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啤酒質量感官鑒別方法
- 2,啤酒代加工可以用代加工的質量認證嗎
- 3,啤酒做質檢怎么樣
- 4,有什么國際認證的啤酒證書嗎
- 5,用于罐裝啤酒的生產廠家需要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或QS認
- 6,自釀啤酒對外銷售需要QS認證嗎產量1000L
- 7,啤酒生產中要檢測什么
1,啤酒質量感官鑒別方法
啤酒是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為主要原料,用不發芽谷物(如大米、玉米等)為輔料,經糖化發酵釀制成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低度飲料酒。如按供給人體熱能計算,1L啤酒相當于0.7L牛奶的營養。
2,啤酒代加工可以用代加工的質量認證嗎
認證范圍,只能根據企業能力范圍內的,如果沒有加工的能力,可以直接辦理銷售的認證。但是不能用別的公司的證書。
不可以,bsmi是臺灣的認證,ce是歐盟的。具體可以聯系華夏準測檢測q334921525.
3,啤酒做質檢怎么樣
質檢也就是品控,質量檢驗,顧名思義。各個工序都有,也是在生產第一線,不過你是負責監督,查看數據,看合格不,保證產品的在質量。如果你負責的工序,工人都比較負責的話,那你就輕松的多了。
搜一下:啤酒做質檢怎么樣?
4,有什么國際認證的啤酒證書嗎
啤酒評審認證協會-BJCP (Beer Judge Certification Program),現在協會有超過6096位活躍的啤酒評審,其中更有818位評審達到國家級以上水平,考取這個證書的人在國際上都很受認可。上次在百瓶上看到一個BJCP一次性通過的大佬,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找他取取經。
5,用于罐裝啤酒的生產廠家需要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或QS認
鋁制易拉罐是食品用的不在生產許可證范圍,不需要辦理許可證了。針對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容器是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的。
罐裝啤酒易拉罐底部的數字不是突出的,應該是激光打印燒刻出來的,是罐裝啤酒的生產日期和批號
不需辦理,易拉罐不在生產許可證發證范圍內。
那必須的。。!
6,自釀啤酒對外銷售需要QS認證嗎產量1000L
如果售,只需辦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即可。 如果你定量包裝,跨區域銷售,批發,進入批發市場,農貿市嘗超市等需要辦理QS。 QS的費用但申請費、化驗費、咨詢費、公關費等大概三到四萬,根據您廠子的硬件條件和產品種類不同。...
自釀啤酒對外銷售是需要辦理QS商標認證的,其他相關手續也要辦理,食品流通備案等等1000升的自釀啤酒在店內自產自銷就可以的。
自釀啤酒店內自產自銷的話只需辦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即可。 如果你的酒水銷售,批發,進入市場需要辦理QS。 QS的費用但申請費、化驗費、咨詢費、公關費等。
目前自釀啤酒是不用辦qs的,因為你不往遠處銷售。 1000l的設備包括桶啤灌裝線全部成本在28萬左右, 啤酒的成本在每500毫升不到一元錢。我的是小設備在安徽德釀買的質量還可以,你可以到網上查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7,啤酒生產中要檢測什么
GB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2758發酵酒衛生標準 GB4544啤酒瓶 GB4789.1~4789.28食品衛生檢驗方法微生物學部分 GB4928啤酒試驗方法 GB5739啤酒塑料周轉箱 GB6543瓦楞紙箱 GB10344飲料標簽標準
論啤酒的質量標準與啤酒質量 中國酒網 ( 2004-8-21) 1.透明度: 《啤酒》國家標準 gb/t 4927-91規定為:清亮透明,無明顯懸浮物和沉淀物。在實際檢測中,我們發現無論什么品牌的啤酒,也無論出廠時間的長短,啤酒中都會有一些沉淀物(或懸浮物),僅數量多少的差別。《標準》中“無明顯沉淀物”就是一個含糊的詞。所謂“無明顯”,我們的理解是“不應有肉眼隨意就能看見的異物”,企業為了給自己的產品質量辯護,往往對比較明顯的沉淀,也認定為“不明顯”,因此產生判定誤差,作為執法檢驗部門也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服。 2.色度: 《標準》要求:8-12度淡色啤酒為5.0-9.5ebc(優級)。現在的啤酒正向著淡爽型方向發展(尤其是南方),消費者對啤酒顏色的要求是淺一些好。為迎合消費者,啤酒廠家將啤酒的色度做得越來越淺,經常檢測到色度為4.0ebc左右的啤酒,我們認為不合格,廠家卻認為很自豪,因為消費者喜歡。 3.香氣、口味: 對香氣和口味的鑒定只有專業的評酒師才能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作為檢驗、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此很難予以正確的評價,除非酒質已變壞到了相當“驚人”的程度。 4.原麥汁濃度: 《標準》中規定為(x+/- 0.3)度才符合要求,在實際檢測中,若低于(x-0.3)度,企業也認可為不合格,但若高于(x+0.3)度,則企業認為是自己多投入了,廠家的成本上去了,實際上也就是讓消費者多得了實惠,若再判定為不合格,廠家覺得太冤,太委屈。設身處地地想想,企業的這些想法也不無道理,作為檢驗執法部門,我們應當維護《標準》的嚴肅性,依據《標準》,該判定為不合格的還是判定為不合格,但作為消費者,我們對企業表示充分的理解。 5.總酸: 《標準》中,對 8-12度啤酒規定為 < 2.6ml/100ml,我們在實際檢測中感到,這項指標要求太低了,大部分啤酒的總酸都 < 2.0ml/100ml,最高也 <2.2ml/100ml,我們認為,指標放得太松,不利于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 6.保質期: 《標準》中規定:熟啤≥120 d,而實際上,大部分啤酒60天后,口感就有明顯變化(老化),但目前仍沒有有效地檢測方法。 近二十年來,啤酒的產量迅猛增長,客觀地說,啤酒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良萎不齊。應該看到,現在的啤酒檢測項目還不夠齊全,檢測手段還不夠完善,作為產品的質量標準也應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改進,作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對今后《標準》的修訂提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1) 增加可能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項目的檢驗。例如微生物的厭氧菌、含硫化合物等。 (2)判斷指標應盡可能“量”化。例如沉淀物的多少用百分比含量表示,香氣、口味是否純正,用幾種典型的成份含量為代表來表示,這樣可以避免爭議的產生。 (3)指標數值要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如色度的范圍放寬,尤其下限可以適當放開;原麥汁濃度可以確定下限而不固定上限。 (4)隨著啤酒生產技術的提高,有些項目的要求應該相應的有所提高,如雙乙酸含量應降低一些,大部分啤酒的檢測結果都在 0.05-0.10mg/l(有波動);總酸含量也應適當降低。 (5)啤酒的保質期不僅僅要從時間上予以限制,還應從某些成份的變化上加以限制,如啤酒的老化程度,現在普遍認為隨著老化的加重,反一2一壬烯醛的含量有所提高,是否可以用它作代表,用作判斷老化程度的依據。 總之,產品標準合理與否,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和消費者的身心健康。我們希望全國的啤酒企業、檢驗機構以及執法部門共同關心啤酒標準的制訂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