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中國精釀的先行品牌外,國內啤酒生產企業如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也紛紛布局精釀啤酒。相對于傳統啤酒而言,精釀啤酒目標客戶消費水平較高,且對于精釀啤酒的口味和外觀要求較高,因此精釀啤酒附加值的提升空間較大,最近3-5年中國精釀啤酒行業經濟指標分析一、贏利性精釀啤酒的整體毛利潤在30%-50%左右,具有較高的整體行業盈利性。
1、2017精釀啤酒的前景分析?
最近3-5年中國精釀啤酒行業經濟指標分析一、贏利性精釀啤酒的整體毛利潤在30%-50%左右,具有較高的整體行業盈利性。二、成長速度近三年,精釀市場以每年40%的速度在逆勢增長,未來幾年,精釀市場的份額有望提升至全部啤酒市場的3%。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間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國內啤酒行業的消費升級帶動產品結構優化和價格提升,啤酒市場消費由增量向增質轉變,差異化、低濃度、高品質啤酒成消費趨勢,中高端啤酒實現加速增長,
以精釀啤酒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品成為行業加碼對象。北京、上海、成都、武漢、重慶、南京等一線城市,精釀啤酒在市場上表現活躍,同時精釀啤酒也逐漸滲透二三線城市啤酒市場,西藏、寧夏等地也出現本土精釀品牌身影,相對于傳統啤酒而言,精釀啤酒目標客戶消費水平較高,且對于精釀啤酒的口味和外觀要求較高,因此精釀啤酒附加值的提升空間較大。
四、進入壁壘/退出機制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釀造啤酒的知識壁壘已經被打破了,早之前的Minibrew、Picobrew和凌拓科技的Daufim等小型化、智能化的精釀啤酒釀造設備已經能夠實現傻瓜式的操作,在家就能釀造各種口味的精釀啤酒。整體而言,精釀啤酒產品的特殊性導致該行業整體的進入壁壘較低,退出難度也相對較小,
五、區域和年齡消費分布圖表:2017年精釀啤酒區域關注度數據來源:百度指數圖表:2017年精釀啤酒年齡層次關注度數據來源:百度指數六、行業周期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的統計報告,我國僅僅2016年1月至9月的進口啤酒量就逼近了2015年全年統計數據,夏季和歐洲杯的影響直接導致上半年進口同比增長46%,形勢大大好于國內各個大型酒廠產銷量。
同期,中國總體啤酒產量卻下降了3.6%,對比下以精釀啤酒為代表的進口啤酒增長勢頭著實令人可喜,本土精釀品牌的增長速度也絕不遜于進口品牌。總體而言,啤酒的消費與經濟周期的關系聯系并不強,精釀啤酒消費量更是逆勢上漲,七、競爭激烈程度指標近年來,國內涌現出了高大師、萊寶、拳擊貓、牛啤堂、大躍、悠航、18號酒館、豐收等等被消費者熟知甚至追捧的原生精釀啤酒品牌。
自2012年起,國內還陸續出現以精釀啤酒為主題的啤酒節,大獎賽,而這些啤酒節大都是精釀啤酒行業自發組織,這些活動的舉辦對國內精釀啤酒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推廣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精釀啤酒的發展。除了這些中國精釀的先行品牌外,國內啤酒生產企業如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也紛紛布局精釀啤酒,據相關人士透露,華潤旗下的投資公司也做了大量的精釀啤酒調研,并和國內一些獨立的精釀啤酒品牌有了密切的接觸。
目前國內市場的精釀啤酒仍然以進口精釀為主,進口精釀與國內精釀啤酒的占比為9:1,因此,這就勢必導致市場份額的競爭問題。八、行業及其主要子行業成熟度分析圖表:2011-2017年啤酒行業市場關注度數據來源:百度指數圖表:2011-2017年精釀啤酒行業市場關注度數據來源:百度指數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精釀啤酒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7-2022年中國精釀啤酒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啤酒行業前景如何?
我們將啤酒分兩類,大眾喝的,小眾喝的。大眾消費的啤酒是啤酒行業的主力,如今的趨勢是兩個字,“集中”,整個啤酒行業的集中度將越來越高,露頭的青島啤酒,華潤雪花這幾個主力品牌,基本上統治了這一類產品的超市貨柜以及各種大小餐廳,次要品牌出現了萎縮,這里面點名也不太好,介于今年有世界杯,一些小啤酒廠出現了一次短暫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