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茅臺酒哪里生產的
茅臺酒出產于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茅臺鎮。茅臺酒是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茅臺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貴州茅臺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于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2,茅臺產自于哪里為什么要叫茅臺
展開3全部 茅臺酒是我們經常在生活中也能看到的,所以對我來說一點兒也不陌生,據我所知,它產自我們國家的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是我們漢民族的特產酒。這個地方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而且赤水河水質純潔清甜,含有少量礦物質,正好非常適合釀酒。而且我還知道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茅臺酒因產自茅臺鎮而得名,但這個鎮子最初并不叫茅臺鎮,而是叫茅草村,從清朝末年起,因茅臺酒聲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草村為茅臺鎮。而且茅臺的商標也進行過變革,茅臺酒的商標,最初是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個花瓣形的圖案內,書寫“貴州省茅臺酒”幾個楷書字樣,那么到了后來才改為連史紙鉛印并且茅臺還對內銷售叫為“金輪牌”,對外銷售叫做“飛天牌”。
3,茅臺出自貴州哪里
茅臺酒出自貴州省仁懷市的赤水河。赤水河位于貴州省仁懷市赤水河畔的茅臺鎮,域內白酒業興盛,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便已擅長釀酒。茅臺鎮也素以“風吹隔壁千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的美名,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釀制茅臺酒的用水正是赤水河的水,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茅臺酒是中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被譽為國酒、禮品酒、外交酒。它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茅臺酒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臺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中國醬香型風格最絕妙的典型。
4,茅臺酒廠在貴州什么地方
茅臺酒廠在貴州赤水河茅臺鎮。茅臺酒因產于遵義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20世紀60、70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中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茅臺酒廠區建于赤水河上游,水質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且無污染。峽谷地帶微酸性的紫紅色土壤,冬暖夏熱、少雨少風、高溫高濕的特殊氣候,加上千年釀造環境,空氣中充滿了豐富而獨特的芳香。擴展資料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涉足產業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金融、文化旅游、教育、酒店、房地產及白酒上下游等。主導產品貴州茅臺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一起并稱“世界三大(蒸餾)名酒”,是我國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是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產品,其釀制技藝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茅臺酒
5,茅臺酒的產地是哪里
茅臺酒產自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國的國酒,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貴州茅臺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于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拓展資料:茅臺酒之所以被譽為“國酒”,是由其悠久的釀造歷史、獨特的釀造工藝、上乘的內在質量、深厚的釀造文化,以及歷史上在中國政治、外交、經濟生活中發揮的無可比擬的作用、在中國酒業中的傳統特殊地位等綜合因素決定的,是三代偉人的厚愛和長期市場風雨考驗、培育的結果。亦得到人民群眾在實際的生活品味和體驗中的贊譽之聲,因而當之無愧。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漢代,今茅臺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后,將此酒帶回長安,敬獻武帝,武帝飲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這成為茅臺酒走出深山的開始,此后,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于世。唐宋以后,茅臺酒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臺鎮酒業興旺,“茅臺春”、“茅臺燒春”、“同沙茅臺”等名酒聲名鵲起。“華茅”就是茅臺酒的前身??滴跛氖辏?704年),“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臺酒。清《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恒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并,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臺酒廠成立。1996年,茅臺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2001年,茅臺酒傳統工藝列入國家級首批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0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茅臺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6年,國務院又批準將“茅臺酒傳統釀造工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6,茅臺有條河很有名叫什么河
赤水河是中國長江的一級支流,發源于云南省鎮雄縣芒部鎮境內,流經貴州省和四川瀘州市,在四川和貴州交界的茅臺鎮后轉為西北向,流經赤水市,向北于四川瀘州市合江縣注入長江。干流全長436.5公里,流域面積2.044萬平方公里。二郎鎮以上為上游,復興場為中、下游分界。主要支流有二道河、桐梓河、鳛水河等。平均比降1.5‰,河口流量309立方米/秒。含沙量高達0.93千克/立方米,水色赤紅。上游:海拔1000~1600米,屬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育,河谷深切,平均比降2.2‰,水流急湍多灘。吳公灘長10公里,落差200米;中游:流經四川盆地邊緣,兩岸海拔500~1000米,河谷漸寬,兩岸出現臺地,有暗河匯入;下游:流經四川盆地紅色丘陵區,海拔200~500米,河面開闊,平均比降0.4‰。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經過赤水河,為了擺脫追兵,曾在此經歷了著名的四渡赤水。赤水河沿岸是名酒之鄉,茅臺酒、鳛酒、郎酒等名酒都出自這里。擴展資料:地貌氣候赤水河流域,西南端與金沙江的橫江水系分水,上段南側與烏江六沖河水系分界;東南以大婁山與烏江其它支流相隔。東側與綦江等河流分界。赤水河流域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高程200-1890米,最上段處于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傾斜的斜坡面。赤水河流域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羅系、白堅系、第四系等。太平渡、沙灘以上河段以古生代地層為主,石灰巖分布面寬廣,夾有頁巖和煤系。沙灘以下河段以中生代地層為主,有砂巖、泥巖、礫石和煤系分布。流域在區域構造上有東南古藺地區山字型構造,太平渡以下河段跨越山字型構造的地盾部分和不明顯的脊柱部分,主要由一系列寬闊平緩的東西向梳狀褶曲所組成,斷裂較少,地質構造單一而穩定,赤水、桐梓、古藺、敘永等地的地震小于6級,淋灘附近河谷在7級以下。流域水文地質特征主要受巖性與地質構造的影響,太平渡、沙灘以上石灰巖出露廣泛,巖溶發育,河谷兩岸溶洞水露頭分布面廣泛;馬巖灘、長彎灘、溝灘、龍洞等處,二、三迭系灰巖中均有泉水流出,出水點高于河水面40-50米,流量大者達0.5立方米每秒,太平渡、沙灘以下河段主要分布侏羅系、白里系砂巖、泥巖,泉水以基巖裂隙水為主。礦產有煤、鐵、天然氣等。赤水河下段和流域中部屬于四川盆地邊緣山區,河谷較寬,兩岸間有臺地,下段自貴州省赤水縣復興場以下進入四川盆地,兩岸丘陵起伏,沿江河谷平原十分寬闊,東南部有少量山地。赤水河流域處于高原與盆地接壤地帶,屬大陸性氣候,多處于中亞熱帶,冬干寒、夏熱濕,最高氣溫39℃,最低-5℃,平均氣溫15℃-20℃。中、下游夏季炎熱、冬季溫和、上游高原區年降雨900-1000毫米,中、下游丘陵區1000-1500毫米;雨季早,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助%左右。,利于發展亞熱帶經濟作物。農作物以玉米為主,次為水稻,盛產柑桔等,尤以夏橙著名。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