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度數降低勾兌什么,白酒如何降度數

這不得不說是中國白酒行業的悲哀。只要你喝醬香型白酒,兌對的機率很小,每當出酒的時候,“酒把頭”要坐著小矮腳板凳面對燒鍋冷凝器上的出酒龍頭,右手拿著一只帶把的瓷茶杯,時不時的接上一杯酒,僅憑著觀察酒花的大小及持續時間的變化就可以判斷酒的度數,不必入口品嘗這個關鍵崗位一般的都是自己人,因為直接關系到本酒坊的產品質量和名聲一鍋燒酒要“掐頭去尾”酒頭度數可達70多度但是口感并不好,酒尾也是味道不正了,且有害物質較多,所以都回收起來拌到酒糟里面重新入池發酵去了,同樣的配方工藝蒸出來的白酒質量是不一樣的,這在民間燒酒坊來說還有一個季節的溫度控制問題,一般來說春末夏初的時候燒出來的白酒要好一些在酒鍋上經過掐頭去尾接出來的度數由高到低的白酒,在出廠前需要進行酒度、口感等方面的勾兌,只有這樣才能適口。

1、白酒如何降度數?

1、白酒如何降度數?

燒酒作坊與燒瓷器一樣,要有一個把頭,燒窯的叫做“把莊師傅”,不得了的人物!每當出酒的時候,“酒把頭”要坐著小矮腳板凳面對燒鍋冷凝器上的出酒龍頭,右手拿著一只帶把的瓷茶杯,時不時的接上一杯酒,僅憑著觀察酒花的大小及持續時間的變化就可以判斷酒的度數,不必入口品嘗這個關鍵崗位一般的都是自己人,因為直接關系到本酒坊的產品質量和名聲一鍋燒酒要“掐頭去尾”酒頭度數可達70多度但是口感并不好,酒尾也是味道不正了,且有害物質較多,所以都回收起來拌到酒糟里面重新入池發酵去了,同樣的配方工藝蒸出來的白酒質量是不一樣的,這在民間燒酒坊來說還有一個季節的溫度控制問題,一般來說春末夏初的時候燒出來的白酒要好一些在酒鍋上經過掐頭去尾接出來的度數由高到低的白酒,在出廠前需要進行酒度、口感等方面的勾兌,只有這樣才能適口。

勾兌低度白酒在某種程度上比高度白酒還要復雜,要用蒸餾水才行,不然的話就要引起酒液中的一些活性物質的沉淀,酒液就會混濁了普通的糧食酒加入水后就會變味和變混濁現在六十多歲的老頭兒心里都明白的事情,小時候去給父親買散裝白酒,路上幾乎都會偷偷地呡上那么幾口兒為了掩蓋真相就兌上涼水充數,那個鍋都讓賣家給背了,家長嗞的一盅酒下肚,酒勁兒減了“嗨,賣酒不兌水,死了對不起鬼啊!”我們要一臉無辜才好,不能笑,穿幫就是一頓臭揍現在不賣散裝白酒了,調減度數的“熊孩子”也沒有了,

2、誰知道哪個白酒不是勾兌的?

2、誰知道哪個白酒不是勾兌的?

我外爺和舅舅都是制酒師,我了解這個問題。只要你喝醬香型白酒,兌對的機率很小,醬香型是純食酒。如果你去一個產酒的廠家,看它的大門口沒有拉糧食車進入,并且在這一個城鎮聞不到酒糟味,全是液態法制酒(就是食用酒精勾兌),這個產品工藝國家是充許的,但長期喝它會有后遺癥的,你看一下固態發酵技術的執行標準,記一下,只要是執行這個標準的酒就是純糧酒。

3、純糧白酒是如何勾兌成低度酒的?

3、純糧白酒是如何勾兌成低度酒的?

聽起來比較復雜,其實也非常簡單,一般的基酒,都是在60-62度左右,如果想調和成50度或者以上的酒,不需要添加別的什么,只加純凈水就行了。比如說用10斤60度的基酒,想調和到50度,那么加進去二斤水,這時候成了12斤,剛好50度,特別說明,只用基酒降度,低于50度會出現渾濁,肯定不能出售。那么問題來了,目前市場上很多在售的白酒四十多度甚至三十多度的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

用所謂的綿柔和健康來吸引消費者,事實真的如此嗎?這樣的酒是怎么得來的呢?把基酒調和成低度酒,有兩個方法。還以十斤60度基酒為例,如果你想調和到40度,那么首先要準備幾斤酒精,用五斤酒精(95度的)加入六斤水,這時候的度數大概是40度那樣。然后再把十斤基酒倒進去,攪和好了就是21斤40度左右的酒,但是由于水和酒精里面不含脂,那就要添加進去一些添加劑了,也就是所說的香精。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用絕對的純糧酒,加水后到40度雖然很渾濁,但是可以過濾,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甚至過濾它萬兒八千次的,酒體清澈透明。只不過這個過濾的同時也將酒體里天然產生的脂過濾掉了,酒喝起來沒味道,而且去檢驗也不合格,那么也只能去添加一些添加劑來滿足或者叫應付檢查。至于以前使用的活性炭的方法,現在已經幾乎沒有酒廠用了,嫌麻煩,

看到這里的各位不知道您明白了沒有,也就是說:凡是低度酒,就一定要添加些東西進去,否則不但消費者不會買賬,檢測部門也不可能讓他上市。這也是沒有香精時候酒是香的,自從有了香精酒卻不香的重要原因!不可否認的是,僅靠古法純糧釀造,生產力遠遠達不到消費需求,所以才用酒精香精勾兌的來替代,這不得不說是中國白酒行業的悲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