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茅臺為什么漲到2500元一瓶。我經常控價,控量是奢侈品的做法,茅臺做得不錯,茅臺一年產量5萬噸,銷售額750億;飛天茅臺估計也就3萬多噸,實際上10年前飛天茅臺已經有2萬多噸的銷售了,但市面上銷售的茅臺那個時候已經20萬噸,自己去想。
1、茅臺為什么要控價?有什么必要?
謝謝邀請。按常理來說,茅臺公司當然希望自己的產品賣得越貴越好,只有能夠賣得出去,這樣不就可以賺梗豐厚的利潤嗎?那么,茅臺為什么要控價呢?有必要嗎?所長認為,十分有必要,首先,如果茅臺公司不對茅臺酒價進行控制,通過市場手段、行政手段進行有效調節,任由市場無序炒作,短時間而已,茅臺是受益的,長時間而言,對于茅臺的風險,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茅臺酒市場價格上漲過快、過高,金融屬性、投資屬性完全無視飲用屬性,一大批不合格投資人介入進來,一大批熱情流入進來,一大批茅臺酒被囤積、收藏起來——無異于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這些被收藏、囤積的茅臺酒,終有一天要再次流向市場,套現離場,如果每年民間囤積、需要再次交易的茅臺酒數量,遠遠超過茅臺公司每年的供給量,那銷售的主體可能就不是茅臺公司,而是茅臺之外的市場。
2、茅臺控價為何不能變成全民控價,制定高額的獎懲制度?
感謝頭條系統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這個“控價、查封、沒收”行為,實際上就是自導自演賊喊捉賊的一場鬧劇,是人為制造策劃包裝出來的一個新聞事件,或者說是茅臺酒的某些利益集團綁架了相關行政執法部門。一、茅臺酒作為一種食品消費品,并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對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的人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
茅臺酒賣幾百塊、幾千塊、幾萬塊甚至幾十萬,都與絕大多數國民毫無關系,國民根本不會去關注茅臺酒的價格。過度關注茅臺酒價格的,都是手上有大量茅臺酒或茅臺股票的人,你就讓茅臺酒漲價漲到天上,再看它最終怎樣走下神壇。二、從市場經濟規律、從法律層面來說,茅臺酒的價格漲跌,經銷商黃牛黨的翻云覆雨,消費者的愛買不買,只要他們買賣自由,明碼實價,都不是違法的,
依法行政,政府部門憑什么要控價、查封、沒收?三、如果茅臺酒真的是皇帝女不愁嫁,如果茅臺酒真正想穩定價格,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就憑成年人身份證號碼,每人每年限購100毫升或500毫升,廠家直供,而且完全可以遠遠高于現在500毫升960元左右一瓶的出廠價銷售,這樣對貴州省對茅臺酒對消費者都是非常有利的,至少是利大于弊的,從長遠考慮,也是這樣。
3、為什么飛天茅臺價格持續上漲?
為什么飛天茅臺價格持續上漲?茅臺一年產量5萬噸,銷售額750億;飛天茅臺估計也就3萬多噸,實際上10年前飛天茅臺已經有2萬多噸的銷售了,但市面上銷售的茅臺那個時候已經20萬噸,自己去想!茅臺最近的價格漲得確實嚇人,也證明了茅臺已經是一個超級ip,已經具備了一些金融性質,很多人買來并不是喝,而是用來投資,保值和增值的作用明顯,
茅臺董事長李保芳說:要控制價格,而不是穩住價格,但現在看來,越控制價格越高了,已經漲到2500元一瓶了。上次去仁懷,問了業內人士,他說茅臺酒,大概就三萬多噸,加系列酒大概也有一萬多噸,所以加起來應該是五萬多噸,那是這個數據,整體的銷售額是七百五十億,現在茅臺的市值已經1.3萬億了,股票破千元,據客戶說,茅臺現在酒廠大概有2000家,有完整資質的大概200家,就百分之十左右的擁有完整資質,很多是不擁有完整的資質的,漲價也是必然的。
飛天茅臺為什么漲到2500元一瓶?很多人就喜歡用“饑餓營銷”來解釋這種現象,但我認為,這種解釋只看到了表面現象,什么是“饑餓營銷”?“饑餓營銷”可以理解為: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饑餓營銷最核心的是:制造假象。茅臺制造了假象嗎?確實沒有!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