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年份酒股份有限公司來歷,茅臺的年份

本文目錄一覽

1,茅臺的年份

不價幾個錢,也許你的酒都已經跑味了,現在出廠的茅臺都是沒有經過窯藏的,酒是需要在地下埋藏的,吸收地氣的。
普通茅臺出廠周期是5年。茅臺年份酒有15,30,50,80

茅臺的年份

2,茅臺酒廠多少年的歷史了

茅臺酒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茅臺酒的故鄉,位于貴州省仁懷市赤水河畔的黔北名鎮——茅臺鎮,這里古已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繁華。域內白酒業興盛,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便已擅長釀酒。茅臺鎮也素以“風吹隔壁千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的美名,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茅臺鎮歷來流傳有“水為酒之血”的古諺。漢代時,此地已出產有“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唐蒙飲枸醬而使夜郎”的傳說便緣于此。據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記:公元前135年,鄱陽令唐蒙出使南越時,在南越番禺境內,無意間品嘗到蜀產枸醬,并對其甘美醇正的口味印象深刻。一打聽,唐蒙才獲知南越國和滇蜀之地的夜郎國間水道相連,商賈往來。返回長安時,唐蒙帶回“枸醬酒”,漢武帝飲后盛贊“甘美之”。唐宋以后,茅臺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并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曾寫下“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佳詞名句的北宋大詩人黃庭堅,飲后也感嘆茅臺酒“殊可飲”。其后,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攻打遵義,品飲茅臺之后,橫槊賦詩:萬斛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雙手抱定擎天柱,汲得長江水倒流。1704年,茅臺鎮上專門釀制回沙醬香茅臺酒的“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臺酒。到1840年間,茅臺地區白酒的產量已達170余噸,創下中國釀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產規模,“家唯儲酒賣,船只載鹽多”成為那一時期茅臺繁忙景象的歷史寫照。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舉行,北洋政府以“茅臺公司”名義,將用土瓦罐包裝的茅臺酒送去參展。博覽會上,外人起初對“灰頭土臉”般包裝的茅臺酒不屑一顧。情急之中,一名中國官員有意無意將瓦罐擲碎于地,頓時,酒香四溢,舉座皆驚。隨后,茅臺一舉奪得金獎,并與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成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享譽全球。擴展資料:毛主席的茅臺情不擅飲酒的毛主席,對茅臺酒卻情深意長,這還得從紅軍長征時說起。1935年3月中旬,中央紅軍長征到茅臺,準備“四渡赤水”。當地群眾拿出茅臺酒來歡迎紅軍,戰士們不舍得喝,而用酒來擦腳和傷口,止痛消炎,甚至用來治療腹瀉。至今,茅臺鎮西面的山坡上還有兩個巨大的彈坑,那是國民黨飛機轟炸留下的。據當地老人回憶,兩個爆炸點相距僅30多米,可當時站在這中間的毛主席、朱總司令竟然毫發無損。正是茅臺酒的卓越品質、文化底蘊和革命貢獻,早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當晚的“開國第一宴”上,茅臺酒就進了中南海懷仁堂,周恩來親自審定,主酒為茅臺。此后多年,國慶招待會上,均指定用茅臺酒。1949年12月,毛主席對蘇聯進行友好訪問,同時給斯大林慶祝七十壽辰。在隨車運輸的蘿卜、大蔥、蘋果等眾多物品中,毛主席不忘把茅臺酒作為國禮相贈。1950年1月,毛主席回國時。斯大林也同樣準備了厚禮回贈,這些禮物中就有“斯大林汽車制造廠”生產的吉姆牌高級小轎車。有的同志常常以玩笑的口吻說:“毛主席的汽車來得劃算呢,是用茅臺酒和大白菜換來的!”1956年6月1日,毛主席與茅臺又留下一段詩酒佳話。當天上午,毛主席第一次暢游長江約15公里后,上船吃飯。國家首批授予的特級廚師楊純清為主席做了4菜1湯,即:清蒸鳊魚、燒(草)魚塊、回鍋豬肉、炒青菜和榨菜肉絲湯。這一餐,毛主席喝一小杯茅臺酒,吃了一小碗米飯,鳊魚也吃了。飯后,毛主席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條幅,對楊純清說:“楊師傅,我剛剛寫了一首新詩,送給你要不要呀?不喝茅臺酒,不吃武昌魚,我是寫不出詩來的。”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詞——《水調歌頭?游泳》。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茅臺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國酒茅臺:你知道和不知道的故事

茅臺酒廠多少年的歷史了

3,什么是茅臺年份酒

年份酒就是指窖藏的時間,茅臺最早推出白酒“年份酒”制度,2004年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的年份酒。一般來說,年份時間越長價格越高、味道就越好!
10年,20年,50年前生產,未賣的酒

什么是茅臺年份酒

4,貴州茅臺酒的歷史淵源了解一下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是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等多達20多家公司共同構成的,其涉足的領域眾多,主要有白酒、葡萄酒、啤酒、銀行、保險、證券以及科研和物業等等。早在1949年末,當時貴州剛剛解放,中央來電要求貴州省委以及仁懷縣委必須堅持正確的執政黨政策,切實保護好貴州茅臺酒廠的所有釀酒生產設備,并且還需要繼續擴大生產力度。此后,貴州省根據中央下達的指示,對恒興、成義以及榮和這三家燒房在經濟上給予了較大力度的支持,切實促進其發展。而且還對這些企業給予了一定的政策優惠,政治待遇較高。直到1951年,貴州省實現了最大的燒房并購,即成義燒房并購案,充分實現了兩家燒房并購的目標,進而成立了至今一直在生產的國營茅臺酒廠。隨后地方政府調入了眾多得力干部,擴大茅臺酒廠的生產,對其投入了大量資金,進一步擴大的茅臺酒廠的生產規模。1949年10月,也就是開國大典的前夜,貴州茅臺酒就已經進入了中南海懷仁堂,為參加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們共同慶賀。有消息稱,開國大典當天的開國第一宴就設置在北京飯店,從選擇廚師到菜品和酒品的選擇都是由周總理親自審定的,選定主酒為茅臺。因此,茅臺酒就這樣成了“開國喜酒”。貴州茅臺有著特殊的地形地勢,而且水質、土壤和空氣中含有的特殊微生物這些都造就了貴州茅臺酒的醬香特質,口感優雅細膩、味道飽滿,讓人回味悠長,這些特性都是其他酒類產品無法仿制的。 貴州茅臺酒的發展歷史十分久遠,更是世界三大整流名酒白酒中的代表,又被譽為是我國曲酒醬香型白酒發展史上的鼻祖,歷史源遠流長。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貴州茅臺酒企業其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早在2001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了。上市之后,貴州茅臺酒廠的主營業務收入已經從2001年的16,8億元上升到了2015年1000多億元,整整翻了10倍之多。這么多年來,貴州茅臺酒一直秉承的是“質量第一,釀造高品質生活”這一經營理念,并且逐步推行著“質量興企”的戰略,而且一直恪守的是“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和“駐足陳釀,不賣新酒”這一發展理念。每年的端午節開始進行踩曲,直到重陽節開始下沙投料,需要經過八次攤晾,再加曲堆積以及入池發酵,然后再經過反復的蒸煮,還需要再經過七次取酒這樣一系列漫長的過程,為了切實保證茅臺酒的品質,往往需要經過長期的陳釀,事先精心勾兌,所以茅臺酒廠的工作人員一直都在捍衛著其“質量生命線”。從當前情況來看,貴州茅臺酒廠主要的銷售的是年份酒,還有普通酒以及其他酒類產品,涵蓋了中高檔各個系列。 目前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釀酒工藝主要可以劃分成兩大類型,其一是蒸餾酒;其二是釀造酒。茅臺酒獨特的釀酒工藝,以傳統黃酒為基本酒液,用大米做原料,在經過了長期的蒸煮加曲之后使其保持在半液態狀態下經過糖化發酵之后,再進行壓榨形成。茅臺酒這一精湛的釀酒工藝生產出健康且舒適的酒液,這不單單是一項科研課題,更是這個時代一項偉大的創舉。茅臺酒的發明者是一群探索者,探索出了釀酒工藝中一種全新的方法,正是這種科學的探索的精神留給人們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文化意義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無論打開哪一部中華民族釀造科技的發展史都能夠看出,關于名酒的記錄就像是曇花一現快速地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漸漸消失了。雖然這些“名酒”耗費了大量的廣告費,然而最讓人記憶深刻的當屬茅臺酒,至今廣受民眾的贊譽,并且多得數項殊榮。這些榮譽的獲得均歸功于茅臺酒本身超凡卓絕的精品品質,而不是一味地吹捧。茅臺酒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當時著名學者名為鄭珍的在其編著的書本《田居蠶室錄》中曾經記載到:“仁懷(縣)城西茅臺村制酒,黔省稱第一。”直到道光末、咸豐初成書名為《黔語》的也記錄到:茅臺村的“尋常沽貰,皆燒春也。”直到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浙江大學因為西遷到了遵義,當時一名浙大的教學名為張其昀的在其編著的《遵義新志.產業與資源》文章中就詳細記錄了茅臺酒的發展歷史,其中記載到:“酒為貴州名產,尤以‘回沙茅酒’最為馳名,因產地而著稱”。茅臺酒當時的生產以及銷售都極為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再到后來新中國成立,國際領導是非常重視并且發揚茅臺酒的品牌文化,并且將茅臺酒這種特殊的生產工藝當做是民族瑰寶保存起來,在茅臺酒的釀造上投入了巨額資金。在新中國第一屆“中國名酒評選活動”上,茅臺酒一舉多得八大名酒中的第一名,因此被國人稱之為“國酒”。茅臺酒如此輝煌的發展歷史可謂是全中國的驕傲。 茅臺酒有著如此大的魅力和社會影響力,而且還獲得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從生產至今一直都是國人閑談時的重頭戲,有關茅臺酒的釀酒工藝的歷史劇更是全國舞臺上慢慢影響開來,進一步推進了我國白酒業的發展。從1984年發展至今,隨著茅臺酒文化意義的不斷深遠,貴州酒液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較大的影響力,尤其是遵義地區很多釀酒師也陸續受聘到了浙江、山東、河南以及廣東等地,精湛的釀酒技藝得益于在茅臺酒廠的鍛煉,當這些釀酒技師被受聘到其他地區的時候,同時也將遵義地區十分先進和發達的釀酒技術和經驗傳到了當地,這對于振興我國釀酒業的發展做出十分突出的貢獻。由此可以看出,茅臺酒的文化效應及功勞能夠因此載入史冊。 來源;新經濟

5,茅臺酒的來歷

茅臺酒產于貴州省北部的仁懷縣茅臺鎮拉,另外茅臺酒的出名是因為有一次酒展會,就茅臺酒包裝的破破爛爛,別的國家的酒都很漂亮,所以沒人看。有個中國人急了,就把酒罐子打碎,酒香傳遍了整個會場,大家都很意外,就向中國簽訂單,后來茅臺酒就出名了。
茅臺酒產于貴州省北部的仁懷縣茅臺鎮,酒亦因地而得名。

6,茅臺股份有限公司

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產,飛天茅臺,王子酒,年份系列等。茅臺旗下還有技開公司,保健,酒廠幾個公司。但是他們都處于貴州仁懷市。 股份公司在茅臺鎮————————回答來自茅臺鎮高級調酒師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屬于茅臺集團其中的一個公司。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有飛天茅臺和茅臺迎賓酒等醬香型酒。茅臺集團生產的一般都屬于茅臺系列酒

7,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公司主營貴州茅臺酒系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進行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防偽技術開發,信息產業相關產品的研制開發。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茅臺酒年生產量已突破一萬噸;43°、38°、33°茅臺酒拓展了茅臺酒家族低度酒的發展空間;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滿足了中低檔消費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陳年茅臺酒填補了我國極品酒、年份酒、陳年老窖的空白;在國內獨創年代梯級式的產品開發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檔、極品三大系列70多個規格品種,全方位躋身市場,從而占據了白酒市場制高點,稱雄于中國極品酒市場。
位置在哪里?

8,茅臺年份酒是什么

很多白酒企業都喜歡打著年份酒的概念,比如古井貢的年份原漿,口子窖的6年,十八酒坊的8年等等,不過這些年份的背后可能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有什么意思?是存放了幾年的酒呢還是一瓶白酒中存放一定年份的基酒,而這個比例又有多少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茅臺的年份酒,談談貴州茅臺酒的標準。年份不年份,首先是個生產釀造工藝。茅臺酒是純糧固態發酵,從原料的種植開始,到生產、儲存、勾兌、包裝,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有機標準來實行規范化管理,釀造過程中不會添加任何香氣、香味物質,其香氣純屬自然香。茅臺的生產周期比較長,每年重陽開始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經過一年,經過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再經過至少三年的存放,經過精心勾兌,整個釀造過程耗時至少五年。所以普通的茅臺酒一出廠就可以說成是標準的5年年份酒了。參觀過茅臺的人都會發現,茅臺的酒庫比生產廠家要多,主要是因為茅臺酒需要長時間陳芳。茅臺一般儲存都是采用大陶壇,因為這種大陶壇的透氣性好,對茅臺發生一切反應有很大的幫助,比如締合作用、氧化還原反應、酯化反應等,從而有效的排除了茅臺酒中暴辣、刺鼻的異味雜質,讓茅臺不斷的老熟、醇化,變得柔和,香味成分愈加豐滿、幽雅。關于茅臺的年份酒,為什么茅臺沒有5年年份?茅臺酒的工藝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精心勾兌”,它是建立在豐厚的老酒積存基礎上的。優質的白酒都需要勾兌。一般的白酒企業通過制作“調味酒”來保持其白酒的質量和風格,茅臺酒與其他白酒不同的是,它有著不同年份酒、不同輪次酒、不同酒精濃度的酒,它的勾兌依靠的是和采用不同的老酒來完成,屬于典型的“固態純糧發酵原酒勾原酒”。這樣才能保持茅臺酒純天然的特點,便有了“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的獨特風格,所以長時間存放之后的茅臺酒越陳越香。可是茅臺是怎么保障老酒的存呢?早在茅臺酒的生產作坊時代,人們就堅持儲存老酒。通常情況下每年出廠的茅臺酒只占據五年前生產酒的75%左右,剩下25%用作勾兌酒,便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15年、30年、50年、80年茅臺年份酒的物質資源保證。15年、30年、50年、80年到底意味著什么?就酒齡劃分上來說,人們可能會認為15年的茅臺年份酒,就應是陳放時間為15年的茅臺酒灌裝的,推算下來,30年、50年、80年的陳年茅臺酒也應該是這樣的。這種想法合理,但這不符合茅臺的生產規律。因為香型、輪次、儲存容器和儲存環境條件不同的年齡酒,品質也會不同。單純是某一年份、某一輪次的貯存老酒,如果沒有經過勾兌和嚴格的處理,香味組合成分會失調,不好喝。具體到茅臺酒來說,茅臺酒需要多輪次發酵、長時間儲存,標準體系復雜,每一輪次都有嚴格的標準,基酒樣本寬泛。所以茅臺酒的勾兌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過程。想要勾兌出色、香、味俱佳,口感風格相對來說比較恒定的茅臺酒,要用少則三四十種,多則一百多種,甚至更多不同年份、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酒體、不同酒精度的酒樣來調配融合。這遵循“精心勾兌”的規律,特定年份的茅臺年份酒都以該年份的老酒為基酒,再跟不同年份、輪次、典型酒體的酒進行勾兌,最讓它符合特定的口感質量風格。除此之外,不同批次的茅臺年份酒,因為參與勾兌的酒樣不同,物質組成也會有所變化。為了保證口感質量統一,茅臺特別制定了實物標準,確保各個批次酒的質量統一。至于為什么會以15年、30年、50年和80年為具體的酒齡劃分標準,主要是為了區別不同年份的陳年茅臺酒口感質量風格。讓經常喝陳年茅臺酒的人不用看包裝也能喝出不同年份的年份茅臺酒,讓他們感受到因為茅臺年份的不同,品質也有所不同,不過這價格也會不同,確實物有所值。

9,貴州茅臺酒歷史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貴州仁懷。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在南越吃到了古()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后此酒受到漢武帝的稱贊,并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 贊茅臺“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性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性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性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華茅”就是現在的茅臺 酒的前身。 貴州茅臺酒是以優質高梁為料,優質小麥制曲,每年重陽之際投料,巧妙地利用茅臺鎮特有的氣候,優良的水質,適宜的土壤,采用了一系列與一般白酒截然不同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酒,輕水分入池等工藝條件,經過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分型入庫、長期陳釀、精心勻兌而成。 貴州茅臺酒素以低而不淡、香而不艷著稱,被尊為國酒,是世界三大名酒(另外兩種是英國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法國柯涅克白蘭地)之一。茅臺酒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獨特風格。僑胞稱贊茅臺酒為“祖國之光”。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商品賽會上,茅臺酒(花茅)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從此貴州茅臺酒聞名中外,譽滿全球。在中國第一、二、三、四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家名酒,并榮獲金盾 獎章。
《史記》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番陽令唐蒙出使南越,在番禺(今廣州)飲枸醬。回長安問蜀商,蜀商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時今仁懷境屬蜀國東南境)。《說文》釋:醬,醢也。酒已和醬,醬字從酉,與酒相類。醢,初為醬,久儲為酒。兩者都以糧食為原料,經過發酵,釀造制成。《酒小史》把枸醬視為酒的始祖。   《田居蠶室靈》載,仁懷城西茅臺村制酒,黔省第一。其料純用高粱者上,用雜糧者次。制法:煮料加曲即納地窖中,彌月出窖高之。其曲用麥,謂之白水曲,黔人又通稱大曲,酒曰茅臺燒   《近泉居雜錄》載:茅臺燒酒制法,純用高粱作沙,蒸熟和小麥面三分,納糧地窖中,經月而出蒸之,既而復釀,必經數回然后成;初曰生沙,三四輪曰燧沙,六七輪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終乃得酒可飲,品之醇,氣之香,乃百經自具,非假曲與香料而成,造法不易,他處難以仿制,故獨以茅臺稱也
茅臺酒,素有中國“國酒”之稱。曾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評為世界第二名酒,榮獲金質獎。半個多世紀以來,它以精湛的釀造技藝和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名甲天下,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酒中名珠”。 中國的茅臺酒,因產于貴州仁杯縣的茅臺鎮(原為村)而得名,并享有“風來隔壁千家醉, 雨過開瓶十里香”之美名。這種“特殊的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凡盛過茅臺酒的杯子,瓶子隔了多天仍然芳香馥 郁,被譽為“空杯香”、“瓶瓶香”。由于茅臺酒因郁而不猛、柔和芬芳,故清代詩人鄭珍對其曾賦予“酒冠黔人國”的美稱。 相傳有一年除夕,茅臺鎮突然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鎮上住有一李姓青年,他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僵臥門口,并將其背進屋生火取暖,以自釀米酒款待老人,又將床鋪讓給老女安寢,自己躺在爐邊地上。朦朧中聽到奇妙琴聲,天邊飄來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紗,手捧熠熠閃光的酒杯,站立面前,隨將杯中酒傾向地面,頓時空中彌漫了濃郁的酒香,眼前出現了一道閃爍的銀河。 這青年一覺醒來,屋里爐火很旺,水、飯尚溫,床上被褥整齊,似無人睡過一般,推門一看,風、雪俱停,一條晶瑩的小河從家門口淌過,河面上飄著陣陣酒香。此后,當地人就用仙女賜予的河水釀酒,用“飛仙”圖案作茅臺酒的商標至今至不變。 傳說歸傳說,但位于赤水河畔的茅臺,自古以釀酒出名確是事實。清人曾有詠句為“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贊美赤水河,而茅臺酒的出名,這或許與當地水質優良有關,據有關文獻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 仁懷 附近的酒曾以“甘美”而受漢武帝的贊賞。北宋時在茅臺鎮附近便生產出優質大曲酒,宋人張能臣的《酒名記》以它質量佳美載入酒史。至清康熙四十三年經反復試驗,無數次改進和提高,終于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釀造技術,制造出別具一格的茅臺酒來。《黔語》云:“尋常沽貫,皆燒春也”,時稱“茅臺春”。茅臺酒經過不斷釀制提高,便成了名滿天下的中國名酒。 茅臺酒為醬香型大曲白酒。據專家們分析,其酒內含有70多種成分,因此構成了醬香、醇甜香和窯底香合成的特殊風味。雖酒度為53度到55度。但酒液晶瑩透明,口感醇厚柔和,無烈性刺激感,入口醬香馥郁,回味修長,余香綿綿,為醬香型白酒的曲型。從而形成了茅臺酒舉世無雙和獨有奇特風格。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