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紅酒,一般要看是原瓶進口還是原汁進口,前者相對價格要高,后者是進口葡萄汁在國內灌裝,所以市場上的部分進口紅酒為什么便宜就非常正常了。進口紅酒分原瓶進口和酒液進口兩種,酒液進口則是指從國外進口大桶酒液,到達國內后,再進行灌裝,進行灌裝的酒是不能保證酒的品質的。
1、中國白酒,為什么不能走向全世界,而俄羅斯伏特加能銷向全球?
同樣是烈酒,俄羅斯【伏特加】與中國【白酒】相比,確實出口量要好不少。但是,中國白酒的出口也并不差,比很多國人的預想要好,2020年數據顯示,中國白酒出口量是1424.6萬升,金額為45991.2萬美元;從海外進口的白酒量為277.8萬升,價值為1142.7萬美元。俄羅斯伏特加,2019年創匯1.61億美元,2020年受產量下降以及新冠疫情影響,稍微有所下降,
不過,俄羅斯伏特加走向世界,中國白酒也在走向世界。俄羅斯最大的優勢在于,伏特加在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銷量非常不錯,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是帶著情懷在買,除此之外,中國、俄羅斯要賣出海外,都要拼營銷。就地區而言,谷物為原料的白酒,海外市場主要在亞洲,歐美國家更偏好以水果為原料的酒類,就人群而言,白酒的主要海外受眾是華人華僑,他們能夠接受帶著鄉土味的白酒文化。
不過,跟伏特加相比,雙方都差不多,伏特加也是谷物類為原料,同樣是度數偏高的烈性酒,不適合歐美人那種“豪飲”方式。那么,中國白酒出口的癥結在哪里呢?一方面是很多白酒企業更愿意深耕國內市場,為眼前利益而放棄國家市場份額,缺乏塑造國際品牌的長遠謀劃,可喜的是,近年來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傳統酒廠,以及以江小白為代表新興酒廠,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白酒國際化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另一方面是白酒出口過程里出現的貿易壁壘,我國加入WTO時,將白酒列為普通消費品,大多數國家把酒類列為特殊消費品。這種不同的眼光,導致白酒在國際的銷售遭遇到各種掣肘,出口的壁壘很多,此外,各國關于烈性酒的定義差異較大,白酒出口要面臨各種標準。加上,不少國家要保護本國酒企發展,對酒類產品設置較高的關稅,出口成本高、賺取的利潤少,白酒企業不愿意積極開拓市場,進而削弱白酒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2、中國的白酒為什么在國外火不起來?
中國的白酒在外國火不起來,一是因為外國人飲酒習慣與中國人不一樣,歐美人多喜歡喝葡萄酒,俄羅斯人喜歡喝高烈度酒,日本人喜歡喝甜釀酒,其他各個國家的人大都與中國人飲酒習慣不同。二是中國的白酒企業對外宣傳不夠,宣傳也會開辟市場,大量的巧妙的宣傳,特別是把當地的文化融入廣告中是打開市場的有效途徑,中國白酒企業缺乏有效的海外宣傳也是打不開銷路的重要原因。
3、網上的一些進口紅酒,為什么那么便宜?有問題嗎?
一、進口紅酒不等于原瓶原裝進口進口紅酒也分檔次和來源,檔次和來源不同的進口紅酒有著很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價格差異上,進口紅酒分原瓶進口和酒液進口兩種,酒液進口則是指從國外進口大桶酒液,到達國內后,再進行灌裝,進行灌裝的酒是不能保證酒的品質的!某些企業利用消費者對國際酒類產品、品質、文化等知識的不了解來謀取暴利,對酒進行勾兌、假冒、以次充好,這是某些進口酒便宜的原因。
二、進口紅酒的關稅在近年大幅降低在過去,進口紅酒的關稅都不低,也就導致了市場上的進口紅酒價格大部分都比較高的現象,但是近年來,隨著消費的多元化,受惠于“零關稅”等政策紅利的進口紅酒在市場上更具價格優勢,自2017年12月1日,我國將對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從12月1日起,我國將調降187項商品的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
三、進口紅酒的產地、等級、品牌、品質的不同,價格也不同進口紅酒的價格還會因為產地、等級、品牌、葡萄品種的不同而不同,并不是所有的進口紅酒都比國產紅酒便宜,只是部分酒款的進口紅酒的價格比較便宜。在國外有高檔酒,也有餐酒(就是日常餐飲喝的),價格差別也很大,進口紅酒,一般要看是原瓶進口還是原汁進口,前者相對價格要高,后者是進口葡萄汁在國內灌裝,所以市場上的部分進口紅酒為什么便宜就非常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