、香沖鼻、香不純正、有醛臭、有乙縮醛氣味、有焦糊氣味、有腐敗臭、丙酮臭、油臭、雜醇油臭及其他臭氣味等術語來表示。酒香的給分標準是:具有本香型的特點,香氣悠久而舒暢給23—25分;香不足,欠純正扣2—4分;有不愉快的香氣扣4分;有雜醇油和其他臭氣扣5~10分。(3)味白酒的味的檢驗主要是通過人的味覺器官——舌頭對酒樣的反映來實現的。白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苦、辣、澀、咸等。白酒的味的感官檢驗標準應該是在香氣純正的前提下,口味豐滿濃厚、綿軟甘冽、尾味凈爽、回味悠長,各味協調。過酸、過澀、過辣都是酒質不高的表現。先將盛酒樣的酒杯端起,吸取少量酒樣于口腔內,品嘗其味,在品嘗時要注意:①每次入口量要保持一致,以0.2~2.OmL為宜。②酒樣布滿舌面,仔細辨別其味道。 ③酒樣下咽后,立即張口吸氣,閉口呼氣,辨別酒的后味。④品嘗次數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3次。每次品嘗后茶水漱口,防止味覺疲勞。酒味的評定首先是將盛有酒樣的酒杯按聞香好壞的排列順序,先從香淡的開始嘗起,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注意將暴香或有異味的酒留到最后嘗,以防止異味對味覺器官的干擾。同時,必須嚴格掌握每種酒樣的入口量要相等。開始時可先含少量酒,沾滿全舌后將酒吐出或咽下。在嘗高度酒和驗收基礎酒時,最好不要咽下以免醉倒。最后,用舌頭嘗酒的滋味是否調和,邊嘗邊作記錄。一般講,舌尖對甜、辣味較敏感。用舌尖和舌邊配合嘗感味要明顯一些,而要領略酒樣是否有澀味則最好用移動舌面,使之與整個口腔磨擦的辦法為佳。初嘗以后,可適當加大飲量,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后苦,有無刺喉等不愉快之感。再根據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判斷優劣,寫下評語,記下得分。酒味在100分制的品評評分中滿分是50分,占應得分總量的50%,是得分最高的一項。酒味的評分標準是具有本香型酒的回味特點,各味諧調的可給48~50分;欠綿軟,欠回甜,味稍淡等均扣2—4分;沖辣,后味苦,有澀味等扣3~6分;有焦糊味、輔料味、雜醇油味、酒尾味的扣5—10分;有其他邪雜味扣10分以上。評分一般沒有硬性規定,總之根據各種味道的不同程度酌情記分。酒味的評語一般用醇和、濃厚、酒體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凈爽、圓潤、綿軟甘冽、入口綿、落口甜、酸甜適口、各味協調、有甜味、回味悠長、后味怡暢和有藥味、雜味、味短、寡淡、有輔料味、生糧味、窖泥酸味、雜醇油味、霉味、酒糟味、焦糊味、澀味、苦味、暴糙、麻味、有其他不知名的邪味和不愉快的味道等術語來表示。(4)格格,指風格,也稱風味、酒體、典型性,是指酒色、香、味的綜合表現。它是由原料、工藝相結合而創造出來的。各種香型的名優白酒,都有自己獨特的格,它是酒中各種微量香味物質達到一定比例及含量后的綜合閾值的物理特征的具體表現。換句話說,格就是人們對各種酒的典型的色、香、味等方面的綜合性感官印象。對名優酒的格通常都是用四句話來描述。例如:茅臺酒(52?!?3。),是用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好而著稱(酒倒后,不洗杯較長時間后仍留有酒香香氣變化很小)來描述它的格。劍南春,則是用芳香濃郁、綿軟甘美、清冽凈爽、余香悠長來描述它的格。酒的格在100分制的嘗評評分中滿分是15分,占應得分總量的15%。酒的格的感官檢驗一般用獨特固有的風格、優雅(極好)、美好(上等)、清香、醬香、濃香、米香、芝麻香、其他香、各味協調、渚昧調和、自然協調、酒體完美恰到好處,或一般風格、大路貨、不突出、偏格、錯格、風味不悅人等術語來表示。 酒格的評分標準是:具有本香型獨特優美風格的給15分;風格不突出或偏格的扣3—5分,錯格的扣5分以上。在嘗評中,不論是香、味還是風格,都由評酒委員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酌情評分,沒有具體的非常明確的標準界限。
10,酒文化的評酒知識
對于飲料酒的品評鑒定,中國人民習慣稱之為評酒。評酒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說它是一門技術,是因為中國和世界各國一樣,都要采用理化鑒定和感官鑒定兩種方法來對各種飲料酒進行品評;說它是一門藝術,是因為不同酒的色、香、味、體所形成的風格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飲。當然,只有能夠領略這種奧妙的人,才能談得上評酒。倘若嗅到酒氣就退避三舍,只能說老天沒賜予他這份福分?!稘h書·食貨志》稱酒為“天之美祿”,祿者,福也,不能享受這份福的人,自然也就沒福了。但是,縱然是有福之人,不擇其香,不辨其昧,不思其品,不探其趣,來者不拒,只顧牛飲,地瓜干子酒也喝,藥用酒精兌白水也解饞,喝不出藝術的感覺,喝不出品位,似乎又是一種悲哀了。蘇軾《書東阜子傳后》中自述:“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這是他對自己酒量的一種評估,又說“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是說他對酒的喜歡程序,既沒酒量,又如此熱衷,當然是對酒趣一一其中包括品評這種體現酒文化的癡情了。宋代詩人范成大也曾說: “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飲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诟蚁隆爸⒕啤钡臄嘌裕u酒自在其中了。評酒的歷史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古代文人學士寫下了許多品評鑒賞美酒佳釀的著作和詩篇。明·袁宏道的《筋政》中說:“凡酒以色清味冽為圣。色如金 而醇苦為賢。色黑味酸國離者為愚。以糯釀醉人者為君子。以臘釀醉人者為中人。以巷醒燒酒醉人者為小人。” 清·梁紹圭《兩般秋雨庵隨筆》中對酒品的香、昧、色等方面均有精辟的品評論述。說明評灑在中國古代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十分關心這一古老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先后舉行了四屆全國評酒會議,對提高中國飲料酒的產品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前面提到的評酒的理化鑒定法,是借助于各種科學儀器進行化學分析,準確的分析出不同酒類的組成成份,運用數字結果及互相比較,說明不同成份的數量對酒的品質關系,鑒定出對人體有害的成份的數量是否超出衛生標準。感官鑒定就是通過人的感觀來對酒品進行鑒定。飲料酒是一種具有色、香、昧的味覺品,僅靠儀器的測定數值是不能全面的評價酒的品質優劣的。比如有的酒品在理化分析的數據方面,組成成份十分接近,而在風味上卻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這是因為一種酒品的獨特風格的形成,不僅決定于各種成份數量的多少,還決定于它們之間的協調、平衡、襯托、緩沖、掩蓋等關系,而感官品評則正是綜合的復雜反映。
11,白酒品評有哪幾種方法
白酒品評鑒別主要通過4個方面對白酒的嗅聞方法: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較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較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較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后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3)將少許酒置于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偽、留香長短和好壞。 對酒的口嘗方法: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較后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較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鐘。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后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后苦。并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寫下評語。 對風格的評價: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我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于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并準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并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采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一
12,什么是品鑒酒
品鑒酒就是商家和經銷商為了推銷其品牌而免費讓顧客品嘗的酒。它一般需要了解的內容有: 1、葡萄品種 并不是所有葡萄酒瓶上都會標示葡萄種類。澳、美等產國規定一瓶酒中含某種葡萄75%以上,才能在瓶上標示該品種名稱。傳統的歐洲葡萄產區則各有不同的規定,如德、法,標簽 上如果出現某種葡萄品種名稱時,表示該酒至少有85%是使用該種葡萄所釀制的。新世界的酒標上較常看到標示品種的名稱。 2、葡萄酒名稱 葡萄酒的名稱通常會是酒莊的名稱,也有可能是莊園主特定的名稱,甚至可能是產區名稱。 3、收成年份 酒瓶上標示的年份為葡萄的收成年份。歐洲傳統各產區,特別是在北方的葡萄種植區,由于氣候不如澳、美等新世界產區穩定,所以品質隨年份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在購買葡萄酒時,年份也是一項重要參考因素。由此可知該酒的酒齡。如未標示年份則表示該酒由不同收成年份的葡萄混釀而成,除了少數(如汽酒、加度酒等)例外,都是品質不算好的葡萄酒。 4、等級 葡萄酒生產國通常都有嚴格的品質管制,各國對葡萄酒等級劃分的方法也各異,通常舊世界的產品由酒標可看出它的等級高低。但新世界由于沒有分級制度,所以沒有標出。 5、產區 就傳統葡萄酒生產地來說,酒標上的產區名稱是一項重要信息。知道是某產區的酒,就大略知道該酒的特色、口味。某些葡萄酒產地的名稱幾乎決定了該瓶酒的名氣。 6、裝瓶者 裝瓶者不一定就為釀酒者。釀酒廠自行裝瓶的葡萄酒會標示“原酒莊裝瓶”,一般來說會比酒商裝瓶的酒來得珍貴。 7、酒廠名 著名的釀酒廠常是品質的保證。以法國布根地(Burgundy)為例,同一片葡萄園可能為多位生產者或酒商所擁有,因此選購時若只看產區,有時很難分辨出好壞,此時酒廠的聲譽就是一項重要參考指標。而新世界的產品一般是生產者和裝瓶者為同一企業。 8、產酒國名 該瓶葡萄酒的生產國。 9、凈含量 一般容量皆為750ml,也有專為酒量較小的人所設計的375ml、250ml和185ml容量的葡萄酒,還有為多人飲用和宴會設計的1500ml、3000ml和6000ml容量的產品。 10、酒精濃度 通常以(%)表示酒精濃度。葡萄酒的酒精濃度通常在8%-15%之間,但是波特酒(Port)、雪莉酒(Sherry)等加度酒的濃度比較高(約18%-23%)。
品鑒酒,又稱光瓶酒,酒的質量這些和盒裝的其實沒有差別。品鑒酒就是給人品嘗口感的酒,覺得好與不好,酒這個東西還是要嘗了才能說的,所以有了品鑒酒。和市場上的酒相比,品鑒酒少了包裝的禮盒,但是該有的還是會有,酒質不會有太多差距對白酒的品鑒方法是:將酒杯舉起,頭略低,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主體香突出,一倒出就香氣四溢,有愉快感,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后再對酒吸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要先呼氣,進一步聞,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繼而將杯接近鼻孔,是否純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稍微休息片刻,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再聞另一杯。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用一小塊過濾紙,繼續聞其香,放在鼻孔處細聞,吸入適量酒液,然后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常常采用評分法。應根據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酒液下咽后又有綿甜,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優質白酒的氣味可以使人身心愉悅。將少許酒置于手背上,要先呼氣,閉口呼氣,芳香撲鼻的,咽下后。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并準確給分,手慢慢將酒杯在鼻前晃動,輕嗅其氣味,一般不超過3次,你將真正享受到酒的美妙,自然吸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擴展資料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酒的風格。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綿甜,對比和判斷,有無其它的異雜氣味等,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感受酒香撲鼻。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將酒含在口中,繼續聞其香。所謂的余香悠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鐘,無異味。參考資料:白酒_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