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國現代白酒,中國的四大名酒是什么

中國酒文化---白酒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這個段落,經歷了漫長的200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啟蒙期。其間由于西域的蒸餾器傳入我國,從而導致了舉世聞名的中國白酒的發明,從此,這800多年來,白、黃、果、葡、藥五類酒競相發展,絢麗多彩,而中國白酒則欣欣深入生活,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飲料佳品。

1、什么是白酒?

1、什么是白酒?

白酒的定義:白酒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2、中國的四大名酒是什么?

2、中國的四大名酒是什么?

通常所說的四大名酒,是第一屆全國評酒會所評選的全國名酒中的白酒。即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瀘州大曲酒)和西風酒,四大名酒全家福在1952年北京舉辦的第一屆國家級全國評酒會中,共評選出8種全國名酒(金質獎)。除前述四種白酒外,全國名酒中還有鑒湖紹興酒、張裕金獎白蘭地、紅玫瑰葡萄酒和味美思葡萄酒,后三種均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產品,為最大贏家,

五糧液由于當時處于改制建廠階段,未參加此次評選,故而不在四大名酒之列。其后,還陸續舉辦了另外4屆國家級全國評酒會,最后一屆于1988年舉辦,1988年后至今未再舉辦。歷屆評酒會中(除第五屆外),評選的全國名酒(金質獎)中,不僅有白酒,還有果酒、葡萄酒、黃酒、配制酒等,人們把其中的白酒挑選出來,這前后5屆全國評酒會評選出來的全國名酒中的白酒,依次就是人們稱呼的“四大名酒”、“老八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三大名酒”和“十七大名酒”。

下圖為歷屆全國評酒會獲得全國名酒(金質獎)的白酒完整名單市場經濟條件下,取代國家級全國評酒會的,就是2000年后陸續搞的“中華老字號”、“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十七大名酒全家福歷屆評酒會評選出來的名酒,至今發展情況各不一樣,加上中國人喜歡十全十美,不少人喜歡挑選出“十大名酒”。

3、現代白酒有多長歷史?

3、現代白酒有多長歷史?

中國酒文化---白酒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這個段落,經歷了漫長的200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啟蒙期,用發酵的谷物來泡制水酒是當時釀酒的主要形式。酒圣杜康從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歷時1800年,這一段落為我國傳統酒的成長期,在這個時期,由于有了火,出現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發明,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用曲釀酒的國家。

醴、酒等品種的產出,儀狄、杜康等釀酒大師的涌現,為中國傳統酒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就在這個時期,釀酒業得到很大發展,并且受到重視,官府設置了專門釀酒的機構,酒由官府控制。酒成為帝王及諸候的享樂品,“肉林酒池”成為奴隸主生活的寫照,這個階段,酒雖有所興,但并未大興。飲用范圍主要還局限于社會的上層,但即使是在上層,對酒也往往存有戒心,

因為商、周時期,皆有以酒色亂政、亡國、滅室者;秦漢之交又有設“鴻門宴”搞陰謀者。酒被引入政治斗爭,遂被正直的政治家視為“邪惡”,因此使酒業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成熟期,在這一段落中,《齊民要術》、《酒法》等科技著作問世;新豐酒、蘭陵美酒等名優酒開始涌現;黃酒、果酒、藥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發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

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國傳統酒的發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代,酒之大興,是始自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主要是由于當時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亂紛爭,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談,不問政事,借酒澆愁,狂飲無度,使酒業大興,到了魏晉,酒業更大興起來了,飲酒不但盛行于上層,而且普及到民間的普通人家。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