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賺的是什么錢,這要區別對待,首先基金經理分公募基金經理和私募基金經理。私募基金經理賺錢方式很多的私募基金經理都是在公募基金做的比較好之后,出來做私募基金經理的,后來發現,基金經理很重要,賺的基金經理有的成為了明星基金經理了,當然這些錢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之間要分成,不會都給基金經理。
1、基金由基金經理投資,為什么還有虧損?
基金由基金經理投資,為什么還有虧損?基金是集合投資者的錢去買股票,債券等,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投資方式。比如買一籃子股票比例占80%以上,就是股票基金,那對應的一籃子股票不可能一直漲吧,總會有漲跌的,所以會虧損很正常的,加之基金經理也是普通人,他只是比我們普通人更專業,如果他能那么厲害,能保證收益,那么他也不用去做基金經理了,自己覺得好的,直接買入然后在家數錢就好了,
2、白酒基金是否值得繼續持有?
謝邀,筆者是一名陽光私募基金的投資經理,對于白酒基金是否值得繼續持有,筆者觀點如下:白酒基金值得繼續持有!在筆者眼里,白酒行業具有以下特點:1、白酒企業很少再融資,你隨便找幾個白酒股,我記憶力融資的很少,股本幾乎無大的擴張,這么多年茅臺也就才12.6億股;2、大部分白酒企業歷史悠久,外來競爭者相對少的多,而像塑化劑影響的酒鬼酒,依然能健康地在股市里上漲,換成其他食品類型的上市公司,估計死翹翹了,所以白酒企業護城河出奇的高;3、大部分白酒企業的財務狀況良好,應收賬款和負債都比較低,現金充裕;4、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已經超越了消費的屬性,成為中高端禮品的特點越發明顯;白酒行業是一個護城河非常高的行業,所以白酒基金值得長期持有,以上是松果的個人看法,歡迎交流指正,謝謝朋友們的點贊和關注。
3、你認為明星基金經理自購的基金表現會更好嗎?
張坤經理最近被新基民罵慘了,但是我要說,張坤是一名優秀的經理!比蔡崇松、葛蘭、馮明遠、侯昊這些偏行業的基金經理更優秀!大額自購自己的基金說明張坤經理很有擔當,愿與客戶共進退。再例如,2016年,易方達中小盤是正收益,2018的回撤幅度也非常小,均大幅度跑贏了當年發生了股災的大盤指數,張坤現在是唯一管理千億市值的基金經理,當之無愧的公募一哥,這些可不是白來的。
4、買明星經理的基金,一定靠譜嗎?
我十幾年前就接觸過基金,那時候還沒有支付寶、天天基金等,買基金主要是銀行代銷或去基金網站購買,銀行為了完成任務,讓大家按照職級都要買,屬于攤派。買的基金有的虧了,有的賺了,后來發現,基金經理很重要,賺的基金經理有的成為了明星基金經理了。但明星基金經理的基金一定靠譜嗎?我認為大部分是靠譜的,小部分就是曇花一現,
這個結論有個前提,也就是說明星基金經理的標準是什么?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1、投資是場馬拉松,優秀的基金經理必須經過牛熊市的轉換,國內一般是六七年一個牛市,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必須有六七年以上的操盤經驗。2、在熊市的陰跌中,基金經理掌管的基金回撤要少,也就是比大部分基金跌的少,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指標,證明他控制風險的能力較強。
3、看基金經理每年的業績排名,我認為如果每年基本穩定排名在前1/5以內,就比較優秀了,4、看基金經理掌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如果超過18%,那已經很優秀了。如果基金經理具備以上幾點,我認為他的基金還是靠譜的,當然,對于每年奪冠的基金經理也要保持關注,也要區分來看:如果這個基金經理原來業績都不行,只有某一年因為賭對了行業而收益率奪冠,那他的能力還有待于觀察。
5、國內真的沒有比朱少醒更厲害的基金經理嗎?
最牛基金經理朱少醒,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從業時間足夠長,公募開放式基金2001年9月誕生,到現在也就19年多點,朱少醒入行15年,平均年化22.47%,按照入行時間來看,他就是A股市場公募基金第一人,沒人能和他平起平坐,不過有幾位基金經理雖然從業時間比朱總略短,但是年化回報卻比他高,這幾位也同樣是公募基金的國寶級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