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企業購買茅臺酒的政策
法律分析:年繳稅50萬起才有資格法律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酒類產品消費稅政策的通知》 購進的茅臺酒酒基因不允許抵扣其已納消費稅,產生重復征收消費稅問題,企業稅負增加較大。鑒于上述重復征稅問題屬于企業改制過程中產生的特殊情況,且白酒消費稅政策的調整在企業改制時難以預見,為解決上述問題,經國務院批準,現將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白酒消費稅問題明確如下:對集團公司在2004年底以前銷售給股份公司的5297噸茅臺酒基實際繳納的消費稅,在股份公司依照財稅[2001]84號文件的規定停止執行外購已稅白酒抵扣消費稅的政策后,可分期退還給股份公司,但每期退稅額最多不超過股份公司當期實際繳納的消費稅。
2,貴州茅臺的發展戰略是什么
——用科技創新豐碩成果擁抱民族工業瑰寶此次論壇,由貴州省科技廳、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國資委主辦,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與技術促進處綠色產業專家委員會協辦,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承辦。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國強親臨會議,全國人大、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科技部、國家環保總局、中國輕工行業協會的領導和有關專家受邀到會指導。“在經濟全球化的嶄新發展時代,科技創新,正日益成為決定一個地方、一個企業成敗的關鍵所在,是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環節”——孫國強副省長在談到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對首次舉行“茅臺酒科技創新發展戰略高峰論壇”的重要意義時說,“貴州|茅臺酒,是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已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的驕傲品牌。開好這個研討會,不僅對茅臺集團今后的科技創新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還必然會給貴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的示范效應”。在中國白酒行業,如果從規模產量和生產周期方面比較,“貴州茅臺”并不占據優勢地位;但是,卻憑藉科技創新架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了持續八年跨越式發展的顯著業績。2006年:集團的銷售收入達到63. 56億元,創收利稅42. 77億元,上繳稅金25.35億元,實現利潤28. 24億元;與開創歷史最高紀錄的2005年相比較,分別增長了23.48%、31. 12%、23.44%、44. 19%。更為突出的是,企業年銷售收入占行業的比例由原來的2%上升到了5%,創收利稅也從過去僅占行業的9%提高到了17%,人均創利稅、人均利潤則分別相當于行 業水平的8倍和10倍。只要了解茅臺演繹的創新發展奇跡,便不難理解季克良董事長在其它場合所闡釋過的如是觀點——“白酒產業同樣可以列入高科技產業的范疇。通常意義的高科技涵括生物科技領域,白酒產業正是生物產業的一個門類。實際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革、創新、升級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一方面,高科技產業可以與傳統產業的改造有機結合,引入有利于傳統產品的創新設計;另一方面,傳統產業的技術進步,也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茅臺酒的釀造工藝之所以顯得格外的獨特和富有創意,正是茅臺長期以來辯證地解決好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形成了業內無可復制的核心技術。”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也曾就“科技茅臺”的內涵作過這樣的詮釋“茅臺酒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主要反映在,茅臺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利用自身擁有的白酒行業惟一的國家技術中心優勢,不斷應用高新技術、信息技術、先進實用技術來改造傳統工藝,用信息化促進工業化;使傳統工藝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在完善中增加了高科技的含量。”可以這樣說,國酒茅臺在過去幾十年間的科技創新實踐,不管是實施兩期茅臺科技試點工作、進行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還是從事茅臺酒香氣香味物質研究、茅臺酒制曲和制酒主要微生物研究或年份酒開發,以及開展茅臺酒與人體健康的科學研究等重大課題,都充分地體現出了一種在繼承中依靠科技創新求發展的科學求是精神。會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辦事處與茅臺酒廠簽署了共建茅臺循環經濟特色科技示范園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