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中國有沒有國眾銀行的銀行卡
沒有聽說過有國眾銀行,不要上當。
2,國眾黃金怎么樣
國眾是個黃金論壇,不是黃金品牌。黃金不僅用于儲備與投資的特殊通貨,而且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迅,航天航空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3,國眾銀行是什么銀行
國眾銀行是國有銀行,國有銀行即國家擁有的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銀行。國有銀行包括:國有六大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及其他文件,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將工農中建由專業銀行轉變成國有商業銀行,為此,從四大行中剝離了政策性業務,組建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專門執行政策性業務的專業銀行,即政策性銀行
4,日本戰國時期的國人以及國人眾是什么
國人是南北朝、室町時代最為活躍的在地性很強的領主層。一般情況下,國人眾的勢力規模小于傳統我們所認為的大名。但無論其有多大規模,一郡也好,數鄉也罷,都是以土地為基礎的,他們進行在地的統治、保有一定的軍事實力、掌握著征稅的權力,有的形成國人一揆,有的則選擇從屬于大名。國人們還會積極促進領內的經濟發展,國人的居館的周圍也會有產業經營設施,例如以備后地毗莊為所領的山內首藤氏領內就有三日市、九日市、十日市等定期市場。還將鍛冶屋和鑄物屋置于自身的支配下,而通過百姓進行農業經營就更不必說了。而為了某種共同的利益或目的,通過契約的締結,便成立了國人一揆。國人眾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不一定同時全部滿足):1、持有郡規模的所領;2、平時保有其獨立性,不受大名的介入;3、通過與大名互換起請文、提交人質等與大名結成契約的關系;4、大名確保以上承諾后,國眾作為代償,就要承擔對于大名的軍事奉公(即軍役);5、以取次作為大名和國眾之間溝通的紐帶。擴展資料: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但酷愛中國兵法的武田信玄實際上是把中國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應仁之亂后,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16世紀中葉,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永祿三年(1560年),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后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后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后被天皇賜姓“豐臣”,并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后,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