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心路從剛接觸國產啤酒,到喝稍貴一點的合資啤酒,再到喝上純正的進口啤酒,可謂是大開眼界,原來進口啤酒是這么好喝。過去無從選擇,一般喝國產啤酒如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合資啤酒如藍帶啤酒、百威啤酒;還有我們家鄉產的金秀啤酒、七箭啤酒等,把現在市面上能夠便捷買到的進口啤酒進行對比,拋開專業知識僅憑直觀的感受,我認為德國啤酒和比利時啤酒最受啤酒達人的青睞。
1、進口啤酒靠譜嗎?
進口啤酒不能一概而論,有靠譜的,也有一般般的。啤酒初體驗不記得什么時候開始學會了喝啤酒,啤酒的初體驗不是很好,滿滿的“潲水味”,但喝著喝著就習慣了,過去無從選擇,一般喝國產啤酒如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合資啤酒如藍帶啤酒、百威啤酒;還有我們家鄉產的金秀啤酒、七箭啤酒等。經濟基礎決定消費層次,我們以前只買便宜的,不買貴的,
后來收入漸漸提高,開始追求相對價格較高、品質更優的青島純生、百威純生等。說實話一分價一分貨,貴的就是好喝,麥香味濃郁,喝著有勁道,而且口不干、頭不疼,全球貿易改變了啤酒格局過去,進口啤酒的營銷渠道還沒有遍及所有城市。我們普通消費者,最初能夠接觸到的進口啤酒,只有合資啤酒如肇慶產的藍帶;武漢產的百威;上海產的嘉士伯等,
隨著全球貿易的深度融合,家鄉引進了沃爾瑪這樣的大型國際化連鎖超市。大量進口啤酒蜂擁而至,舶來啤酒通過國際貿易,遠渡重洋來到了我們普通消費者的餐桌上,為我們的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寬闊的選擇,啤酒心路從剛接觸國產啤酒,到喝稍貴一點的合資啤酒,再到喝上純正的進口啤酒,可謂是大開眼界,原來進口啤酒是這么好喝。其實喝過進口啤酒不深入研究,喝得再多依然是啤酒小白,完全不懂什么是靠譜的好啤酒,
把現在市面上能夠便捷買到的進口啤酒進行對比,拋開專業知識僅憑直觀的感受,我認為德國啤酒和比利時啤酒最受啤酒達人的青睞。為什么說德國啤酒和比利時啤酒最靠譜主要是釀造標準不同,德國啤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德國人做事一貫追求嚴謹、極致,研究過啤酒的小伙伴都知道,德國是最早為啤酒立法的國家,為了確保啤酒的口感醇正,德國人早在500年前頒布了《純正啤酒法》明確規定配料成分只能是:麥芽、水、啤酒花及酵母。
平心而論,德國啤酒不摻雜大米、玉米、淀粉等其他輔料是有道理的,這樣釀造的啤酒成本相對較高,釀造工藝更為復雜,但麥香味是明顯的濃郁芬芳,德國啤酒的泡沫極其豐富,而且純正的德國啤酒倒入杯中后,泡沫一時不會消散,讓消費者倍感德啤的厚重。比利時啤酒的釀造和德國啤酒頗為相似,都是匠心之作,其特點是原麥汁濃度高、泡沫細膩而豐富、酒的勁道也強勁。
總而言之每個人的口味差異很大,有人喜歡淡淡的;有人喜歡果汁味的啤酒;我和身邊的朋友現在漸漸愛上了喝德國啤酒和比利時啤酒,我們都喜歡濃濃的麥香味、啤酒的泡沫豐富而細膩,口感純正又不失啤酒的勁道。喝過口不干,不上頭,我相信這些都是靠譜啤酒的所有特征。選擇靠譜的啤酒,一看產地、二看配料、三看麥濃度與酒精度,
2、求推薦幾款好喝的進口啤酒,或者國內精釀?
一直很討厭喝工業啤酒(主要是太難喝了,但是同學聚會都喜歡點什么蛤啤,燕京,青島什么的)。偶然了解到世界上還有精釀啤酒(我曾經一直以為啤酒就是便宜而平庸的,。,原諒我的無知)。所以給大家推薦一些比較入門級的或者自己比較喜歡的國產款,1、麥先生楊大師(中國)酒精度:8.5%苦度(IBU):N/A邂逅麥先生是在南京游玩,晚上朋友聚餐時對著琳瑯滿目的酒單不知所措時突然看到了這款南京本土的精釀啤酒,就決定嘗試一下,
這一試可以說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本來沒報太大希望,不過嘗了一下,深紅色酒體,泡沫細膩豐富、持久;輕微柑橘香;入口感覺微咸,后甜,苦味慢慢出現,回甘。口感偏軟,輕微殺口,感覺比福佳好喝,還是要支持一下國產精釀,外觀:深紅色酒液,泡沫非常豐富且不易消散,香氣:開瓶酒花香撲鼻,混雜有麥香蜂蜜柑橘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