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的發展問題,中國葡萄酒發展現狀

本文目錄一覽

1,中國葡萄酒發展現狀

中國酒業的“白染紅”現象,主要體現為利潤染紅、廠家染紅和酒商染紅。截至目前,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均已布局紅酒產業。2018年以來,國內葡萄酒產量、進口量和消費量不斷下滑,但從“白染紅”企業的經營情況來看,依托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優勢,龍頭企業抵抗葡萄酒市場低迷的能力更強,例如茅臺葡萄酒、洋河股份葡萄酒,這也側面體現了“白染紅”市場的兩極分化趨勢。1、“白染紅”已成為市場趨勢“白染紅”概念被正式提出是在2019年年初的糖酒會期間,時任中糧酒業副總經理兼長城酒業總經理李士祎在會上提出,酒業行業已經進入“紅金時代”。他認為,目前中國酒業的“白染紅”現象,主要體現為利潤染紅、廠家染紅和酒商染紅;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也曾表示,“‘白染紅’是一種趨勢”。截至目前,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均已布局紅酒產業。此外,景芝、花冠等區域龍頭酒企也推出了紅酒產品。2、中國葡萄酒消費量持續走低2018年以來,國內葡萄酒產量、進口量和消費量不斷下滑,2020年在新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國內葡萄酒企業經營更是“雪上加霜”。數據顯示,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葡萄酒消費量連年下降,2020年下降至12.4億公升,同比減少17.3%,是2016年以來的最大降幅。3、“白染紅”市場兩級分化趨勢顯現一方面,從白酒龍頭企業-茅臺來看,根據集團官網的數據顯示,2018年,茅臺葡萄酒實現歷史性扭虧,2019全年銷售收入超2億,利潤晉級八位數,加速晉級行業第一梯隊。但另一方面,從其他公布葡萄酒經營數據的白酒上市公司來看,2020年,受國內葡萄酒市場低迷的影響,洋河股份、皇臺酒業和青青稞酒的葡萄酒產銷量均有所下降,但從降幅來看,洋河股份的降幅是小于其他兩家上市公司的。同時,從3家白酒上市公司的葡萄酒業務收入來看,2020年,洋河股份的葡萄酒業務收入下滑6.4%,達1.82億元;而皇臺酒業、青青稞酒的葡萄酒業務收入分別下滑35.7%、42.8%。不難看出,依托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優勢,我國白酒龍頭企業抵抗葡萄酒市場低迷的能力更強,例如茅臺葡萄酒、洋河股份葡萄酒,也體現了“白染紅”市場的兩極分化趨勢。——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葡萄酒發展現狀

2,白酒行業現狀怎么分析

國內白酒行業內上市企業:貴州茅臺(600159)、五糧液(00858)、洋河股份(002304)、順鑫農業(000860)、瀘州老窖(000568)、古井貢酒(00596)山西汾酒(600809)、口子窖(603589)、迎駕貢酒(603198)本文核心數據:產量、市場規模、價格、市占率高端白酒在白酒行業市占率不高白酒市場主要產品按照不同價格檔次,分為高端型、次高端型、中端型和低端型四種。高端白酒(含超高端)價格帶為800元以上;次高端白酒的價格在300-800元;中低端白酒的價格帶在300元以下。其中,高端產品主要被五糧液普五、貴州茅臺飛天茅臺和瀘州老窖的國窖1573占據,部分研究和調查將飛天茅臺該產品劃入超高端之中;高端白酒的價格帶的底端是800元,上限價格根據酒業家的分析,應當在3000元左右。目前,高端(含超高端)白酒在整個白酒行業內市占率不高,2020年高端(超高端)白酒的市場規模僅占白酒行業的約20%;而中低端白酒的市場規模占整個白酒行業的75%。市場需求缺口較大不過,隨著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費者對品質白酒的需求愈發強烈,高端白酒的消費逐漸從政策消費轉變為民眾消費,市場需求上升。尤其茅臺在2018年股價一度成為A股第一,帶動了茅臺酒的市場熱度,大量帶有收藏、保值目的的買家進入市場,又進一步帶動了整個高端白酒市場的熱度。高端白酒的供需缺口仍然較大。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根據酒業家和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2019年高端白酒的市場規模約為1011億元;至2029年,高端白酒市場規模將達到16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在4.70%;基于上述數據,經過初步估算,2020年高端白酒的市場規模約在1179億元。價格呈現不同程度漲幅2020年春節前后,52度飛天茅臺和五糧液普五均比2019年春節呈現不同程度的漲幅,飛茅價格攀升至2450元/瓶,普五價格攀升至1099元/瓶;國窖1573價格較2019年小幅下降至1069元/瓶。隨著高端白酒批價的持續回升,渠道利潤不斷改善,經銷商積極性大為改善,渠道補庫存積極性提高。未來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據Euromonitor預測分析顯示,未來中國高端白酒產品領域仍有顯著增長潛力。基于未來五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增長趨勢,經過初步估算,2026年中國高端白酒市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846億元。——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白酒行業現狀怎么分析

3,中國白酒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白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其生產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這三個地方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中國白酒行業發展歷程白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與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金酒并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我國白酒行業整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名酒企業擴大產能,以平穩銷售為主;此后經歷了高速擴張,商務消費促進行業發展,并且各大醬香型龍頭企業憑借超強的品牌力、產品力和渠道力引領白酒行業的發展。目前,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快速增長帶動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升級需求逐漸顯現,龍頭企業馬太效應凸顯。中國白酒產量連續多年下降2012年12月,《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要求:接待工作不安排宴請,不喝酒,更是對軍隊接待工作中飲酒亮出了紅牌。之后,各地方政府又陸續出臺地方版“禁酒令”。中國白酒行業前期積累的產能過剩、社會庫存過大等問題快速爆發,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全行業產量增速大幅下滑,但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的產量直至2016年仍保持了正向增長,達1358萬噸。經過前期深度調整以及消費升級推動,分化發展成為2016年以來白酒行業的總體特征,落后產能持續出清,白酒行業整體產量持續減少。2019年,白酒產量已下降至786萬噸,2020年上半年,白酒產量只有350萬噸,預計2020年全年產量在700萬噸左右。中國白酒銷售收入波動較小白酒行業需求主要來自政務需求、商務需求和個人需求。在三公消費受限后,以及中央八項規定的影響,政務需求出現大幅下降,目前處于低位且短期難以改善;商務需求受宏觀經濟發展影響較大,而當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且短期預計不會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出臺,因此需求提升的可能性較低;個人需求變化來源于消費升級,“少喝酒、喝好酒”成為共識。所以,中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與產量走勢基本保持一致,但因為近年來高端白酒的品牌溢價,其價格仍處于高位,并且帶動次高端白酒價格持續走高,致使白酒行業銷售收入波動幅度較白酒產量較小。中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在2017年和2018年有明顯下滑;2019年,受個人需求拉動,中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增長至5672億元,同比增長5.74%。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及蔓延直接影響了白酒春節旺季的消費,白酒行業銷售收入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僅有2737億元。白酒行業在2020年第二季度逐漸復蘇新冠疫情直接影響了白酒春節旺季的消費,2020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潤增速均較2019年同期有明顯下滑。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白酒行業的收入增速較2020年第一季度的-0.03%略有提升,增速到達3.42%;但在利潤端增速上反而從第一季度的 9.46%回落至6.35%。扣除茅臺和五糧液之后,白酒行業第二季度仍然負增長,第二季度白酒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5.2%和-0.6%。高端白酒企業2020年上半年業績亮眼以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白酒企業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潤依然能夠維持兩位數增長,洋河股份、古井貢酒和老白干等區域次高端白酒企業收入利潤均呈現小兩位數下滑,說明擁有較強品牌力和渠道力的企業,在極端特殊情況下的抗風險能力和渠道調節能力強于缺乏基礎市場的泛區域品牌。——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白酒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