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最低價是什么意思,貴州茅臺鎮英雄渡53125ml多少錢

本文目錄一覽

1,貴州茅臺鎮英雄渡53125ml多少錢

首先告訴你,這酒不是茅臺酒,茅臺酒是茅臺股份公司生產,茅臺鎮大小酒廠有5百多家,這酒只是一家小的酒廠生產,也就是一般的白酒,國人收藏的都是53度500ML飛天(或五星)茅臺酒,你的酒現在價格也就在2百元左右,不好意思我的回答讓您失望了
還是我告訴你們吧!你們買的不賴茅都不是好酒!糧食得多少錢啊!酒瓶得多少錢!最便宜的到咱們消費者這里正常應該是100最低啦!最貴的我喝過2100的,口感跟茅臺差不多!包裝也很精致,盒子現在還放我家呢!

貴州茅臺鎮英雄渡53125ml多少錢

2,茅臺股票歷史最低價

2001年8月27日,貴州茅臺掛牌上交所上市交易,盡管其頭頂著“國酒茅臺”的耀眼光環,但其首日的表現并不出色。首演當天,以31.39元發行的貴州茅臺開盤僅報出34.51元,并在此后長達三年多的時間里一直維持著小幅震蕩的格局。直到2004年,該股才開始進入長達6年的“美酒飄香期”。貴州茅臺原始股票價格其實就是大小非的價格,每股面值一元。2001年發行價格是31.39元。2001年8月28日上市收盤價格36.86元。2003年9月23日探底20.71元以后便一路走高,從此不回頭。

茅臺股票歷史最低價

3,股票K線圖中例如貴州茅臺MA510203060120 MA1244144代表

ma 代表均線,后面的數字代表 幾日均線
是k線的價格均線系統,表示多少日的平均價格。 了解k線與均線: k線圖又稱陰陽燭圖。陽燭表示該時段中收盤價高于開盤價,陰燭表示收盤價低于開盤價,燭頂和燭底反映該時段中的最高、最低價。根據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以及最低價之間的不同情況,陰線和陽線會呈現不同的形態。 而k線圖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是均線系統,它是進行股市操作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以每天的前九天和當天共十天的收盤價取算術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這種算術平均值而連結的曲線就是十日均線。同樣,有十分鐘均線、十小時均線、還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時間單位作成的各種均線。通常1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統稱為10均線。20均線就是2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其它都是同樣的意思。以上是常見的做法。還有人取每天的平均價,還有的取均權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k線圖中常標以ma5、ma10、......。
均線,5日、10日等成交價格的連線,反映出其密集成交線路

股票K線圖中例如貴州茅臺MA510203060120 MA1244144代表

4,茅臺股票歷史最低價是多少

今年的春節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國家和人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抗疫當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身處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最近倒茅臺酒的黃牛損失慘重,飛天茅臺零售價從之前的2400多元一瓶下降到了2000多元一瓶,很多春節期間準備大發一筆的人損失慘重,而京東、物美等推出1499元每瓶的平價茅臺在上線的瞬間秒光。為什么價格如此之高的一瓶酒會受到這么大的歡迎?同樣為高端酒的五糧液、國窖1573等就沒有這種待遇?茅臺酒的售價近些年持續上升,其他品牌的白酒價格為什么沒有這么離譜?說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2005年,這是茅臺酒很重要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茅臺酒的凈利潤超過了五糧液,在此之前茅臺酒一直是老二的位置。2005年茅臺酒凈利潤11.19億元,銷售收入39.31億元;而同年五糧液凈利潤為7.91億元,銷售收入卻是64.19億元。當年8月,53度飛天茅臺的零售價格僅為 288 元(看到這個價格有沒有想,當時不買房子買茅臺也可以,畢竟2005年的一瓶茅臺放到現在的話大幾千一瓶還是有的),同期 52 度五糧液零售價格是 358 元左右,已經連續 18 年在價格上領先于茅臺。從2005年以后,53度飛天茅臺價格一路飆升,茅臺酒廠的凈利潤一直領先于五糧液,這也讓茅臺成為白酒類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到2013年,茅臺酒售價到了頂峰,當時市面上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在2500-2800一瓶,就在這一年茅臺凈利潤達到159.65億元,同年五糧液凈利潤為79.73億元。也正是這一年茅臺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超過了五糧液,達到309.20億元,超過五糧液 247.19 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 60 多億元。為什么會是這種結果?難道是茅臺集團的經營班子比五糧液的經營團隊厲害?這個原因好像說不通。我覺得這里面有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費升級的因素在內,也是在2005年左右我們國家的房價開始了差不多十年的上升通道,在此期間買房的朋友可能深有感觸。因為同期五糧液和茅臺酒的價格都在上升,可這依然解釋不通為什么茅臺酒如此火爆的現象。因此,很有可能的情況之一是網絡建設的提速造成了信息的公開,原來不透明的信息通過網絡變得公開透明,作為普通消費者成了網民,能夠更容易的通過網絡獲取到原來不知道的信息。為什么這么說?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這張圖。從這張圖表示的是2002年到2018年中國網民數量的情況,從圖上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6年開始中國網民數量增長率明顯進入快車道。這個變化跟茅臺酒的營銷情況產生了某種內在吻合,這到底是巧合還是有什么聯系呢?前面說過這個現象肯定有消費升級的因素在內,因為在此期間中國高端白酒的價格一直處于上升通道。咱們要分析的是為什么茅臺會從落后到一路絕塵這個現象。這應該得從濃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的現實情況說起。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濃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的呈香物質分別為己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找到了呈香物質,也就出現了液態法釀造白酒,原因其實很簡單,把化學合成的己酸乙酯、乙酸乙酯按照一定比例勾兌到食用酒精中,再輔之以其他香精,就會使勾兌出來的白酒有了跟純糧發酵的固態法白酒十分近似的味道。液態法是1956年開始研發的(關于液態法由來咱們后面單獨講解,本篇限于篇幅就不做展開,當然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相關信息)。由于液態法白酒名稱不太好聽,很多資料當中稱其為新工藝白酒。1992年輕工業部正式頒布了《QB/T1498-1992 液態法白酒》的生產標準,從國家部委層面給予規范上的支持,這也就導致了酒精勾兌酒從這一年開始大量生產。很多做老酒生意的人可能會有這方面的感觸,1992年以后的濃香型和清香型老酒在收購上都會異常謹慎,很多人這個年份以后的這類老酒幾乎不收,這個現象與當年標準頒布有直接關系。純液態法白酒在口感上與傳統工藝固態法釀造的純糧酒是不可比擬的,一些高端白酒為了最大程度還原糧食酒的風味,在產量和質量之間取得平衡,就出現了固液法白酒,就是用固態純糧酒摻入液態法白酒。在《白酒生產技術第二版》書中第九章《液態發酵法白酒生產技術》明確描述,年產量超過5萬噸的大型白酒企業無一例外均采用了固液法或液態法的技術路線。這個教材的第一版出版年份是2002年,數據有點久,當時給出的年產量是5萬噸,而飛天茅臺到現在都沒突破5萬噸的年發酵能力(這個發酵能力不等于茅臺集團整體發酵能力)。為什么固液法和液態法會大行其道,成了清濃香型酒類的重災區呢?其實就一個原因,成本。現在阿里巴巴網上的食用酒精價格在6000元左右一噸,度數是95度左右,勾兌成白酒需要加水降度,按1:1加水成47.5度計算,每500ML白酒中酒精的成本是1.5元,好一點的己酸乙酯或乙酸乙酯加上其他調味香精,每噸白酒大概需要400元左右,折合每500ML白酒0.2元,這樣的一瓶酒其酒體成本1.7元,生產時間用天計算足夠。而用傳統固態法釀造卻至少需要幾十天發酵,用幾年時間存放,同時糧食成本也遠遠大于勾兌成本。所以作為這一類型的白酒廠,如果不想被市場打敗,只能選擇勾兌,因此這也導致了市場上固液法和液態法白酒占據了80%左右的市場份額,這其實也就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以茅臺酒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又是個什么狀況呢?到現在為止,作為醬香型白酒的專家學者、科研技術人員做了無數次的分析仍然沒有找到醬香型白酒的主體呈香物質,現在的分析茅臺酒當中有1300種以上的呈香物質,但到底是哪種或者哪幾種組合呈現了獨特的醬香味道,現在依然沒有答案,而且茅臺酒有一個獨特的現象,不同年份的酒其呈香物質的種類不一,儲存時間越長的茅臺酒其呈香物質越豐富,有的多達1900種以上。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醬香型白酒的勾兌現在無法從技術上實現。市場表現也說解釋了這個內在的情況,即茅臺酒增值能力非常強大。而茅臺酒廠所在的茅臺鎮核心區域只有7.5平方公里,只有在這個地方才能產出純正的醬香白酒(為什么離開茅臺鎮就不能釀出純正的茅臺酒咱們在后邊的文章中單獨解讀),因此茅臺酒的產能受到了極大限制,在寸土寸金的茅臺鎮想擴充廠區增加產量現在已幾無可能。商品的價格取決于供求關系。茅臺酒2019年經銷商大會上,時任茅臺集團的董事長李保芳表示,2018年茅臺酒發酵量4.8萬噸,年銷售量2.8萬噸即總共5600萬瓶,即使茅臺酒廠開足馬力也不能讓全中國4.3億家庭在春節喝上一瓶茅臺酒。而這就是茅臺酒的現狀。在消費升級、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的大背景下,茅臺酒雖然價格較高,但普通家庭小量的消費能力還是有的,在產能跟需求極大的剪刀差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官方指導價1499元一瓶的酒會秒光,市場上的實際成交價格會高出官方價格一大截這個現象了。而茅臺酒的火爆也同步帶動了整個醬香型白酒的銷售,催生了醬酒熱這個現象,原來不太受歡迎的醬香型白酒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認可,買不到茅臺,買一瓶價格不貴、品質差不多、同樣來自于茅臺鎮核心產區其他品牌的醬香型白酒成了很多人的選擇,畢竟純正的醬香型白酒是無法勾兌的,喝的還是純糧酒。所以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民數量的增加,信息能夠更加的公開透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看到了茅臺酒的特殊,也了解了清濃香型白酒的現實,導致高端酒的消費者在實際消費面前做的更加理性,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從購買其他香型的白酒向茅臺酒轉換,在茅臺酒產能一定,而需求大量增加的情況下,也就產生了產品價格持續高漲還一瓶難求的現象。這個就是我從互聯網發展的角度做的分析和解讀。

5,2000元茅臺成本僅40元是怎么回事

我也認為,品牌不能用成本來考量。一幅油畫,一點油彩加上幾天時間,買幾百幾十幾千萬,算成本也不高嘛。從材料和時間上算算,國畫成本更低。
買家觀點 “茅臺控”已賭氣不買高價酒 奢侈品利潤高供求關系決定 對于普通的民間收藏、消費者來說,酒還是那個酒,價格卻不是那個價格,有點承受不起了。 南京“茅臺控”顧先生,偏好白酒行業股票,對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都曾涉足。并曾憑借投資白酒股2個月間賺取百萬元收益。他還養成定投“茅臺酒”的習慣——每月買一瓶回家,囤起來等升值。對于40-50元的成本說,他個人認為有些離譜了,認為100多元倒有可能,因為畢竟時代在發展,除了出廠成本,營銷成本也高上去了。 在他看來,雖然茅臺酒的成本40元不太可能,但討論成本沒有多大意義,和普通人更接近的是其市場價格,還是由供求關系決定。但是奢侈品的利潤高是無疑的。所以,看清其“利潤鏈條”,可以讓你明明白白消費投資,自己心中有本賬。比如近期看了五糧液的年報后,他就氣得再也不買高價酒了。他解釋,“利潤實在是太高了呀,有人說得對,不是公款消費,是不可能撐得起這么高的酒價的”。顧先生以自己的購買經歷為例: 2011年5月茅臺還賣1280元,到2012年1月就是2130元,而且還難拿貨。這中間的差價賺得太多了,不符合產品的市場規律了。 在胡潤近日發布的“全球十大最值錢奢侈品牌榜”中,茅臺和五糧液都入列其內。微博上也有不少網友從營銷角度認為,既然是“奢侈品”,那么茅臺的定價就與普通商品不同,加價10倍以上也正常,如新浪網友“從容投資陳宸”認為:片面分析奢侈品制造成本不可取,打造一個品牌十年甚至百年的專注投入、歷史、文化如何估價?
每瓶茅臺的成本(不含包裝)應在80元左右
說得是廢話。LV包包最低的要7000多,那么它的成本是多少呢?市場認可就行。中國出一個奢侈品不容易。

6,我想知道茅臺酒分幾等每種的價格是多少

商品名稱 單位 規格 供貨時段 會員價格 金卡價格 購物車 500ml 43度五星茅臺迎賓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45.80元 ¥44.50元 500ml53度五星貴州茅臺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318.00元 ¥315.00元 500ml43度五星貴州茅臺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78.00元 ¥275.00元 500ml38度五星貴州茅臺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68.00元 ¥265.00元 500ml53度五星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318.00元 ¥317.00元 500ml53度飛天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318.00元 ¥315.00元 500ml43度飛天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98.00元 ¥295.00元 500ml38度飛天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85.00元 ¥282.00元 500ml52度五糧液酒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388.00元 ¥378.00元 500ml39度五糧液酒 盒 500ml39度 按服務承諾 ¥288.00元 ¥285.00元 500ml29度五糧液酒 盒 500ml29度 按服務承諾 ¥188.00元 ¥185.00元 500ml52度五糧液酒(新品)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365.00元 ¥359.00元 500ml52度劍南春酒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169.00元 ¥168.00元 500ml38度劍南春酒 盒 500ml38度 按服務承諾 ¥147.00元 ¥145.00元 500ml52度劍南春酒禮盒(水晶瓶)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298.00元 ¥288.00元 500ML53度郎酒(醬香型) 瓶 500ML 按服務承諾 ¥54.90元 ¥52.20元

7,成交量 成交金額 功能上有什么區別

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VOL顯示是1M在國際通行的說法是1M=1百萬。1K=1000、1M=1百萬、1B=10億。成交數量(成交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成交額);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成交額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同上),在交易所交易市場成交的某種股票的金額,其單位以人民幣“元”計算。成交量的五種形態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后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里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后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后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后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后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放量相對于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4.堆量。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莊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后又沒了后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你好朋友,成交量和成交額肯定不是成正比的,由于滬深股市的每個股票的價格都不是一樣的有些是高價股有些股價又很低,那么你有時候成交量雖然比平時大,可是成交額卻沒有平時大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就是今天的成交量中大部分是低價股的成交量高價股的少所以量增額卻沒漲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總的趨勢還是相同的,一般成交量放大成交額肯定也大了,還有說明的是這兩個指標是不同的,一般我們都是看成交量,假如當成交量放大可是成交金額卻不見放大的時候我們可以判斷為今天的大盤主要是低價股活躍如銀行股這些,但是如果成交量不見放大成交額卻大了可以判斷為今天的大盤主要是高價股的成交活躍,希望采納謝謝祝你心情愉快
成交量就是成交的手數。成交金額不用說也清楚了。兩者有一定關系,但不會是簡單的正比。反映出來的信息是有區別的。比如,你說的:“昨天的成交量比今天的成交量大些,可是成交金額卻相反。”那就說明,昨天成交的手數比今天多,但成交的股票現價都比較低的,即都是比較便宜的股票為主。簡單說,成交1手的中國銀行和成交1手的貴州茅臺,成交量相同,成交金額卻大不同啊!

8,股票復權的問題

1 復權 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并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股票除權、除息之后,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并沒有變化。如:原來20元的股票,持有100股,十送十之后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于20元。總股本不變(原股價20×持有股票數100=送后股價10×送后持有股票數200=2000元)從K線圖上看這個價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個歷史高位。可以通過復權處理來看2 復權后是相當于現價的對應的,比如說1塊錢股票漲到2塊,10送10又變成了1塊(刨除其他一切因素影響),如果不復權就是沒漲,而復權后漲了1倍
所謂 復權 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并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股票除權、除息之后,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并沒有變化。  如:原來20元的股票,持有100股,十送十之后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于20元。總股本不變(原股價20×持有股票數100=送后股價10×送后持有股票數200=2000元)  從K線圖上看這個價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個歷史高位。可以通過復權處理來看  (什么是復權 來至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6848.htm?fr=ala0_1_1)  向 前 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 后 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后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向后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向 前 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現在報的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 后 復權的報價大多高于K線顯示價格。  例如,某只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 送 10股,向 前 復權后的當前價格仍是10元,而向 后 復權后當前價格則為20元。  但是 在實際上,如果你在該股票(為增加股本)每10股 送 10股股權登記日這天或前持有股票100股,股價為10元,則在 除權日(即第二天)你將獲得100股,那么你所持有的股票數是200股,理論價格應該是5元。而這天的價格卻不一定是5元。如果低于5元,就虧了,如果高于5元,就盈利了。  (什么是除權 來源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250681.htm?fr=ala0_1)  當然,這是現在目前情況來計算。  軟件中 復權 這個功能是為了方便計算和增加技術性分析的準確性。  如果是按您上說的 由最低價持有股票,到最高價賣出, 用 向后除權 來計 算比較正確,應該是38倍。  個人認為,當時你是以(2003年9月23日,最低理論價格為25.88元)那天實際最低價 格20.71元買入,以后一直持有,且不變持有股票數為100股,  到最高價(2008年1月15日)以當天實際價格230.55元全部賣出,而賣出的股票數實際上已經是428股。  (2008年1月15日,向后復權的理論價格是988.11元,而持有的理論股票數100股,而實際上所持有的股票數為988.11×100÷230.55≈428.5 )  因為在這段時間里,它不斷地配送股,股票數已經增加了,是428股,而不是100股。所以是翻了38倍。  一般來說,(個人認為)向前復權來進行技術分析比較方便。既可以看到現在的價格,又可以知道歷史價位與先現在價格價位進行比較等等。  向后復權來分析后 ,還要考慮到估算出來的價格還要換算現時的價格。比較麻煩咯~~
事實上的確就是如此!正常的! 你,不妨回頭看看600651\600654大小飛樂,他們的復權價在萬元/股的關口了!更加嚇人! 那個復權價,只是歷史參考意義! 當前選擇股票需要看的數據有: 動態市盈率 = 當前股價 / 當前收益 / 系數 ( 首季為4,中報為2,第3季為4/3,年報為1) 以小為最理想,代表公司當前收益需要若干年賺回來當前的股價! f10中的分紅送股,看里面的往年收益是否一直保持穩定增長! 最后看看市凈率,如果說當前股價在凈資產的10倍以內均可以做,低于2倍的則關注,如果同時具備以上條件,則可以馬上介入!!

9,股市中行權和認沽是什么意思

現在的所有的認估權證到行權那天都是一分不值.不可能有人行權.請想一下.比如說在行權那天手里有1000股的貴州茅臺的股票.在股市里90元能賣出的股票.誰會用(茅臺認估行權是30.30元-認估權證的股價就算你買得是最低價0.001元=30.299元賣給上市公司.這樣不就賠了60%以上.).到行權日那天你要是手里沒有這貴州茅臺的股票.你要行權就要買它.我看那時最少也會在70元以上吧.誰也不會用70元以上的價格買了.再用30.30元的行權價賣了. 現在的有的股價是認估權證行權價的1倍以上.那誰要一行權.就賠了50%.所以說認枯權證的風險太大.要是認估權證最后交易日收盤時你手里還有認估權證.那就是說你的錢就等于沒了.因為沒有人去行權.現在炒認估權證是機構和散戶們在博傻.看誰會炒短.機構最后幾天會往上拉認估權證的股價.讓想炒短人買入.機構這時就會愉愉的出貨.看誰會接到這最后一天時的最后一棒.那時候機構早就出完貨了.我在網上還沒有看到說那個機構和基金買認估權證到最后交易日后手里還有認估權證的.因為他們早就出完貨了.在旁邊一邊數錢一邊偷著樂.只有不明白這個道理的散戶看到認估權證越來越低.也想炒短.賺點差價不停地在進來.可是認估權證到收盤時會收在1分以下.也許只是幾厘錢. 友情提示.茅臺認估權證 2007年5月29日是最后一天交易日.你最好不要玩認估權證.不要放到行權是行權.因為沒有行權的可能性. 認估權證風險太大!朋友注意不要接到最后一棒. 哪也不去了.這錢算是沒了.你要行權虧的更大.1.認購認沽權證行權日不行權的話,將自動進行注銷,你的持股明細上也會相應消失這些權怔。 2.不管是認購權證還是認沽權證,只要出現負溢價,理論上投資者會有損失,深度價內權證不行權損失更大了。包鋼認購權證是負溢價認購權證,但是一部分投資者或許由于帳戶資金不夠的原因沒有行權,行權日過后權證將注銷了,那不是白白損失了嗎?但是行權也有一定風險,那就是正股未來價格的波動風險,一部分投資者不行權可能也有這個原因。對于認沽權證不行權,一是認沽權證本身嚴重高估,沒有行權價值,是廢紙一張,那么行權完全是損失了,其次是該投資者仍然要繼續持股,那么他沒有必要以標的價格行權賣出股票承擔一定股價波動風險。對于認購權證,主要是資金不足的原因,那種可能性很小,除非賣出權證不夠支付手續費,現在認股權證都超過一元,沒有資金行權,但可以在二級市場拋售啊,所以很多人沒有行權是還沒有分清認購和認估的區別。 這就是中國股民盲目入市的后果。行權期具體指的應該是股票權證的行權期。 具體應該是指可以行使權證權利的期限。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權證及行權。 權證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買入認購權證的投資者,是相關標的股票未來上漲才能獲利,而買入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則只有標的股票未來股價下跌時才能賺錢。 就行使狀況而言,權證亦分為歐式和美式權證。美式權證允許持有人在股證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間任何時間均可行使其權利,而歐式權證的持有人只可以在到期日當日行使其權利,歐式股權證為香港最常見的權證類別。 無論是認購權證或者認沽權證,它們都包含有有以下主要特性:一是杠桿效應。二是具有時效性。權證具有時間價值,并且時間價值會隨著權證到期日的趨近而降低。三是權證的持有者與股票的持有者享有不同權利。權證的持有者不是上市公司的股東,所以權證持有者不享有股東的基本權利例如投票權,參與分紅等權利。四是投資收益的特殊性。對權證而言,如果投資者對標的股價的判斷正確,將獲得較大收益. 簡單的說認沽權證的操作和股票剛好是相反的,看多股票時要賣出認沽權證,看空股票時反而要買入認沽權證。不過由于權證現在是個新生事物,剛開始走勢可能會有些不太正常的地方。 由于權證的特殊性分險要比股票大的多,你最好是少量參與。 權證是T+0交易方式,當天可以進行多次的買賣。 網上也是可以做的,但要先去證券公司開通網上交易和權證交易。 行權價就是可以在行權日買入或賣出正股(標的股票)的價格。 行權日就是可以行使權證權利的日子。
樓上的太復雜,講了半天什么也沒看懂,通俗的解釋一下:什么是認沽權證?認沽權證就是看跌期權,具體地說,就是在行權的日子,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賣出相應的股票給上市公司。比如說新鋼釩在行權的日子,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4.62元的價格賣出相應的新鋼釩股票,不管當時新鋼釩的股價是2元還是8元。如果當時價格是2元,則認沽權證的價值就是2.62元,如果當時的價格高于4.62元,則認沽權證一文不值。
就是權證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