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貴州茅臺集團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
- 2,茅臺酒廠三大前身都有哪些他們三個燒坊有什么淵源嗎
- 3,茅臺酒廠怎么來的
- 4,茅臺酒是哪個廠生產
- 5,茅臺前身是哪三家酒廠
- 6,茅臺是私營還是國營呢
- 7,茅臺創始人是王秉乾還是王立夫
- 8,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 9,茅臺的王茅華茅賴茅是怎么來的
- 10,茅臺是哪里的
- 11,茅臺集團六大子公司
- 12,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與茅臺集團有關系嗎
- 13,茅臺酒的生產地是哪個省的
1,貴州茅臺集團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
貴州茅臺集團就是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集團公司),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集團公司)包括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技術開發公司、保健酒業公司、習酒公司、昌黎葡萄酒公司等。(啤酒公司已經被華潤收購)
希望能幫助你
2,茅臺酒廠三大前身都有哪些他們三個燒坊有什么淵源嗎
茅臺酒廠三大前身分別為成義燒坊(又名華茅,又名成裕燒坊),榮和燒坊(又名王茅,又名榮太和燒坊),恒興燒坊(又名賴茅,又名衡昌燒坊)。他們是不同的家族老板投資的。本質是競爭對手,如果說淵源只有一個,就是他們的釀酒師都是醬酒酒祖鄭佑的后代,鄭家人在茅臺鎮釀酒的祖傳絕活是實打實的獨家技藝。三大燒坊的酒師都姓鄭,希望都你有用。百度上面有這方面的信息。
3,茅臺酒廠怎么來的
貴州茅臺酒是怎么來的?我想您一定是想了解一下茅臺酒的歷史沿革。那么,我來給您具體的說一說,供您參考,供各位酒友消遣:貴州茅臺酒廠是在1951年11月8日,通過贖買私人作坊的方式,成立的地方國營茅臺酒廠。當時先后購買、合并、整合了三家酒坊:他們分別是成義燒房、榮和燒房、恒興燒房。那么,這三家燒房又是怎么個情況呢?我簡單的跟大家說一說:成義燒房“成義燒房”的前身是“成裕燒房”,于同治一年(1862年)開設,創始人是華聯輝,華氏兄弟先后經辦鹽務,控制川鹽運銷,在茅臺鎮開設“永隆裕”鹽號,因其祖母彭氏曾在茅臺鎮喝過一種好酒,于是華聯輝為表孝心到茅臺鎮買酒,但是原來的酒坊已經不在了,作坊主人也不知下落,于是華聯輝決定在茅臺設坊烤酒。后來華聯輝決定將燒房擴大,定名為“成裕燒房”,附屬于“永隆裕”鹽號,不久更名為“成義燒房”。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華茅”。榮和燒房“榮和燒房”的前身叫“榮太和燒房”,于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的。原是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孫全太和“王天和”鹽號老板王立夫合股開設的。但是后來由于各自家族利益和各自目的不同,經過一系列的內部博弈斗爭之后,導致分道揚鑣,最后榮太和燒房歸石容霄的后人王澤生所有。于是,“榮太和燒房”也就更名為“榮和燒房”。1949年,王澤生死,“榮和燒房”由他的兒子王秉乾繼續經營。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王茅”。恒興燒房“恒興燒房”的前身“衡昌燒房”,由貴陽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臺開辦。但是由于經營不善,“衡昌燒房”在經濟窘迫中拖了8年之久。到1938年,周秉衡與名族資本家賴永初合伙組成“大興實業公司”,“衡昌燒房”也被賴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把“衡昌燒房”更名為“恒興燒房”,并擴大經營,最高時達到60多人。到1947年,年產酒量提高到32500公斤左右。成義燒房所出產的酒叫“賴茅”。茅臺酒廠成立是哪一年?1953年,在收購合并了三家燒房之后,國營貴州茅臺酒廠初具雛形,標志著在國營體制的推動下,茅臺酒生產從私人作坊到工業化時代的邁進。1997年茅臺酒廠成功改制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食品發酵研究所等八家單位發起成立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貴州茅臺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2011年12月,公司更名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至今,茅臺國營已經60余年。
4,茅臺酒是哪個廠生產
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
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 ,出產于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茅臺鎮,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總部位于貴州省北部風光旖旎的赤水河畔的茅臺鎮,地處東經 106°22′,北緯 27°51′ ,海拔 423 米,現占地面積 220 萬平方米。
5,茅臺前身是哪三家酒廠
茅臺前身是王茅、華茅、賴茅三家酒廠。解放初期,1951年政府把王姓、華姓、賴姓三家燒坊合并成如今的茅臺酒廠,這三家酒坊也就是俗稱的王茅、華茅、賴茅。“王茅”最早開創了“茅臺酒”的輝煌歷史,“王茅”成為許多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在共和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重要事件中創造了很多傳奇故事,為“茅臺酒”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1951年新中國成立后,仁懷縣人民政府先后將“成義”、“榮和”和“恒興”三家燒房購買或沒收,成立了“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此后茅臺酒廠步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6,茅臺是私營還是國營呢
是國家控股的
貴州茅臺酒是貴州茅臺酒廠生產的,是國營的,也就是國企。
你好!貴州茅臺酒是貴州茅臺酒廠生產的,是國營的,也就是國企。謝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不知道
應該是國營的!!!!
7,茅臺創始人是王秉乾還是王立夫
王立夫。王立夫祖父王振發(1793—1857)于清道光年間在茅臺創辦著名商號“天和鹽號”經營鹽業。王振發由于商業往來需要用酒宴請客商或送禮,在茅臺村黑菁子(地名:茅臺觀音寺社區)創辦了“天和號燒房”,釀造當地人稱的“茅臺燒”宴請官紳和行商坐賈。 自王立夫的祖父王振發經營鹽業發跡始,王家成為茅臺巨富。到父親王用兵時,王家的“王天和鹽號”遍及仁懷各地,王氏家族進入鼎盛時期。王立夫是獨子,王用兵去世后,自然由他繼承家業。擴展資料王家先人,駢首砥足,實踐著一套獨特的釀酒工藝。其經典的工藝過程,至今仍為茅臺著名酒廠沿用。今天的王家窖藏酒,就是原始的、古老的傳統工藝的完整再現。王家窖藏酒采用的“季節性生產”、“高溫釀造”、“長期陳釀”與“精心勾兌”,即是根本區別于其他白酒釀造工藝的顯著標志。一般白酒釀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產,只需經過一兩次,至多四、五次發酵蒸餾取酒,便完成一個生產周期。而王家窖藏酒釀造,則是順應天地感應,隨季節變化的自然規律來進行。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歷經八次攤涼及加曲堆積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復雜生產過程。
8,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公司主營貴州茅臺酒系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進行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防偽技術開發,信息產業相關產品的研制開發。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茅臺酒年生產量已突破一萬噸;43°、38°、33°茅臺酒拓展了茅臺酒家族低度酒的發展空間;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滿足了中低檔消費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陳年茅臺酒填補了我國極品酒、年份酒、陳年老窖的空白;在國內獨創年代梯級式的產品開發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檔、極品三大系列70多個規格品種,全方位躋身市場,從而占據了白酒市場制高點,稱雄于中國極品酒市場。
位置在哪里?
9,茅臺的王茅華茅賴茅是怎么來的
1.王茅:光緒五年(1879年)由仁懷縣大地主王榮(又名石榮霄)、孫全太和“天和”號老板合股創建,俗稱“王茅”。1936年,“天和號”老板將股權全部轉讓給王澤生,至此,燒坊已全部落人王榮及其后人手中,燒坊也正式更名為“王茅燒坊”。1949年,王澤生去世,“王茅燒坊”由他的兒子王秉乾繼續經營。2.華茅:光緒二年,商業新興,酒業隨之發展,華家在毀于兵災十多年的“茅臺燒房”的廢墟上,重建酒房,取名“成義酒房”,生產的“茅臺燒”即“華茅”。3.賴茅:1929年,貴陽市商人周秉衡在茅臺村開辦“衡昌酒房”,并為生產的酒命名為“衡昌茅臺”。1941年,貴陽賴永初接管該酒房并更名為“恒興酒廠”,“衡昌茅臺”也由此更名為“賴茅”。擴展資料上個世紀50年代初,政府公私合營,王姓、華姓、賴姓三個家族的燒房合并而成茅臺酒廠,人們習慣稱這三家燒房為王茅、華茅、賴茅。 這“三茅”既是茅臺酒的主要生產者,又是從清嘉慶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多年間,在鹽運、釀酒、圖書出版等領域創造了無數輝煌,在整個貴州乃至西南地區有著較大影響的三個家族。1949年開國大典前夜,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會議,確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并在北京飯店用茅臺酒招待嘉賓,從此每年國慶招待會,均指定用茅臺酒,此為“茅臺酒”被稱為“國酒”的開端。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茅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華茅酒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賴茅
10,茅臺是哪里的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
貴州茅臺
茅臺酒出產于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茅臺鎮,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赤水河水質純潔清甜,含有少量礦物質,正好釀酒。 茅臺酒因產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我暈,貴州仨。貴州茅臺的哇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遵義縣仁懷鎮
11,茅臺集團六大子公司
茅臺集團六大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昌黎葡萄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集團)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循環經濟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1、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習酒公司”),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于1998年10月成立。其前身為貴州省習水酒廠、貴州習酒總公司,始建于1952年。2019年8月12日,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被中國質量協會授予“全國質量獎”。其前身為創建于明清時期的殷、羅二姓白酒作坊,1952年通過收購組建為國營企業,1998年并入茅臺集團,屬茅臺集團全資子公司,是中國名優白酒企業。廠區地處黔北高原赤水河中游、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二郎灘渡口,依山傍水,綿延十里,有“十里酒城”之稱。2、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昌黎葡萄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昌黎葡萄酒業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組建成立,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在貴州省外的一家國有控股企業,公司位于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釀酒葡萄之鄉”和“中國干紅城”的河北省昌黎縣,生產公司占地面積36,512.2平方米,擁有設備先進的現代化發酵站,占地面積19,622.91平方米,并擁有5,000畝標準化葡萄種植基地。年原酒發酵能力1.2萬噸,成品酒生產能力1萬噸,擁有總資產4.15億元。公司以優質赤霞珠、品麗珠、霞多麗、西拉等優良釀酒葡萄為原料,出品茅臺專供、橡木桶陳釀、茅臺莊園等系列,在風格設計上以“精”為導向,以“協調”為主旋律,打造優雅細致,具有東方特色的茅臺葡萄酒。3、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位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古鎮,成立于1984年,是茅臺集團全資子公司。經過30余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健康酒、配制酒、白酒產銷于一體的酒類知名企業。公司主營產品包括“茅臺不老酒”、“臺源酒”、“茅鄉酒”等多個系列產品。公司及產品先后榮獲“亞太區最具影響力保健酒企業”、“中國企業最佳形象AAA級”、“企業質量信譽AAA等級”、“中國經濟脊梁——百家明星企業”等60余項榮譽。其中,“茅臺不老酒”先后榮獲“世界保健酒名優產品”、“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產品”、“首屆十大健康酒文化傳播領軍品牌”等稱號。4、貴州茅臺(集團)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集團)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12日在丹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李賢富,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等。2015年2月,貴州茅臺集團丹寨縣注冊成立貴州茅臺(集團)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同時,圍繞藍莓產業發展一、二、三產業,形成藍莓加工全產業鏈,并結合丹寨實際和黔東南州自然生態民族文化打造旅游產業。貴州茅臺(集團)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茅臺集團“走出酒的天地”的重要突破口,將以藍莓種植加工為突破口和切入點,逐步介入黔東南州生態農業產業領域。5、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臺酒廠技術開發公司坐落在山川秀美,物產豐富的中國酒都仁懷——一個西部地區有重要影響力和承載力的特色城市。這里位于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婁山脈西段北側,背靠歷史名城遵義,面向川南地區,是黔北經濟區與川南經濟區的連接點,是馳名中外的國酒茅臺的故鄉,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轉戰之地,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公司1992年創建,是茅臺集團的所屬公司,也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參股公司。經過10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年產6000噸白酒的中型企業,銷售網絡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公司以其天造地設的地理環境,長期窖藏的玉液陳釀,世代相傳的勾兌工藝,使產品獨具醇香馥郁、清冽干爽、余味悠長。6、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循環經濟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循環經濟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31日在仁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鐘懷利,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等。
12,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與茅臺集團有關系嗎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酒廠技術開發公司、貴州省輕紡集體工業聯社、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北京糖業煙酒公司、江蘇省糖煙酒總公司、上海捷強煙草糖酒(集團)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發起,并經過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 1999)291號文件批準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一億八千五百萬元。
公司主營貴州茅臺酒系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進行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防偽技術開發,信息產業相關產品的研制開發。
目前,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茅臺酒年生產量已突破一萬噸;43°、38°、33°茅臺酒拓展了茅臺酒家族低度酒的發展空間;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滿足了中低檔消費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陳年茅臺酒填補了我國極品酒、年份酒、陳年老窖的空白;在國內獨創年代梯級式的產品開發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檔、極品三大系列70多個規格品種,全方位躋身市場,從而占據了白酒市場制高點,稱雄于中國極品酒市場。
茅臺集團有習酒、昌黎葡萄酒等多個企業。
子公司和總公司的關系
13,茅臺酒的生產地是哪個省的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遵義縣仁懷鎮,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中國佳酒招商網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是釀造者以神奇的智慧,提高粱之精,取小麥之魂,采天地之靈氣,捕捉特殊環境里不可替代的微生物發酵、揉合、升華而聳起的酒文化豐碑。茅臺酒源遠流長,據史載,早在公元前135年,古屬地茅臺鎮就釀出了使漢武帝“甘美之”的枸醬酒,盛名于世。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
貴州省
茅臺和五糧液是當今眾多中國白酒品牌中的兩個頂級馳名品牌。“兩霸”目前的態勢大抵是:五糧液業已坐大,高檔白酒的半壁河山已經在握,似乎可以做做一統江湖的大夢了。如此心態下,其出招漸失嚴謹,漸漸也露出些破綻。就從品牌開發來看,僅幾年時間,就繁衍出近百個新的家族白酒品牌,讓市場目瞪口呆!時下,五糧液似乎已經意識到了品牌透支過度的敗筆,開始大力清理門戶。但利益驅動,態勢復雜,剪不斷,理還亂,不是三兩天可以料理得清楚。再看茅臺,多年來,原也是懷著一份天下至尊,高枕無憂的自信。要不是五糧液的崛起和挑戰,恐怕還在青山綠水間悠然自得!而勁敵當前,自然也就不敢再懈怠。對手出招凌厲,直逼命門,竟喊出“國酒不能搞終身制”,似要“一劍封喉”!茅臺憋著股惡氣開始發力,大動作連連不斷。既要穩住陣腳,還要尋機出擊,也算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盤點茅臺近幾年的績效,其體制創新有了推進,進入股市成功,市場拓展,業績大幅增長,頗有斬獲,也還可圈可點。與五糧液比較,目前雖仍有差距,但已經信心大增,豪情萬丈了!出招也似乎愈益剛猛。不僅在白酒市場頻頻發力,而且投巨資深度推出”茅臺濃香第一液——茅臺液”,開始直接向五糧液叫板,拉開了戰略決戰的架勢。中國的酒類市場,大戰早已鋪開,已是群雄并起,烽火連天,硝煙彌漫。茅臺的激流勇進,出招頻頻,勢必會令酒類市場的風云變幻更加險惡。 一、兩個品牌的相似點 其一,兩個都是老牌國家名酒; 其二,都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 其三,都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過獎; 其四,在國內都有廣泛的影響,在國外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五,都具有巨大的品牌資產價值; 其六,都是證券市場中的強勢藍籌股品牌; 其七,都具備巨大的品牌延伸潛能; 其八,都有比較穩定、區隔明顯的消費群體市場(年齡和區域); 其九,兩個產品的市場價差不大等。 二、茅臺、五糧液品牌差異性比較 第一,就極為關鍵的品牌形象感而論,茅臺給市場的感覺顯然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這一點對白酒品牌的支撐十分重要。近年來投放市場的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國窖1573、酒鬼、百年孤獨、道光廿五、金劍南等,都是以悠久的歷史感來作為品牌的核心訴求點和支撐點。就這一點來看,盡管五糧液也具有悠久的歷史,但給予市場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不如茅臺; 第二,就介入歷史事件來看(這一點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是相當關鍵),茅臺具有特別的優勢。茅臺介入了二十世紀新中國的許多重大政治、軍事和外交事件,由此而贏得了政治酒、軍事酒、外交酒的美譽。“國酒”桂冠也由此而來。茅臺因此而邁上了一個令其他品牌白酒難以企及的雄視天下的高端平臺。而五糧液卻沒有能夠獲得這樣的歷史機遇來展示自己的風采; 第三,茅臺更具有神秘色彩。悠久的歷史,難得的歷史機緣,重大政治、軍事、外交風云際會中的頻頻展示亮相,特殊的地域環境等要素組合,演繹出茅臺酒不同尋常的神秘色彩和感覺。比較而言,五糧液的神秘色彩就沒有這樣濃厚。這種濃郁的神秘色彩和感覺,蘊涵著巨大的品牌價值拓展空間。當然,能否充分利用,關鍵還要看如何去發掘、整合和延伸; 第四,反過來看,五糧液在歷史感與現代感的結合上卻做得比茅臺要好。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五糧液集團好象沒有很刻意的去濃筆重彩進行渲染和訴求。或許認為應該另辟蹊徑吧。通過廣告等營銷手段,五糧液更多的是竭力塑造一個龐大的、實力雄厚、充滿活力和現代色彩的“釀酒帝國”形象。 第五,濃香型白酒的大流行,使五糧液品牌在市場上左右逢源。五糧液不僅在白酒高端市場占據了半壁河山,而且也為其家族品牌迅速搶占各個檔次的細分市場提供了廣闊天地。最多的時候,五糧液的家族品牌已經繁衍到近百個!其麾下的十來個主要品牌,每一個的年銷售額都上億元。而茅臺則受制于醬香型酒釀造周期長、成本大、口感等因素,除不同度數和不同年份的茅臺酒銷售比較好外,其開發的醬香型系列品牌產品如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的銷售時下還不盡如人意。在歷屆評出的國家名酒中,濃香型白酒所占的總數高達80%。后起的強勢品牌和一般品牌白酒主要也是濃香型。茅臺集團迫于白酒消費主流的壓力,在兼并了貴州習酒廠以后,提出要把具備15000噸濃香型白酒釀造能力的貴州習酒廠建成茅臺集團的濃香型酒生產基地。要充分借助茅臺品牌的支撐,重點推出茅臺液,以圖在濃香型白酒市場打出一片天地來。達到醬(香)濃(香)組合,雙劍合璧,縱橫天下。
茅臺酒的生產地是哪個省的?酒水飲料
中國的“茅臺酒”
素有中國“國酒”之稱的茅臺酒,因產于貴州仁懷縣的茅臺鎮(原為村)而得名,并享有“風來隔壁千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之美名。這種“特殊的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凡盛過茅臺酒的杯子,瓶子隔了多天仍然芳香馥郁,被譽為“空杯香”、“瓶瓶香”。由于茅臺酒郁而不猛、柔和芬芳,故清代詩人鄭珍對其曾賦予“酒冠黔人國”的美稱。
有關茅臺酒的傳說故事很多,其中最美麗的是:相傳有一年除夕,茅臺鎮突然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鎮上住有一李姓青年,他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僵臥門口,就將其背進屋生火取暖,以自釀米酒款待老人,又將床鋪讓給老婦安寢,自已躺在爐邊地上。朦朧中聽到奇妙琴聲,天邊飄來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紗,手捧熠熠閃光的酒杯,站立面前,隨將杯中酒傾向地面,頓時空中彌漫了濃郁的酒香,眼前出現了一道閃爍的銀河。這青年一覺醒來,屋里爐火很旺,水、飯尚溫,床上被褥整齊,似無人睡過一般,推門一看,風、雪俱停,一條晶瑩的小河從家門口淌過,河面上飄著陣陣酒香。此后,當地人就用仙女賜予的河水釀酒,用“飛仙”圖案作茅臺酒的商標至今不變。
雖然是傳說,但位于赤水河畔的茅臺,自古以釀酒出名確是事實。清人曾有詠句為“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贊美赤水河,而茅臺酒的出名,這或許與當地水質優良有關,據有關文獻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仁懷附近的酒曾以“甘美”而受漢武帝的贊賞。北宋時在茅臺鎮附近便生產出優質大曲酒,宋人張能臣的《酒名記》以它質量佳美載入酒史。至清康熙四十三年經反復試驗,無數次改進和提高,終于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釀造技術,制造出別具一格的茅臺酒來。《黔語》云:“尋常沽貫,皆燒春也”,時稱“茅臺春”。茅臺酒經過不斷釀制提高,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被評為世界第二名酒,榮獲金質獎。半個多世紀以來,它以精湛的釀造技藝和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名甲天下,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酒中名珠”。
出自于貴州仁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