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自溶的介紹
自融尸體現象之一。指組織細胞失去生活機能,因受酶的作用而發生的組織溶解。自溶與自體消化均與細菌無關。尸體解剖檢驗時,容易將自溶和自體消化現象誤認為中毒或病變。
2,自溶的簡介
尸體各部的組織細胞均可發生自溶現象,有些臟器如腦髓、胰腺、腎上腺等發生較快,甚至細胞結構完全消失。肝、脾、腎等自溶表現為質地變軟,結構模糊,最后細胞核甚至細胞體溶解消失。至于胃腸壁也可因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稱“自體消化”。
3,自溶的認識自溶現象的意義
正確認識自溶這一尸體現象,對于法醫判斷死亡時間,確定死亡原因等具有重要意義。但有時尸體的自溶也會給案件的偵破等帶來麻煩,因此法醫工作者有時也要采取措施防止自溶。在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是爭取早解剖、早取材、早固定。在固定中應當注意,所取組織的厚度不要超過0.6厘米。并且應當用定量的固定液。此外,還可以采取冷藏和注射福爾馬林溶液的辦法防止自溶。
4,自溶作用是
自溶作用是細胞的自我毀滅(cellularself-destruction),即溶酶體將酶釋放出來將自身細胞降解。在正常情況下,溶酶體的膜是十分穩定的,溶酶體的酶也安全地被包裹在溶酶體內,不會對細胞自身造成傷害。自溶作用(autolysis)如果細胞受到嚴重損傷,造成溶酶體破裂,那么細胞就會在溶酶體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如某些紅細胞常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如果錯誤的發生自溶(由于內界或外界因素),則會導致疾病發生(如矽肺)。在多細胞生物的發育過程中,自溶對于形態建成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自溶作用,除去不必要的細胞、組織。如手指或腳趾的形成同溶酶體有關,它將指之間的結構水解。另外蝌蚪尾巴的蛻化也是溶酶體中一種水解酶(組織蛋白酶)消化作用的結果,該酶將尾部細胞破壞,使尾部消失。
5,菌體自溶是什么原因
自溶作用自溶作用是細胞的自我毀滅,速溶酶體將酶釋放出來將自身細胞降解。在正常情況下,溶酶體的膜是十分穩定的,不會對細胞自身造成傷害。 如果細胞受到嚴重損傷,造成溶酶體破裂,那么細胞就會在溶酶體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如某些紅細胞常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在多細胞生物的發育過程中,自溶對于形態建成具有重要作用。腸道內由于同樣含有大量的消化酶,所以它也會發生自溶。脾臟在開始自溶時,紅髓內血液呈均勻同質,組織被血液溶解后的產物所浸染,白髓與紅髓的細胞數減少。到第36小時,組織邊緣部分所有細胞成分包括淋巴細胞在內,都已完全消失,呈片污穢紫色。心肌的自溶較骨骼肌早。離體心臟在亡后第12小時,肌漿腫脹,嗜酸性,呈塊狀,橫紋不清,細胞核固縮。到第24小時,有的細胞核發生濃縮,有的變得腫大而透亮。到第36小時,組織邊緣部分的肌細胞核消失,組織中央部分的肌細胞核尚未消失,但已變得腫大而透亮。到第48小時,組織中央部分的肌細胞也消失。在人體的各種臟器中,胰腺是最早發生自溶的臟器之一。胰腺是分泌器官,能夠合成多種消化酶,這些消化酶使得胰腺的自溶發展最快、最嚴重。即使在冷凍的狀態下,胰腺也會在人死后短短幾小時內發生自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