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威士忌比中國白酒好,也不存在中國白酒比威士忌有多牛逼。我以為大家尤其老酒鬼愛喝52°白酒,只因長年養成的習慣使然,高度酒喝后過癮辣饞,而低度白酒口感平淡,喝到嘴里有些水生生,這也是中國白酒需要向威士忌這樣的國際性酒款學習的地方,中國白酒也好,還是威士忌也好,其實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種恩賜和愛。
1、為什么大家愛喝52°白酒?
70年代,我高中畢業不久就被親戚找在建筑工地上提灰搬磚,跟瓦匠師傅做小工。每次聚集成堆的水泥紙賣掉后,當晚下班師傅們就帶我們去附近的小飯店搓一頓,幾碟冷盤,再燒幾碗熱菜,七八人在酒桌上,你一杯他一盞,爭的臉紅脖子粗,互不相讓,吵吵鬧鬧中四瓶白酒就見了底,席散人走,我們那個年代只有高度白酒,我人生初次喝的酒就是山芋干白酒,記得很清楚,一口下肚火龍龍,夾雜著絲絲的苦澀味兒,酒后上頭還口渴。
市場經濟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提高,眾多品牌的高粱酒和低度白酒紛紛面市,酒精勾兌的,糧食釀造的,大酒廠,小作坊,52°的,42°的,讓酒友自行選擇,同時也是爭對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我喝酒沒有什么酒量,有時還喝醉酒,久而久之,對酒心有余悸,因此一年到頭自個兒在家一般不喝酒,要喝就喝52°的高度白酒。我以為大家尤其老酒鬼愛喝52°白酒,只因長年養成的習慣使然,高度酒喝后過癮辣饞,而低度白酒口感平淡,喝到嘴里有些水生生,
2、為什么老外比較喜歡喝威士忌?
我覺得威士忌最大的魅力就是,他總是能給我非常不一樣的體驗;我以前喝白蘭地,人頭馬,馬爹利不同品牌之間的味道,我感覺差距不是很大,從VSOP到XO,區別就是好喝和更好喝,口感豐富的程度,也基本上是花果香味,柔和,略甜的感覺,實際上我現在也會在家里擺上幾瓶白蘭地,開心的時候喝,因為就是很好喝么;威士忌就不一樣了我第一次接觸威士忌的時候,可以說emmm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東西為什么,風格差異這么大?最初接觸的是尊美醇這樣的愛爾蘭威士忌,嗯甜,巧克力,好喝易入口,這威士忌不錯然后喝了芝華士,哦,感覺不太一樣了,雖然還是水果的香味,但是就是和尊美醇完全不同,感覺木桶的存在感更高了一些再往后,尊尼獲加黑方,煙熏來了來了,好奇特的味道,我可以占邊,我打開的是油漆桶么?杰克丹尼,聞著就甜,喝起來也甜角瓶等一眾日本威士忌:日本也能做威士忌?喝了之后,還挺好喝,內斂,溫柔,仔細了解了一下發現日本的威士忌很有名(也很貴)之后開始接觸高端一點的,比如每一款單麥,都會給我帶來挺大的沖擊類似于格蘭威特,格蘭菲迪,柔和,香甜,易入口,調和威士忌是不是用了很多這個產區的?帝摩,哦吼,巧克力,奶油阿貝,敲你嗎這不是消毒水么泰斯卡,大海啊你全是水不同的威士忌,總是能給我一系列的驚喜,比起當初和白蘭地追求高年份,喝威士忌的時候我更喜歡追求的是收集各個地區的威士忌,各個酒廠的單一麥芽,感受不同威士忌彼此之間的風味差距,感受不同的桶,不同的年份帶來的驚喜,像是調和型的,還可以感受不同調酒大師的手藝,這是很趣味化的一個過程;當然還有個主要原因就是,我窮我是那種便宜的黑白狗,紅標,到貴的響21年(只喝過一次,終身難忘)都喜歡喝的那種,但是每月買酒經費有限,所以,日常就喝百元以下的,雙休日喝一喝100~200元的,比如三只猴子,黑牌這樣的,紀念日,生日,或者家里來朋友了,開瓶麥卡倫12,百富12,也是能承擔得起的。
然后,每年生日給自己買個更好的,比如15年的,18年,咬咬牙來一瓶,放家里擺著;像是啤酒不經喝,紅酒開了瓶就得在幾天內喝完,而且單瓶價格也不便宜,綜合來算,我一個月平均3瓶威士忌,基本上就200~300元的開銷,但是目前家里已經有了幾十瓶不同的威士忌,一個月喝三瓶買六瓶,滿滿的數量就多起來了,心情不好,就同時和七八種,感受不同的風味帶來的區別,也是一個很美好的享受呢~,
3、為什么感覺越來越多愛酒的人去了解威士忌,而慢慢不喝白酒了?